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分析

才智咖 人氣:3.18W

近日,智聯招聘釋出《2018年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女性整體收入低於男性22%,管理層女性仍然缺失嚴重。

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分析

此次抽樣問卷調查中,智聯招聘在全國31個省區市對不同行業、不同年齡層次就業者進行調查,共收到10萬餘份有效樣本。報告稱,平均而言,女性投入家庭的時間比男性高15%,而投入工作的時間比男性少9%;35.9%的女性將上下班方便作為選擇工作的首要考慮因素,無形中放棄了更大範圍的工作機會選擇。

整體來看,女性月平均收入為6589元,男性為8006元,女性收入比男性低22%。在普通職員階段,男性女性收入分別為5752元和5530元,這說明在職業起步階段,女性和男性基本可以獲得相同的待遇。隨著更多男性躋身管理崗位,薪水獲得提升,而更多女性仍然停留在基礎崗位,男女收入的落差逐步顯現。調查顯示,73.8%的職場人認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為男性。處在婚育階段而被動失去晉升機會這一客觀因素,仍然是職場女性面臨的最大障礙。

此次調查旨在發現女性職業發展特徵及其面臨的挑戰,引起社會、企業對女性職業發展的重視和思考,共同幫助女性順利跨越職業發展障礙,推動女性職業生涯快速發展。

從女性進入職場,選擇展現傳統性別印象之外的角色起,註定要面臨工作和家庭投入兩全的問題,尤其在女性步入婚姻組建家庭後,問題更加凸顯。這一挑戰並不是此消彼長的平衡戰,而是全力以赴的拼搏賽。我們從女性投入工作時長和投入家庭時長視角,去揭示在這場贏得職場地位和維護家庭角色的過程中,女性所承擔的壓力。

不變的工作時間和與日俱增的家庭投入

以婚姻作為分水嶺,儘管一定程度上已婚男性和女性每週投入工作的時長較未婚前都有所下降,但二者之間的差距比較穩定,男性略高於女性9%。從每天投入家庭的時間看,雖然隨著步入婚姻,大家投入家庭的時間均在增加,但整體上,女性投入家庭的時長高於男性,且這一差距在已婚的情況下進一步被拉大。

對女性而言,每天投入工作的時間並沒有變化,卻需要拿出更多的時間顧及家庭,這意味著在一天有限的時間內,女性要做和所能做的事情更多,分秒必爭,與時間展開較量。

要求上下班方便:是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亦是方便照顧家庭

在工作選擇中,職場女性的首要考慮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職場男性首要考慮的因素是“能獲得成長和發展”。從女性所處的婚姻狀況看,未婚女性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考慮有成長和上下班方便的比例基本接近,而已婚女性對上下班方便的訴求更加強烈。上下班方便意味著每天通勤時間可控或用時更短。部分女性表示,上下班方便可以更省時間,讓自己睡眠充足,保證進入辦公室仍然保持精神,是一種追求舒適生活,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的體現。對已婚女性而言,如前所述,隨著需要投入家庭的時間增長,其首要考慮該因素則以方便照顧家庭為主。正因為如此,首要考慮上下班方便無形中讓女性在選擇工作機會時的半徑縮小,可能會喪失更多潛在優秀機會。

收入差:職業選擇傾向還是管理層不足?

2018年1月1日,冰島強制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的法律正式生效,成為西方世界第一個通過立法要求男女薪酬平等的國家。這個人口僅有33萬多的北歐島國,無疑將男女平等的歷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政策利好,但是現實中女性收入情況並不樂觀。

整體來看,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而在普通職員階段,這一差異並不明顯。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從所處崗位和所處職位級別分別進行了探索。

相同的起點並不能改善女性收入低於男性

從女性和男性目前從事的工作崗位看,確實存在明顯的.性別職業優勢領域,女性主要從事與客戶和財務有關的業務,其中行政/後勤/文祕、銷售、財務/會計/審計、人力資源是女性“四大崗位”。而男性優勢崗位是技術、生產加工,尤其在“技術崗位”,男性佔比最高且二者差距最大。運營、設計、市場/公關、產品等則屬於更加中性的崗位。因此我們選擇“運營”這一崗位,分析從業者的收入。資料顯示,運營類基礎階段,男性和女性的收入並無明顯差異,甚至女性的收入略高於男性,但是兩個人群的整體收入,女性卻比男性低了21%。

管理層女性仍然缺失嚴重

在起步階段,女性和男性基本可以獲得相同的待遇,卻在整體上收入不均。從職級角度,意味著更多的男性躋身管理崗位,薪水獲得了提升,而更多的女性仍然停留在基礎崗位。調查中,73.8%的職場人認為其所在公司高管中,大部分為男性,75.2%認為所在部門中,經理級別以上的員工大部分是男性。

誰在阻礙女性晉升

在探究阻礙女性晉升的原因中,我們發現,公司提供的晉升機會有限、個人能力和經驗不足是職場人群普遍存在的阻礙。區別在於,處在婚育階段,被動失去晉升這一客觀因素仍然是女性區別於男性的最大障礙,也是最難以解決的因素。而男性則更多的集中在“論資排輩,不重能力”、“任人唯親”等職場不良現象。

就女性自身而言,即使要面臨因婚育使得職場受損的情況,也要減少這一焦慮,不要過早產生退縮放棄的心理,至少也要等到真正到來的那一天。從社會角度,如何讓女性生育成本社會化,而不是讓女性自身通過遭受職場的區別對待或是被迫離開來完成,相關的政策措施也是亟待探索的。

此外,針對女性在職場中比男性更強烈的職業規劃不清、缺乏職業上的指導和幫助,更易出現職業倦怠、對自己的能力表現出更多的不自信等困惑,需要社會和企業,尤其是企業,給予及時的關注和指導。

接受現狀,也要奮起直追—成功女性新標準

正視女性在職場上面臨的主觀和客觀困境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女性在職場仍然取得了長足進步。調查顯示,女性對家庭經濟的貢獻已經達到35%,同時女性的收入除了更多的參與到了提高生活品質和家庭長遠發展裡,對個人學習進修的投入也多於男性。這一“慷慨”投入,讓女性對未來職業規劃中表現出比男性更積極的職業狀態:不斷提升,獲得個人價值的增值、獨當一面,接受更多工作挑戰、擁有更加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

在評價成功女性的標準中,半數以上女性選擇了“在其所處的領域有一定成就”,而2016年我們在做同樣的調查時,“有自己的處世態度,不隨波逐流”還是首位要素。這表明,女性在逐漸打破傳統觀念中“依賴”、“順從”標籤,從家庭角色中突圍,希望在職場上取得更大成就,樹立事業領域的新形象。反觀男性的選擇,2016年以來,首要的評價標準仍然圍繞在“博愛、獨立”等角度,難以打破固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