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調研報告15篇

才智咖 人氣:7.43K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專題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專題調研報告15篇

專題調研報告1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城鄉差距突出反映在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經濟新常態下,一方面農民增收傳統渠道受到擠壓,一方面新興產業新型業態又帶來新的契機。開展農民增收新業態專題調研,其意義在於:適應經濟新常態,把握城鄉產業新變化,著眼助農增收新途徑提出政策建議,引領農村產業升級和農民持續增收的大趨勢。

專題調研所指的農民增收新業態,界定在與農民傳統增收門路相區別,消費市場新需求、新物質裝備、新技術手段等帶來的產業功能拓展和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新形態,為農民實現增收帶來新門路、新空間。從各地實踐看,表現突出的有鄉村旅遊、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農村電子商務、農村社會養老、農村文化創意等5個產業。以此,明確了農民增收新業態專題調研的範圍和重點。

4月15日至5月30日,省委農工委、省發改委、財政廳、農業廳、林業廳、民政廳、商務廳、文化廳、省旅遊局、省扶貧移民局、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等12個部門組成專題調研組,對農民增收新業態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了調研報告。

農民增收新業態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如下:

調研認為,在“四化同步”的大背景下,隨著城鄉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實現農民收入的產業形態不斷豐富,新業態加速湧現、競相迸發,成為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新的增長源。

(一)發展現狀

鄉村旅遊業:鄉村旅遊正從傳統“農家樂”模式向度假養生創意等新的模式轉變。20xx年,全省農民旅遊業人均純收入704.5元,同比增長13.3%。一是規模大。全省鄉村旅遊業總產值達到1340億元,佔旅遊業的27.4%;國家部委認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XX縣9個、農業旅遊示範點28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 11個;省級鄉村旅遊示XX縣(市、區)64個、示範鄉(鎮)村748個,星級農家樂和鄉村酒店3572家,鄉村旅遊經營戶10萬餘家。二是覆蓋廣。全省有鄉村旅遊業助農增收致富的村3500個,有1000多萬農民直接或間接受益。三是形態多樣。在農旅融合上,呈現出觀光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等形態;在林旅融合上,呈現出生態旅遊、養生旅遊等形態;在文旅融合上,呈現出創意農業、鄉村藝術等新的形態。

同時也發現,鄉村旅遊業總體上還處於粗放式經營、排浪式消費、低層次發展的階段。普遍表現為“農家樂”的形態特徵,經營主體以傳統農戶家庭為主,消費方式以傳統的“喝茶+打牌+洗肺”為主,消費特徵以“一頓飯、一日遊”和“節假日、花果期”等排浪式、短時性、季節性消費為主,低標準、低水平和模仿性、重複性特徵明顯,“留得住、住得下”的度假型、康養型消費少,短時性、季節性消費讓目的地不堪重負,農戶“賺了吆喝不賺錢”。

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農產品消費市場細分,個性化、多樣性消費趨勢明顯,為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帶來巨大空間。調研發現,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主要集中在產後淨化、分類分級、乾燥、預冷、儲藏、保鮮、包裝等環節,既滿足了不同層次市場需求,又明顯提升了產品附加值、為農戶帶來了更大收益。目前有三個特點:一是漸成趨勢。全省766個專合社、 22.5萬農戶參與農產品初加工,年儲藏保鮮烘乾能力已達190萬噸。二是增值明顯。通過冷藏保鮮、錯季銷售,水果畝平增值50%左右、蔬菜畝平增值60%左右、薯類增值1倍左右、中藥材增值2倍左右。三是帶動產業升級。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強化了“市場端”的導向作用,倒逼提升了專業化、集約化、組織化生產,明顯提升了產業質量和效益。

同時也發現,農產品產地初加工總體覆蓋面不大,農產品初加工率很低,初加工設施裝置造價高、普及率較低、人才支撐不夠等問題突出,設施裝置“用半年、閒半年”,季節性特徵明顯,綜合效益不高。

農村電子商務業:資訊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革農業和農村,以“網際網路+三農”為主要特徵的農村電子商務,正在改寫農村商品流通模式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全省農村電子商務如雨後春筍,較其他業態起步雖晚,但勢頭迅猛。20xx年,全省農副產品通過網路銷售260萬噸,銷售額超過126.2億元。有四個特點:一是進入門檻低。經營主體進入電商的門檻低,很多農戶只要登入現有平臺註冊網店,就可實現通過電商賣農產品。二是交易成本低。供應鏈中的所有組織在“第一時間”從網際網路上獲得資訊,提高了交易速度、減少了中間環節。據統計,電子商務從訂貨到售出物流費用比傳統模式低40%左右。三是模式多樣。仁壽、資中、安嶽等地探索形成了“電商集聚園區”、“物流+萬村千鄉示範專案”、“電子商務團隊服務”等模式。四是爆發式增長。趕街網入駐XX縣,僅用3個月時間就建成31個村級網點,今年第一季度就實現交易3035筆、總金額18.7萬元。

同時也發現,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居住分散、運距長、公路交通條件差,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瓶頸頸突出,留守農民文化素質和網路應用技能差,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不完善,是農村電子商務的主要制約因素。

農村養老服務業:人口老齡化加快為農村養老服務業帶來了廣闊空間,公益性養老服務難以滿足需求,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業悄然興起,農村養老服務業已經起步。如,XX縣整合飛龍鎮寶塔山村閒置農房,改造成3500平方米、100 個床位的龍祥養老公寓,已接納53位老人入住,農民房屋租金戶均1萬元/年。XX市XX區社會資本興辦的萬鴻頤養園,50個床位全部投入使用,二期700個床位預訂一空。農村養老服務業有四個特點:一是產業特徵初現。不同於一般性的養老服務,經營性養老服務業開始出現、逐漸興起,社會化、專業化、標準化的特徵開始顯現。二是服務質量較高。經營性養老服務,無論從住宿、文化、娛樂設施等硬體看,還是從護理、康復等軟體看,大多優於公益性養老院。三是市場供不應求。良好的空氣、陽光等生態條件,近年來交通、安全飲水等工程加快實施帶來的便利,讓農村養老服務業對城鄉老人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四是發展空間很大。據測算,20xx年全省60週歲及以上老人將達到2600多萬,佔總人口的33%,農村養老服務業前景廣闊。

同時也發現,農村養老服務才剛剛起步,從全省面上來看,產業業態的形成和經營主體的出現,還處於“星星之火”的初始階段。受傳統居家養老觀念的影響,很多老人和家庭接受還有個過程,推廣普及尚需時日。

