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

才智咖 人氣:1.74W

導語:種植大豆時,選地嚴禁迎茬、重茬,提高輪作換茬的科學性,避免大豆病蟲害的發生、降低大豆病蟲害發生概率。

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

1、大豆花葉病毒病

病原菌為大豆花葉病毒。大豆花葉病毒病的初侵染源是帶毒種子在田間形成的病苗,由介體蚜蟲在田間傳播可引起多次再侵染。大豆花葉病毒病的症狀因品種、感病階段及氣溫不同差異較大,一般分為輕花葉型和重花葉型。輕花葉型葉片生長基本正常,葉上出現輕微淡黃綠相間斑駁,後期發病和抗病品種多表現此類症狀;重花葉型病葉呈黃綠相間斑駁,皺縮嚴重,葉脈變褐彎曲,葉肉呈泡狀突起,葉脈壞死,植株矮化。品種抗性差異顯著;種子帶毒率越高發病越重;介體蚜蟲發生越早、數量越大發病越重;高溫、乾旱、少雨天氣有利於蚜蟲的發生、繁殖,尤其有利於有翅蚜的遷飛,傳毒率高,病毒病發生嚴重。防治措施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和耐病品種,播種無毒種子,建立無病毒留種田,留種和播種時剔除褐斑粒。蚜蟲的防治可用40%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500倍液;施用防病毒藥劑。在發病重的地塊噴施防病毒劑,主要有40%克毒寶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31%病毒康可溶性粉劑800倍液;7.5%克毒靈水劑500倍液。

2、大豆根腐病

該病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種子受害腐爛變軟,不能萌發,表面上有白色黴層。在大豆開花結莢期為發病高峰期,田間出現大量黃葉,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爛,導致病株死亡。輕者葉片變黃,提早脫落、結莢少、籽粒小、產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間發生往往呈“鍋底坑”狀分佈,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發病點。防治措施: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增施有機肥,培育壯苗,增強抗病力。還可用多菌靈、福美雙和殺蟲劑等大豆種衣劑拌種,種衣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1.0%~1.5%,或用2.5%適樂時150mL乳油加20%陳普降40mL,或小葉敵400~500倍液,或2%萬佳豐水劑300倍液,或2%菌克毒克750mL/hm2拌種子100kg。

3、大豆灰斑病

主要為害成株期葉片,也可侵染幼苗、莖、莢和種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葉上出現半圓或圓形褐色病斑。成株期葉片上的病斑最初為退綠圓斑,逐漸發展成為邊緣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狀斑,故又名蛙眼病。後期也可形成不規則形病斑。潮溼時葉背面病斑中央部分密生灰色黴層,為病菌的分生孢子。嚴重時病斑佈滿葉面,病斑合併,葉片枯死脫落。莖斑紡錘形或橢圓形,莢斑圓形或橢圓形,因莢上多毛,不易看到黴層。籽粒上的病斑與葉斑相似,多為圓形蛙眼狀。防治措施:苗期較溼潤多雨的地區,用50%福美雙或50%多菌靈拌種,每100公斤種子用藥0.3公斤;針對感病品種,生長茂密的豆田,於發病初期或莢和籽粒易感病期噴藥,以控制籽粒上的病斑。常用藥劑有40%多菌靈膠懸劑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每畝用藥100克,或50%甲基託布津100克,兌水80公斤~100公斤噴霧。視病情發展,間隔7天~10天,共噴2次~3次。

4、大豆胞囊線蟲病

該病為土傳病害,一旦線蟲傳入無病區,後患無窮,再治就難了。所以,應對所有農田進行線蟲普查,查清有無與發病程度,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予以防治。防治方法:(1)藥劑拌種:用35%多克福大豆種衣劑拌種,按種子量1%-1.5%的藥劑量進行拌種;用40%甲基異硫磷或甲拌磷按種子量的0.3%拌種。種衣劑中含有10%的呋喃丹(克百威)成分,對線蟲有驅避作用,但驅避作用只有10-15天。所以,種衣劑防治胞囊線蟲病只能用於胞囊線蟲中等偏輕的大豆田。(2)土壤施藥:在胞囊線蟲病中等偏輕的豆田,可以用3%呋喃丹顆粒劑每公頃75千克與大豆種子、肥料混播,可有效抑制第一代胞囊線蟲,併兼防根蛆、蠐螬等地下害蟲。(3)生物防治:用種子量2%的生物製劑保根菌(淡紫擬青黴)拌種,保根菌可在大豆胞囊線蟲體內寄生,一個月內的防治效果比呋喃丹差,一個月後防治效果超過呋喃丹。

5、農業防治措施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大豆病蟲害的出現,首先,東北地區在進行大豆種植工作的`初期選種階段應該進行嚴格的調種檢驗工作,結合種子產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用,將品種的產量和品種的病蟲害進行雙重考慮,做到精選高產抗病蟲品種,避免種子中會攜帶病原體。其次,種植大豆時,選地嚴禁迎茬、重茬,提高輪作換茬的科學性,避免大豆病蟲害的發生、降低大豆病蟲害發生概率。再次,提高種植技術。開始進行播種初期應該根據田地的實際情況適期播種;在幼苗階段及時清除帶有病毒的植株;在施肥階段,堅持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機肥料;中耕方面,注意掌握中耕時間,提高土壤通透性,降低或消除病蟲害對大豆的侵襲,整體提高大豆植株的抗病能力。最後,收割大豆後需要及時清除田間還存在帶病株體,同時進行必要的耕翻土地工作,將病蟲害翻到土表或者將病殘體埋於地下,經過長期的風吹日晒,大大的降低病原體的成活率,加速病蟲害的消亡。

6.化學防治措施

在大豆的不同種植階段,具體的化學防治措施也不盡相同。首先,在進行豆種植工作的初期選種工作後,應該使用藥劑拌種對大豆種子進行包衣,可以在種子階段和幼苗成長的初期階段對種子、大豆主根和幼苗對其進行保護,有效地降低病蟲害的侵襲,起到保護的作用。其次,大豆生長的不同階段,產生的的病蟲害也不同,針對東北地區常見的大豆病害和常見的大豆蟲害,大豆灰斑病、大豆花葉病毒病、大豆細菌斑點病、大豆霜黴病、大豆斜紋夜蛾、大豆蚜蟲、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蟲、大豆造橋蟲等,應該在發現初期及時的取化學藥劑防治方法。最後,加強大豆田地的田間管理,及時採用化學藥劑清除田間雜草,不僅避免雜草中攜帶一些病蟲源轉移到大豆植株中,還能為大豆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有效的清除這些病蟲源、減輕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