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讀後感800字

才智咖 人氣:3.12W

庖丁解牛,我國古代成語,是出自莊子《南華經》中的一則寓言,庖丁(廚師)為魏惠王殺牛,並藉機講述道家養生的道理,看看下面的庖丁解牛讀後感。

庖丁解牛讀後感800字

【篇一:庖丁解牛讀後感800字】

成語“目無全牛”、“遊刃有餘”都出於《莊子·養生主》中《庖丁解牛》一篇,且都用來形容技術達到極熟練的程度,而作者用那兩個本意指解牛技術熟練的成語來泛指任何技術的精湛。

想起這兩個成語,不免要牽涉到《庖丁解牛》一文字身文章借庖丁自述其解牛技術由“所見無非牛者”到“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給人們一個啟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反覆實踐,才能積累經驗,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譬如解牛,經過勤學苦練,就能做到“遊刃有餘”。

庖丁最初解牛時,“所見無非牛者”,也和常人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三年以後。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未嘗見全牛”,“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一把刀用了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足見庖丁解牛技術之高明。

倘若庖丁不勤學苦練,或者一味練習而不講究方法,不“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那麼,他仍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廚師,也必“月更刀,折也”。

故庖丁之所以能夠遊刃有餘有多層原因;其一固然是庖丁刻苦練習解牛技術;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他在實踐的過程中摸索出解牛的規律,“批大,導大”。如果單有苦練,而不尋出其一般的規律,就不可能成功。

解牛需要找出其中的規律,做其它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任何事物都有一般的和特殊的規律。不管一般的還是特殊的,只要找出這種規律,並且掌握規律,再要辦這類事或認識類似的就容易多了。然而尋找規律並非輕而易舉的事。庖丁從“所見無非牛者”到目無全牛,歷時三年,解牛數千。才達到遊刃有餘的地步。這說明,要掌握事物的規律必須通過大量練習,反覆實踐,從,而積累經驗,找出規律。

我於是想到,某些報刊上說學習數學要少做習題,多總結。對此,我有些異議。所謂總結,就是總結經驗;但沒有實踐哪來的經驗呢?當然所謂的多做習題不是搞“題海戰術”,應該適當挑選不同型別的題目都做做。做好後再想一想,找出解這類題型的'一般方法,這就是尋找規律——以後如再遇到同一型別的題目就不至於束手無策,但中假如不適當多做一些習題,總結的經驗,畢竟印象不深,談不上學好數學。

總之,要苦練,更應巧學。

【篇二:庖丁解牛讀後感800字

學了庖丁解牛讓我感覺到世界上的事情紛繁複雜,處理不當在無形中就會給人帶來煩惱,如何去擺脫煩惱,瀟灑的處理好一切事情呢?

在《庖丁解牛》中我們知道了,牛是複雜的,但是隻要掌握了牛的肌理,就可以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輕鬆簡單的解牛了。世上的事情也是一樣的,不管它多麼複雜,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充分認識和掌握事情的內在規律,處理起來遊刃有餘了。

庖丁在順利解牛後“提刀而立,為之回顧,為之躊躇滿志。”是一種悠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也是一種充滿自信的境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怎樣才能達到此種境界呢?我們要學會用“刀”學會了就活的灑脫,不會用“刀”就失去了生存的工具,就會陷入苦惱中不能自拔。我們應該如何掌握這用刀的生存技能呢?我們首先要學會研究生的結構,找準牛的肌理就是事情的內在規律。輕鬆自如的解牛和解決事情。

人世間的事情雖然千差萬別,不盡相同,但是對於每個人每件事,有規律可循。就得善於掌握它的規律,順著它的規律去做,遇到難題要學會繞道解決。避免與其規律發生衝突,如果不按規律辦事,拼著力氣在幹了解牛的刀,沒有了武器,不但解不了牛,就連雞也殺不了。這樣做勢必會陷入到無法迴旋的餘地,我們應該如何掌握解牛的正確方法呢?

我們應該做到,不管對於任何人或任何事,要在全面掌握的基礎上,要找到其中的門和路,要知道從那進入,從那裡拐彎。像我們的學習,人際關係,都不是這樣的嗎?我們要學會用靈活的頭腦來應對世間萬物的變化。我們有時要學會繞開障礙而行,也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以。解決問題砂是在硬碰硬上,硬碰不但白費力氣,更糟糕的是容易擊到對方的最痛處,那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在合作的關鍵的門路上打上難以解開的死結。

所以我們學了《庖丁解牛》以後我們要學會能把自己的鋒芒磨損,還要順利解牛。要學會達到一種躊躇滿志不敗的境界,對於處理人事間的事懷也要善於學會掌握規律,運用規律,不要去硬碰硬要按規律這樣才能順利辦事情,從而達到心情愉快,這樣也就掌握養生之道的規律了。

【篇三:庖丁解牛讀後感800字

大概是在上高中的時候,我跟從老師學過這篇課文。那時候,讀完文章後總感覺:一個寫宰牛人的故事,還收取到課本里,又被老師說的好了又好。不過有什麼可好的啊?還不如那些寫古時候刺客的文章過癮。

現在,能有空閒時間偶爾翻閱了這篇文章。每每讀過,卻總能由衷的感到,文章傳千古啊。有時竟然在臨睡之時,這篇文章裡的句子又一下一下的竄了出來。故意讓我再三品味,而後才能昏昏睡去。在昏昏之際又彷彿時而能聽到那種牛皮被刀子割開時的霍霍的聲響,或是體會到手持牛刀,視為止,行為遲,的超出感官的解剖境界。或許每個人讀後的感受不同。但這個小文章卻能如此輕易的就向讀者傳達了庖丁解牛時的感受,而且感同身受。堪稱生動。

自己總結了一下,這個文章比較有力的一點就是整個文章中擬聲詞的使用。開篇就使整個文章充滿了音樂的動感。不僅在暗地用擬聲詞,更在文章明面上寫出了合於桑林之舞。試想,如果真的有聽過<<桑林>>這個曲子,那這篇文章閱讀起來能聽到的聲音不是更豐富麼。

而且,文章中每次語義的過渡時候,又採用擬近的聯想手法,使整個文章渾然一體。也就是說,每次語意轉移的時候,都承接上一個描寫的現象,轉移到人們最容易聯想的另一個現象。比如,開篇描寫動作,從手,肩到足,膝,都是從相近的位置間逐漸轉化,而後再用觸,倚,履,踦這些動詞,把各個部位銜接在一起。好像一個人的具體動作從最開始的一部分一部分的被觀察到,到最後再將這些動作連貫起來給你一個動畫般的印象。而後的說理部分更是這樣,從牛的身體結構寫到刀,再從刀又寫回到牛的身體結構。這些都是最容易聯想到的想象過程。也就是說,通過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事物之間的交叉轉換,完成了文章各個部分的過渡。更進一步,如果這些想像中的事物如果有邏輯上的必然聯絡,那麼,就會出現動畫般的連貫想像效果。讓人難以忘記。

而更為高的一招,就是把整個文章的說理過程都隱藏起來了。在文章的最後一句,突然來了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使人從沉醉在具體的感官感受中猛然醒悟,原來這是個說理的文章。於是,又重新從另一個高度,再次的進行閱讀,而後挖掘到其中深刻的道理。

這樣的文章,或者是筆法,或者是道理,都會深深的留在讀者的腦海裡。所以,《庖丁解牛》無論從描寫手法,到說理形式,都很值得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