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檔案事業歷史發展回顧

才智咖 人氣:1.29W

論文摘要:本文從我國檔案事業起源、產生到不斷進步,從檔案材料種類,行政組織機構建設,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人員調遷,檔案庫建設,檔案利用編史修志成果等方面,回顧了我國自商代至明清主要朝代檔案事業發展的足跡。

國家檔案事業歷史發展回顧

隨著人類遠古歷史流傳,人類歷經如燧人氏鑽木取火,伏羲氏結網捕魚,神農氏種植五穀等傳說;歷經結繩記事、刻契記事、圖畫記事等的原始記事;歷經語言記錄符號——文字的產生;歷經國家、階級、文明的產生;檔案最終成為人類語言及活動的記錄。

據《說文》中記載,“史,記事者也,從右持中,中,正也”。所謂“中”意為“薄書”“凡官府薄書謂之中,薄書猶今之案卷也”。商代的“史官”是商文化、文字、書冊的統領者,是王命大政的決策、記載、下達及掌管者。即“史官”是當時神權的代言人和文化的壟斷者,同時他們又是商代檔案的形成者與管理者。其中聞名於世的商代甲骨檔案,包括:占卜刻辭、卜事刻辭、記事刻辭、表譜刻辭等四類,是我國現存最早、較系統的官府文書,是揭示商代歷史最豐富最直接可靠的原始材料,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材料獨特、數量繁多、年代久遠的檔案,同時亦是中國古老文明的鮮明佐證。

到了西周時期,我國檔案工作比商朝有了進一步發展。“太史寮”以大史為首,及其下屬官員組成的官署機構,主要掌管起草文書、記載史事、保管國家典籍、策命諸侯卿大夫及其他事務。當時除了有專門的檔案機構,還有了比較細化的掌管王朝內外檔案的組織人員,即大史、小史、內史、御史和外史。此外西周的史官記注制度是我國古代歷史記載方面領先於世界的一種管理制度。而“金文件案”又是我國曆史上繼商代甲骨檔案之後又一種特有的彌足珍貴的歷史檔案。

歷史演進到春秋戰國時期,代表當時階級勢力的文書檔案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較大發展。其中包括專門檔案、日常政務文書及民用契券,主要種類有刑書、計書、上書、盟書、璽書、遺書、符、節、檄文、券等。另外,文書檔案工作逐漸由傳統史官任內分離出來,被一批專門掌管文書檔案的官員所代替。這表明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化,同時也是職官分工的歷史進步。

秦朝,在其他諸侯列國的先進文化影響下,其文書檔案管理工作得以迅速發展完善。至秦文公以後達到歷史較高水平。而且秦的文書檔案制度的'制定是在全國統一文字的基礎上得以實施。並且其文書檔案工作緊密圍繞鞏固發展專制的封建皇權,從而大大促進了古代文書檔案工作的程序。

兩漢時期的檔案和檔案工作,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得到進步。這一時期的公務文書的種類和用途增加許多,在文書處理方面,逐步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文書工作制度,保證了文書檔案的順利傳遞,有利維護了封建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兩漢時期,當時政權重視加強檔案文化典籍的收集、累積和利用,促進了這一時期文化的高度發展和繁榮。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又進入動盪戰亂時代。在中央,檔案工作形成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分治的中樞系統,建立了中央文書檔案的工作系統。同時隨著各國文書檔案工作系統的建立和加強,各國文書檔案工作人員日益增加,先後設定有尚書、都令史、令史、書令史……官吏多達五六十種,名目之多創歷史之最。但這一時期各國皆重視檔案典籍的收藏與營養汲取。然而由於長期的社會動亂,大量的檔案典籍又造成很大破壞。令人欣慰的是,這一時期隨著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技術的發展,以及筆、墨等書寫材料的改進,不僅促進了我國書法和文具製造工藝的提升,而且為文書檔案工作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技術條件,因而檔案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和發展。

隨著歷史的發展,我國社會進入空前繁榮的唐代。唐代的檔案工作中,確立了文書檔案“中書出令、門下審議、尚書執行”的三省分權執行體制。三省分權制度,保證了文書執行的認真準確、避免了任何一方的獨權,有效維護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至隋唐,文件官吏進一步專職化,由於當時科舉制度的誕生,選官用吏兩相分離,最終形成等級森嚴的官吏制度。而作為文書檔案人員的“令吏”,地位低微而又不易升遷。隨著國家機構的不斷完善,文書檔案的管理制度和律令亦比前代更加系統完備。對檔案的收集歸檔,整理鑑定,銷燬利用等方面都做了明文規定。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組史館,設館官修史書,他深明“以史為鑑”:“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的道理,因而通過修史編制來加強鞏固政治統治。並且這種設定史館的官修史書制度,一直延伸到清朝民國。唐代徵集檔案史書編纂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二十四史中的《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及《北史》,皆成書於唐的史館。

宋代的文書檔案種類,除一般政務文書外,其專門檔案有“賦役檔案”、“律法檔案”和“例”。宋朝檔案目前基本無存。由於宋代政治腐化,封建官僚日益腐朽墮落,一切政事“以例從事”,“例”即所謂檔案,因而掌管檔案的官吏無疑成為處理政事中不可或缺的人員。因此宋代文書檔案人員,儘管職位不高,但在各級政權機關中的作用卻比唐朝重要。宋代的檔案工作機構中,有“事中”,“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司諫”,“錄事”,“主事”,“令史”,“書令史”等檔案官員。宋代的文書工作制度日益完善,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約束,文書和檔案工作也有了初步分工,兩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較大發展。另外宋朝建立了專門用於保管皇帝的詔令、譜系、典籍、詩文等檔案的帝王檔案庫。兩宋時期共建了十一座皇帝檔案典籍庫,分別收藏各朝皇帝的檔案。這也是檔案機構發展的一個標誌,一個轉折點。宋朝代表檔案保管工作發展水平的另一個重要標誌,是架閣庫的普遍設定。架閣庫不僅是檔案保管裝具的變革,也是宋代各級政權機關儲存文書檔案的專職機構,同時也創立了一整套檔案管理制度。它開創了廣泛意義上普遍儲存文書檔案的途徑,是中國檔案史上的重大變革,也是現代機關檔案室的基本雛形。這一時期編史修志的重要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和鄭樵編著的《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