農村文化創意產業:農村文化創意產業,既傳統又現代,新主體新形態加速孕育。當前農村文化創意產業主要表現在農民演藝、農村傳統手工藝、古鎮古村營運、文化創意產業園等方面,對農民增收帶動作用很大。如,XX縣農民演藝團隊發展到97支,演員3000多人,年演出1.6萬多場次,收入達8000多萬元。青神竹編小資源做出大品牌,開發出平面、立體、套繪3類8個系列3000多個品種,遠銷歐、美、澳以及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xx年全縣竹產業產值13億元,帶動3萬農戶增收4億元。農村文化創意產業主要特點有:一是形式多樣。如,以手工工藝品開發為主的青神竹編、綿竹年畫等產業,以農民文藝職業化演出為主的XX縣農民演出、嶽池曲藝等產業,以農業與文化創意融合為主的成都溫江創意農業與花卉園藝、大邑安仁博物小鎮等產業。二是資源豐富。民族文化、傳統文化資源富集,川劇、皮影、嗩吶、舞龍、扭秧歌、賽龍舟等民俗文化資源,蜀繡、蜀錦、竹編、年畫、漆器等工藝資源,是培育農村文化創意產業的“沃土”。三是需求旺盛。農民群眾文化的需求日趨旺盛,同時城鎮居民到農村休閒、體驗,帶來巨大的文化需求。

同時也發現,我省農村文化產業還處在初始階段,文化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產業分散零亂、聚集度低,且有庸俗、落後、腐朽的文化產品充斥其中,具有時代氣息、高雅格調和健康內容的文化精品不多。

調研表明,鄉村旅遊、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農村電子商務、農村養老服務、農村文化創意等5個產業,儘管無法將農民增收新業態全部囊括,但已經是實踐中表現出來的農民增收新業態主體部分。這5個產業,從內涵看基本都屬於服務業範疇,從外延看盡管還有些相互交叉,但產業形態已經形成、產業發展已成氣候、產業趨勢已經顯現。抓住這5個產業,就能夠抓住農民增收新業態的關鍵,就能夠在開闢農民經營性增收路徑上邁出新步子。

(二)共性問題

調研發現,多樣化的農民增收新業態,大多尚處於低水平、低層次的初始階段,不同程度地存在發展不足、質量不高、支撐薄弱等問題。共性問題主要有:

第一,普遍存在新型經營主體缺乏的問題。各類新業態普遍缺乏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農戶主要還是以單打獨鬥的傳統家庭經營為主。而新型農場、農莊、農民合作社、鄉村酒店、農村電商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滯後,是新業態發展的短板。

第二,普遍存在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的問題。目前,農民主要靠土地租金和就地務工增收,新業態經營參與度不高, “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入股分紅、多次返利等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能力強的經營模式還比較少。

第三,普遍存在經營粗放的問題。各業態普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大多是低水平發展,低層次擴張、低檔次服務、粗放式經營,在產業融合發展、資源有效整合、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勞動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汙染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第四,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的問題。新業態發展主要還是以地方的“小敲小打”和新型經營主體的“自彈自唱”為主。社會資本參與新業態發展不足、渠道不暢,造成新業態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弱,影響其快速健康發展。

第五,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問題。農村勞動力老齡化、農村社群空心化現象突出。參與新業態經營、管理、服務的實用人才嚴重欠缺,已有從業人員專業知識、技能水平難以適應新業態發展需要。鄉村旅遊經營管理人才、農村電子商務網路技術人才、農村養老服務業服務人才等嚴重不足。

同時,各地對農村產業發展中呈現出的新變化、新趨勢認識不夠,培育新業態的意識沒有形成,面上情況不清楚,缺乏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新業態的發展主要是市場主體自我發展,缺乏一個統籌協調、引領支援的載體和抓手。

專題調研報告2

一、基層農業部門資訊服務工作的組織形式和工作定位

(一)組織形式

XX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移民開發區,共92個鄉鎮、街辦。XX區農業局下設資訊中心,三開發區農業局都設有專門資訊部門,各鄉鎮、街辦設有農技站。20xx年我局在餘家、李河、分水、響水、甘寧、九池、白土、新田、龍駒、走馬十個鄉鎮建立資訊服務站,為每個鄉鎮配置方正飛越三6230品牌電腦一臺和方正文繪1000c彩噴印表機一臺。並對100多名農村資訊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培訓,十個鄉鎮資訊服務站建立後,承擔著本地區資訊服務工作。今年正在建設的鄉鎮資訊服務站有涼風鎮、河口鄉、武陵鎮、鐵爐鄉、熊家鎮、天城鎮、五橋鎮、太龍鎮、白羊鎮。鄉鎮資訊服務站均設在鄉鎮農技站(鄉鎮農業服務站)。

(二)工作定位

XX區農業局資訊中心負責全區農業資訊體系建設、全區資訊網路建設、局中心機房和區域網維護、辦公系統和公眾網建設維護、綜合資訊的整理和對外發布。三開發區農業局資訊部門負責本開發區的資訊體系建設和管理和網路維護,指導鄉鎮資訊服務站開展資訊工作。鄉鎮資訊服務站負責向農民直接釋出資訊、指導生產,對外發布資訊並承擔上級業務部門佈置的各項資訊報表和材料的上報。

二、基層農業部門面向農村和農民開展資訊服務的方式和現狀

(一)XX區農業局向社會提供農業資訊服務的形式

1、20xx年5月建成XX區農業局計算機區域網,並接入寬頻網際網路。9月使用XX市農業局統一開發的“XX市農業局資訊管理系統區縣版(辦公自動化)”,使用者從互連網通過密碼登陸,使用者擴大到全區農業系統各單位(包括三移民開發區農業局)和龍頭企業、重專大戶、鄉鎮農業資訊服務站、區各涉農部門、各新聞單位和區分管農業的領導,通過辦公網實現資源共享、資訊交流。互連網登陸方式特別有利於基層鄉鎮獲取資訊並節約通訊經費。

2、XX區農情資訊中心、XX區農技站。五橋開發區農業局20xx年建成的五橋農村經濟網。

3、、開展農作物病蟲視覺化預報。按照區政府的分工,災情方面我局重點負責農作物病蟲災害的收集和釋出。為抓好此項工作,20xx年我局投資6萬多元,購置了攝像機、數碼像機、非線性編輯卡、高配置電腦、雙監視器等全套視訊編輯硬體裝置,開展了農作物病蟲害的視覺化預報工作,節目安排在XX區新聞節目之後天氣預報之前的黃金時間播出,在農村收視率高達87%,成為我區農村大多數農民必看的電視節目。通過此節目,對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方法及時進行了電視預報,並介紹了大量新農藥和農作物新品種(通過播放新農藥廣告還解決了部分欄目經費),使我區的農技宣傳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4、與本地新聞機構密切合作,萬州日報、三峽都市報、萬州電視臺主要從我區農業網路上獲取農業最新資訊和新聞線索,今年採編釋出農業新聞34條,在《萬州日報》開闢《金土地》欄目,宣傳農業新技術、農業新思路。

