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

才智咖 人氣:7.85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500字(精選5篇)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500字1

曾被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深深的感動,感動於這位偉大而深情的母親,能用一顆尊重、包容的心和她的孩子們共處。年後,拿起的第一本書就是《親愛的安德烈》,像一部長篇的連續劇,從孩童階段看到了青少年時期,一頁接一頁,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這本書信集收錄了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三年來的36封書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當看到這樣一個介紹時,心底湧出的是些許的羨慕:如果我的孩子在她18歲的時候,還能和我保持書信聯絡,那該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啊!就像安德烈在書裡說到的“我跟我的母親,有了聯結,而我同時意識到,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得到的份,我卻有了……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訊,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

。所以,我開始嘗試用文字來記錄我和涵涵之間的點滴片段,希望在將來某個時候我想念她時,回頭翻看這些文字,播放一段自己的電影,看見她稚嫩的小臉、清澈的雙眼和甜甜的笑容。

整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母子倆因為年齡差距和東西文化背景差異,在很多問題上有分歧,但是,他們只是就事論事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沒有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龍應臺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而更像是他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十八歲的安德烈能和母親堅持通訊三年,在信中,他們無話不談——政治、喝酒、旅行、戀愛、各種困惑,如果沒有長久以來的彼此尊重,我想,他們母子是不可能有這份信任的。

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到和涵涵平等相處,併為此常常有些沾沾自喜,然而,安德烈的一段話卻讓我陷入了沉思,他說“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是啊,孩子的“自由”和“權利”不應該是我們賦予的,而是他們來就應該享有的。這種“自由”和“權利”不能因為家長心情不好而被隨意剝奪,也不能因為家長怕麻煩而被隨意剝奪,更不能因為家長怕失去自己的“權威”而被隨意剝奪。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話題——“我的孩子不聽話”。我們似乎從小就被我們的父母唸叨著“要聽話”,如今,我們理所當然的又希望我們的孩子“聽話”。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所要求的“聽話”,到底是希望孩子能自覺的“配合”,還是希望孩子的“服從”?如果我們漠視孩子的“自由”和“權利”,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服從我們,不難想象,那會引起多少的權力之爭,會迫使孩子想出多少辦法“對付”我們。如果是希望孩子的“配合”,那是不是首先應該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和我們平等的位置上,然後,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在這本書裡,我同時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感受到了父母對子女不離不棄、貫穿始終的愛,就如龍應臺在書中說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至死不渝的”。正是因為這份愛,父母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心思急切,但是,這樣的感覺卻常常讓我們厭煩,覺得父母干涉我們太多,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遠離他們。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我們在重視對孩子的愛的同時,是不是忽視了日漸衰老的父母日復一日的站在原地守護著我們的身影?是不是忽視了父母模糊雙眼背後流露的失落與渴望?

通過龍應臺的文字,我似乎重新認識了我的孩子,我的父母和我自己。我們的孩子在慢慢長大,他們需要的空間與界限每一天都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想要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需要不斷整理自己積年累月的想法與觀念,能有新的活力去跟隨孩子的腳步。我們的父母帶著對子女不變的關心正在老去,他們所需要的有可能只是我們發自內心的一句問候、一句肯定。我想,當我們努力去改變、去理解、去包容,我們和父母、孩子之間也終將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彼此世界的橋樑。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500字2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讓我知道了龍應臺那個年代的貧窮,那樣的生活,那樣的環境,那樣的落後,是我無法想象的。而安德烈這一代,及我們只一代,這是另一個世界。這個時代,與時尚接軌:瘋狂地聽音樂,無止地跳舞,拼命地玩耍,這些與龍應臺那一代截然不同。而這樣的差異,會選擇的人總是站在安德烈的那一年代,殊不知,當人們的生活,文化隨著時間逐漸提高時,往往會丟棄一些原始的東西,被金錢所束縛而變得殘忍。而那被丟棄的東西,正是龍應臺那時所普遍擁有的單純與互助。現在的人們,在利益的誘惑下,友誼、親情變得一文不值,而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又是否看清什麼呢?還是在享受著販賣心靈後得到的物質呢?也許,我們能期望某一天在我們享受物質時,回頭想想逝去的心靈。

