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澆灌雙創:新三板成創業創新重要融資平臺

才智咖 人氣:7.64K

新三板正成為支撐創業創新的重要融資平臺,目前新三板掛牌數量也好,融資比例也好,都有一個非常好的增長趨勢,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大家閱讀了解。

金融澆灌雙創:新三板成創業創新重要融資平臺

4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階金融學院承辦的“創業與投資高峰論壇”如期舉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中國科技部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主任張志巨集、軟銀中國資本管理合夥人華平、IDG榮譽退休合夥人章蘇陽、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階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教授等資深專家學者參會。

“如果把創新的每一個想法當成土壤,金融的支援就像要給這片土壤澆水和培養。”在主題演講中,上海高階金融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王江首先指出,在創新整個生命流程中的每一步都依賴於金融的支援。

具體來說,從創新整個生命鏈來考慮,金融支援和服務也有一套流程,這就是從自籌種子資本開始,到後面往往是靠市場機制來推動金融服務,包括天使、風投、投貸和上市,以及上市之後的擴張、兼併、借貸等等。

 新三板支撐創業創新

在王江看來,金融支援最核心有三方面。即定價、風險和機制。首先,定價通過市場機制反映企業潛力和市場價值;其次,這對創始人的激勵提供了一個可觀保障,企業風險配置也得到有效提高;最後,金融更關鍵的是提供定價機制,提供風險有效退出的機制和提供客觀的激勵機制。

“創業投資和創新創業的有效結合正成為創新與金融結合的很好案例。”在接下來的演講中,中國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主任張志巨集指出,目前眾創空間發展的四個特點,即投資型眾創空間增加,眾創空間成為政府投資創業的重要平臺,眾創空間具備投融資功能等眾多服務創業者要素,此外眾創空間已經成為市場投融資的主體。

值得一提的是,張志巨集著重表示,新三板正成為支撐創業創新的重要融資平臺。據其介紹,目前新三板掛牌數量也好,融資比例也好,都有一個非常好的增長趨勢。

新三板線上統計發現,截止2016年4月18日,新三板總掛牌企業數達到6604家,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其中,目前這些企業大多極具創新基因,主要分佈於製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簡稱為“資訊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從全球來看,中國已經成為繼美國之後風險投資增長最為迅速的國家。”上述人士進一步指出,北京、上海、深圳毫無疑問成為創業投資最熱的城市。

那麼,中國創新創業的突破點在哪裡?張志巨集認為,應該在製造業。在他看來,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的`大國,特別需要依靠提高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來促進中國經濟的轉型和持續發展。“把‘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行動以及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結合,可能是我們著眼未來應該加以落實的。”

而軟銀中國資本管理合夥人華平在參與麥肯錫全球創新研究後認為,未來全球科技創新領域的十二個方向主要是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雲技術、先進機器人、自動駕駛、下代基因組學、能源儲存、3D列印、先進材料、先進油氣開發、再生能源等。

自稱“技術派”的上海交通大學工科畢業生,華平介紹道,不同於看好商業模式創新,“軟銀中國可能是屬於技術派,我覺得可能過去五年十年技術創新會更多”。

不過,該人士坦言,現在技術創新面臨不少瓶頸,最主要就是智慧財產權不健全造成的抄襲者定價情況,這帶來了低價者勝出的不良影響,此外還有短期回報的因素。

那麼,在選擇專案時,主要考慮什麼呢?華平總結自身經驗指出,現在不光是看產品看市場,往往要比較系統地從行業角度出發,看整個行業的競爭狀態,“用一套MBA和諮詢方式來做的框架來看,這家公司是不是能撐到最後。”

相對而言,IDG榮譽退休合夥人章蘇陽更“隨性”一點、。他連續強調稱:“VC最看重的第一是投人,第二是投人,第三還是投人。”具體來看,這個人應該是誠信的能夠遵守商業底線的人,是能對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負責任的人;是有持續不斷超越別人動力的人。

這一點,德同資本創始合夥人邵俊在下午交流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傾向。他指出,在選擇投資專案時,非常希望瞭解創業者的過去,對個人背景做非常多調查;“此外,我非常看重利益對稱,希望這些創業者是孤注一擲的。”

 金融創新:網際網路金融需要監管

在隨後提問環節,被問及中概股拆除VIE歸國這一熱點現象時,章蘇陽表示,在國外上市的公司拆VIE回來,如果這家公司仍處於不盈利狀態,那麼,它回國是沒有意義的,“按照國內監管要求,非盈利企業很難在國內重新做上市。”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總體上來講,現在更基金想拿到人民幣,人民幣投的企業增多,國外上市比例大量下降。“但是,還是有一些企業的商業模式概念非常新非常大,風險也比較大,這樣美資投資的可能性更大,去境外上市也有可能。”

在下午的主題討論環節,有數次創業經歷的自然道董事長楊興平則悲觀總結自己的創業經驗稱,創業的風險是很高的,而且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我很不贊同大多數人去創業,這個思路是很有問題的。”

這位15年前就研究智慧手機的“創業達人”真誠指出,凡是原創的創新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最重要的一個代價是市場不成熟。

他認為,現在要側重於應用型創新、複合型創新,這也符合大部分投資者,尤其是VC希望儘快有回報的利益。此外,現在需要連續的多次盈利的創新模式,但現在大部分企業創新是一次性模式。

同時,楊興平對目前的創新環境和金融市場持悲觀態度。在他看來,網際網路金融近期層出不窮的“跑路”現象就說明了這一點。近來,泛亞、E租寶、大大集團、中晉資產等百億級理財平臺風險兌付事件接踵而至,引起極大關注。

對此,從事網際網路金融的米缸金融董事長曹曉峰認為,跑路的都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金融,“基本都跟網際網路金融沒有關係,多是線下理財公司,錢都是以非法集資形式存在的,只不過現在披了一層所謂網際網路的外衣”。

他認為,上海金融行業是中國最集中的一個行業,而且運作非常市場化;“網際網路金融第一波創業都是以技術和網際網路創業者為中心的網際網路創業,第二波基本上是金融背景更強的企業進入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行業,這一波里面以上海為核心的公司很多。”

國內首家網貸(P2P)平臺拍拍貸於2007年6月上線,開啟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新一頁。上海高金學院金融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則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在中國發展很快,主要分為兩類,第一種是以第三方支付為代表的技術為主網際網路金融,第二種則是開放型的金融中介。

“這種金融中介類似於傳統金融中介。”該人士進一步指出,這種中介要有資訊和風險控制的優勢,尤其是風控要比傳統金融中介更高,“否則一出事槓桿高的、風控差的第一個倒”。

長期關注中國金融市場的錢軍認為,現在網際網路金融需要監管,也要有門檻。“從巨集觀來講,肯定是需要一些比較大的調整,比如參照英國出現危機之後的一些巨集觀調控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