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讀後感史鐵生

才智咖 人氣:2.26W

你們讀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這篇散文後,有什麼樣的感想呢?接下來本站小編為你們帶來《我與地壇》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希望採納。

《我與地壇》讀後感史鐵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史鐵生【1】

中午拿到書,我就利用午休的時間,迫切地看完了第一章,或許看過第一章後,我更能理解你所說的“緣分”的力量,說白了,就是上天的安排。

史鐵生在那樣張狂的年紀,突然失去雙腿,是多麼地難以接受事實。但是他遇到了地壇,“他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他來到地壇是一個偶然,或許他有千百種可能,那一天他去的是別的地方,但他搖著輪椅進入的是地壇。或許這就是一個多麼令人滿意的一個上天給予的安排。在荒敗的古園中,令他看到的卻是一個萬物競生,生機盎然的場景,那古園似如冷酷的現實,競生的萬物給予了他啟發。每種生命都有他存在的意義,生命因經歷的不同才彰顯出活著的偉大。難以想象那一天園中的所見,所聞,所想,從萬物得到的的啟發給他當時的心裡帶來多大的慰藉。這就是機緣,命運。

讀著讀著我怎麼就有點兒自豪呢,我在剛入高一時,竟會有與作者如此相似的看法。那時,我爸突然在工作意外事故中,失去右手四指,當時爸爸剛過了四十歲生日才僅僅不到兩個月,他正直壯年啊,上有老,下有小,正是人生幹勁十足的年紀,他是一家的頂樑柱卻突然失去勞動能力。那時,我是多麼的不能理解命運,我甚至憎恨這個世界的不公,為什麼要在我們本不富裕的家庭再雪上加霜呢?有一天,我想出了安慰自己的一個假設:假設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那麼的完美無可挑剔,也就沒有了區別,那這個世界會是多麼的蒼白和乏味。那樣的話,結果我想會更糟,人們絕不可能像這樣有意思的活著。上天總是會選擇一些人,給予他們與眾不同的故事,而選擇誰?給予他怎樣或幸福或悽慘的故事?是未知的,是沒有刻意安排的。而這一次他把這個故事降臨到了我爸的頭上,我爸也就擁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人生,我也因此而不同。想到這裡,那時的竟會感謝這樣的安排。在我那樣叛逆的年紀,抽菸,談戀愛,泡網咖,打群架,卻從此改變了。我學習的動力突然變得那麼強,記得入學我是全校第120名的成績,差點連實驗班都沒進,我在第一次考試考了47名,第二次就是26名,之後就一直在20名上下徘徊了,甚至還考到全校第11名,大學聯考全校第九。雖然現在看來這些都算不上優秀,但當時那樣的進步,卻是別人所沒有的。而那時我只有一個念頭,我爸是因為我要讀高中,消費增加,換了個掙得多的工作,不到兩月然後遇到事故的,我要靠學習上的努力來報答我爸!

對於當時我爸的事故,更不能理解的還有我奶奶,她不能理解的,是因為上天為什麼給她那麼多的災難,到老了也不能享享福。20多歲的時候,她生的前兩胎女兒相繼病亡,然後在她40多的年紀,正值20歲的二兒子(我的二爹)突然在煤窯下被雷(lei)管炸死,不管是我奶奶講,還是村裡的人跟我提起,都說我二爹是我爸他們弟兄中長得最俊,最勤奮的一個。在他出事前不久剛有人給介紹了媳婦的。我後來聽說,那時,奶奶好好一個人突然就不回走路了,大概這件事在她心裡造成的痛苦只有經歷過這種事的人才會知道吧!然後又在她60歲剛出頭,早早地失去了老伴兒,(我爺爺是得胃癌去世的,死時也僅僅68歲,跟他一般大的老人,有的去年才去世,而他,我尚未出生,其實確切地說,我爸媽尚未結婚,剛談上不久,就早早地走了。)然後這次又在奶奶快要80歲的時候,我爸爸遭遇這麼嚴重的事故。我記得那是一個明媚的下午,奶奶趁著光線好,在剛收的豆子裡,撿出沒篩乾淨的小石子,我在旁邊跟著做,那時,我奶奶剛知道我爸出事不久,她跟我說,“為什麼別人家都好好的,咱家就要經歷這麼多的不幸??”。還記得她說著就淚眼滿眶的樣子,我用我的假設安慰她,她也稍微能理解了。奶奶是個文盲,但她特別相信知識,看重有知識的人說的話,當時我在讀書,我說的話,奶奶是特別認同的。其實她遭遇的不幸,我知道的,並不只這些,還有很多家裡人都跟她隱瞞了,比這更嚴重的更多,我二爹當時實際上被炸得頭都沒了,他的下葬家裡人沒有讓她去。還有今年,得了乳腺癌已經三年的我大媽,在4月份,年紀輕輕拋下一個已經28歲還沒有找到媳婦的兒子,還有患有糖尿病多年的大爹走了,這些家裡人都向我奶奶隱瞞了。我奶奶特別信任我,我大媽得病是知道的,後來病情惡化也有人走漏了風聲,所以我們祖孫兩在一起的時候經常問我,“你告訴奶奶,你大媽現在怎麼樣了?”我一直想方設法地往好了說,什麼現在科技發達了,不像我爺爺那時候了……

