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制班級管理模式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9W

摘要:中職生源質量參差與學校德育實效性不明顯成為當前制約中職教育發展以及阻礙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目標實現的兩大瓶頸問題。江門中醫藥學校引入醫院護理管理文化,在護理類班級中實施“護理制”班級管理制度,成立“學生護理部”,推行宿舍內務“病區責任制管理”,實施職業禮儀規範化培訓,執業證考試“一幫一”等措施,突出“職業”視覺,體現中職學校教育的技能目標;突顯思維與行為“溫度”,體現現代職教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突破德育教育“瓶頸”,實現可“做實”、促發展的“立德樹人”的德育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特色化教育品牌。

護理制班級管理模式研究論文

關鍵詞:班級管理;護理制管理模式

1中職學校德育教育的突出問題

1.1中職生源質量參差明顯

根據《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決定》的檔案要求,各級學校要實施素質教育。但縱觀實際,多數學校依然實施應試教育。就讀中職的學生很多是應試教育體制的失敗者,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從年齡特徵來看,大部分中職學生處於15~20歲之間,正在青春發育期,身體激素水平波動大,使興奮和抑制的交替不穩定,有時甚至產生急劇變化,易產生不成熟甚至過激言行,行為自控能力相對較差[1]。會考過後,由於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備受家庭和社會壓力,多數中職生在心理上會存在自卑感和迷茫感。加之進入中職學校後,由於教育模式的`轉變,容易產生對所進行的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適應性,從而表現出心理承受能力調控不足的特徵。

1.2德育實效性不明顯

1.2.1教學內容脫離職業化在實踐中,中職學校德育教學缺乏實踐及職業性的系統指導,現有教學內容不能很好地體現“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專業課改要求。雖然有職業道德的內容,但是沒有針對性。由於教學內容枯燥,許多學生對德育課堂沒有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

1.2.2教學方法老套

第一,內容仍以思想理論課為主,以傳統的講授法為主,依舊停留在理論層面。中職學生處在成長轉型期,好奇心、求異心都比較重。單一的教學方法會受到學生的牴觸,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第二,儘管有些德育課堂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問答法等教學方法,但只是流於形式,缺乏實際的內容,沒有做到與學生真正溝通,沒有與學生的職業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相聯絡。

第三,教學方法缺乏實踐法,整個課堂沒有與學生的實訓或者職業實踐相結合,理論與實踐脫離,未能體現實效[2]。

1.2.3教學評價趨於形式根據實際與可查文獻發現,現存的德育評價方式單一,多以班主任或輔導員按平時印象給予是否合格的評價或仍按學習成績高低評定個人品行優劣。這樣將導致不能正確評價德育效果,也不能體現德育對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

1.2.4教育內涵缺乏“溫度”長期以來,國內中職學校德育嚴重脫離現實生活,只重視知識灌輸形式化說教化,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個體特徵和情感體驗。德育目標與現狀相距甚遠,學生受辦學體制及周圍環境的影響與限制,德育工作基本處於封閉,滯後狀態,嚴重脫離生活與時代特徵。學生進入社會無所適從,甚至產生心理錯位和變態。上述問題已成為當前制約中職教育發展以及阻礙素質教育“立德樹人”目標實現的兩大瓶頸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缺乏適應中職學生的德育模式研究,導致德育缺乏針對性、實效性,效益低下。

2“護理制”班級管理是德育模式的創新

江門中醫藥學校創新思路,利用廣東省重點專業——護理專業為突破口,引入醫院護理管理文化,堅持校企融合,在護理類班級中實施“護理制”班級管理制度。該制度為創新的德育模式,嘗試推行“職業化”自我管理的學生管理模式,從職業道德、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禮儀、職業技能訓練、職業素養、職業實踐等多方面開展具備職業特色的德育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並推廣特色化教育品牌。

2.1創新模式的研究內容

2.1.1德育滲透課堂,融合職業教育以醫院“護理部管理”的模式,在護理類班級中實施“護理制”班級管理制度,在班級內成立“學生護理部”,實行“學生自我管理”的層級管理模式,實現“零距離就業”。

2.1.2德育滲透生活,融合企業文化以醫院“病區責任管理”的模式,在學生宿舍推行宿舍內務“責任制”,讓職業實踐貫穿校園生活。

2.1.3融合職業道德,建樹職業行為以職業素質養成為載體,對學生實施職業道德、職業禮儀規範化培訓,塑造職業形象,滲透職業行為規範,培養合格的“職業人”

2.1.4德育體現“人性本善”的實效性以“培養有溫度的思維”為出發點,通過專業學習、技能訓練和執業證考試等“一幫一”活動,以溫暖的行動詮釋職業道德與職業行為,點燃德育教育的溫度。

2.2創新模式的研究方法與步驟(見圖)

2.2.1行動研究法

通過“護理制”學生管理制度的各項實踐活動及要求,師生共同參與,以學生為主體,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學生素質全面提升及師生共同發展的目標。

2.2.2觀察法

課題組成員既是專案方案的制訂者,也是完成專案的直接參與者,以各種方式參與“護理制班級管理”的活動,進入“現場”,從“局內人”的角度研究這一活動,把實踐活動現場作為德育研究工作的場所。

2.2.3問卷調查法

通過設計一系列體現中職德育大綱要求、公民道德規範、職業認知度與認同感的調查問題及量表,讓德育教育效果量表化與量化測評,以達到德育實效性研究可測評可分析可對比可做實可推廣的目標。

3德育模式研究的思考

3.1德育要與社會企業需求相符

職業學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需要從企業和社會需求出發,以職業養成為立足點。職業學校要與時俱進培養職業人才,培養出具備“工匠精神”且思維有溫度的社會人,而不是單純的工作機器。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是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

3.2德育要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

從日常行為禮儀著手,以規範化職業禮儀及技能培訓為載體,突出“職業”視覺,體現中職學校教育的技能目標。遵循教育規範要求,以中職德育大綱與公民道德規範為準則,突顯思維與行為“溫度”,體現現代職教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可及”、“可行”的形式開展,以德育滲透學知識教育與生活管理為形式,突破德育教育“瓶頸”,實現可“做實”、促發展的“立德樹人”的德育模式。區別“職教”與“普教”,通過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解決職教“職業化”程度低的問題,讓“職教”迴歸“職業”。

作者:張飛虹 區綺雲 單位:廣東省江門中醫藥學校

參考文獻:

[1]陳建巨集.中職德育教育職業化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4.

[2]張鐵莊.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模式創新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