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再就業工作調研報告書範文

才智咖 人氣:9.21K

一、**縣近年來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實踐情況

失業再就業工作調研報告書範文

(一)兌現優惠政策,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一是開發就業崗位。近年來通過一系列再就業政策的落實以及就業崗位的開發,平均每年可使1400人次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36%被各類企業吸納,43%通過自主創業實現了再就業,21%通過靈活形式實現了再就業。二是落實再就業政策。20xx年以來共為1734名下崗失業職工核發了《再就業優惠證》;其中1512人享受到了再就業稅費減免政策,減免稅額達151萬元,享受工商、衛生、教育、城建等行政部門的管理、註冊、登記、證照費用減免12.5萬元;全縣共籌集了2230萬元資金,為5724名下崗失業人員發放基本生活保障和失業保險金;多方籌集資金300多萬元,用於下崗失業職工的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補貼、職業介紹和技能鑑定補貼;20xx年以來共有20xx多名下崗失業職工參加了免費的再就業和創業培訓,其中300多名下崗失業職工通過職業介紹部門免費介紹外出就業;三是全力提供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支援。20xx年以來共為49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小額擔保貸款98萬元,解決了下崗失業職工資金缺乏的問題,促進了成功創業。

(二)樹立優秀典型,建立充分就業社群,促進全民就業

一是樹立成功創業個人優秀典型。通過全縣各部門的通力合作,提供各種就業支援,全縣湧現出了一批成功再就業典型,在榜樣力量的帶動下,20xx年以來全縣共有380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從新走上就業崗位。二是依託充分就業社群,挖掘崗位促就業。社群是基層的神經末梢,充分發揮其在促進就業上的橋頭堡作用,依託城關鎮魯家臺社群的區位優勢,千方百計開發就業崗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和城鄉勞動力就業,社群內20多家工廠、商場、旅館、飯店吸納20xx多名城鄉勞動力就業。

(三)做大勞務產業,擴大就業領域

**縣通過將勞務產業列入縣域煙、桑、畜、姜、礦之後的又一支柱產業,並列入縣對鄉鎮及縣直各有關職能部門年度重點考核範疇。通過抓領導、抓宣傳、抓培訓、抓能人、抓服務等舉措,著力打造勞務品牌,使勞務產業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近年來,平均年輸出8.7萬人,創勞務收入6億元。20xx至20xx年該縣均被省、市評為“勞務輸出工作先進縣”,20xx年又被省上確定為“勞務輸出工作示範縣”。勞務產業促進了城鄉勞動力的收入增加,推動了就業和創業,全縣湧現了像百餘名勞務和創業頗有建樹的能人,也湧現出蜚聲全國的傑出外出務工者,扮靚了**形象。

(四)嚴管機關事業單位用人,力促大中專畢業生就業

人才是最寶貴的生產力資源,**上下已成共識。“十五”期間,回縣的大中專畢業生共有13146人,近年來,**縣通過清退精減臨時人員騰位子,從大中專畢業生中公開招考補員,新崗位開發,全力為各類大中專畢業生開闢就業綠色通道。據統計20xx年以來全縣共清理計劃外用人1000多人,20xx年起每年都拿出一定數量的用人計劃公開招考安置大中專畢業生,共有628名大中專畢業生走上機關事業崗位就業,一批民營企業共吸納大中專畢業生1200人,通過享受全方位的人事代理服務,1536名大中專畢業生成功外出就業、創業。

二、當前**縣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困境與問題

(一)傳統的就業觀念成為就業再就業的侷限。下崗失業職工大多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正式工人,他們經歷了下崗失業的陣痛,可在重新就業崗位的選擇上,他們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這些因素包括:工作的舒適程度、薪水待遇、職業安定等。從而人為的為自己設定了就業門檻,使一些就業機會擦肩而過。據統計,**城區內修鞋、擦鞋、環衛、配送、家政、看護方面至少有300個以上的崗位,其中有20多個不起眼的崗位成為外來就業人員的崗位,大部分崗位還無人問津。據統計,自20xx年以來有1400多名下崗失業職工通過各種途徑實現了再就業,其中自主創業的個體工商戶有914人,被私營企業吸納的有198人,其他形式實現就業的有288人。20xx多名等待就業大中專畢業生,沒有通過繼續加強專業技術就業,而是坐等政府安排就業。這批畢業生中師範類有548人,衛生類的有253人,農林類的有258人,其他類的有941人。