也許,我和安德烈是同一代,一個新新時代,懂的快樂,玩耍和音樂的時代。在我們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偉大理想。我們不是隻懂玩的叛逆少年,我們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嚮往,所以也請天下的父母能理解我們,別總用“輕狂”指責我們,別總用“清狂”批評我們,別總用“不行”給我們下死刑。在信中龍應臺寫過這樣一句話: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後,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上的荊棘。這句話然我感受很深,是呀,人生的荊棘太多,困難太多,每一個困難都需要花上你大多時間去克服去打敗,而在人生的時間中就給自由的,玩耍的卻所剩無幾,畢竟這個社會殘酷。雖然我還是一個國中生,但只屬於國小生的自由,我卻無法在享受,也許這正是龍應臺在信中所說的“寂寞無比”。

信中,安德烈說自己是一個百分百的混蛋,我的想法和龍應臺一樣,我並不認為他是混蛋。人活在這個世上,總有一些有優點,不能因為他人在受苦自己在享受而自貶。其中,安德烈與龍應臺都寫了自己對道德的看法,安德烈因為面對道德而厭惡自己,但我認為只管這樣厭惡自己是沒有用。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與他人條件優越時,不該更加努力地生活著,用更好的方法幫助他們嗎?畢竟他們的貧窮鄙視自己造成的,我們不必厭惡自己。同樣,既然意識到這一點了,就應該讓自己節省一點,不浪費東西和金錢,就給需要幫助的人。此外,我們在吃穿住行,也是給自己一個良好的條件去掙金錢和愛心,所以我們需要心存善心並付出行。

在關於人際關係方面的感受,我不會像安德烈一樣去煩惱,而是堅決地支援自己的想法。在權威的世界裡,人際關係彷彿顯得很重要,它可以將你從山峰摔到低谷,也許會讓你一炮而紅,所以,掌握好人際關係很重要。對每一個人都露出微笑,面對那樣的“英語老師”我們大不用消極的方式去反抗,我們可以與那樣的權威坐下來溝通,解決好所在問題,而不是將那無謂的反抗化作讓自己受傷的一把劍。至於那對於我來說還很遙遠的愛情,在龍應臺的話中,我也找到了最好的詮釋: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肩並肩立在船頭的,淺酌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的人。對於愛情,也許我還想得很簡單,但這句話卻和我想的一樣,愛情不需要海枯石爛,滄海桑田,只需平平淡淡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在書中,何必要糾結於“左”“右”之分呢?就如菲利普所說的,極左跟極右,就像站在一個圓圈上,看起來是在兩個相反的方向走,其實最後會碰頭的。在我看來,只要做出的決定對人民對國家有好處,都可採用,不必計較誰好誰壞。有時候,今天的問題用一種方式解決,明天用另一種。也許,支援“左”“右”之分的人都是為人民好,那不如將左右結合,即可“左”也可“右”,既能解決政治問題,也可擺平爭吵,豈不萬事大吉,皆大歡喜?有時候,不需要問到底,探個透,適中也是一種解決方法。對於那些有爭議的問題,若你看後解決不了什麼,那你不如當做看了一本故事書,不用無風起浪的分出勝負。要知道,有些問題就是這樣。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500字3

“你18歲時,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你跟父母會聊天嗎?”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很多學生會問我這些問題,而那時他們與父母的交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關係甚至處於冰點。於是,我決定和學生共讀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這本書的作者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她是一位激烈的文學戰士,被譽為華人最有力的一支筆;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親,有兩個叛逆而獨立的混血兒子。《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與他的大兒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集結,全書共收錄了36封書信。這36封書信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記錄了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衝突所做出的努力,也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個清晰而生動的範例。

在序言中,作者說“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無論是誰,我們的18歲或許都似曾相識,信奉理想,渴望自由。但面對我們18歲的學生或者孩子時,我們卻總是以後來人的立場與身份與他們不平等地溝通。他們會抗拒、會掙扎,甚至開始逃避。生活中很多18歲的子女與父母的現狀正如作者所說“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我們更需要的是共同努力地去做嘗試。讓我們去再次認識人生裡一個十八歲的人,他們也第一次認真去認識自己的父母。不管是通過書信、交談還是遊戲等形式,我們需要去尋找一個溝通孩子與父母的紐帶。

