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曼草葉集讀後感3篇

才智咖 人氣:1.38W

《草葉集》是19世紀美國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義詩集,共收有詩歌三百餘首。接下來小編本站給你們帶來3篇草葉集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惠特曼草葉集讀後感3篇

草葉集讀後感【一】

《草葉集》初版問世至今已一百三十七年,它的作者惠特曼逝世也整整一百年了。從某些方面說,世界文學史上還找不到另一個範例,能像《草葉集》和惠特曼這樣體現一部作品同它的作者呼吸與共、生死相連的關係。正如惠特曼在詩集(正編)結尾的《再見!》中向我們招呼的:“同志,這不是書本,/誰接觸它,就是接觸一個人。”這個人便是詩人自己。

惠特曼生當美國獨立後約半個世紀,也就是那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新大陸蒸蒸日上的時代。他出生於長島亨廷頓區西山村一個農民兼手工藝者的家庭,十一歲即離開學校開始獨立謀生,先在律師事務所和醫生診所當勤雜工,後來到印刷廠當學徒和排字工,當鄉村學校教師、報紙編輯和地方黨報撰稿人。他在青少年時代接受了民主思想,成為一個傑斐遜... 《草業集》讀後感

《草葉集》初版問世至今已一百三十七年,它的作者惠特曼逝世也整整一百年了。從某些方面說,世界文學史上還找不到另一個範例,能像《草葉集》和惠特曼這樣體現一部作品同它的作者呼吸與共、生死相連的關係。正如惠特曼在詩集(正編)結尾的《再見!》中向我們招呼的:“同志,這不是書本,/誰接觸它,就是接觸一個人。”這個人便是詩人自己。

惠特曼生當美國獨立後約半個世紀,也就是那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新大陸蒸蒸日上的時代。他出生於長島亨廷頓區西山村一個農民兼手工藝者的家庭,十一歲即離開學校開始獨立謀生,先在律師事務所和醫生診所當勤雜工,後來到印刷廠當學徒和排字工,當鄉村學校教師、報紙編輯和地方黨報撰稿人。他在青少年時代接受了民主思想,成為一個傑斐遜和傑克遜式的激進民主主義者,同時開始學習寫作,寫些帶傷感情調的小品、小說和詩歌。但是,正如他在政治上、在地方民主黨內部鬥爭中頻頻被人利用和受到打擊一樣,他的文學創作也長期停滯在因襲模仿的階段,沒有什麼成就。這樣,到一八四九年三十歲的時候,他才改弦易轍,毅然宣佈退出政治活動,並下決心在文學事業中奮鬥一番。經過好幾年的默默探索,他於一八五五年推出了《草葉集》。

惠特曼在《過去歷程的回顧》中談到自己寫《草葉集》的背景、動機和它的主旨時說:“我沒有贏得我所處的這個時代的承認,乃退而轉向對於未來的心愛的夢想……這就是要發憤以文學或詩的形式將我的身體的、情感的、道德的、智力的和美學的個性堅定不移地、明白無誤地說出並表現出來……”他又說:“在我的事業和探索積極形成的時候,(我怎樣才能最好地表現我自己的特殊的時代和環境、美國、民主呢?)我看到,那個提供答案的主幹和中心,必然是一個個性……這個個性,我經過多次考慮和沉思以後,審慎地斷定應當是我自己——的確,不能是任何別的一個。”寫我自己,以表現我的“特殊的時代和環境、美國、民主”——這便是《草葉集》的主旨,是惠特曼當初的“夢想”,經過他三十七年的不懈努力,也基本上實現了。

草葉集讀後感【二】

惠特曼的詩作在美國的文學史上究竟佔對重要的位置,我不敢評說。他的詩作有時都沒有韻律之美,有時甚至不能稱得上優美,太過雄性主義的高聲吶喊,也會讓人覺得刺耳、更會讓人膩。但是它絕對說的上新鮮而有力。有時一部作品的意義甚至不需要從其文字裡去尋找,只需要感受一下它文字周圍散發的那種激情,你就能和作者產生共鳴——就好像一首很有感覺的歌,可能你聽不懂它的歌詞,曲調經不起推敲,可是它就是能很輕易地將某種情感傳遞到你的心底,產生撞擊和迴響。

《草葉集》留於心中的就是這種迴響。

惠特曼是絕對的愛國主義者,他的詩作裡經常出現美國各處的地名,他如此自豪的將美國的大好河山全部化在自己的作品裡,他覺得那無疑能最好地表現他的思想。

是的,他的思想就蘊含在美國的山山水水中,你彷彿能看到那個新生的國家——工人、木匠、船伕、耕童。

是的,這就是惠特曼所堅信的——這個百分之百的、頑固的民族主義者!

