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3.1W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國小生生理,心理髮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心理健康是個體素質的核心體現,隨著社會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漸重視,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不止是高校,越來越多的中國小也開設了心理諮詢室,配備了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然而,在教育實踐中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仍然不被重視特殊教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十分薄弱。大多數特殊兒童由於生理上的缺陷,適應學校和社會、與人溝通交往的能力將會受損,而這同時也會導致心理髮展上的異常。因此,特別要注意特殊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狀況。

對特殊兒童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特殊兒童指與正常兒童在各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各類兒童,包括髮展上低於和高於正常發展的兒童,也包括有輕微違法犯罪的兒童。狹義的特殊兒童專指身心發展上有各種缺陷的JL童,包括智力殘疾、聽力殘疾、視力殘疾、肢體殘疾、言語障礙、情緒和行為障礙、多重殘疾等。本文對特殊兒童是從廣義的視角來定義的,因為不論是超常還是低能的兒童,又或者是邊緣行為問題的兒童,藝術都能在他們的人生髮展及行為矯正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目的是探討當下特殊兒童心理諮詢的現狀,以及藝術在特殊兒童心理諮詢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一、特殊兒童心理諮詢現狀

(一)對特殊兒童的定義

特殊兒童心理諮詢是為特殊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的一種專業服務,它依據專業理論,運用系統的干預方法和技術,致力於幫助兒童解決心理問題,克服心理障礙造成的負面影響,促進兒童心理機能的發展與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在特殊教育的綜合服務系統之中,心理諮詢與治療是多個學科共同服務的一個重要領域。它與醫學的臨床治療、學校的教育教學、身體機能的康復訓練等並列,是一種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干預手段。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人員在對特殊兒童提供服務的多學科合作的團隊中佔有重要位置,而特殊學校以及普通學校中從事融合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具備基本的心理治療專業素質和技能。

(二)特殊兒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除了生理缺陷的特殊兒童,許多特殊兒童是在言語、行為、情緒等方面有異常,比如自閉症、多動症、選擇性緘默症、閱讀障礙、學習障礙等等。心理問題的發生與各類障礙或者殘疾聯絡緊密,由於特殊兒童本身的特殊性,在自我意識不斷髮展的過程中逐漸意識到自己與周圍人的差異之後,容易產生自卑情緒。身心的缺陷使得特殊兒童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加之周圍群體不能給予適當的關注,家長的溺愛、教師的忽視以及同學的排斥都可能滋生焦慮敵對、多動易怒、敏感多疑、失眠夢魘及一些軀體化症狀。而這些情緒心理困擾又會進一步加劇環境的'不利程度,由此導致身心不健康的噁心迴圈。

在過去,人們對於特殊兒童普遍採取的是同情或是排斥的態度。除了一部分被忽視的特殊兒童,人們對特殊兒童的介入和教育方式主要是針對特殊障礙技能的矯正訓練很少考慮到特殊兒童的心理需求。隨著社會對心理問題的日益重視,針對特殊兒童心理健康與發展的專業化服務也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就要求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師及心理諮詢與治療的工作者創造性地探索和實踐符合特殊兒童心理特點的干預方法和工作模式。

(三)特殊兒童心理治療的物件和範圍

從廣義上來講,所有具有特殊需求的兒童都是特殊教育的合適物件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生理殘疾兒童,還包括各類需要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的兒童。在美國,接受特殊教育服務的兒童人數佔總人口的10%~15%,而英國大概有18%~20%的中國小在校生具有特殊教育需要。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就提出了 “20/20”的特殊教育物件觀:在兒童人群總體的兩端各有20%的人群需要特別的關注。

處於低端的20%屬於有明顯障礙的人群,處於高階的20%屬能力超長的天才型別。整齊劃一的教育教學安排不能適應高低端兩類人群的需求。因此,特殊教育與個性化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全納教育”理念的影響下,許多特殊兒童包括殘疾或有一定心理行為問題的兒童仍然是在普通學校就讀。全納教育的初衷是正常的生活學習環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有促進作用,提倡以平常心來對待特殊孩子。這本身非常值得提倡,然而,當前許多普通學校的師生對特殊兒童缺乏接受和包容的能力。當前我國許多中國小仍然非常看重升學率和教學秩序,特殊兒童的異常行為表現顯然對學校教育工作者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例如多動症和自閉症的兒童常常會缺乏自制力,製造一些混亂影響教學秩序。如何恰當地處理這些問題是全納學校教育工作者首先應該思考的。相對於國內一些學校將自閉兒童排斥在校外,致使孩子自殺的事件,臺灣在全納教育方面的實踐值得借鑑。

