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2.38W

假期裡,忙得很,原本的讀書計劃完全被打破,只看了《親愛的安德烈》一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這書是朋友推薦給我的,涉及的內容真的很深,但都是人生路上需要面對的。我不敢說我能全部看懂,至多是有些感悟

這書雖然主線是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的溝通,但內容涉及真的很廣,看完這書,恍惚間意識到原來有這麼多的問題。

小小總結了一下主要涉及的問題,便引發我不少思考:

兩代人之間的差異和原因,文化、社會、階級三個層面。

國家之間、社會各階級之間的貧富差距問題。面對貧困造成的失敗,不是要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戰、去質疑“成功者”的定義。

面對比自己貧窮的人,應持什麼樣的態度?負罪感?(龍應臺說消極道德和積極道德,在民主體制裡支援關心民生的黨派。)

中西方、歐美洲之間的文化差異、生活方式(文化來源於逗留,奔忙能出經濟效率,出不了人文思想層面上的文化;然而貧窮也生不出文化,香港般富庶的城市如何培養出文化)

文化簡單化、符號化:無論是中西方,我們是否都在有意無意的將自己的文化簡單化,符號化。舞蹈要想展現江南,就一定得幾個少女打著傘扭來扭去;介紹北京,就一定是天壇、故宮、天安門。如果我們這樣做的本意是將自己的文化推向外國人,使他們更容易瞭解,面對文化體系的內部,我們做了別樣的傳承了嗎?不要讓我們的後代回憶自己的文化時,也是乾巴巴的幾個地名而已。

國家、民族歸屬感(身份認同):到底應該把國家和民族定格在什麼層面上?做一個純粹的中國人?可是在臺灣,什麼又是“中國人”?政治侵蝕了我們的文化內涵?還是說我們原來的文化內涵就摻雜著政治因素?

目前年輕的一代安於現狀?但有人說他們叛逆。而且僅僅是叛逆,缺乏革命精神。然而社會給他們革命的機會了嗎?隨著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