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才智咖 人氣:2.74W

你們看過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之後,你們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一】

一口氣讀完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此書記錄的是龍女士與兒子安德烈三年的家書往來,看似平常,但細細讀來,回照往昔自我人生,其實一切都是混沌不堪的;而此書如一盞耀眼的明燈,燭釋黑暗,讓我明白人生要義就在生活的細節裡,在親人間的溝通中。世人容易把《論語》看做道德說教,其實孔子師徒間屈膝談心似的對話教學模式,使受教育者更多的是獲得感染、感動和感悟。

單從標題來看,《親愛的安德烈》就有一種母愛的光芒閃現,如蘭似桂,浸潤心脾。曾經讀過《傅雷家書》,那種感染如同聆聽大家的教誨,對照出自我的渺小與無能,與我等凡俗之人總有種距離感。讀《親愛的安德烈》,幾乎無一字是說教,無一處有做作,那是母子之間平等的對話、交流與溝通。字裡行間流淌的是愛的清流,超越一切教科書的價值。

反省我們對子女的教育行為,一言以蔽之:無知;反省我們的傳統教育方式,一言以蔽之:愚蠢。安德烈是在德國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深烙著西方文化的印跡;母親龍應臺深受東方文化的浸染——他們間的交流卻不是吵架,不是不歡而散,更不是失敗,而是一種和諧與美好,多麼令人萌生期待與效仿的衝動。

愛是需要智慧的。大多數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愛,都形於色,動於口,缺少方法。要麼把愛強加於人,要麼對人宣示其愛;愛的內容僅限於物質層面;溝通的方式也是簡單的,甚至是粗暴的。我們的家長,或者充當老黃牛的角色,或者扮演獨載者的形象。我們最最缺乏的是一種理性的愛,深入骨髓的愛,令人敬畏的大愛。因此,要愛,就要有智慧,就該有誠懇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

建立平等和諧的對話機制。中國父母潛意思地以為,孩子是自己的,於是自己擁有絕對的專屬與支配權。其實他們作為獨立的個體屬於這個世界,這個民族,這個國家,這個群體,他們屬於愛他的人和他愛的人,他們屬於自己鍾愛的事業和喜好的興趣,甚至,他們屬於作為單獨個體的自己。我們喜歡發號施令,我們總是居高臨下,我們忘記了祖訓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營造平等和諧的家庭氛圍,構建平等和諧的對話機制是多麼重要。十八歲的安德烈透著一種獨立的“冷”,讓母親覺得有陌生的距離,於是龍應臺女士不是嘮叨,埋怨與責備,而是“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於是我問他,願不願意和我以通訊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自然就有了我們所見的36封家書。初衷是“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結果是讓更多的人獲益匪淺。家長們不妨反省一下,你是怎樣同孩子溝通的?

平等、尊重、容納、理解是永恆的主體。通讀《親愛的安德烈》,深感東西方文化的融通而不是碰撞。平等不是一句口號,更不盡是政治生活的專有,分分秒秒都該融入家庭生活之中。近日觀看《萊茵伯格家族》,側面感受那家庭生活的溫情,再冷酷強勢的人對於家庭、夫妻、子女都透了幾分平等與尊重。我們東方的文化,無不鉅獻家長制的淫威,集權制的魔影。缺少平等、尊重、容納和理解,於是,也就沒有了傾述與傾聽,於是也就沒有了走進孩子的內心了。當你以審查者的身份對待孩子時,就沒有了互動。

學業永遠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看《親愛的安德烈》,雙方几乎未涉及學業話題,他們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龍女士絕不是灌輸式,強加式的教誨。“探討”“交流”“分享”’是一以貫之的主旋律。說到“三觀”,我們的很多家長都不能自覺。我究竟信仰唯物還是唯心?我的價值取向是什麼?我這一生為了什麼而活?凡此總總都沒思考過,談何與孩子交流溝通。於是“三觀”於人自生自滅又自生自滅。在我看來它來自於自然的環境,學校的教育、家庭的培養。一個老師僅止於授業解惑,絕不是好老師;一個家長僅限於撫養而缺少養育,絕不是稱職的家長。我們評判孩子的標準也是存在問題的,學業水平永遠也不能替代孩子的全部;再者,古人的學業內容包括禮、樂、射、御、書、數;而且,古代金榜之人總能擔當治國重責,文韜武略在手,絕不是調書袋,考試機器。你不要為家裡出了個清華、北大沾沾自喜,今天的清華北大是工廠化製造出來的,腹無詩書何來自華。

你去看一下別人母子間討論的是什麼,你不汗顏才怪呢;或許你能醍醐灌頂,受益萬代。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二】

看完每一本書都想去寫個讀後感,甚至還想動筆去寫,但總是感覺很困難,只能摘出文章中的幾句話或者一個簡短的故事去做下簡單的分析,對事物的認識也很淺薄,即使如此也要儘量的去寫,只有厚積薄發才行,以後也儘量堅持做到不動筆不讀書,一本書究竟讀了還是看了,這是值得思考的,如果一本書讀完有有思考有收穫那麼就是讀了,但就我所看過的書中,這並不多。先說說這本書吧。

