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領域融資租賃

才智咖 人氣:9.8K

引導語:近年來,三農領域融資租賃興起,可以緩解‘三農’發展融資難的問題,下面是詳細的資訊,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三農領域融資租賃

  

融資租賃作為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金融服務模式,在滿足目前“三農”領域的融資需求上具有極大的優勢和發展空間。與傳統貸款業務相比,融資租賃與特定租賃物結合,更看重承租人的未來收益和可持續性,具有門檻低、程式便捷、產品量身定做等特點,緩解了‘三農’發展融資難的問題。

痛點中尋找機會

如今,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對農業機械化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土地流轉和農業規模化的推進,農業生產者對金融的需求越來越大。當前,農業生產者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是資產少、經營規模小、缺少抵押物,往往信用積累不足。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由於投資大、資金回收週期長,也存在融資障礙。

而融資租賃的靈活性和可持續性解決了上述問題。租賃公司可採取將裝置買下來,然後租給客戶使用,客戶只需按期還租金即可,這就是農機融資租賃簡單的業務模式,其受到了使用者的歡迎。

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種植大戶羅明娃在2014年與宜信租賃進行了合作,融資10萬元,購買了一臺價值17萬元的拖拉機,並於當年還清了租金。他對這種新的金融模式非常認可,還想繼續購買一臺進口的玉米收割機。

相比於傳統金融機構,這種新型的金融模式正在席捲農村。當前,農村小微金融主要包括提供給農村小微企業和農戶的經營性金融服務,以及農民的個人金融服務。

以一個農業的生產週期為例,由於生產投入與收成回款存在較長的時間差,在生產的不同階段對金融服務有很強的週期性需求。然而,農村獲得的金融服務,與他們在經濟中的貢獻率不成比例。

長期以來,傳統金融機構向農村放貸佔比偏低,無論是從風險控制還是成本收益來看,都認為不划算。例如,風險較高,缺少農戶信用資訊和高價值的抵押物;收益又很低,不同作物和養植物的生產週期和收益差異大,需要按需定製借貸方案,交易成本高。

這似乎給金融科技企業提供了機會。新型的金融科技服務是對傳統金融服務的有效補充。目前農村金融模式主要有四種,依靠第三方金融機構便是其中一種。

事實上,第三方平臺既沒有產業鏈資源可以依託,又沒有電商渠道獲取資訊使用者的資訊,要獲取優質的借貸資源就要辛苦得多。為了獲取使用者、按需提供借貸方案,第三方平臺幾乎都線上下建立了網點,依靠當地信貸員開展業務。

加快培育涉農市場

目前,在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國家,融資租賃滲透率已達到15%~30%,而我國雖然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已走過30多年的歷程,但滲透率僅為3%左右,我國涉農融資租賃業務很少。

而這與我國涉農融資租賃市場不健全有著密切的關聯。國開聯釋出的《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深度研究報告(2017年版)》認為:目前我國農業生產者普遍存在“重買輕租”的觀念,他們不具備金融領域知識,不瞭解現代金融服務具體內容和服務特點,對融資租賃更是知之甚少。這需要大力宣傳融資租賃業務的相關知識,讓農業生產者瞭解融資租賃服務三農的優勢。融資租賃公司還應加強與各方的`合作,探索共贏的合作模式。

此外,農機制造商和經銷商可以與融資租賃公司合作開展相關業務。這樣有助於他們與農業客戶建立緊密聯絡,深入瞭解客戶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和售後服務,及時改進農機產品、創造新產品。

2015年以來,中央一號檔案也多次強調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其中提到,要開展大型農機具融資租賃試點,完善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強化農村普惠金融。

從國際經驗來看,“三農”租賃一般選擇動產租賃先行,而動產租賃中農機租賃又是首選。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後,其中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經濟發展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以農業機械化為重要標誌的農業現代化蘊藏著重大機遇,而農機租賃正是經濟發展動力的新渠道,通過農機租賃,既能大幅減輕農民自有資金的投入壓力,又能促進農業生產機械化和土地規模化經營,是金融助力‘三農’、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有效手段。

為“三農”提供融資租賃服務

多年以來,“三農”領域的金融活水還是非常稀缺,宜信公司主要致力於普惠金融,我們的融資租賃業務,目標就是為主流的、傳統的金融服務覆蓋不到的人群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希望能夠為“三農”領域注入一股金融活水。

宜信的融資租賃最開始主要做農業裝備,我們與租賃農戶之間的關係可以概括為三句話:“你選我付款,質保廠商管;你租我才買,我買你必租;想要所有權,租金要付完。”簡單來說,就是機器裝置由農戶自己來選,我們付款購買之後把裝置租給農戶,質保就是由廠商來管,裝置所有權屬於租賃公司,我們買完了裝置後,農戶就必須租,在租賃期限內裝置所有權是租賃公司的,農戶把租金交完後,裝置所有權就可以轉讓了。

宜信從2013年起開展農機租賃,裝置種類最初只是農業生產的耕種管收環節,後來又拓展到糧食的烘乾、儲存、加工環節,可以說我們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農機金融業務覆蓋。

我們的產品創新完全是圍繞著市場需求,最初主要租賃大型的耕種收機械,後期我們發現糧食收回來之後,儲藏烘乾是個非常大的問題,所以就開始開展租賃儲藏烘乾裝置的服務。中央提出“糧改飼”以後,我們預判到玉米青貯是一個發展方向,所以就做了玉米青貯裝置的融資租賃,接著我們又衍生到了下游的畜牧行業,我們非常大膽將牛作為租賃物來進行融資租賃,租賃物的範圍擴大到了生物領域。

宜信涉足融資租賃已有4年的時間,通過實踐來看,農民的信用是不錯的。這些年我們一直是在做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在按時還款、認真履行完還款義務的農戶(包括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中開展誠信之家評選,評選完後給他們授牌,以後當他們需要金融服務時,我們隨時提供金融服務產品。另外在整個業務發展過程中,農機生產廠家、租賃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保證供應農戶需要的產品,這樣業務模式才能夠持續,所以對於攜手的合作伙伴,我們也會授予誠信夥伴的品牌,對他們提供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