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融資合法嗎

才智咖 人氣:1.84W

大家瞭解民間融資是什麼?民間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是否合法呢?

民間融資合法嗎

  

民間融資,是指出資人與受資人之間,在國家法融機構之外,以取得高額利息與取得資金使用權並支付約定利息為目的而採用民間借貸、民間票據融資、民間有價證券融資和社會集資等形式暫時改變資金所有權的金融行為。本文以山西省的民間融資市場為個案,重點分析民間融資的交易形式、供求關係經濟與社會效應,以此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由於民間融資往往具備區域金融的特徵,因此,研究單個省份的民間融資特徵對於把握民間融資的社群性和交易範圍的區域性性都具備現實意義。

民間融資的主要方式

1.民間借貸

2.有價證券融資

3.票據貼現融資

4.企業內部集資

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資金供需矛盾日益顯現,民間融資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企業及“三農”經濟取得流動資金和建設資金的重要渠道。據調查,民間融資中民間借貸用途分別為:生產(生意)週轉71%、建房、購置大件電器17%、生活消費7%、其他5%。據律師調查,某縣民間借貸在當地經濟發展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GDP與貸款比例為1∶13,全國是1∶1.45。民間融資呈現新的.走勢,對多年來以銀行信貸為主的借貸格局產生較大的影響。但不是此消彼長相互競爭或替代的關係,由於各自比較優勢的存在,二者表現為一種互補關係。

一、當前民間融資的現狀

(一) 民間借貸方式多樣化。從調查情況看,過去參與民間借貸的人大多數生活較貧困,而現在參與民間借貸的卻多數為生活比較富裕的生意人和企業經營者;借貸款項用途在農業鄉鎮偏重生活消費和臨時性的資金需求,在個體私營經濟發達地區多是辦企業和經商。民間借貸形式主要有“企業之間融資”、“企業向個人融資”、“工商戶之間融資”等四大類。

(二)民間借貸注重社會關係的傳統價值觀。民間借貸主體體現了社會關係的“資訊對稱”性,利用民間借貸雙方多數通過“血緣”、“親緣”、“地緣”、“業緣”等社會關係媒介實現資金融通,形成了信用保證替代正規金融風險評價體系的現象。為民間借貸長盛不衰提供了特有的載體。

(三) 民間借貸特有的優勢。民間借貸能滿足民營“短、快、靈”的要求。當農戶出現婚喪嫁娶、蓋房、醫療和教育等支出時,民間借貸就會以其特有的優勢而成為農戶此類融資需求的優先選擇。因為多數農戶缺乏的抵押,從而很難從正規金融渠道獲得借貸。沒有活躍的農村民間借貸,農村信用社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經營實體。

(四)民間借貸市場的利率。從調查情況看,目前民間借貸的利率價格整體水平高,且不斷攀升,年利率一般處在7.2%~15%。2006年受商業銀行擴大借貸利率上浮空間和基層借貸規模萎縮因素影響,加上國家又試行了利率市場化,民間借貸利率水平較去年同期平均高出了2~5個百分點。有的個體工商戶由於借貸較短、風險較大,利率水平相對較高一些,利率一般在 15%~30%不等。

從被調研戶中看,因是“親緣”、“業緣”“地緣”等關係,只發生民間借貸融資本金,而免收借貸利率的佔被調研戶總金額在2006年三季度與四季度分別為 50.38%,46.50%。據瞭解,除了親朋好友的借貸外,目前民間融資市場利率越來越高,大多數高於國家銀行同期基準利率的借貸利率。

(五)在原民間調研監測點基礎上,我們選擇調查了多家民間融資企業與個體戶。其融資方式為:通過親朋好友、員工、各行業借貸融資。因融資期限不同,利率一般在7.2%~30%不等,用於流動資金週轉。融資戶反映利用民間融資,及時、方便,只是擔心民間借貸融資沒有金融法律法規保護,存在多種風險。

二、對策建議

通過對民間借貸融資的調研,我們認為,民間金融制度有待新的突破。民間融資現已成為社會資金融通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民間融資蓬勃發展的勢頭,政府部門不應忽視民間融資的存在,要進行客觀的研究和分析,並及時做出政策調整。面對民間金融的龐大規模和非公經濟融資難的現實,國家應及時調整政策取向。

首先,要從法律上明確界定融資和非法融資的界限,賦予民間融資合法地位。其次,適度調整銀行股本金准入的標準,適度提高民間資金注資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比重。最後,優化民間金融的生態環境。應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體系,為民間融資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訊服務、服務和人力資源等服務。如構建民間融資供需的資訊服務平臺;鼓勵擔保機構與工商聯等組成擔保體系等。同時,通過法律手段使民間融資走上契約化和規範化軌道。

民間融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民間融資雖然它們能夠吸收社會閒散資金,發揮其最大效用,為企業、個人解決資金週轉的困難,活躍經濟,帶動投資,彌補正式金融機構缺口空白,起到積極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其非正式性和自發性,在發展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法律約束和有效的社會監督,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經營手續不齊全。

二、存有非法集資亂象。

三、潛在風險影響社會穩定。

四、資金用途不合法。

五、標的大、利率高、時間短。

六、違規經營現象突出。

七、稅利流失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