在詩中,惠特曼渴望著平等,為民主吶喊。女人與男人的平等,黑人與白人的平等,窮人與富人的平等。他渴望著完全和睦的世界——這簡直就是隻存在理想中的國度。他為那些已經倒下的民主鬥士哭泣,他說你們的死將被人銘記,曾經釘過你們的十字架將喚醒迷茫中的人們。在這些已經逝去的先驅之中,他最崇敬的是林肯。他為林肯的逝去而難過,那麼真實,是對統一戰線的同志的心心相惜和不捨。

惠特曼的真理不存在於經史子集中,他對那些是唾棄的,他認為那些陳腐的舊典籍、舊思想應該被拋棄。他崇拜的是他通過他的雙眼所看到的——雄壯的自然、無所不包的宇宙,他認為那些才是真理的終極存在。

如果一定要找一個詞來形容惠特曼的詩,真的只有這個土詞——健壯可以形容,惠特曼並沒有那麼多纖細和優美,但是他的每一個字都如同石頭一般裸露著肌膚,這種健壯彷彿一名古希臘的運動員一般展現著自己充滿力量的身體。如果我的理解中有一種美國精神的話,惠特曼的詩歌可以代表。

最喜歡這一句:“哪裡有土,哪裡有水,哪裡就長著草。”這是一本對自由,民主的美好暢想,描述著世上最為平凡,普通且密密成群,生而不息的事物。喜歡這本書最主要原因是,這部詩集的風格,年輕,有朝氣,粗獷,有那麼一點肆無忌憚,帶有一種自信,自以為是個先知和代言人,語言帶點先知的口吻。

草葉集讀後感【三】

在我未讀到《草葉集》之前, 我不知道別的國家的`國民如何理解“愛國”。而眾所周知,中國人的愛國情結十分深重。從古溯至今日,我們可以從各種古詩詞中尋到不少蹤跡。先人早已為我們埋下了愛國的種子,到如今早已流淌在了炎黃子孫的血液裡,成為一生都抹不去的印記。拜讀《草葉集》,是我第一次去了解與中國迥然不同的資本主義體系的西方國家的國民詮釋他們的“愛國”。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草葉集》中處處可以窺見自由民主體系下的國民個人追求,具有人類衝破封建觀念和專制壓迫的雙重枷鎖,以及奮力追求光明未來的重大意義。

雖說《草葉集》看似如此大義凜然,如果有心人願意細細剖析,會發現其中充滿驚喜,而且情感極其細膩。它以小詩的形式,匯聚了惠德曼零散的思緒。將一個世紀偉大詩人的抱負,時至今日依舊讓我們感懷。

“沒有哪座為自由而犧牲者的墳墓不長出自由的種子, 而種子又必然生出種子,春風帶它們到遠方播種,雨雪將滋養它們。 沒有哪個被解脫軀殼的靈魂是暴君的武器所能嚇跑, 它將在大地上到處無形地前進,低語著,商量著,告誡著。 自由,讓別人對你失望去吧-------我永遠不對你失望。”

對自由的追逐和崇尚,一直是美國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就是這一思想的完美詮釋。不僅讓我想起中國古代也有不少此類價值觀高於一切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裴多菲為自由可以拋下一切,文天祥為氣節可以捨棄所有。二人雖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卻同樣可以為了一生所認定的價值觀做出最大的犧牲。惠德曼也是如此,長期在自由主義籠罩下的他,向大地播撒著自由的種子,而歷盡四季的種子必然以春風吹又生的趨勢,在大地上蔓延,接受春風雨露霜雪的滋養和饋贈,擁有無堅不摧的抵抗力,那不是別的,那是對抗殘暴和凶惡的自由力。它跑進激進者的胸腔裡,它流淌在呼籲民主者的血液裡。對自由的堅守,情願賭上一個人一生所有的信仰和追求。

“哪裡有土,哪裡有水,哪裡就長著草。”

我無法不聯想到中國未建國之前那段艱難困苦的歲月,那時紅軍征戰南北,冒著槍林彈雨為中國的老百姓爭取獨立,打下江山。那時候除了紅軍之外,還有千千萬自發成為農民兵的青壯年,也加入到抗戰隊伍中去。支援他們在炮火連天中堅持戰鬥的動力是什麼,我想是老百姓期盼和平的熱切目光,是老百姓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援,使得只有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解放軍,用血和肉鑄成新長城。我想惠德曼想表達的也是這樣一種對國家強烈的愛戴。我們是生命力最頑強的草,只要我們的土壤在,我們的根基在,我們的生命之源在,靈魂便與祖國同在。幾乎很少有國家是不經過戰爭而獨立的。如果不能成為征戰沙場的前鋒,靈魂誓與祖國生死相依。

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心依著你;不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情牽著你。無論我停在哪片雲彩,我的眼總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風中歌唱,那歌聲也是為著你。我是你的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裡,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無論是什麼樣的土壤,孕育著什麼樣的國民,相同的熱忱的家國情懷,為自由而抗爭的精神,《草葉集》當屬讚頌的典例。只此三言兩語,道盡綠葉對根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