截止到2010年,我國的特殊教育學校只有1000多所,相比於將近900萬的特殊兒童群體,顯然遠遠不能滿足其要求。然而,當前我國特殊教育體系還未完全建立,許多特殊兒童,尤其是貧困、偏遠地區的特殊兒童基本上未享受特殊教育及特殊心理服務。特殊教育機構集中在城市地區,且規模、師資、和人學名額都非常有限。現有特殊教育機構也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一些特殊教育機構在政府部門的扶持下,資源較為充足,但人學限制非常多,名額有限。另一些民間特殊教育機構,入學限制少,但繳納費多、家長負擔重,資源和師資也相對薄弱。

(四)心理治療領域的特殊兒童問題

特殊兒童的心理諮詢具有明顯的獨特性。它面臨許多非常複雜的問題和挑戰,同時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首先,特殊兒童群體具有各種各樣的嚴重障礙和缺陷,會給諮詢過程帶來艱鉅的挑戰。這些缺陷包括:意識和自我意識水平低下,自我調控能力有缺陷(如腦損傷和功能發育不全的殘疾兒童);語言和交流能力的缺失;概念思維能力缺陷,社會生活常識缺乏;物質與社會環境的隔離和封閉,以及可供選擇的環境資源有侷限。

除了缺陷,特殊兒童群體往往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點和可以利用的功能,需要諮詢師予以特別關注,並仔細發掘,作為心理健康和發展的資源,妥善加以利用,揚長避短。可以加以利用的特殊兒童的優勢包括:形象直觀功能突出,可以有效補償他們的功能缺陷;感受一運動功能相對完整特殊兒童完成感受運動形式的任務,遠遠好於文字、邏輯、數字等形式的任務;想象力豐富,幻想現實不分;對於重要他人和生態環境的依賴,可利用人際關係的影響力來開展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工作。

藝術治療具有非語言的溝通特徵,能廣泛地應用於眾多物件,也包括各類特殊人群。藝術治療中的安全氣氛,能使被治療者降低心理防衛程度,發洩個人不良情緒並能被社會接受。h藝術治療所體現的創造性表達原則特別適用於特殊兒童的心理干預。在藝術之中,特殊兒童情感的身體性和藝術性表達可以得到充分重視和鼓勵。充分利用特殊兒童的幻想、身體動作、藝術和象徵性遊戲,可以促進兒童去探索意義、表達和交流。象徵性的意義表達是孩子體現自己人生意義的必然要求。兒童的夢和幻想、自發的遊戲、天真的故事、塗鴉式的藝術作品等都是心理健康成長必要的基本素材,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

二、藝術治療

(一)藝術治療的定義

藝術治療(Art thempy)是指通過表達性藝術來進行心理診斷與治療,包括使用繪畫、音樂、舞蹈雕塑、攝影、電影、書法、戲劇、詩詞等多種藝術形式。美國藝術治療學會(AATA)的對藝術治療定義是:“藝術療法融合了人的發展、視覺藝術(繪畫、雕塑和其它藝術形式)以及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模式下的創造過程等領域”,“相信自我表達,幫助人們解決矛盾和問題、發展人際溝通技巧、調整行為、減輕壓力、提高自尊和自我意識、獲得洞察力”。

人類藝術最早起源於史前巖洞壁畫,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曾論述過音樂的“淨化”功能,即音樂的心理治療功能。而藝術成為一種治療方式發端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並於50年代末60年代初得到確立。20世紀30年代,美國精神病醫生南姆伯格明確提出了 “藝術治療” (Art therapy)這一概念,在其推動下,藝術治療在美國逐漸發展並迅速延伸到其他已開發國家。以Jung和Freud為代表的心理學家發起的精神分析運動在藝術治療的發展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今,藝術治療已被廣泛應用於各類生理疾病、心理障礙的治療中、我國藝術治療的應用研究始於20世紀90年代,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工作者逐漸認識到了藝術的療愈作用,在心理諮詢和治療領域,藝術作為一種治療方式也開始被廣為接受。