(二)下崗失業人員自身條件已不適應新的條件下的就業需求。**的下崗失業職工年齡普遍偏大,且缺乏市場競爭就業的新技能,再就業難度大。在下崗失業職工中,“4050”以上的佔47%。本地新發展的採礦、加工企業需要的都是年青而有技術的工人,相對於就業困難人員這是一個瓶頸。因此適合大齡就業困難物件的就業崗位並不多,而這些崗位大多數集中在社群的公益性崗位,這些大齡人員缺乏在社群工作的意願,以至於處於長期失業狀態。

(三)下崗失業人員創業意識不強、動勁不大。在參加培訓的20xx多名下崗失業人員中有創業意願的僅有434人,佔29%,220名失業職工中再就業的不足30%,糧食系統261名下崗職工有創業意向的只有64人。在小額貸款扶持政策的激勵下,目前享受小額擔保貸款的下崗失業人員只有49人。

(四)縣域經濟欠發達,崗位開發難度大。我縣是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山區貧困縣,工業經濟基礎薄弱,新辦的企業少,非公經濟規模小,勞服企業以吸納原企業下崗失業職工為主,可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近年來,鐵路複線、高速公路建設、水電站建設等工程專案每年雖能提供1700個左右的工作崗位,但也很難滿足需求。

(五)新的《勞動合同法》貫徹難度大,勞動合同的簽訂以及各項保險的繳納缺乏保障。在被企業吸納的198名下崗職工中,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只有20%左右,他們的社會保險續接情況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勞動局的勞動監察執法大隊只有兼職執法人員2人,目前縣上對勞動執法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執法工作難以開展到縣域的每一個角落,新的'《勞動合同法》貫徹還具有一定的難度。

三、**縣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出路與對策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國家確立了“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縣級政府要正確把握在促進就業工作中的職責,要針對當前存在的具體問題,精確思路,健全機制,進一步解放思想,為促進和擴大就業創造良好條件。

(一)轉變就業觀念,積極求職就業。加強對國家新一輪的就業政策、《勞動合同法》以及《就業促進法》的宣傳,改變廣大下崗失業職工和大中專畢業生的傳統擇業觀念,改變等、靠、要的消極思想,幫助他們創業就業。切實轉變傳統就業模式給職工帶來的安全感和穩定感,增加下崗失業人員的風險和創業意識。政府、社會和新聞媒體要全力合作,堅持思想疏導,加強宣傳教育,幫助下崗失業人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努力營造勞動光榮,創業致富光榮的良好社會輿論氛圍。同時針對下崗失業人員自認為低人一等的心態,要充分尊重他們,信任他們,關心他們。要利用各種宣傳陣地,加大再就業工作的宣傳力度,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做法,邀請二次就業的各類先進典型傳授經驗,或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參觀走訪有代表性的成功就業和創業的典型,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轉變觀念,戰勝自卑心理,開闊視野,進一步認識到自己要生存,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須靠自強自立,勇於開拓,樹立二次創業的信心,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競爭中實現成功就業。

(二)落實和完善就業扶持政策。首先,加大就業投入,逐步形成再就業資金的制度性安排。其次,加強分類指導,調整和完善就業扶持政策體系。一是及時跟蹤瞭解再就業相關配套政策效應,不斷調整和完善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再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小額擔保貸款等再就業政策。二是針對再就業工作實際情況,擴大再就業容量,以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組織非正規就業和階段性的彈性就業,吸納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