5、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經紀人和種養經營大戶加入全國農業資訊聯播“一站通”,鼓勵他們利用“一站通”開展資訊服務。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為其分配“一站通”程式碼,指導他們上網查詢資料、釋出資訊。

6、建立農產品市場價格採集點,為農民提供市場資訊服務。

7、編制《農情快報》,向社會各界宣傳。

8、建立重點企業家、重點戶通訊錄,不定期提供資訊,聯絡企業35家、重點戶180戶,如魚泉榨菜廠、太白酒廠、三峽果汁廠、利民糧油加工廠等。

9、開展科技下鄉活動,每年定期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宣傳農業科技知識、農業技術。

10、通過示範點(示範園區)傳遞資訊。

專題調研報告3

目前,我國面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歷史新階段,“三期疊加”下的中國經濟仍承受著巨大的下行壓力,所帶來的矛盾與問題不斷凸顯,對xx市的社會穩定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現針對影響本轄區社會穩定形勢的突出問題進行專題調研。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轄區經濟金融情況

(一)經濟執行情況

1. GDP低於全區水平,經濟持續低迷

20xx年1-3月,我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9.38億元,同比增長7%,比去年同期高2.9個百分點,與全國增速持平,但仍低於全區0.6個百分點,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持續低迷。

2.農業增速放緩,拉動作用較弱

1-3月,第一產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拉動經濟增長0.1個百分點,拉動作用較弱。其中,農業和牧業增加值負增長,同比分別下降0.1%和1%,由於牧業佔第一產業比重較大,達到44.5%,下拉第一產業0.5個百分點,是農業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

3.工業下行壓力巨大,拉動作用減弱。

從1-3月資料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1家,比去年同期減少19家,全市五大高耗能行業規上工業增加值佔全市比重達到34.6%,僅拉動工業增長0.8個百分點。此外,截止到4月份,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39.1%的五大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低於全市增速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5.1個百分點,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個百分點,拉動力比去年同期低1.9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的拉動減弱。

4.投資增速逐步放緩。

一是新開工專案進度緩慢。1-3月,全市新開工專案518個,完成投資額51.95億元,同比增長3.2%,低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4.1個百分點。新開工專案進度較慢,影響後期固定資產投資。二是工業投資增速放緩。1-3月,工業投資專案824個,同比增加66個,增長8.7%,完成投資69.45億元,同比增長15.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4個百分點。三是房地產投資下滑。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和分化期,市場風險加大,企業投資意願下降,1-3月,房地產開發投資12.03億元,同比下降18.3%。

(二)金融執行情況

1.存款比年初增量、增速均低於同期

5月末,xx市金融機構各項本外幣存款餘額945.03億元,比年初增加37.34億元,比年初增長4.11%,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944.32億元,比上月小幅增加6.68億元,環比增長0.71%;同比增加73.84億元,增長8.48%。20xx年1-5月新增存款合計同比少增7.69億元,比年初增加38.57億元,同比少增7.69億。

2.貸款增速放緩,新增貸款少於同期

5月末,xx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573.89億元,比上月增加1.49億元,月環比增長0.26%;比年初增加26.6億元,增長4.86%,其中,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570.53億元,環比增加1.61億元,環比0.28個百分點,今年以來連續5個月貸款投放保持緩慢增長趨勢。20xx年1-5月新增貸款合計23.61億元,同比減少10.61億元,貸款投放增速同比回落30.99%。

3.票據融資餘額回落

5月末,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的票據融資餘額3.70億元,比上月增加0.03億元,環比增長0.82%,比年初減少0.02億元,下降0.54%。

4.不良貸款強勢反彈,金融機構風險劇增

截至5月末,xx市各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17.77億元,比年初增加5.78億元,上升48.21%,不良貸款率3.1%,比年初上升0.91個百分點。

5.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情況欠佳

截止20xx年3月末,xx市共有小額貸款公司16家,比20xx年末減少1家。註冊資本總額5.31億元,同比減少1.06億元,分別是旺盆登出減少資金0.5億元,巨集源豐減資減少資金0.56億元。1-2月17家小額貸款公司共實現利潤346.32萬元,同比減少155.80萬元,下降31%,利潤同比下降的公司12家,佔70.58%;資產回報率0.54%,同比下降0.24個百分點。轄區唯一一家開展融資性擔保業務的xx金投xx辦事處業務開展也遭受困境,截止到3月末,其融資性擔保貸款餘額24.45億元,與20xx年同期相比減少2.26億元,下降8.46%。

專題調研報告4

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圍繞廣大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宣講黨聯絡群眾、關心群眾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解答思想疑惑,架起黨關愛廣大職工的橋樑。我懷著感恩職工、情繫職工的心進行走訪調研,通過調研真誠傾聽職工呼聲,真情關心群眾疾苦,高度重視職工反映出熱點難點問題,並著力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通過走訪調研、召開職工座談會和平時班前會等方式,我瞭解到職工反映主要問題是:

一、希望礦洗衣房的管理模式及服務方面應擴大範圍

如:隨時給職工縫補工作服;秋冬天給職工清洗秋衣秋褲、棉襖,不要只是侷限於洗工作服外套;建議給洗床單被罩、窗簾(尤其是窗簾,從建礦以來窗簾一次沒清洗過)

二、希望保健站不要如同虛設

據瞭解,我礦保健站是與楊莊礦醫院對接設立的,我礦每季度向保健站撥款15萬元,這樣計算一年就60萬元,細想這60萬元用於職工小病小傷看病報銷也是綽綽有餘的。而如今的保健站如同虛設,保健站時常缺藥,職工頭疼發熱打吊水總有不同理由推辭不給吊; 井下發生難免磕磕碰碰的傷員升井後需要拍片子,而保健站內有骨傷CT投射裝置但是不能用,還得早找車到周邊醫院拍CT片子,嚴重危及職工生命安全;醫生及護士服務態度不好,希望保健站正常為職工服務,或是取締保健站利用省下來的撥款給職工群眾看小病小傷報銷用。

