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共資訊模型的配電網線損管理系統的研究

才智咖 人氣:6.51K


  論文摘要:多年以來配電網線損系統建設中模型建立、資料來源整合、線損資料管理和考核等環節的經驗,設計並實現了一套基於資訊平臺的新型線損資訊管理系統。該系統對各自動化系統匯出的CIM模型檔案進行合併和擴充套件,建立了完整的分線、分壓、分片、分割槽的線損物件模型;基於統一編碼標準和統一資料資訊平臺,為線損、計算提供了自動、可靠、完整的資料來源;系統同時提供層次化、流程化的資料管理、應用和考核機制。從而為配電網執行提供了科學“分析、降損、增效”的技術手段。

關於公共資訊模型的配電網線損管理系統的研究

論文關鍵詞:公共資訊模型;統一編碼標準;統一資料資訊平臺;統計線損;理論線損

0引言

線損率是表徵企業效益和技術管理水平的綜合性指標。長期以來存在困擾配電網線損統計和計算的若干問題主要表現為:①各種線損物件的建立完全由人工重新錄入,並人工指定線損物件與各自動化系統裝置、潮流、電量資料的關聯,維護量很大;②需要分別建立各專業領域自動化系統的資料介面,需要獲取的潮流、電量資料和裝置引數實時性和完整性很難保證;③線損統計和計算未實現平臺化、系統化,僅作為線損專職上報依據,並未用於資料分析和考核,達不到經濟執行、降損管理的目的。
  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不同專業領域在不同時期建立了一系列專業自動化系統,如SCADA/EMS、電量採集系統、負荷控制系統、配變監測系統、集抄系統、用電系統、生產管理系統等.這些系統的直接建設目標彼此不同,“孤島”現象嚴重,造成彼此資料冗餘、不統一、重複維護等現象。
  隨著IEC61970標準的頒佈,為電力系統中的各種資源定義了公共資訊模型(Commoninformationmodel,CIM),提供了一種用物件類和屬性及彼此關聯關係來表示電力系統資源的標準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不同系統之間的資訊整合和整合。目前,部分地區開始建立統一資料資訊平臺,實現了各自動化系統實時資料、生產管理資料E實時資料的整合,同時建立了介面整合、統一登入入口的門戶站點(Porta1);所有這些工作的開展和深入為線損資訊管理系統的建設提供了基礎平臺和完整可靠的資料來源。
  本文采用標準的命名規範和統一編碼機制,在對CIM模型合併、擴充套件的基礎上實現各類線損物件的自動建立和資料來源的自動關聯,同時方便資料共享;基於公共資訊平臺實現了線損統計、計算資料來源的自動引用,最大程度提高線損統計和計算的`實時性;以先進、專業的線損統計和計算手段,將實際線損統計、理論線損計算、線損報表等整合到統一的線損資訊管理平臺,建立完善的資料稽核、確認和考核機制,進而實現對省、地、縣級電網高、中、低壓網路中各類輸電、變電、配電裝置的電能損耗進行統計、計算、管理和考核,既可從技術手段為降損節能提供支援,也可以促進各供電企業加強線損管理力度,增加效益,提高電網經濟執行水平和電力發展質量,從根本上實現降損增效的目的。

1線損物件模型

實現線損統計和計算首先需建立靜態資料模型,建立線損統計和計算物件,包括分線、分壓、分片、分割槽物件等。這些線損物件在其他自動化系統中均有相關描述,但關心的屬性不同;而線損統計和計算所需的資訊可能來源於不同的自動化系統,需要進行裝置靜態資訊、動態資料的整合。
  常規線損物件建立方式為人工建立、人工設定裝置物件的關聯,工作量巨大,且資料不一致、維護不及時現象嚴重,甚至直接導致系統失敗。本文基於各系統匯出的靜態CIM模型,依據統一的裝置編碼和命名規則,自動建立線損物件、自動實現裝置關聯。

1.1公共資訊模型和統一編碼標準
  CIM模型提供了對電力系統物件資源的標準化描述,對各電力系統物件的系統間資訊互動提供了保障。統一編碼標準之後,將可以對不同系統CIM模型描述檔案中的裝置進行識別、編碼完善和管理。如某地區統一編碼規則為“5位單位程式碼+1位裝置種類+6位線路程式碼”,該線路在所有系統均使用該編碼表示,很容易實現整合。①單位程式碼:分別代表省、地、縣電力局等;②裝置種類:變電(B);③線路程式碼:1位干支型別(0)+1位電壓等級程式碼+4位線路流水號(採用線路編碼,不足4位前面補零)。各電壓等級程式碼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