想想自己的18歲,忙碌而緊張的高中時期,我與父母都是早出晚歸地碰面。我們之間的對話好像也都是圍繞著“想吃什麼?”“今天學習怎麼樣?”“考試怎麼樣?”諸如此類的關心與問候。現在的學生情況也同樣類似,父母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學習。似乎對孩子的情緒、愛好、心願少有了解。更別說深度的交談與瞭解,更有甚者,一言不合可能和父母好幾天不說話。“我才知道,多少父母與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而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兩代人,兩國人交談的話題可以如此廣泛、直接,沒有說教,而是袒露心聲。從“作為德國人在德國隊比賽時,會為他們加油嗎?”探討孩子對歷史、對國家的認識,從一部關於階級跟貧富差異、社會公義的電影探討生活中的兩種道德,從一晚上的新聞事件談到對於民主理想主義的看法,從香港與德國的咖啡館談到文化,從對彼此的提問談到死亡與未來。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去了解一個人,那麼不妨嘗試著針對一個問題,不僅僅是你問我答,而是互動式溝通交流,也許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十八歲的煩惱如果不是什麼關乎生死大事之類,就一定是一些芝麻小事,但是卻會影響一整天的心情。家長們會像說雞湯文一樣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學會平衡,可是既要體貼到別人的感受,又要照顧到自己的立場,是很難的事情。但這是我們一生中要學會應付的煩惱,因為我們思想獨立但卻是社會化群體中的人。對於未來,我們需要將龍應臺的話牢記於心。“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的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漫長的人生,不論是大學聯考、考研、就業、升職還是戀愛、婚姻、家庭等,你都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認清生活的本質。我們最終極的負責物件,還是“自己”二字。而那些十八歲的路,無論有哪些高人指點,幫你避過多少的深坑艱險,還是得靠自己走一走。

安德烈和媽媽龍應臺的通訊就是我們生活的望遠鏡和放大鏡,讓我們看到了遠方的天空,也窺測到了生活中的不易與平凡。我們十八歲的問題,在這裡也能尋找到合適的答案。我們也慢慢用淚水與離開去懂得: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在這世上,生而為人都是第一次,何況他們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次當兒女,其實我們都是在長大。當兒女的因父母而幸運,當父母的因子女而驕傲。這些路,是我們必須獨自去走的!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500字4

不管是竭力控制自己卻還是與父母爭吵的我們,還是對待孩子百般無奈的父母,都會在爭吵中肆意的怒罵,之後又在疲憊中無力地哀嘆。我一直覺得,對於我們,這彷彿是永遠無法改變的,而對於父母來說,在孩子日益長大的歲月裡,這永遠會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深深的溝壑。

直到我看到龍應臺說:“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我看到她努力地想要了解這個十八歲的兒子,在這位母親想要填補那深深的溝壑的同時,她用她與安德烈的36封家書,深深地感動了千千萬萬地讀者。

我以前覺得,這本書真的很用心良苦,這是一位孩子與母親感人肺腑的對話。直到後來,再次翻閱時,我才覺得龍應臺真的是個很有智慧的人,她對於孩子的不僅僅用愛來衡量,雖然語言是慢慢的,就像平淡地訴說,但卻有一種能從書中直逼人心的,就像剖開了心一樣熱烈的情感。她把自己所有感悟的,思考的,想要對孩子說的,以一種淡淡地語氣一點一點地講出來。

看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心很靜,從文中,我讀出了一種深深地悲涼的感覺。作者處處袒露著自己想要了解孩子卻無能為力,想要推開那堵牆卻又無從下手。其實不只是她與安德烈。十五歲的我們,和已到中年的父母,卻不如身邊的朋友親近。那種感覺就像一堵無形牆堵在我們的心口。我們依仗著父母的愛,肆無忌憚地沉默著,不知從何時起,只要一句話就可以引爆所有堵在我們心口的火藥。“啪”的關門聲,是那麼尖銳又刺痛人心。

書的開頭寫到:“安德烈,那一刻,簡直就像經典電影裡的鏡頭,身為兒子的向母親做斬釘截鐵的獨立宣言,那飾演母親的,要不然就氣得全身發抖,“啪”一個耳光打在兒子臉上,兒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後憤而奪門離去,要不然,母親愕然,然後眼淚潸潸而下,本來威武莊嚴的母儀突然垮了,慘兮兮地哭。”

對了,這似乎就是我們平時與父母慣有的相處方式,龍應臺說,那種感覺就像突然一個天一般高的海浪直直地打過來,你卻不知道往哪裡躲。那種悲傷濃濃的籠罩著,像一股淡淡的菊香縈繞不去。