三、關於我單位職工提出的一個熱點問題:是我單位職工請事假交的押金款,有一部分職工上班不夠班被淹死的押金款的去向問題。這個熱點問題提的好、監督的好,我區開職代會時已制定關於壓死的病事假押金處理辦法,現壓死的押金款都一一上交財務科。

通過調研走訪,瞭解到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是現存的突出問題,以上問題已向礦領導及相關部門反映,希望儘快給予解決 。

專題調研報告5

近年來,兒童意外傷害事件頻頻發生,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數兒童意外傷害並非發生在充滿危險的戶外,卻發生在被認為是安全港灣的家中。國際非營利性組織——全球兒童安全網路3日在南京釋出《兒童家居用品安全專題調研報告》稱,有61.2%的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在家中。

基於這份結果,該機構又進一步對家居用品危險因素進行了家長認知調查,結果發現,跌倒或墜落、燒燙傷及觸電、割傷、夾傷或動物咬傷、中毒、窒息等,成為家長們所擔心的由家居用品引發的主要傷害,但有近80%家長並不清楚如何對家居用品進行安全檢查。《兒童家居用品安全專題調研報告》向中國的家長們介紹了國際常用的家居用品安全“5S”檢查原則,呼籲家長們從兒童的角度出發檢查家居用品的佈置與擺放。

據介紹,5S原則包括五個關鍵詞:第一,“看See”,習慣於“大人國”的父母們常常忘了孩子是用“小人國”的方式使用家中的物品,所以要學習用兒童的眼光審視物品擺放;第二,“繩帶Strings”,小孩子的好奇心會令其用長繩帶做遊戲,從而引發繩帶繞頸,因此應避免兒童接觸到過長的繩帶;第三,“尺寸Size”,孩子們喜歡用口來探索世界,過小的物品容易被放入口中而引發窒息,所以越是小的孩子,家長們要給予越大的物品;第四,“表面Surface”,一些稜角尖銳、邊緣粗糙的家居用品表面容易引發傷害,因此應儘量確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軟。第五,“標準Standard”,在購買家居用品時,應仔細檢查與兒童用品相關的安全標準。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傷害預防專家段蕾蕾表示:“兒童健康一直是我們所重點關注的,但是,可預防的傷害卻是中國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發生在家中的傷害佔據了兒童傷害發生率的一半以上。孩子接觸最多的家長和幼教老師無疑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的傷害預防認知,直接幫助孩子避免傷害的發生。”

據瞭解,全球兒童安全網路將在全國開展“全國幼兒園老師家居用品安全專題培訓專案”,在各級衛生和教育部門的支援下,向全國近5000所幼兒園提供家居用品安全專題培訓。

專題調研報告6

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企業持續發展、穩定發展、和諧發展的根本所在,是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源泉。xx分公司職工隊伍素質狀況如何?存在著哪些不適應科學發展要求的突出問題?怎樣解決?近期,我帶著這個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分公司職工隊伍素質的基本狀況

xx分公司現在崗職工700人,其中勞務用工xx人,佔員工總數的近xx%。。年齡結構為30歲以下職工xx人,佔xx%;31歲—40歲職工xx人,佔xx%人;40歲以上xx人,佔xx%,平均年齡為xx歲。文化結構為國中及以下職工xx人,佔xx%;高中、技校及中專職工xx人,佔xx%;大專及以上職工xx人,佔xx%;平均文化程度為xx。目前職工主要涉及接收、轉運、分揀、封發等工作。

通過調查感到,由於門檻偏低,企業吸引高素質人才的能力有限,導致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近幾年來,我分公司以員工培訓為抓手,以員工素質、崗位技能提高為目標,多措並舉,營造出和諧、成長、奉獻的工作氛圍,員工素質明顯提高,並呈現如下四個特點:

一是文化結構偏低的狀況有所改善。近年來,總公司、分公司利用中國郵政網路培訓學院、北郵網路教育學院等教育教學機構,鼓勵員工參加大專學歷教育;採取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在職大專學歷培養等多種形式和渠道,著力解決員工文化結構偏低的問題,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氛圍逐漸形成,目前,分公司已有xx人通過了大專學歷考試,xx人取得大專學歷證書。

二是適應嚴抓崗位職責落實的自覺性不斷提升。速遞物流公司先後舉辦了40期崗位培訓班,培訓科目涉及速遞物流專業知識、營銷技巧、服務禮儀等,經過分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員工的崗位能力、綜合素質都得到很大提升。

三是團隊作戰能力明顯增強。近三年來,為打造過硬的職工隊伍和搶抓機遇佔領市場,分公司有針對性開展拓展訓練,改善了員工的心理素質,確立了信心,發掘了自我潛能,團隊合作精神明顯提高。

四是服務意識和職業責任感得到加強。組織員工開展《郵政法》及速遞物流相關法律法規,制定行業工作規範,建立嚴格的考核辦法,有效地約束了職工的行為,服務意識和職業責任感得到明顯加強。

五是“先、優”意識明顯提高。通過開展“創優爭先比貢獻”、“樹百優、學先進”等活動激勵員工向“先、優”看齊,職工努力奮戰、恪盡職守、辛勤奉獻的意識明顯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總體上看,職工隊伍綜合素質主流是好的,是呈現上升的趨勢。但也的確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既有職工自身的問題,也有企業重視程度、教育引導方式、管理手段措施等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部分職工對“提素”不重視。我分公司主要涉及接收、轉運、分揀、封發等工種,技術含量不明顯,部分職工自以為素質技能學與不學差距不大,學也是按部就班的幹,不學也能應付過去。對“提素”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明確,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強,特別是勞務工,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對“提素”漠然視之。

(二)職工文化程度參差不齊,自身素質提高緩慢。調查中瞭解到,高中、中專、技校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只達全員職工總數的85%,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僅佔15%,文化結構不合理,與現代思維、現代節奏和步伐、現代管理方式方法不合拍,思維定式,缺乏高度的工作責任感、高效的敬業精神和高標準的工作姿態。

(三)教育培訓考核不嚴,造成素質教育培訓效果不明顯。公司職工人員多、管理跨度大,多行業、多工種相互交織的局面,一是有些職工對對上級有關檔案精神的傳達學習、相關業務知識、有關技術要求、有關作業標準的灌輸學習態度不端正,敷衍了事,淺嘗輒止,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二是“點”與“面”結合還有欠缺,在教育培訓職工素質方面,有時存在重點人、重點崗位、重點內容不突出;有時存在教育培訓面又相對狹窄,群眾性、普及性、實效性未得以真正體現。

(四)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對職工素質技能評定標準、量化指標還不明確,職工素質技能培訓內容、方法步驟、時限要求、考核條件還不具體。