(三)抓技能培訓,以培訓促就業。培訓要按照縣政府的“十一五”規劃分層次進行,既要突出針對性,又要突出適用性。既要根據地方產業特點選準培訓專案,又要體現對外競爭的前瞻性。通過多層面的就業和再就業培訓,擴大培訓物件的範圍,免費為下崗職工、農村剩餘勞動力、大中專學生、復轉退伍軍人以及“零就業”家庭人員等各類就業群體進行“包裝”和“充電”,全面提升其適應市場就業形勢的技術和本領。

(四)加強崗位開發,保障再就業。結合縣域實際,新崗位開發要堅持“五個側重”。一是側重在第一產業開發就業崗位,鼓勵下崗失業職工及各類就業人員“退二進一”、“進農門”,圍繞桑、畜、姜、煙四大涉農產業,興辦旅遊觀光、科技示範、綠色營養、加工增值等生態化產業專案,實現自身並連帶他人就業再就業。二是側重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開發就業崗位,引導就業群體在礦產開採加工企業,酒店、餐飲等社會服務業實現就業和再就業。目前,**每年都確定有百餘個專案,這就是就業的契機,西康復線、漢江電站、白柳水泥廠的建設都是提供崗位拉動就業的支點。三是側重在非公有經濟領域開闢就業崗位,鼓勵各類就業人員到私營企業、鄉鎮企業、股份制企業求職就業,鼓勵從事個體或利用小額擔保貸款扶持興辦合夥企業實現就業。四是側重在行業或企業內部深挖潛力尋找崗位。鼓勵企業興辦主輔分離的勞服企業或實體,通過享受社會保險補貼、享受減免稅政策降成本,安置原國有、集體企業下崗職工。五是側重在政府投資和以收費養員工的專案中開發公益性崗位,通過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來彌補收費養人不足的部分,安置下崗失業職工中的“4050”人員就業。

(五)發展社群服務業,推進再就業工程。**經濟每年都以10%的速度遞增,城鎮化程序日益加快,社群服務、餐飲服務、老齡服務、娛樂服務、家政服務、保潔服務、食品蔬菜水果供應等服務領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也有大量的就業崗位,建議縣上在城鎮商業區內設立再就業園區和創業園區,籌集部分資金支援各類就業群體就業和創業。

(六)支援各類中小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擴大就業容量。根據調查,**縣有215 家中小企業,職工總數 9090人,其中工業企業136家,從業人員6084人,建築業8家,從業人員632人,交通運輸業6家,從業人員250人,批發零售業53家,從業人員1497人,住宿餐飲業12家,從業人員627人。政府可以通過幫助其落實貸款、提供小額擔保貸款、貨款貼息、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支援其發展壯大,從而吸納本地就業群體就業。

(七)優化公共職介服務,構建城鄉一體化人力資源市場,形成良性“互動”、優勢互補的促進就業和再就業格局。當前,要以縣公共職業介紹所為依託,以鄉鎮社保站、社群勞動保障工作站為支點,開展就業指導、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培訓、檔案託管、社會保險接續“一站式”服務,為各類就業群體跨區域就業解除後顧之憂。

(八)依靠“四大機制”充分發揮就業再就業政策的效能。通過失業保險金待遇以及自主創業稅費減免政策,鼓勵下崗職工再就業;通過企業吸納下崗失業職工享受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補貼調動其積極性;通過政府開發、政府統籌公益性崗位,用人單位享受公益性崗位補貼安置下崗失業人員中的“4050”人員再就業;通過享受職業培訓、創業培訓補貼、鼓勵就業培訓機構建立面向市場、適銷對路的培訓上崗創業模式,對下崗失業職工實行免費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增強競爭就業的“含金量”。以縣公共職業介紹所為龍頭,開展以職介為主的“一體化”服務。

(九)完善勞動執法機構和人員配置,通過執法為就業工作保駕護航。勞動合同的簽訂、社會保險的繳納對促進就業工作至關重要,建議縣上擴大對縣勞動執法監察隊的人員配置和裝置配置,形成既有業務人員又有執法人員的執法隊,既能保證業務工作,又能保證執法工作,從而在全縣上下形成合力,確保《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的貫徹落實,切實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