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讀後感

才智咖 人氣:1.21W

“道德”是一個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係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範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讀後感

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處理得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

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

但是,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傳統道德自應繼承光大。而我們呢?

我們應做些什麼呢?

老子曾在《道德經》中談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意思是說,大德的形態,是由道所決定的。“道”這個東西,沒有清楚的.固定實體。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形象。它是那樣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實物。它是那樣的深遠闇昧啊,其中卻有精質;這精質是最真實的,這精質是可以信驗的。從當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遠不能廢除,依據它,才能觀察萬物的初始。我怎麼才能知道萬事萬物開始的情況呢?是從“道”認識的。

這說明,關於道與德的關係問題,老子的意見是:“道”是無形的,它必須作用於物,透過物的媒介,而得以顯現它的功能。這裡,“道”之所顯現於物的功能,老子把它稱為“德”,“道”產生了萬事萬物,而且內在於萬事萬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現它的屬性,也就是表現了它的“德”,在人生現實問題上, “道”體現為“德”。

在我國古代,汝南郡的張劭與山陽郡的正規化同在京城洛陽讀書,窗友相知,情深誼長。學業很快就要結束了,分手時兩人戀戀不捨,正規化拉著張劭的手說:“不要難過,兩年後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相聚。”落葉蕭蕭,籬菊怒放,兩年後的秋天很快就要到了。張劭對母親說:“媽媽,正規化快來了,你快準備吧!”“傻孩子,山陽郡離這裡一千多裡,正規化兩年前說過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