(二)藝術治療在特殊兒童心理諮詢中的應用

在特殊兒童教育和心理諮詢領域,歐美等國家巳將藝術應用於殘障、器質性疾病以及有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兒童治療中,學校、社群和醫院均設有藝術治療室。藝術治療已成為特殊兒童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和教育方式,它能幫助特殊兒童增強自信與自尊,使其與教師和正常兒童建立更融洽的關係。我國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尚未形成體系,但仍然有一些值得關注的藝術治療領域。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藝術治療方式當屬繪畫療法和音樂療法。

1.繪畫

繪畫治療,是以繪畫活動為中介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通過繪畫讓患者產生自由聯想來穩定和調節情緒。繪畫心理治療是治療師與作畫者之間實現有效溝通與理解、且具有創造性的交流方式,“可以使之將內心壓抑的情感能量釋放出來,通過讓被治療者自主地表達自己的內心視像,能夠反映出人們內在的、潛意識層面的資訊”,並以此進行治療使作畫者恢復健康從而達到診斷與治療的目的。繪畫心理治療的實踐證明繪畫心理干預“不僅可以處理人們的情緒和心理創傷問題,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礙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進語言的發展與認知功能的改善” 研究表明,無論來訪者繪畫技巧如何,都可利用繪畫方式來處理情緒衝突、心理創傷等問題。

因為人們對繪畫的防衛意識較弱,在無意中就會把內心深層次的動機、情緒、焦慮、衝突、價值觀和願望等通過創作表現出來可以將早期記憶中被隱藏或被壓抑的內容釋放出來並且開始重建過去。

而且在繪畫的過程中個體可以進一步理清自己的思路,把無形的東西有形化,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從而為治療師提供真實可靠的資訊,更好地為患者分析和治療。科學有效的美術教育能對聾啞兒童人際社會互動、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音樂

“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係來幫助被幫助者達到健康的目的”。“嗜樂治療是一種集音樂學、心理學、醫學為一身的綜合治療形式,其對治療者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掌握心理治療的知識和技術,還需掌握音樂理論與技能。

自1950年音樂治療首次被認定為一個專門的治療專業以來其治療物件就在不斷擴大人們逐漸認識到音樂在特殊兒童干預、治療中的價值。目前音樂治療已被逐步應用於特殊兒童教育與康復領域中。有研究通過音樂治療智力障礙兒童進行社會行為、情緒情感、運動技能、溝通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干預。而在對聽力障礙兒童進行治療時,音樂治療也發揮了獨特的優勢。通過節奏敲擊、節律的互動以及擊打鼓、鋼片琴等容易為人感受並觸控的樂器治療師幫助聽障兒童進行有聲與無聲的觸覺、聽覺體驗。_在對自閉症兒童的干預中,由於音樂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愉‘悅的體驗,故音樂治療師運用音樂聆聽、音樂遊戲等方法對其的自我意識、注意力集中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進行治療。

劉東青應用音樂治療對智障兒童情緒障礙進行了干預研究,結果發現在對以上五名不同型別的智障兒童進行音樂治療訓練後他們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被試在情緒、交往、動作協調和認知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情緒障礙改善最為顯著。㈣寧夏通過實驗探究了奧爾夫音樂治療對唐氏綜合徵兒童工作記憶及注意力兩方面所產生的影響,研究表明經過治療唐氏綜合徵兒童在工作記憶、注意力穩定性、正向情緒和音樂感受力方面有顯著改善。

3.沙盤

沙盤遊戲治療是一種以榮格心理學原理為基礎,由多拉·卡爾夫(DoraKalff)發展創立的心理治療方法。沙盤遊戲是運用意象(積極想象)進行治療的創造形式 “一種對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煉”。其特點,是在醫患關係和沙盤的“自由與保護的空間”中,把沙子、水和沙具運用於意象的建立。沙盤中所表現的系列意象,營造出沙盤遊戲者心靈深處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持續性對話以及由此而激發的治癒過程和人格發展。從適於諮詢的範圍來看,沙盤療法在情緒障礙、語言障礙、創傷後應激反應、自閉症、自然災害創傷等廣泛問題中都呈現出了一定的療效。從適用的兒童群體來看,除正常兒童外,沙盤療法也適用於特殊兒童的心理諮詢中,肢體和視覺機能健全的特殊兒童也可以用手觸沙、用眼睛自由選擇玩具來創造沙盤。

