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創業者的融資“幸事”

才智咖 人氣:1.48W

回顧自己的創業融資過程,因為都是小級別的融資,相信這對大多數創業者來說更是可參考的接地氣的故事。

一位創業者的融資“幸事”

最近有個公司的融資訊息給了我與其它融資新聞不一樣的震動。

該公司在獲得一億美元B輪融資後給全體員工寫了一封郵件,回顧了創業以來的融資挫折和現在的“恩,2013年我們全年盈利滿血復活,到現在,是的,我們漲價了,而且漲價很多,很多很多的那種,漲到今天我自己都看不懂.....”

因為是給內部員工的郵件,所以可以膽大表達,可以指名道姓,無可厚非。這讓像我這樣的創業者知道了更直接的資訊。

文中提到了杭州某灣的投資。而我,是從被杭州某灣拒絕開始的創業...

我藉機回顧一下自己的創業融資過程。因為都是小級別的融資,我相信這對大多數創業者來說更是可參考的接地氣的故事。

三年前第一次創業,搞外包,雖有現金流,但最終無果,還是失敗了。公司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發完19個員工部分工資後,自己每月3000元生活費都不能保證。最痛苦的日子持續半年。最痛苦的不是沒錢,而是看不到前景。最後放棄。那時身無分文。離開後的第一月的拮据時刻,我靠給別人外包一週工作,換來千元的生活費。同時,我開始籌劃一款基於SaaS的郵件資料探勘軟體專案,申請杭州某灣的20萬投資。在網上申請到初審通過的興奮(那時感覺非常興奮,其實早著呢),到兩週後的一個小時的電話面談,再到一週後告訴我他們看不到此專案的前景,終止專案評審流程。然後我換方向又申請了一次。這次很乾脆,直接回復終止評審。

然後找天使會,提交資料。有次在公交上接到天使會投資經理的電話,詢問了專案情況,約了見面時間。後來也見了,當然最終沒有結果。

同時我向創投圈提交了專案資料,無果。

然後向創新工場提交了專案,沒有迴應。

第一個專案做不起來了。但幾乎沒有遲疑,我又想出了一個新的創業點子,馬上重複這些環節:找資金、提煉產品核心價值、做商業計劃書、做原型、找朋友說產品故事、找天使投資。第二個創意變成了我們今天在做的超級表格,被上海蘇河匯接納。我現在想想那時都能感動自己:在那麼低落情況下,失敗了怎麼不沮喪,竟然能立即開始實施第二個創意。而且幾乎是一個人在做…

因為蘇河匯的邀請,我決定去上海試試。去上海前的國慶節,我實在沒錢了,只好回老家,在我哥家住幾天,想著如何向他開口。他此前已經借了幾萬元給我。我自己都無法保證哪一次是最後一次借錢。最後還是開口了。然後,嫂子(男人背後的女人,呵呵)給了我一萬元。我已經知道,不能再有下一次了,一定。

一萬元在幾天內做了分配:信用卡、支付小凱的生活費(他離職後願意跟隨我來上海)。到上海後,剩下不到1000元。如果下個月弄不到錢,我該怎麼辦?

沒錢,就會逼自己去弄錢。

一個月後,我終於獲得了一筆來自政府創業基金的債權融資20萬。當然那也是經過書面評審和現場講演,評委認可專案才行。

下一步,就是爭取蘇河匯的投資。雖然我們可以免費入駐其孵化器,但要獲得額外投資,還是需要爭取的。最後的最後,失敗,沒有獲得投資。不過半年後,他們投資了我們。

20萬的資金,除掉還錢,剩下的錢只夠支撐半年公司開支。這時,我和小凱已經入駐孵化器,使用免費辦公室,開始研發產品了。此後一邊研發,一點一點積累使用者,一邊繼續想著融資的事情。不然半年後怎麼辦?想想那時候,如果找不到後續投資,我不但要關閉公司,還要欠下20萬的債。那時已然無所畏懼,相信自己一定會度過難關的。