看完書後,我陷入了沉靜。不知從何時起,我們漸漸學會把所有的話都藏在心裡,而父母卻懇切地希望與你開啟心扉地交流。父親節母親節與父母說的那聲“我愛你”卻遠遠不是那麼回事。我們把自己關進手機,與父母在一起卻只是低頭,原來這樣,我們也是愛了。我們和父母之間,那句“我愛你”似乎那麼敷衍,敷衍的讓人心知肚明。轉身,只留下寂寥的`父母,反覆咀嚼著那句乾燥無味的“我愛你”。

龍應臺寫下這些真摯的文字,想要掏心掏肺地讓孩子她的真心,她想要得到孩子的表示,她的每一行字都充斥著化不開的愁與愛。我感到一陣酸楚。想想自己與父母的僵持,母親那些想要說出口去硬是吞下去的話,我心裡就像塞住了一般。我的母親和我說,你要相信我會永遠為你好,可是我卻沒有,我們永遠覺得我們的委屈比她們大,該訴苦的,是我們。

我們總是覺得母親總是挑著所有我不愛聽的字眼,所說的所有話似乎都能毀壞心情,可是,有錯嗎?我們在心裡如此堅定地認為父母逼迫我們學習,沒有他們,我們會更輕鬆。然而龍應臺對她的兒子說:“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我們心裡也許明白,可是想要承認卻不那麼容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決定著我們的未來,可我們還是矇住自己的耳朵,心裡不斷想著,我不想聽你話,你說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我以後就能有出息嗎,我不想聽,不想聽。

這本書像是能夠把我們的心放在漏斗上面過濾一遍,讓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現在,你還可以挽救的。當你在閱讀完這本書後,合上書的那一刻,彷彿心結就卸下了,以前厚重的大門也“刺啦”一聲輕悄悄地開了。

《親愛的安德烈》用一種平靜的文字淡淡的描述著母親與孩子的心靈之旅,卻在我心中刻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1500字5

《親愛的安德烈》是在暑假期間虞老師推薦我看的一本書,是由作者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三年互通36封書信而改編成的書。對於這本書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早點閱讀《親愛的安德烈》我想我會更懂得媽媽的不容易和兩代人之間的距離到底是什麼。書信中的內容包括了母子對文化、民主政治、獨立宣言、生活等的思考與探討。

龍應臺因工作原因離開德國,回到臺北工作,而安德烈則在德國上學,她一走就是四年。為了更好的瞭解安德烈她強烈要求與安德烈互通書信,徵得了安德烈的同意,這一通就是三年。在來來回回36封書信中,母子會因為一個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安德烈會很深刻的去思索問題的根源,也許這就是東西方文化不同的差異。東方人習慣集體思維模式,西方人則習慣個人思維模式,西方人在這種個人思維模式下越來越獨立和自尊,而我們卻隨波逐流。安德烈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都會和母親交流,而母親給予他更多的幫助是鼓勵和耐心的教導。

最可貴的是,龍應臺和安德烈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差距、距離的遙遠、不同的思維模式而讓代溝越拓越寬,更多的是在書信中母子彼此間坦誠交流,相互瞭解和包容,龍應臺由此進入了一個十八歲少年內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的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就像龍應臺所說的:"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著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著東西文化。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盪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同的嘗試,我努力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努力。我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書中的第28封信"給河馬刷牙"中龍應臺給安德烈上了一堂人生中很重要的課,她對安德烈說:"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假定說,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到動物園裡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感,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體驗生活,你就會快樂。至於金錢和名聲,哪裡是快樂的核心元素呢?"是啊,我們總是在追逐金錢和名聲,樹立錯誤的職業觀,好高騖遠。不明白"工作"的真正意義,我想使你快樂的工作才是最有意義的工作!

讀《親愛的安德烈》給我很深的感觸,尤其是在信中龍應臺對安德烈的教導和鼓勵,我不禁也會想起媽媽對我平日裡的教導和鼓勵,媽媽總是告訴我"無論身在何處,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你最需要的是堅強,樂觀的面對生活!"所以每當我在學習上、生活中遇到困難,我都會很樂觀的去面對,因為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同時,我也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間更多的應該是溝通,而不是一味的溺愛。就如同安德烈對母親說的:"媽媽,您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您完全無法理解我是一個二十歲的成人。您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您知道嗎?您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您的"授予"或"施予",您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您的心態啊。也就是說,您到今天都沒明白:您的兒子不是您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您的"別人"!"

最後,我想說,不管您是仍在糾結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的父母,還是不知道跟父母如何溝通的孩子,我想你應該拿起《親愛的安德烈》細細品讀,相信您會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