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逆反心理是家教不良的表現

才智咖 人氣:2W

天下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聽話懂事,但事實上,他們總會攪得我們這些大人一個頭兩個大。小時候頑皮還好說,最多吼一嗓子會立馬變乖,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國中,就像變了一個人,想法多不說還開始愛頂嘴了,其實,這就是青春叛逆期到來的表現。家長打罵不行,又放任不得,說教更是聽不進去,到底孩子叛逆怎麼辦?

兒童逆反心理是家教不良的表現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觀念和想法,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他們對父母的做法也開始有了自己的判斷,而不再是言聽計從。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父母發現孩子不再那麼聽話,有時候甚至跟父母對著幹,出現了逆反心理。

孩子明顯叛逆多表現在十一二歲的時候,也就是定義上的青春期早期。這跟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的變化、人際關係的複雜,還有日漸繁重的升學壓力有著密切的關係。當孩子在認知、理解、運用等環節上出現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礙時,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響下,往往會激發他們潛意識中的反抗,對外界採取抗拒行為,最終形成"叛逆"。

兒童逆反心理是怎麼產生的呢?心理專家指出,兒童逆反心理往往與家教的不良有關。正因為父母家教方式的不恰當,孩子才容易出現逆反。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是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比如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人格,隨意地對孩子進行諷刺、挖苦、辱罵甚至毆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從而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對抗情緒;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當孩子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時,就大發雷霆甚至打罵孩子;還有一些父母由於缺乏心理學知識,不按照孩子心理髮展規律施教,遇事婆婆媽媽嘮嘮叨叨,說話過頭,愛擺長輩的架子等。

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家長要關心孩子,及時瞭解孩子在想什麼、想做什麼,多聽聽孩子的呼聲,理解孩子的歡樂與苦惱,並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儘量抽出一些時間參與孩子的活動或與孩子一起交談;

其次,尊重孩子。父母應針對孩子自尊心強的特點,儘可能不要對孩子事事幹預,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辦事能力。當孩子出差錯的時候,父母在引導孩子認識與檢討錯誤的同時,應多理解少責怪,充分相信孩子能夠及時地改正缺點與錯誤,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

再次,與孩子建立平等的親子關係。父母應放下長輩的架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對孩子的正當要求,父母應儘量滿足;對孩子的不同意見,父母應啟發誘導;對孩子所抱的期望要切合實際,切莫以過高的期望來“壓迫”孩子。

青春期叛逆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段時期,其實家長不必過於擔心,最重要的是能夠走進他們內心深處,瞭解他們到底在想什麼。這就要關係到親子交流的技巧方面,畢竟心與心的貼近主要還是靠語言來完成。那麼,家長要怎麼做呢?

首先,允許孩子犯錯,因為這個時期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不能過分束縛其性格,讓他們犯點錯,吃點虧也是有好處的。

其次,家長不要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針尖對麥芒只會使氣氛變得更糟,讓孩子更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的時候,一定要稍待冷靜,再去和孩子交流。交流時,多換位思考,想想自己年輕時行為,和孩子達成共鳴。

最後,切忌總拿自己孩子的弱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作比較,要多尊重,多鼓勵,而且話題不要只侷限於學習跟成績,沒有過分地施壓,孩子才能習慣和你訴說。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個性和創造性恣意升騰,侍機張揚的同時,由於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侷限,容易形成的諸多不成熟甚至偏激的想法,需要靠外界教育來正確引導,但是家長切勿走入兩個極端誤區。

誤區一:全面打擊。

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很多家長採取強硬措施,非打即罵。雖然表面上孩子可以重新做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但實際他們已關上了與父母交流的大門。

誤區二:放任自流。

管不了索性放任自流,也是家長的失誤。孩子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如果得不到正確指導,行為很容易發生偏差,待家長懊悔時,已經來不及了。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家長在給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同時,適當對其下放部分權利,用來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心智還不成熟,這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