然後是下一筆資金的.故事。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切偶然都是必然的),一個老同學介紹一個美籍華人給我認識。我們在上海上島咖啡見面互相瞭解一些情況。我介紹了超級表格,他介紹說他做微軟產品生意。後來很少聯絡。三個月後,突然收到他的微信資訊“你還需要融資嗎?”然後是聊了些情況,他表達了想投資的意向。我知道,這只是意向。

後來的情況是,公司資金漸少,又想招聘2名創業夥伴。在上海嘗試了招聘,始終沒有招募到合適的人。一次聚會後,泰迪網(前兩月剛獲得紅杉千萬B輪)創始人姚宗場開車送我和小凱回住處。路上我交流了在上海還是回北京的想法。他的一席話讓我當場決定,回北京!

那個時候,我需要資金擴充團隊,而擴充團隊又需要更多資金,陷入無窮迴圈。一直糾結到底是先弄到錢再招聘,還是先招聘再融資。後來顧不上了,沒錢也要去北京去招聘!

就在回到北京的第二天,我早上醒來時收到那位美籍華人的微信,明確表達了投資的決定。轉機就這樣出現了!

大約三週後,我的手機收到了50萬資金到賬的簡訊通知。溝通全在微信和幾封郵件上,沒有一個電話。我感到幸運遇到這樣的投資人,他憑著對線上辦公領域的看好,和對我的信任,果斷地投資了我們。據說很多投資公司搞盡職調查和決策都要很長的時間。

一個月多月後的五一節,我接到了老同學的電話,聊了聊。老同學表示如果我開口需要,投資幾十萬可以隨時定下來。當時的情況時我已經不急著要錢了。同學並不熟悉我做的超級表格的領域,就是相信我。按現在投資界的說法就是“投人”。

接完電話,我去外灘晒太陽。想起了馬雲的一句話:“永遠要在不缺錢的時候找錢”。果斷決定要這筆錢。幾個簡訊來回,確定了估值和資金額。半個月後,資金到賬。

在我們要回北京發展前夕,蘇河匯投資了我們。至此,超級表格的天使輪融資結束,共四筆資金,一百多萬,雖然比不上那些動輒數百萬千萬級的天使輪。

回顧一下這四筆資金:

第一筆來自政府基金,我們趕上了創業的好政策;

第二筆天使投資人,從美國那邊看,認可超級表格的SaaS行業;

第三筆天使投資人,只“認人”;

第四筆機構投資,“認錢”,全體員工使用了超級表格半年後,看到了產品價值和投資價值。

融資故事到此結束,回到某碼頭的融資新聞。我發現了另一個驚訝的碰巧,更堅定了“奇蹟就在身邊,我們也可以創造奇蹟”。

評價人代理我們公司註冊事務後成為我的朋友。我們公司的每個小小的進步,每一筆幾十萬的融資,都由她經手。剛剛獲得一億美元融資的某碼頭,居然也是她經手的!在花2000元(約)委託她公司代理註冊時,誰能想到今天?上學時,我們在閱讀偉大公司的創業史;在IT圈工作後,我們看到馬雲和阿里巴巴的神話;創業後,我終於知道,當初的馬雲就是現在的我們;某碼頭的故事,就更近了,就在身邊。

幾年前聽說盛大靠最後的30萬資金代理了一款韓國遊戲後開始走向巔峰,當時我想30萬也是不小的數字啊。阿里巴巴創業時18人湊齊了50萬元;某碼頭第一次融資是80萬;我們的第一筆天使融資是50萬。

現在,我們從上海回到北京,入住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孵化器,團隊從二人發展到五人,公司估值從500萬增長到春節前的3000萬。

雖然某碼頭的故事值得欣賞,也在激勵著創業者,但我們不會對錯過我們的投資人說“對不起,我們漲價了,我們已經高攀不起”。事實上有人對我表示很遺憾錯過了我們的天使輪,現在投不起了。

我聽了,其實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