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不是你攻擊過去和責怪父母的工具

才智咖 人氣:1.1W

有很多人學了心理學,不但沒有變得更幸福,反而更痛苦了(尤其讓周圍的人)。他們覺得自己生活之所以是今天這個樣子都是父母的錯,記住!心理學不是你攻擊過去和責怪父母的工具!

心理學不是你攻擊過去和責怪父母的工具

的確很多心理學流派認為,早年經歷塑造一個人日後的性格和發展。因為我們小時候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一切都依賴於父母,如果父母經常以某種方式對待我們,我們便會形成一些條件反射,並無意識地把這些行為和思考模式帶到我們成年生活當中。

然而不要忘記,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實驗心理學誕生於1879年,而人們對心理諮詢的關注始於二戰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盛行。也就是說,人們用科學的方法探究和了解人的內心,也不過短短一百餘年。用這麼有限的知識就做出“孩子的問題都是源於童年和父母”的結論是否不夠全面呢?

所有事情的原因都不是單一的。舉個例子:你早晨開車去上班,並且平安抵達辦公室,你能說僅僅是因為你謹慎駕駛嗎?想一想,為了你能夠安全到達,過程中有多少人要牽涉其中?有多少司機需要同時遵守交通規則?馬路是多少人鋪設的?汽車是多少人分成多少步驟建造的?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任何一個人沒有盡責完成他的'任務,我們都不可能平安,而這些與你的生命息息相關的人,絕大多數竟是陌生人。

就連這麼一件小事,我們都無法簡單歸因,所以怎麼能說,我們今天成為這個樣子,就是因為父母沒有給我們幸福快樂的童年呢?在我看來,那種“如果父母當初沒有這樣對我,我現在早就怎麼怎麼樣了”的說法是講不通的。如果你的父母當初不做那些事情或者不說那些話,你怎麼知道你今天就會更幸福呢?身為人,我們只不過是海洋中的一朵浪花,我們與整個大海都是相聯結的。

經常有人憤憤不平地問:“我怎麼這麼慘?為什麼這些事情都發生在我身上?!”很多情況下人們問“為什麼”,都是為了推卸責任,為了找一個人或者找一件事情去責怪,這樣自己就舒服些了。可是你生命中的事情,它發生了就是發生了,為什麼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經發生了(只有你問“為什麼”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某個人、為了更慈悲,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它才是有用的)。

如果你不喜歡現狀,那就想辦法去改變。話說回來,如果它沒發生,你怎麼知道自己不喜歡呢?我們都是從我們的體驗和經歷中得知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的。當我們瞭解了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就可以做出選擇去改變我們的生活了。

心理學不應該是一個我們用來責怪過去和父母的工具,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可能性,去探索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做出選擇:此刻,我還好嗎?我喜歡現在的體驗嗎?如果喜歡,那就全然去享受。如果不喜歡,那麼怎樣能夠感覺更好?下一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可以怎樣改進?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所以我當然也痛苦過,也曾經質疑過命運:為什麼這些事情全都發生在我的身上?生活就不能對我多一點慈悲心嗎?但是當我經歷了這些,有一天回首往事,突然發現我是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活下來的,我便開始感激命運。如果我沒有死,那就說明發生的一切都是我可以承受的,既然可以承受,有什麼好抱怨的呢?生命那麼短,我體驗了不一樣的人生,這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

同樣,生命那麼短,我為什麼要活在過去的痛苦中呢?過去的傷痛當下並沒有在發生,那為什麼不好好享受當下呢?你環顧一下四周,你曾經經歷的創傷正發生在此刻嗎?那些家暴、性侵、忽視、拋棄、爭吵……都已經過去了。即使它們此刻正在發生,你也不必和小時候做同樣的選擇了。小的時候你的力量很小,能做的事情有限,但現在你是有足夠的選擇和力量的,你任何時候都可以保護自己,都可以愛自己。

還有一些人學了心理學之後覺得自己懂得比別人多,怎麼看都覺得別人有問題,於是用心理學去指責別人(尤其是家人),認為別人應該改變。這其實也是一種用心理學推卸自身責任的方式。心理學不應當成為一種對人的要求,心理學是一門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學科,也就是說如果你通過學習,發現自己對人對事都多了一份理解和慈悲,那才說明你“上道兒了”,否則你並沒有在用心理學助人助己。

是的,我們的家人並不是完美的,但是他們是盡力的——誰不希望擁有幸福快樂的家庭呢?身為人,我們就是有侷限的,我們的知識有限、能力有限、精力有限。如果你非要用“童年決定論”,那這個時候它派上用場了——你的父母也有童年,你父母的父母也有童年,你的配偶一樣有童年,這樣講,每個人都一樣,沒有任何人應當被責怪和要求。

請時刻記得你學習心理學的初衷和發心是什麼。如果你現在得到的結果和反饋與你的發心背道而馳,那也許我們就要改變思路和方法了。我們有一百個理由責怪他人,每個“他人”也都有一百個理由責怪其他的“他人”,這樣下去是沒有止境的。不如我們一起在今天,看看就現在,我能做些什麼讓我的生活更美好?就現在,我能做些什麼讓我身邊的人更幸福?

幸福不是一種命運或技巧,幸福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