今年暑假回去,大媽已經走了,我奶奶又問起,我很自然地就隱瞞了,她相信我。她不知道更好,能健健康康地多活幾年是我們全家人的福。

《我與地壇》讀後感史鐵生【2】

不是想說他對生有多麼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說他對死有多麼透徹的'眺望,更不是想說他對命運有多麼不屈不撓的掙扎。我只是從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實的起伏,心靈的生生死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每一次復甦,都是對“生命零度”的叩問,叩問之後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裡,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終彌足珍貴的一隅,那是他越來越樂觀、越來越向上的源頭。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著輪椅,也要站起。因著愛,因著情,甚至因著對下一世的“白日夢”,雖然這“白日夢”是我等健康人種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說,“希望”又有什麼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證明必可達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夢”的冠冕之詞,其實兩者一樣可笑可憫,但給人安慰,給人愉悅,無須消耗,實是人生之最大精神。

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了一片古園,在這裡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輪迴,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的特點,體會每種人生的價值。

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著,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著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著自己的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親人所受的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並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他感知到母親的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了我心中的警鐘,母親對孩子的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並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於到時後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的經歷警醒了我。

作者從各個方面詮釋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園中曾經出現的人們及對他們人生的思索;對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對自己的生涯理解;許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人生是如此複雜但卻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轉變為穩重、深情。

《我與地壇》讀後感史鐵生【3】

剛開始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只是覺得這本書的文字優美,很喜歡作者那細膩的筆觸和那種娓娓道來的口氣,沒有過分的情感波動,描述的一景一物也都毫不張揚的真實存在,這些景物是我平時都會看見的東西,靜靜的呆上一會兒,細心觀察,用心體會,心裡總會有小小的觸動但始終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表達自己的心情,正所謂的是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讀著讀著,不知不覺就被文字下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所描述的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不禁讓我為之動容。

作者的執著與堅強激勵著我。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沒有站起來,“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然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痛苦,在最初的幾年他在古園的角落裡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的想的都是關於死的事,關於為什麼要出生,為什麼上帝要給他這樣一個殘缺的身體,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在掙扎中思考,想了好幾年,最後終於想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面對殘肢,面對挫折,風華正茂的他從彷徨走向沉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文字給讀者力量,給世人留下了無數的啟迪成就了自身的價值。作為身體健康的我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卻經常會因為一些瑣事而自尋煩惱,相比之下顯得如此渺小。在過去,我很害怕面對困境,我不敢想關於“要是生命只剩下幾天的時間,你會怎麼辦”之類的假設。讀了《我與地壇》後,我感到我們活著,就得有勇氣去面對生命給人生道路上設定的關卡。如何去拆掉關卡?拆開關卡後又怎樣做?這些都是我們不可避免思考的問題。很多事很多人,不可能事事稱心,處處如意,這就需要我們堅強,需要我們有一顆平常心,一種平和的心態學會面對,不抱怨,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面對生活,懂得感恩。“當你抱怨自己的鞋不好時,卻發現有人競沒有腳。”其實我們是幸運的,因為任何困難甚是災難前面也許會加一個“更”字。

母愛的偉大無私震撼著我。作者的雙腿癱瘓給了他痛苦的青春,但當時的作者並沒有體會到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裡是成倍放大的。她唯一的兒子長到二十多歲忽然截癱,對於母親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這注定了他母親痛苦而短暫的一生。當作者年少無知,自暴自棄時,母親所承受的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作者母親用自己不動聲色的愛,去放縱他、去呵護他。她母親過世後,偶然在古園裡聽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這麼大”,作者才猛然醒悟,這麼大一座園子,視力不好又身患絕症的母親要在其中找到他的兒子,可想而知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才突然意識到在這園中不但處處有作者的車轍,有車轍的地方也都有母親的腳印。此刻,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她在我小的時常對我嘮叨,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好,我聽了不止幾千遍也我聽厭了,真想遠離她,能避開她的無休止的嘮叨。參加工作了,也就更加忙碌了,母親的嘮叨也少了,也很少有機會聽到了,回家後總有自己事情忙,或玩手機或做其他雜事,與母親的交流溝通也漸漸少了。待我長大了自己做了母親才深刻的明白母親只是單純的希望我好,希望用她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涉世不深的我少走彎路,她只是時刻都在牽掛我。只要我遇到的不開心的事或者挫折時在母親的眼裡都會成倍的放大,讓她焦躁不安,想盡辦法幫我,陪我度過,也只有母親一直陪伴我成長,陪伴我闖過一個個成長中的關卡。下班回家無論多晚都會有一盞燈亮著,等我回家。我的母親,她默默守在我身旁,看我喜而喜,看我哭而哭,陪我堅強走自己的路。

合上書,地壇裡的一景一物,以及裡面發生的故事,作者不能走遠路卻遼闊的心給了都給了我無窮的力量,讓我有勇氣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