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財務分析與EVA分析比較研究

才智咖 人氣:3.25W
畢業論文

【摘要】經濟附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考察的是上市公司當前創造的真正價值,往往上市公司按公認會計准則編制的會計報表各項財務指標(包括淨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淨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市盈率等)優良;但因為傳統會計方法忽略股權資本成本,即未考慮投資人因投資該企業所付出的機會成本代價,所以單純的傳統財務報表分析未能衡量企業內在的真正價值。長期以來,以淨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為代表的財務指標1直作為上市公司業績衡量的標準被廣泛使用,眾多的諮詢機構和投資者以其作為評估上市公司股票的基石。但上市公司最終的目標是為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Shareholder Value Maximization),因此勢必對用來衡量公司業績指標的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附加值EVA價值評估法恰恰在1定程度上滿足這1要求,幫助股東、投資者等各方進行理性的分析投資決策。
本文以資訊技術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物件,原因是經濟附加值EVA考慮的資本成本與企業風險直接相關,資訊科技行業企業恰恰在目前的中國市場處於成長階段,增加了上市公司進行1系列投資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在傳統財務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經濟附加值EVA分析尤其適用於此行業。不否認傳統財務分析評價企業價值的作用,事實上,對傳統會計報表進行適當調整,利用經濟附加值EVA分析方法為企業進行更加全面考量,揭示企業內在的真正價值。
關鍵詞:經濟附加值(EVA),資本成本,財務指標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Financial Analysis and EVA Evaluation

Abstract

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scales the real current value of listing company. In most cases, the financial indexes (including: net profit, revenue, the ration of net capital profit, the profit per share, net assets per share, price/earnings ratio, etc) turn out to be sound from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accounting methods. However, traditional accounting methods ignore share capital costs, that is, the opportunity costs which are paid for investments aren't taken into account. Therefore, the naked traditional financial analysis fails to measure the real internal value of an enterprise. All along, many consultant companies and investors carried out the ration of net capital profit, the profit per share, price/earnings ratio (P/E) as the standard to estimate the portfolio of listing companies and as the foundation to analyzing the stock value of listing companies. Yet, listing companies' ultimate objective is to achieve the shareholder value maximization, which places a higher requirement on the index's accuracy to estimate a corporation's operating performances. EVA is the very method up to the requirement to help shareholders or investors make rational analyses and investing decisions.

This paper is engaged in studying around listing companies of information-technology (info-tech) industry. The reason to focus on info-tech industry is that capital cost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enterprise's risk in EVA field and a series of investments in info-tech listing companies exist more uncertainty and ventures because the industry is now at the growing stage in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erefore, EVA analysis is right for the info-tech industry based on traditional financial analysis. In fact, we have never denied the traditional method. Rather, EVA analysis gives a mor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to enterprises by adjusting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appropriately so that a real internal value enables to be exposed fully.

Key words: Economic Value Added, Capital Cost, Financial Index

目錄

1、序言…………………………………………………………………1
2、文獻綜述………………………………………………………..........2
(1)企業價值概念..................................................................................2
(2)3個不朽理論……………………………………………………..2
(3)目前較為流行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2
(4)責任中心業績評價………………………………………………..3
(5)EVA理論來由……………………………………………………..4
3、EVA理論現有成果…………………………………………………..5
4、傳統財務指標與EVA指標模型介紹…………………………….....6
(1)傳統財務指標模型………………………………………………..6
(2)EVA指標模型……………………………………………………..7
(3)目前市場資料……………………………………………………..8
5、比較應用例項——“青島啤酒”盈利增長的背後…………………..9
6、實證檢驗……………………………………………………………10
(1)上市公司基本概念闡釋…………………………………………10
(2)實證比較傳統財務指標與EVA指標應用——以4種資訊科技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物件……………………………………………..11
(3)比較結果…………………………………………………………13
7、結論與展望…………………………………………………………14
資料來源和參考文獻…………………………………………………..15

