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新審計準則:會計向後,審計向前

才智咖 人氣:1.72W
新會計準則、新審計準則:會計向後,審計向前
新會計準則引入了資產負債觀、全面收益及公允價值會計理念,而新審計準則引入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念,近日,筆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新會計準則使會計重心後移,而新審計準則使審計重心前移。會計重心後移是指會計後續確認、計量及表達、披露份量加重;審計重心前移是指風險評估取代審計測試成為審計重心。茲述如下:一、會計重心後移 新會計準則借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在很多方面實現了與傳統財務會計模式的突破,如資產負債觀、全面收益觀的引入,在收益確認了突破了實現原則,部分未實現的收益也可確認,在很多專案上引進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是對歷史成本會計模式的一大突破。美國會計準則及國際會計準則發展趨勢是資產負債觀代替收入費用觀、全面收益取代傳統收益、公允價值取代歷史成本,以中立原則取代謹慎性原則。在這些新會計理念下,會計確認放寬了可定義、可計量的要求,對資產、負債的確定性及可計量性要求降低、相關資產及負債確認時點提前,資產確認範圍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無形資產口徑將大大放寬,這樣導致會計確認及計量不確定性增強,會計確認與計量操縱空間加大,因為這種會計模式是傳統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傳統會計模式基於成本及交易,而未來會計模式基於價值及未來,會計確認及計量更多基於主觀估計而不是客觀單據,在這種會計模式下,會計後續確認與計量重要性甚至超過初次確認與計量,而為了保證會計後續確認與計量的可靠性,更為了充分披露報告主體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及風險,會計表達與披露重要性大大增加,財務報告越來越厚,會計以充分披露應對會計彈性。會計資訊是一種產品,只有提供決策有用的資訊才能實現其價值,在提供決策有用資訊問題上,一直存在兩種理念的衝突,一種是價值觀,認為會計應提供公允價值資訊,這樣的會計資訊才更有相關性;另外一種是成本觀,認為會計就應該提供歷史成本資訊,這樣的會計資訊才更有可靠性從而才有相關性,不可靠的資訊只會帶來誤導。 當前,會計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IT行業對會計的'衝擊是深遠的,它改變了傳統的會計作業流程;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價值資訊取得越來越容易,這種背景下,公允價值越來越受到準則制訂者的寵愛。但是對公允價值的質疑及反對也從來沒有資訊過,尤其是公允價值負面效應-----更容易操縱導致財務醜聞頻繁發生時,監管當局對公允價值運用效果又產生了懷疑。薩班斯法案是財務醜聞的產物,其主要目標是反財務舞弊。如果會計準則目標是反財務舞弊,則公允價值顯然不是理想的的改革路徑,公允價值不只是計量問題,它導致會計由穩健走向中性,甚至走向激進。財務舞弊最可能發生在激進的會計政策中,如果會計準則改革是遏制財務醜聞,則選擇激進會計政策顯然是與其目標背道而馳的。但是有意思的,美國會計準則改進方向顯然與薩班斯法案精神是背離的,它一方面在檢討自己會計準則容易引起操縱,另一方面又在加劇會計準則的可操縱性。為了防範這種操縱性,準則制訂者已將會計準則制訂重點從確認及計量轉向披露上。二、審計重心前移 在會計計量結果不確定性程度放大背景下,審計師最重要工作是對會計計量的不確認定性進行審計評估,發現潛在的重大錯報風險的可能性及影響力,這種評估更多是對會計計量所採用的假設、模型及引數評估,它需要審計師瞭解客戶所處的行業及業務,對客戶業務未來發展有個合理的預計,從而對報告主體的公允價值財務資料合理性作出正確的評估主,而傳統審計模式主要使命是以歷史成本財務資料進行核實,在公允價值會計模式下,資產或負債過去的交易價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行價值。傳統審計審查重點是交易過程及交易價格是否真實,未來審計重點是交易結果及價值變動情況。審計師不再只是翻翻報表和帳簿,他們需要深入解讀企業經營與戰略。現代審計不再只關注財務資料,而是將更多注意力轉移到企業的外部(巨集觀經濟及行業)和內部環境上,通過戰略分析、流程分析和績效分析等環節深入瞭解企業及其經營環境,瞭解公司內控情況,從重大借報風險評估入手,找出審計的高風險領域,再通過實質性測試來得出審計結論 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