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防護林病蟲害的防治

才智咖 人氣:1.8W
探析防護林病蟲害的防治
摘要:本文針對食葉蟲、莖點菌潰瘍病、楊樹球潰瘍病、細菌性潰瘍病等四種病害的發生進行了分析,並針這幾種病害的預防治理提出了具體措施。
  
關鍵詞:楊樹 病蟲害 防治 技術  

  0 引言
  
  隨著造林工作的不斷深入,防護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日益突出。現就楊樹病害情況進行分析:
  
  1 食葉蟲防治措施
  
  根據“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楊樹食葉害蟲防治要堅持以適地適樹和抗性樹種為主的營林措施為基礎,以生物製劑、仿生農藥和植物性殺蟲劑為主導、協調運用人工、物理和化學的防治措施,降低蟲口密度,壓縮發生面積,切實控制其蔓延危害。根據系統調查結果,預測楊樹食葉害蟲各蟲態的發生期,為防治時機的確定提供科學依據。由於大部分楊樹食葉害蟲一年多代,而以第一和第二代的種群增長趨勢指數較高,所以重點抓好前二代的防治。防治時機應遵循蟲齡低、蟲態相對整齊和採取的措施要效率高、可操作性強的原則。
  
  1.1 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是應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時機,由於楊樹樹體高大,加強對蛹和成蟲的防治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葉或翻耕土壤,以減少越冬蛹的基數,成蟲羽化盛期應用殺蟲燈(黑光燈)誘殺等措施,有利於降低下一代的蟲口密度。根據大多數種類初齡幼蟲群集蟲苞的特點,組織人力摘除蟲苞和卵塊,可殺死大量幼蟲。也可以利用幼蟲受驚後吐絲下垂的習性,通過震動樹幹捕殺下落的幼蟲。對於春尺蠖等成蟲需爬行上樹產卵的害蟲,可在成蟲羽化前在樹幹綁紮塑料布等方法阻隔成蟲上樹產卵。
  
  1.2 Bt等生物防治 在幼蟲3齡期前噴施生物農藥和病毒防治。地面噴霧樹高在12m以下中幼齡林,用藥量Bt200億國際單位/畝、青蟲菌乳劑1-2億孢子/ml、阿維菌素6000-8000倍。高大的片林,如有機場條件,可考慮利用飛機防治。片林和海防林,卵期釋放赤眼蜂防治。釋放鬆毛蟲赤眼蜂,害蟲產卵初期,50個/hm2放蜂點,放蜂量25-150萬頭/hm2。
  
  1.3 仿生等藥劑防治 滅幼脲為主的仿生農藥噴霧防治。20%滅幼脲Ⅲ號25g/畝,1.2%煙.參鹼乳油1000-2000倍。仿生藥劑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藥時間,蟲齡越小越好。
  
  1.4 打孔注藥防治 對發生嚴重,噴藥困難的高大樹體,可打孔注藥防治。利用打孔注藥機在樹胸徑處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疏導性強的40%氧化樂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殺蟲雙水劑。用藥量為2-4ml/10cm胸徑,原藥或1倍稀釋液。注藥後注意封好注藥口。
  2 莖點菌潰瘍病的防治
  
  病害症狀:該病主要危害1-2年生苗木,尤其是危害苗木木質化程度較低、冬季遭受凍害的苗木。一年生枝條和3-5年生幼樹也可感病。發病初期在樹幹可見褐色浸潤病斑,隨著上下擴充套件,可產生5-15cm長稍微陷窪的梭形潰瘍病斑,有時在感病的主側枝上不呈現梭形潰瘍病斑、而呈樹皮大塊變色壞死。發病後期,感病枝幹的樹皮組織逐漸呈淡黃色,同時在受害部密生隆起的黃色小顆粒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約在5月中旬以後,分生孢子器逐漸成熟開裂,溢位土黃色絲狀的分生抑、孢子角,發病嚴重時,病斑圍繞樹幹使植株枯死。病原菌:該病病原菌屬球殼孢目球殼孢科擬莖點菌屬為擬莖點菌。其分生孢子器埋生於寄主組織表皮下,單生或聚生在子座內,呈扁球形或不規則形。分生孢子有2種形狀,紡錘形孢子、線形孢子,均為無色透明,分生孢子梗單枝,較短。該菌在13-32℃溫度範圍均能生長,適宜生長溫度為25-32℃,其中最適宜溫度為30℃。發病規律:4月中、下旬開始發病。5月初,病斑縱橫逐漸擴大成梭形。5月下旬或6月初,分生孢子器開始成熟開裂,可溢位淡黃色的絲狀分生孢子角,遇雨水易溶,被昆蟲和雨水濺射而隨風吹散傳播。7月中旬後,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隨感病樹皮失水乾縮全部脫落。8月停止發病。防治方法:①在分生孢子器開始成熟開裂前,對發病部位用利刀刮除,噴塗化學農藥,可用50%多菌靈、70%甲基託布津等200倍液噴1-2次。②選用優質苗造林,保持苗木的含水量,提高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和增強生長勢,是防治和減輕該病發生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