1、 序言
相比國外的公司上市體系,中國的公司上市體系不過短短的10幾年,回顧1下,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7月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1992年10月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成立。如果說那時的中國資本市場才是呱呱墜地的嬰孩的話,那麼時值10幾年後的今天,中國資本市場也只不過是剛剛懂事成長的少年;當然這段成長期也是不平坦的,更加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過去的幾年,自1997年開始,直到2001年,連續5年都是風風火火的大牛市,但是好景不長,到2002年底總市值縮水已達3分之1多,證券市場上積累多年的各種問題也都逐1顯現,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全方位的監管風暴,各大案、要案查處之決心和手段,也都是前所未有的。成長期的大起大伏讓我們開始期待中國資本市場的成熟期的到來,我們距離1個規範、健康、創造合乎期望的真實價值的資本市場到底還有多遠?業界把2001年稱為“監管年”,稱隨後的2002年為“價值迴歸年”,這就提出了1系列的問題,如果2002年確實是價值迴歸的1年,那麼之前幾年的中國資本市場的'“貞觀盛事”難道是“假象”,或者更加專業的說是“泡沫膨脹”?;進1步說,如果中國資本市場5年的大牛走勢確實是由於存在泡沫呈現出來的,那麼是否可以說中國上市公司的價值在2002年以前是被普遍高估了?其實價值創造與價值湮滅只是在1線之間。從財務會計的角度講,公司價值的衡量是以公司披露的年度財務報表為基礎的;事實上,從1定意義上說巨集觀的資本市場分析評價都是基於微觀的公司財務報表發展起來的。因此,公司的財務報表1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其經營業績直接反映在年度報表及各個分期報表中。以財務報表為藍本,我們可以進行各項財務上的評價指標測算,客觀且直觀的評價公司價值。各個評價指標不盡相同,但是就目前來說對上市公司的價值評價與業績評價基本上是停留在傳統的財務指標體系上的,但是“監管年”與“價值迴歸年”的提出恰恰從1個側面點出了長久以來用傳統財務指標進行價值評價與業績評價的不足,造成公眾不能有效的對於上市公司進行合理的價值評估,產生價值偏離,價值虛增,進而產生市場泡沫也就不足為怪了。另外,按照會計制度,公司財務是建立在會計主體 這1會計假設 基礎之上的,通俗的說,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報表是站在本公司角度編制的,不能說有虛假成分,但是財務報表的編制1定帶有某種隱性的偏重,造成公眾或者更加精確的說,造成投資者某種誤解或者帶給投資者某種誤導,因此無法做出正確的價值評價與業績評價,甚至是投資失敗。隨著財務理論的發展,上市公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那麼公司的業績評價更多的應該是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實際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主Modigliani和Miller(MM)就提出過1個具有說服力的論點,即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與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是1致的,那麼我們可以說從投資者角度進行業績評價彌補傳統財務指標評價公司價值的不足,是非常有必要的。經濟附加值EVA評價指標應運而生,EVA理論的出現和發展,為傳統財務指標體系的評價缺漏提出瞭解決方案,為上市公司業績評價提供了新的思路。EVA並非對傳統財務指標體系的全盤否定,傳統財務指標歷經歷史的考驗,其地位無法也不該被撼動,EVA只是作為另1種新思路,並且可以就傳統方法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的不足做出彌補和完善,繼而與傳統財務指標體系並行發展,以期使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這1共同目標。
經濟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 EVA)是由美國管理諮詢思騰思特(Stern Stewart)公司 在1991年引入價值評估領域的。它基於這樣的1種理論:按公認會計准則編制的會計報表中沒有包含資本成本這1關鍵資訊。雖然,傳統的會計方法以利息費用的形式反映債務融資成本,但是,它卻忽略股權資本成本,也就是說,它認為投資者的股權資本投入對於公司來說是免費的。但實際上,對於投資人來說,股權資本的真實成本等於他同1筆投資轉投於其他風險程度相似的企業所獲取利益的總和,這也就是經濟學中常說的機會成本,投資人將資金投向公司,是因為預期這筆投資能帶來超過其他投向的回報。因此,企業需要獲取足夠的利潤,以彌補包括債務和股權投入資本的全部成本。只有當企業當年的利潤超過所投入的資本成本而有餘,企業才在當年為股東創造了財富。而傳統的會計利潤因為沒有考慮股權成本,而扭曲和誇張的反映了它能帶給投資人的權益增值,也就是說,經濟附加值衡量的是企業資本收益和為企業帶來經營利潤的所有資本的成本之間的

傳統財務分析與EVA分析比較研究

[1]        

TAGS:財務 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