原來看了龍應臺的《野火集》,對龍部長的文字功底和思想還是有一定了解的,開始只是覺得這本書只是家書,沒什麼必要去看,那時候也看過半本《傅雷家書》,說實話,《傅雷家書》裡邊的內容我都不怎麼記得了,不過還是很推薦看看這本龍部長的《親愛的安德烈》,對家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前段時間看到一句話,說的大概意思好像是親情到了一定份上,它就在那裡,只需要用行動去表示即可,不需要太多的言語,但是事實是我們需要去表達,去用語言溝通。扯遠了,還是迴歸正題

龍部長在介紹她的十八歲時,有一段是這麼講的“同時,我看見自己的殘缺。十八歲時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責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但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和態度,是無法補課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是一種知識範圍,而不是一種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保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天澆水的植物,但是生活的藝術,更應該是一種內在的文化氣質吧?它更應該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造成我美的貧乏”。

這裡邊提到的可以補課的東西和不可以補課的,可以補課的都是外在的,內在的培養是由大的教育環境和家庭教育結合出來的,外界的很多事物可以通過學習來知道或者瞭解,但很多內在東西例如對美的感覺與欣賞真的`不是一下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的,就像裡邊說的,音樂,美術對她來講是一種知識範圍而並非一種內在涵養。客觀的強調了教育環境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聊到家庭教育,其實家庭教育是一種積累和傳承,和財富一樣,只不過這種教育的給予遠超過財富的傳承。為什麼很多人都是出自名門之後,因為他們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極其優良,這不是一代人可以改變的,一代人的努力怎麼都無法和別人三代人去比較吧。就像讀書一樣,或者講讀完大學還沒別人掙錢多,不上大學照樣生活的很好,而且可以呆在父母身邊,但是從發展的觀點來看,上大學接受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要是每一代人都那麼想,不去上學,只是追求和父母在一起生活,那麼這一家人的後代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混出來,沒有前邊的幾代人的積累。

德語中有個說法“如果你年輕卻不激進,那麼那就是個沒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卻不保守,那麼你就是個沒頭腦的人”這句話沒什麼特別的只是感覺不錯,希望能用來激勵年輕人。

“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控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不如讓孩子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間學問的根本”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1000字【三】

花了三天晚上,我陸陸續續地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不敢看快了,即使這本書對只是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之間來往信函的收錄。這本書裡的信件所談內容設計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藝術,價值取向等等,有許多是我現在這個年紀所不能瞭解和體會的,但也有我所能領會的——他們都在竭盡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開那些深奧的東西,還有母子間的愛與坦誠。

從開頭的兩篇文章,《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連線的“份”》都可以看出,無論是四五十歲的龍應臺,還是她那二十多歲的兒子安德烈,他們都在感嘆時光飛逝,並表示了他們都想重新認識對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來往都是兩個世界的交匯。相差三十多歲的兩個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對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試著再去重新認識一遍我的父母呢?

龍應臺試著忘記那個原來的安德烈——“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髮有點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歲的安德烈——“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而我,想試著用一個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來重新審視我的父母。

那麼爸爸就不是所謂的“嚴父”。他很少沉下臉來,他也會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著臉,那隻能說他可能是網上所說的“面癱”。爸爸其實很喜歡在網上看職業遊戲選手的比賽,但我總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綠綠的遊戲介面,也看不懂那些長得奇形怪狀的東西跑來跑去有什麼戰術可言,但爸爸總是看得不亦樂乎;爸爸也在網上看時事和新聞,但除了什麼怪事奇事,我對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興趣。

當然,我和爸爸也有談論的東西——我們可以在飯桌上,由一碗竹筍雞聯想到《紅樓夢》,爸爸就會開始講述“紅學”是什麼東西;也可以在看電視時就開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實不喜歡作文書裡的“慈父”,“嚴父”,那些都太虛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個真實的人,生氣了就吵,滿意了就誇,會笑會哭,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一般,每一句都發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實,不對就是不對,厭惡就是厭惡。

如果真實,那麼媽媽也就不是會半夜起來特意到你房間給你蓋被子的母親,她會在我生病不舒服時關心我,但不會跑來蓋被子,除非我發燒。我的父母一律認為我已經不小了,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且媽媽很新潮,微博,微信,yy(標誌為一隻可愛小浣熊的語音軟體),眼下最流行的遊戲……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機上找到。爸爸一直說我和我媽是十足的“手機控”,那麼我和我媽tm聊天內容自然要豐富一些。

媽媽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會第一時間告訴我,然後兩人一起捧腹大笑;我們倆也會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兩旁的行道樹投下朦朧的剪影,路燈灑下一團昏黃的光,邊談著今晚某某頻道的歌會,一邊慢慢走回家;也會在逛書店時,看見《飄》媽媽就想起斯佳麗,再想起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她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總之看我和我tm相處方式,就像看一對姐妹,聊遊戲,聊好歌,聊小說,有時也會聊聊學習。我總覺得,和父母相處,做到父(母)慈子孝並不是最高境界,正如與老師是亦師亦友,和父母也應該如朋友一般,可以嚴肅地探討學習,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幾乎是無話不談,也就如安德烈和龍應臺。

時間白駒過隙,“安安”不見了,我也在長大。以後我和父母會怎樣?二十歲時,三十歲時,四十歲時……沒人知道,或許那是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告訴了我,每隔一段時間,去重新認識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都在成長,每一次認識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離。摒棄如提線木偶一般僵硬的“嚴父慈母”,直面最真實的父母,這樣,我才可能真真正正體會到龍應臺和安德烈在寫信時的那份感受——很高興認識你。

從小時候到現在,每一次重新認識對方,都有一種快樂,都是一種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