在對情緒障礙兒童的治療方面,沙盤遊戲有顯著效果。王萍和黃鋼等採用個案研究方法發現,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後被試社會交往行為次數明顯增加,交往範圍逐漸擴大且交往質量有所提高,社交焦慮症狀得以緩解,toi而且其低於同齡兒童的生活質量也有顯著提升。

在語言障礙方面,沙盤遊戲療法也有功效。周惠君和王萬清、徐潔和張日昇分別對選擇性緘默症的沙盤個案研究表明個案的選擇性緘默症得到改善。還有研究者使用沙盤處理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兒童,結果表明沙盤療法能夠有效改善來訪者的各種內隱和外顯問題行為。此外,研究者對沙盤療法干預兒童早期創傷也有所探討。陳晶對五名早期不安全依戀兒童的個案研究顯示兒童沙盤作品由創傷主題逐漸轉變為治癒主題,逐漸實現了個性化、人格趨向的整合。

4.其他

心理劇是由雅各?李維?莫雷諾(Jacob LevyMoreno)創立、發展起來的一種探索心理和社會問題的方法,以戲劇的方法探索“真實”的一門科學,處理的是人際關係及隱祕世界。“心理劇的根本目標是啟發人的自發性和創造性”,“可以結合所有藝術形式——戲劇、音樂、美術、舞蹈”的一種獨特的整體治療方法。心理劇於團體的形式中展開。團體的帶領者被稱為導演,導演以各種暖身的方式選出願意呈現自己內心生活事件的一位團體成員擔任主角。主角從其他團體成員中,以心電感應(tele)的方式選扮演其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成員擔任輔角。強調以“行動”來經驗生命而非談論問題、內容的自發性與原創力、互動的關係。治療範圍涉及有心理問題的兒童、青少年、老人,也可以用於智障者、精神病患者和罪犯。

舞蹈是人類最早以肢體動作表現內心世界活動的藝術。美國舞蹈治療協會(ADTA)把它定義為“一種在舞動過程以促進情感、智力、身體、個人和社會融合的心理療法”。舞蹈療法的心理學依據來自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完形心理學及自我心理學的概念。舞蹈治療師認為,生命體內部存在著能量的自然流動,心理衝突會影響並造成混亂的湧流,其外在表現便是適應不良性運動、姿勢和呼吸。通過舞蹈,不僅可矯正人們的適應不良的運動姿勢和呼吸,而且也可將潛藏的焦慮、悲哀、憤怒、抑鬱等情緒安全地釋放出來,使人們感受到自己對個人存在的控制能力。舞蹈心理治療的範圍涉及到各種形式的人格障礙與情感性心理疾病、智障者、退伍軍人、災區災民等,目前的舞蹈治療還被廣泛應用於校園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潛能開發等。舞蹈治療對神經性貪食症的療效最為顯著。

三、藝術治療如何起作用

藝術作品的欣賞與創作不僅能幫助受情緒困擾者表達內心體驗,發洩壓抑的情緒,放鬆人的全身肌肉、而且能協助心理醫生髮覺個體潛意識當中的慾望及人格特質等幫助評估者更全面、更深人地瞭解被評估者的心理狀態和能力水平。主題統覺測驗(TAT)、房樹人測驗和羅夏墨跡測驗便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以藝術為媒介的心理評估工具。

藝術治療的形式多種多樣,以上只是選擇了當前兒童藝術式治療常用的幾種方式深人地做了介紹。此外還有舞蹈、心理劇、貼上畫、泥塑、剪紙、電影等多種形式,甚至是朗誦、演講,凡是以藝術化的方式去表達的活動都能在廣義上成為一種藝術治療只要是藝術活動的參與者能夠通過藝術化的形式去表達、去抒發、去創造,那麼心靈的治癒效果自然會呈現。

參考文獻

[1]趙均.重慶市特殊兒童心理健康與心理服務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範大學,2009.

[2]樸永馨.特殊教育學辭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25-26.

[3]楊廣學主編.特殊兒童的心理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05.

[4]李雪飛.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10,04:127-128.

[5]李夢吾.音樂教育對特殊兒童發展的作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01: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