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創業問題的創業經驗分享

才智咖 人氣:7.46K

儘管幾年前創業這檔事兒就開始熱鬧起來,但想必15年會是創業者的爆發年,作為一個寫程式碼的產品經理,我自身搞過兩家公司,七八個產品,被收購過,也被我搞爛過。就在春節前,我猶豫了好久,終於還是把公司關掉了。關掉的原因並不是賬上沒錢了事實上不僅有營收,而且由於我沒有融過天使和VC,也不存在投資者給我的壓力,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家公司喪失了增長性,這就像一個孩子的成長,被永久的定格在了3歲,讓人束手無策。在家賦閒了一段時間後,偶爾會有獵頭找我去剛融到錢的小公司聊聊,看到他們那創業的激情以及漏洞百出的產品模型,我覺得有必要分享些經驗,但我只負責講,有沒有用,那是你的事兒。

解決創業問題的創業經驗分享

合夥人股權分配難題

創業起初,相當困難的一點是給合夥人多少股份,儘管有著無數前人總結的分配模型,但也只是形式上進步了一些而已,因為不好談的根本原因在於創始人不想給別人太多股份,但又害怕團隊造反,也就是說這壓根就不是一個如何分配的問題,而是一個你能不能hold住合夥人的問題。試想下,如果雷總約你一起創業,你敢跟他提超過5%的股份嗎?一般人都不敢,因為人家牛逼在那個地方了。所以解決合夥人難題的根本途徑是讓團隊的成員服你,崇拜你,認為跟你混遠遠強過自己瞎折騰。有這個做基礎,股份比例你愛怎麼劃都行,沒人有意見。你問說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怎麼辦?那我也沒招兒,不想放棄專案的話,就妥妥的'均分,先渡過創業期,然後隨時做好合夥人內鬥的準備。

小創業者是跟著風口走,還是去一個沒人競爭的市場

我建立的第一個專案布布PC應用商店就是一個遠離風口的專案。我當初是這麼算計的,全國的創業團隊都在搞移動網際網路,就我去搞PC客戶端,完全沒有競爭對手啊。可產品正式上線後,我才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投資人根本不搭理我。因為您創業的這玩意太怪了啊,大家都在搞移動網際網路您搞PC是幾個意思?各個基金的投資經理都在不停的看手機專案,有幾個人能頂住壓力把你的專案拿給基金合夥人看?他們不怕被人嘲笑嘛?

所以說,對於一個剛創業不久的年輕人,選擇一個遠離風口的專案無異於自殺,你需要做的其實是順著這群人的想法,做一個有點兒意思的產品,然後在投資界裡掛上一號,即xxx做了個什麼產品,大家來看看唄,藉著這股勁兒,大量的認識圈內的媒體、投資人、行業分析師,你放心,即便你的產品垃圾的不行,只要你在風口,他們都願意抽出時間來見你,畢竟誰也不願意錯過一匹黑馬,而只要達到這個目的,這第一個專案就算是成功了。

是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還是同時做幾個看哪個能火

這是創業中常見的兩種策略,即以質取勝還是以量取勝。創業的大佬們總是講,要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說起來當然是沒錯的,但關鍵問題在於,我怎麼知道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就會有結果?常在網際網路圈混的人多少都知道幾個半死不活的服務,比如抓蝦網,為了一個簡單的RSS功能折騰了幾年,產品倒是極致了,然後呢?還有無覓網,當年頂著亞馬遜大資料的光環回國創業,然後呢?

然後事實就是,抓蝦網創始人徐易容幹美麗說火了,無覓網轉型八卦應用無祕也活下來了。這還用不著舉周鴻禕當年冒傻氣幹社群搜尋,幹不動了轉安全衛士的例子。我相信如果有機會你問徐易容,說幹抓蝦後不後悔,我想他唯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沒早一點兒看透一個無生命力的專案,導致浪費了自己好幾年的時間。所以,到底是做到極致還是多做幾個產品,取決於你手裡的這張牌到底是張好牌還是爛牌,於是你就問了,那怎麼識別是好牌還是爛牌?這裡給出我的答案,只要使用者量或營業額依靠口碑傳播,月連續增長率能達到10%以上,這就是一個值得浪費生命去努力的好專案。

創業初期要不要請牛逼的產品經理

在茫茫創業人海中,有產品感的人,寥寥無幾。我想解釋下什麼是產品感,我們一般會想,會做產品的人一般是公司裡的產品經理,其實這是錯的。我看過不少產品經理的簡歷,我發現哪個公司都一樣,產品經理的角色並不是產品的建立者,它只不過是產品實現的執行者,換句話說,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公司的產品經理是沒有辦法決定的,而那個真正重要的事情,才決定了一個產品能不能成功。

拿淘寶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是抄易趣,免費用,對微信來說,是抄kik,順便再抄下talkbox。只有做出了這個級別的決策,才能說具有產品感,至於所謂的寫需求文件,畫產品原型,推進研發進度,這些都不重要。所以,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創始人能不能做出關鍵決策,因為一旦做出關鍵決策,給一個二流的產品經理去執行,差別也是不大的。順便提一句,有了關鍵決策的概念後,你會發現招聘牛人的意義不大。這就像打仗一樣,能不能贏靠的是將軍的戰術策略,你不能期盼依靠士兵的勇猛而取勝。

最後,談談創始人的心態

沒有任何人,包括創始人自己,能夠肯定當前的產品策略是對的,產品切入點是對的,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探索、試驗和驗證,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就像趣分期的羅敏一樣,如果你看他的創業經歷,會發現他其實經歷了一個不斷否定自己的過程,這對於強勢的創始人而言,是個非常痛苦的事兒,因為你要不停的對團隊成員講,對不起各位,前半年我犯二了,帶大家走錯了路,我們現在要轉型到一條新的方向上。也就是說,只有你能隨時拋開業務,拋開自尊心,探尋市場的本質邏輯,才可能在當前這個白熱化的市場中取勝。

TAGS:經驗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