分配在調動員工積極性中的扛杆作用發揮不明顯。在組織政治、業務、技術知識答題還是崗位比武演練,還遠遠沒有與職工勝任崗位職責、與職工經濟利益掛鉤,學好學差一個樣,也就不可能在職工中產生動力和壓力,如何運用激勵機制調動職工自覺加強素質技能培養和鍛鍊,鼓勵職工自學成才,對素質業務技術拔尖人才重獎重用;如何運用約束力教育引導職工不學不行,學不好不行,幹不好更不行,真正與崗位掛鉤、與收入掛鉤、與評先掛鉤、與用人掛鉤等方面的機制建設還有許多欠缺。

三、對策與思考

隨著快遞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業務發展對於高素質員工的渴求非常迫切。而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的郵政速遞物流,需要儘快培養一支作風硬、素質高、能力強的團隊,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進一步加大學習和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職工的素質。針對郵政速遞、物流業務的發展情況和對營銷人員的素質、技能要求,從基礎管理入手,細化專業要求和考核標準,配合業務和流程操作的需要,在及時出臺年度考核培訓計劃的同時,對各專業、各部室進行動態化培訓管理,體現“邊學邊用”、“傳幫帶”和“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特點。不斷創新崗位培訓的形式、手段和內容,做到月度培訓不斷、培訓形式創新和培訓內容實用,力求最大限度實現公司發展與人力資源培訓之間的緊密銜接,努力培養企業發展所需的“專才”和“全才”,激發出公司發展的活力、潛力和不竭動力。

二是進一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在大力做好全員培訓工作的同時,不斷加大內部人才選拔的力度,根據各部門的實際需求,並從中挖掘出優秀人才充實到重要崗位,籌劃建立員工檔案,記錄每一位員工參加各類培訓的情況,同時對在職生產人員實行持證上崗管理,鼓勵員工參加學歷再教育。努力解決員工參訓積極性不高、培訓方式方法不切實際等問題,把學習培訓作為企業投資人力資源、謀求長遠發展的固本工作,切實做好物件分析,方法選擇。過程控制、效果評估等諸環節的工作,調動了職工獲取知識、提高技能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是適當提高用工門坎,不斷適應新條件下速物工作需要。由於門檻偏低,企業吸引高素質人才的能力有限,近年來,使用者對服務要求的提升與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產生反差,所以一是要提高招工門坎,對求職者明確提出了要達到的文化水平以及專業技術特長、文化素質要求,不符合需要的不予招聘。二是通過職業技能鑑定展開競爭,在崗職工達到企業規定的崗位最低等級才能上崗,並逐步向更高的技術等級躍進,並享受相應的相關待遇;達不到崗位最低等級的就轉崗、待崗直至解除勞動合同,達到了優勝汰劣的目的,為公司生產提供了人力支援和技術支援。

四是突出發揮工會的職能作用。企業工會是廣大員工政治、精神、文化乃至心靈訴求的通道,這條通道不僅承載著廣大員工的物質訴求,更擔負著關心員工、激勵員工、提升員工價值等多方面的工作,也是“員工是親人”,“人心工程”、“素質工程”的企業文化理念的主體。隨著企業快速發展,在企業多種用工形式下,企業員工在思想、工作、生活和心理上的問題和隨之產生的困惑也愈來愈多,這更需要工會發揮工作的優勢,落實職工各項權利加強教育引導,維護職工的經濟權益,建立健全企業勞動關係的協調機制,提升隊伍素質,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高企業凝聚力,使企業與職工達到共同發展、互利雙贏。

專題調研報告7

近年來,我鎮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婦聯會議精神,以及各項工作目標要求,緊緊圍繞全鄉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加強基層婦女組織和婦女幹部隊伍建設,加大“婦女之家”建設力度,並因地制宜,在各村依託黨員活動室建設“婦女之家”,各村利用這個平臺宣傳引導全村婦女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中,增收致富,具體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某某鎮地處城西湖岸邊,三分之二的村民臨湖而居,農業大鄉的農業生產設施十分脆弱,農民生活較為貧困,全鄉轄10個村108個村民組,總人口3.963人,去年婦代會換屆選舉各村都婦代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三人組成,其中有女黨員,女能人及致富能手參加婦代會有20餘人,這就大大加強了基層婦女組織和婦女幹部隊伍建設,全面提升了全鄉基層婦女組織建設水平。

二、主要建設和做法

(一)提高思想認真,加強組織領導

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婦女之家”建設工作,把加強“婦女之家”建設納入村級婦代會工作規劃,與其他工作同

研究、部署實施。利用鄉計生專幹例會,定期聽取“婦女之家”建設情況彙報,研究部署工作,解決實際問題。鄉政府克服困難,為“婦女之家”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強婦女幹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 鄉黨委嚴格標準,嚴把入口關,通過去年村婦代會換屆選舉,把思想品質好、工作責任心強,善於做好婦女工作的女能手、女創業者,選配到婦女組織工作崗位上來,凡是鄉舉辦各種培訓班都規定有一定比例婦女幹部參訓,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增強婦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四有”精神,組織婦女開展讀書活動和參加現代遠端教育與多形式、多內容的學習。20xx年以來,舉辦婦女幹部培訓6期,培訓婦女幹部60人次。在婦女幹部培育上,注重培育具有黨員身份的婦女幹部,要求各個黨支部都要重視婦女的發展工作,高度重視拓寬婦女組織參選參政的渠道,提高婦女幹部參政能力。

建立健全“婦女之家”的領導機構、組織制度、管理制度、活動制度,各村級婦代會要在黨組織領導下,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各村經常有針對性地對婦女開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文化、科技培訓和文體娛樂活動。以“婦女之家”為活動陣地,發揮婦女維權服務功能,加強婦女兒童權益糾紛的調解、疏導工作,接待來訪群眾做到熱心、耐心、細心,每逢活動,對婦女們進行《婚姻法》、《婦女權益

保障法》、《預防艾滋病》等知識的培訓和學習。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凝聚力,培養了一批具有依託社會資源,開展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術的新型女農民和婦女致富帶頭人,對婦女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1、“婦女之家”建設正處於起步階段,上級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女村幹部少,缺乏有效的管理。

2、對“婦女之家”配備的硬體設施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村級活動經費少,有些有益活動無法開展,村裡只是掛了牌子,做實際的事很少。

