試析機制設計與社會誠信

才智咖 人氣:4.34K

論文關健詞:社會誠信 資訊 機制設計

試析機制設計與社會誠信

論文摘要:社會誠信已成為重要的問題。在此,利用機制設計原理對此進行了分析,認為通過建立現代市場體系所構建的和諧社會能讓誠實寧信的傳統美德得以恢復和發揚,各種欺作行為逐漸得以消除,社會生活得到淨化。

《聖經》上所羅門王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個女人抱著一個男嬰來到所羅門王跟前,要求他評判到底誰是真的母親。所羅門王見她們爭執不下,便喝令侍衛拿一把劍來要把孩子劈成兩半一個母親一半。這時其中一個女人說“大王不要殺死孩子。把孩子給她吧我不和她爭了。所羅門王聽了卻說“這個女人才是真的母親,把孩子給她。”這個故事所反映的事實便可用機制設計理論給予回答

20世紀六七 年代美國數理經濟學家利奧、赫維茲引入了激勵相容概念從而創立了機制設計理論。如果我們假設人們是按照博弈論所刻畫的方式行為的並且我們設定按照社會選擇理論我們對各種情形都有一個社會目標存在,那麼機制設計就是考慮構造什麼樣的博弈形式使得這個博弈的解就是那個社會目標或者說落在社會目標集合裡,或者無限接近於它。在機制設計理論中機制設計者沒有也不可能瞭解所有資訊那麼在資訊不完全的情況下,如何設計出有效的制度便是機制設計要解決的問題。

機制設計需要解決資訊成本和機制的激勵問題。所謂資訊成本問題,就是指所設計的機制需要較少的關於消費者,生產者以及其他經濟活動參與者的資訊和資訊(執行)成本。任何一個經濟機制的設計和執行都需要資訊傳遞而資訊傳遞是需要花費成本的因此,對於制度設計者來說,便是資訊空間的維數越小越好。所謂機制的激勵問題或積極性問題,是指在所設計的機制下,使得各個參與者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能夠達到設計者所設定的目標。在不同的博弈行為假設下,機制設計理論會有不同的結果。而誠信即講真話不滿足激勵相容約束在別人都講真話的時候必然會有一個人,他可以通過說謊而得到好處。那麼什麼時候或者說在什麼樣的機制下人們願意講真話呢,只有當社會選擇的規則只照顧一個人的`利益的時候這個人才有動力講真話,因為這時其他人講假話沒有什麼好處,講真話也沒有什麼壞處講講真話也無所謂。這就是吉巴德—薩特斯維特的操縱定理。通過虛假顯示自己的偏好可以操縱最後結果以使自己得利。赫維茲的“真實顯示偏好“不可能性定理是一個類似結論。在個人經濟環境中在參與性約束條件下《即導致的配置應是個人理性的》不存在一個有效的分散化的經濟機制(包括市場競爭機制),能夠導致帕累托最優配置並使人們有動力去顯示自己的真實資訊也就是說,真實顯示偏好和資源的帕累托最優配置是不可能同時達到的。因為如果一個人願意講真話那就意味著講真話是他的佔優策略。因此在機制設計中要想得到能夠產生帕累托最優配置的機制很多時候必須放棄佔優均衡假設即放棄每個人都講真話辦真事的假定。任何制度安排和機制設計都不得不考慮激勵問題。我們要實現某一個目標,首先要使這個目標是在技術可行性《feasible》範圍內的;其次我們要使它滿足個人理性即參與性,如果一個人不參與你提供的博弈因為他有更好的選擇那麼你的機制設計就是虛設的第三它要滿足激勵相容約束,要使個人的自利行為是他自願實現制度的目標。

現在我們考慮保證制度得以執行的制度問題即應該提供足夠的激勵使制度執行者在追求自我利益的過程中也實現我們(作為制度設計者)希望的社會整體利益。從機制設計的角度可以把問題具體化為這樣一個激勵問題,即人類社會如何選出制度執行者以及如果他們是自利的,容易利用自己的執行權力損害社會利益時,如何設計一套制度監督約束他們。用委託代理(principle-agent )理論的框架來表述那就是:我們不具有某種特殊的知識只好委託一些人代理某些事情。我們憑什麼知識篩選識別出宣稱自己擁有這種知識的代理人,我們又憑什麼使這些代理人不會利用自己的知識作出損害我們的事情。機制設計理論的著眼點不僅是要指出種種不可能性的困境,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具體環境下走出困境的途徑。人類創造了很多能夠誘導人們顯示並測度他們的效用的技術如拍賣和招標投標制度克拉克一格羅夫斯—萊德亞德機制以及很多區域性的效用測度和比較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