3、“婦女之家”活動專案少,不能實實在在地貼近婦女群眾需求,滿足婦女群眾所需,讓婦女群眾不能得實惠,沒有把這項工作內容融入進去,成為婦女群眾心中的“家”。

專題調研報告8

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免除農業稅以後,鄉村幹部的職能將由行政性向服務性轉變。為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推進鄉村幹部職能的轉變,需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規範可行的鄉村基層幹部工作職責,明確鄉村幹部應該做什麼,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鄉村幹部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鄉村工作專案紛繁複雜,工作分散性大、流動性大,有必要制定一整套規範可行的鄉村基層幹部工作職責,以便於加強對鄉村基層幹部的管理工作。要以整體、全域性出發,用系統論的方法作指導,對鄉村基層幹部各個崗位的工作性質、難易程度、責任輕重、工作量大小作至面分析、評價的基礎上來制訂,以彌補當前各個崗位責任制中亮嚴不一的缺陷,使崗位責任制得到深化和發展,趨向規範化、標準化,為搞好鄉村工作管理奠定基礎。同時要根據鄉村基層幹部各崗位的要求,要有針對性地培訓幹部,也促使鄉村基層幹部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以便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各專案標任務。

一、鄉村基層幹部履行職能現狀

鄉村組織機構是最基層的一級政府,而政府機構是實施政府職能的主體,政府職能是行政機關依法對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時應承擔的職責和所發揮的功能、作用,反映著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內容和活動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質表現。

1、當前鄉村基層幹部工作的主要職能(或工作內容)。

鄉村基層幹部是鄉村政府機構內部的工作人員,是履行政府職能的具體實踐者,要依法對國家事務和社會公共事物進行管理,做到依法行政,規範管理。

首先,要必須辦強鄉村政府規範化建設。所謂鄉村政府規範化建設,就是依據民主、法治、科學的原則,做到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制度,通過制度規範管理者的行為,通過管理者依法行政,照章辦事,推動工作開展,從而形成鄉村政府工作決策程式科學合理、部門職責明確,工作人員高效服務的良好執行機制。鄉村政府規劃化建設的核心是依法建制、規範管理、轉變職能、服務群眾,其中,服務群眾是鄉村政府規範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鄉村規範化建設的具體做法,一是依法建制。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因地制宜地制定鄉村政府的各項具體工作制度,使政府工作有章可循。這些工作制度包括:政府工作規範、決策程式與議事規則;部門設定和職責任務;組織和個人行為準則;考核、獎懲、監督和管理辦法、各項服務措施等一系列制度。二是規範管理。建好制度後,政府工作機關和工作人員要照章辦事,依法行政,用制度規範自身行為,嚴禁濫用職能,以權代法,侵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三是轉變職能。鄉村政府要逐步實現以領導就是指揮到領導就是服務的轉變。在各項工作中,要強化服務意識,突出服務職能,提高辦事效率。

其次,要切實改變政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提高政府職能部門工作隊員的能力素質和服務水平。政府職能部門是為農民群眾服務的重要視窗,為農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服務。

一要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增強服務意識。要擺正與群眾的關係,積極主動地為群眾服務,不能無所作為、消極等待,更不能採用簡單粗暴、強迫命令的方式對待群眾。

二要加強政治、業務學習,提高服務技能。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和各項專業技能,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使群眾得到高質量的服務。

三要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做到照章辦事,依法行政。通過制定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規章制度,規範工作職責、辦事程式、獎懲制度等,使工作有章可循。工作人員在履行公務時,必須依法辦事,不得濫用職權、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

四要政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要進行政務公開,保障群眾的知情權、評議權和監督權。有關政策、辦事程式、辦事期限、辦事結果等群眾關心的事情都要通過一定形式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的批語和監督。

公開後,要重視意見反饋工作,認真傾聽、虛心接受群眾的批評,做到有錯必糾,並把處理結果公之於眾。

專題調研報告9

一、xxx鄉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現狀

1、我鄉各類人才總量、結構、分佈情況

xxx鄉人才重要集中在鄉機關黨委、政府和其他事業單位,約佔73%左右,只有少部分分佈於各村,其中村班子人才隊伍佔有比例月8%。人才中有已具有高中、中專和大專的為多,農村種養殖或加工基層人才很少,只佔總人口的2.5左右。同時學業有成的人才基本上都在其他地方發展,回到家鄉的很少,更由於大面積的退耕還林和基礎條件的制約,更難留住農村人才。

2、xxx鄉黨政人才隊伍情況

我鄉黨委編制6人實有6人,其中聘用1人,31歲至40歲4人,41歲至55歲2人,大專文科2人,中專文科4人。xxx鄉人大編制1人實有1人,年齡41至55歲之間,學歷大專文科。政府編制5人實有5人,其中31至40歲2人,41至55歲3人,中專學歷1人,大專學歷2人,本科學歷2人。辦公室編制2人實有7人,其中聘用及臨時人員3人,女同志2人。30歲以下3人,31歲至40歲2人,41至55歲2人,高中2人,中專4人,本科1人。工青婦編制2人實有2人,其中:31至40歲1人,41至55歲1人,學歷大專1人中專1人。人武編制1人實有1人,年齡41至55歲,學歷高中。計生編制2人實有2人,其中:30歲以下1人,41至55歲1人,高中1人,大專1人。民政編制1人實有1人,年齡31至40之間,學歷中專。國土資源編制2人實有2人,年齡31至40歲2人,學歷中專2人。公安司法編制6人實有6人,其中30以下2人,31至40歲24人,41至55歲2人,學歷高中1人,中專4人,大專1人。

3、事業單位人才隊伍情況

全鄉事業單位編制133人實有人員138人,其中鄉中學1所,編制29人實有31人,其中:本科1人,大專25人中專5人,中級職稱3人,初級職稱25人,未聘人員3人,30歲以下人員19人,31至40歲10人,41至55歲2人。國小編制69人實有64人,其中:大專3人,中專55人,高中6人。中級職稱13人,初級職稱51人。30歲以下31人,31至40歲16人,41至55歲16人,55歲以上1人。農技、農機、林業、牧業、水利等站所編制7人實有7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年齡31至40歲和14至55歲各1人。初級職稱1人,年齡31至40歲之間。工勤人員4人,其中大專2人中專2人,年齡30歲以下2人,31至40歲2人。醫療衛生單位編制9人實有9人,其中管理人員1人,年齡31歲至40歲。學歷9人中專,9人為初級職稱,9人30歲以下。文體、計生站所編制6人實有6人,大專1人,中專5人,30歲以下1人,31至40歲5人。其他公益管理和社會組織編制13人實有13人,其中:管理人員2人中專12人,大專1人,初級職稱9人,年齡31歲至40歲8人,41至55歲1人,工勤人員3人,30歲以下2人,31至40歲1人。

4、農村實用人才情況

我鄉農村實用人才32人,其中:中專10人,高中7人,國中及以下27人,40歲以下27人,41歲以下5人,近三年農業技術專業培訓5人。32人中,生產能手26人(種植能手10人,養殖能手11人,加工能手5人),能工巧匠6人(技能勞動型人才4人、文體藝術類人才2人)。

5、縣級層面人才

我鄉無縣級層面人才。

6、人才需求情況

我鄉需求人才為黨委2人學歷本科和大專各一名。政府1名本科。辦公室1名本科學歷。文化體育1名本科學歷。中學2名學歷本科。國小1名學歷大專。醫療衛生單位2人,學歷大專,農業等單位2人學歷大專。文體等2人大專學歷。其他公益管理1人學歷大專。共計15人。

二、xxx鄉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的經驗和做法

1、在吸引、培養、使用和穩定農村人才等方面,我們認為要認真作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要提高領導對人才作用和價值的認識觀念。樹立人才是社會發展和進步、是推動工作保質和高效完成的基礎和保障,充分肯定人才對推動社會發展的貢獻和作用,全面樹立人才第一的用人、選人和培養、任用思路。二是加大人才的社會認可氛圍。對開發新產品、推廣應用新成果獲得經濟效益的人員要大力鼓勵和宣傳,在群眾中形成好的輿論氛圍,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發揮人才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形成全社會共同尊重人才、渴望人才、培養人才的好的社會機制,全面推動全社會重視人才的好的環境。三是做好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培養。對農村基層人才我們要利用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加大對他們的教育和培養,全面提高他們的政策、法律法規素質、提高他們的知識和技能,以便適用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四是強化激勵機制。對做出貢獻,推動社會文化、衛生、經濟、教育等各方面有較大發展的人才進行必要的獎勵和鼓勵,並有效的為他們更好的發展才能和優勢作用創造良好的條件,改善他們的環境,穩定人才的數量和結構,以便發揮更好的人才效益和人才優勢。

2、我鄉在鼓勵農村各類人才流向農村、服務基層政權服

務方面,有以下經驗和例項:首先,在培養黨員和村幹部工作上,重點考慮把優勢人才吸收進來,併為人才創造好的技能發揮條件,讓人才發揮他們的特長和優勢,帶動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如:我鄉壩子村的謝榮昌同志是一位普通的農民,他非常有經營和管理的才能,曾任過原箐口焦化廠副廠長。但90年代之初,因政策和體制不健全的影響,焦化廠倒閉了。我鄉看到了他的管理和經營能力,他是農村非常缺乏的人才,便積極發展培養他加入了黨組織,現他已成為了一名群眾信賴的村支書,發揮出了領導和管理的能力,把壩子村管理的井井有條,帶動了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多項工作在全特區各村中名列前列,在村班子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體現了人才的作用。又如:荒田村小屯組的周光雲同志是一名普通的村民,他善於學習和鑽研,勤於苦幹,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和掌握了一套非常適用的養殖技能,為了發揮他的人才優勢和作用,我鄉多次派他參加特區和市舉辦的技術培訓班,逐步提高了他的技能和水平,更多的掌握了畜牧養殖知識,同時在他所在的小屯組修建了總面積20xx平方米的養殖場,並調運南疆黃羊和種公牛給他飼養,協調信用社發放貸款,以他的帶動組織農戶發展養殖也,充分發揮出了人才的優勢,穩定了人才在本鄉發揮作用。

3、農村基層人才在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和建設中發揮出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這些人有思想、有素質、有頭腦、有意識、有文化、懂技術,在群眾中大多數有很高的威信,有帶動作用,是群眾的代言人。其次,他們是社會效益的創造者,是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全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他們,並需要激勵發揮他們的作用。三是他們是社會全面進步和發展的推動者,農村社會的文化、衛生、教育等重要事業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他們。四是黨的事業的發展更離不開他們,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堅持黨的政策、路線不偏移,鞏固黨的領導地位不動搖更需要他們。從以上我們便可以看出,他們在農村基層建設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利用和發揮好農村基層人才隊伍,農村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才能更快更好,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發掘和培養,並建立有效的機制,激勵和發揮農村基層人才的優勢和作用,更好的建設好社會主義的新農村。

三、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導致農村基層人才流失、缺乏和穩定的原因是:一是農村基礎條件差,發展經濟條件受到一定的制約。二是農村人口素質低發展經濟和發揮才能的社會環境不好,發展較困難,保障機制不健全。三是資金來源少、途徑少,農戶的分散經營不利於人才規模化經營。四是政府對人才的培養和支援不夠,沒有良好的激勵機制,沒有創造良好的發揮空間。五是村級組織人員有限,並且報酬低少,不能留住更多更好的人才。以上因素都是造成農村基層人才隊伍流失、缺乏和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2、影響農村基層現有人才健康成長和積極發揮作用的環境因素是:一、農村社會觀念陳舊,許多地方落後思想還主宰農村的社會文化環境,不利於農村基層現有人才發揮作用和健康成長。二、農村群眾群體素質低,對人才在社會發展中作用和能力認識不到位,只重生、不重教育和培養,只重眼前、不重長遠的觀念也限制了農村基層現有人才的健康成長。三、現在還沒有一套健全的農村基層人才培養和能力發揮激勵機制,一定程度的制約了農村基層現有人才的健康成長和能力發揮。

3、市場配置和政府巨集觀調控等手段的作用:農村市場基礎薄弱,發展空間不大,對農村基層人才的容納也相當有限,配置的量和需求都沒有多大的空間,制約和迫使農村基層人才的流失,並且農村市場對農村基層人才需求不明顯,效益也不能讓農村基層人才滿足,更加快了人才的缺乏和流失。政府的巨集觀調控手段也相當有限,政府不具有企業一樣的優勢,不能更多的安置和吸納農村基層人才,並且財力有限不能滿足農村基層人才對薪酬的要求,制約了農村基層人才的留用,致使大量的人才流失,甚至導致人才缺乏。

四、加強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1、出臺適宜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的政策。認真完善和實行農村“3+1”教育班和技能培訓班,大力開展以村為主、為單位的適用技術培訓夜校,傳授新型農村種養殖新技術,廣泛的開展農村群眾培訓工作,更好的建設和培養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同時,建立完善的農村基層人才吸納機制,把農村基層人才吸納進村班子。另外,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鼓勵農村基層人才發揮才能,政府協調鼓勵人才致富,獎勵能人,為人才和能人創造發揮才能的條件(如大力推行綠色證書優先承辦制度、實行資金和專案人才優先機制等),形成良好的人才優先社會輿論氛圍,激勵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能。

2、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後應大力實施專案、資金農村基層人才優先機制,鼓勵農村基層人才留在農村發展,加大獎勵和激勵機制,對有突出貢獻和創新的農村基層人才大力給予思想獎勵和經濟獎勵,穩定農村基層人才隊伍,並努力爭取機會,加強農村基層人才的培訓和提高,建立和完善農村資訊網路,加強農村基層人才的聯絡,加強農村基層人才與外界社會和市場的聯絡,形成外界互通的環境,有利於人才素質的提高,更好的發揮創新能力。

3、政府巨集觀調控改善和吸引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意見和建議

一是政府加大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重點發展和優化產業佈局,投放適宜於經濟發展,要求技術含量高,管理要求高,效益高的專案,以有方向的加大對農村基層人才需求,吸引農村基層人才的加入專案建設。二是積極鼓勵個人建立村級企業,給予優惠政策,幫助協調各種問題,政府做

好各種服務,調動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創業積極性,穩定的留在農村創業。三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加強完善農村衛生、醫療、教育、資訊和文化等設施,縮短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讓他們感受到農村的優越,讓農村基層人才隊伍能熱愛農村,增強發展農村、建設農村的思想,以能留住農村基層人才隊伍。四是建立好的鼓勵和激勵機制,加大對農村基層人才的扶持和貢獻獎勵,逐步形成良好的創業激勵機制,以吸引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穩定,並加強對他們的培訓和提高,充分發揮農村基層人才的創造性,給予更多的創業和發展空間,給予更多的關懷、幫助和支援,從情感上留住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的心,增強在農村創業信心。

  xxx鄉人民政府

  二○xx年六月二十九日

專題調研報告10

一、基本情況

此次調研,共走訪廉租住房住戶17戶,城市棚戶區10戶,均為我縣中低收入家庭。其中廉租住房家庭物件中,家庭人口4人以上的居多,人均年收入均在萬元以下,家庭成員身體狀況一般,只有7戶參加了醫保及社保,居住面50平方米;城市棚戶區物件家庭中,家庭人口均為4人以上,人均年收入低於萬元,一戶參加職工醫保,大部分家庭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住房均為棚改實物安置住房,面積121平方米。

二、調研情況

走訪調研期間,堅持開門納諫、邊聽邊改、立說立改,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

廉租住房家庭經濟較困難家庭成員多勞動力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8000元屬於低收入家庭;部分家庭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入住廉租房之前均為無房戶,租住他人住房。

城市棚戶區家庭,原住房均位於城市危舊房集中區或城郊結合部,原住房結構較老舊、危房佔大多數,生活設施配套不齊、安全隱患較突出;實施棚戶區改造後,選擇實物貨幣補償並舉,住房均為棚改實物安置住房,面積121平方米,住房及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通過走訪調研,對部分家庭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想群眾解釋清楚取得群眾理解。陽光家園小區住戶提出的安裝室外路燈問題已編列工作計劃,逐步加以解決,加強物業公司管理,要求物業公司加強對小區保安人員的教育,確保群眾財產安全。

三、調研結果

廉租住房小區科學化、規劃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我縣建成的較大規模廉租住房小區有3個,中等小區1個,廉租房小區要建成和諧、整潔、有序的標準化小區,物業公司的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

專題調研報告11

按照市政府的安排,5 月 9 日至 16 日,xx縣組織由常務副縣長周大曙,分管教育副縣長馬志列掛帥的教育發展專題調研組,對全縣的教育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查。調查採取實地考察和召開座談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地調查了縣一中、二中、生源學校、西竺山中學等,召集部分公辦學校校長、民辦學校法人代表、教師、學生家長、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縣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

xx縣轄 30 個鄉鎮(園),人口 78 萬,總面積 20xx 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 356 所,其中縣屬學校 7所,鄉鎮中學 20 所,中心國小 21 所,村小 224 所,教學點 73 個,九年一貫制學校 11 所,民辦學校 6 所。在校學生 99648 人,其中國小生 50728 人,國中學生 35082 人,普高學生 11616 人,職高學生2222 人。共有教職工 8260 人,其中在職教職員工 6426 人,退(離)休教職工 1834 人。

近年來,我縣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全面落實"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主要體現在如下六個方面:

1、教育投入不斷加大。20xx-20xx年的教育經費支出總額分別為13595 萬元、13563 萬元、16620 萬元,人均教育經費支出分別為 1194元、1260 元、1420 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三年分別為 8820萬元、9137 萬元、10199 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佔教育經費支出

的比例分別為 65%、67%、63%,分別比上年增長 3%、4%、8%,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佔財政總支出分別為 36%、32%、29%。

2、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全縣共有教職工 8260 人,其中在職教職員工 6426 人(含在崗教師 5791 人、未聘分流教師 635 人),退(離)休教職工 1834 人;在崗教職員工中,高中教師 601 人,國中教師 2136人,國小教師 2635 人,行管及工勤人員 349 人,局機關幹部 70 人。研究生學歷 4 人、本科學歷 1148 人,大專學歷 2512 人,中師學歷1708 人。在職教師中 35 歲以下的 1757 人,36 歲-45 歲的 1920 人,46 歲以上的 1695 人。中學高階職稱 230 人,中級職稱 2623 人,初級職稱 2519 人。

3、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根據上級有關檔案精神,借鑑其他地區辦學改革的成功經驗,我縣先後對縣五中、城關五小(現生源學校)、縣二中、縣職業中專實行"國有民辦、校長領辦"辦學體制改革。實行"校長領辦"以來,幾所改制學校抓住發展機遇,大膽改革,銳意創新,強化管理,內活機制,均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成績。一是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民辦生源學校由原來僅 100 多學生的國小發展到有國小、國中、高中近 1600 人的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縣二中投入 1000 多萬元,三年學校淨增資產 600 多萬元,學生由改制前的 20xx 多人增加到現在的3000 多人;縣五中籌資近 500 萬元投入學校建設,學生由改制前的 800多人增加到現在 3000 多人。二是教師待遇不斷增加。幾所改制學校均採取有效措施,調動教師積極性,在確保教師基本工資足額發放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了教師的福利待遇。三是教育質量明顯提高。縣二

中大學聯考成績三年三大步,上線人數逐年增加,去年本二以上上線為113 人。縣五中去年達到了 40 多人。

4、教育收費不斷規範。堅持"標準不漲、範圍不超、專案不增、程式不減"的"四不原則"。每期開學前,縣電視臺均要公佈學校收費標準,同時各校懸掛永久 502 人,而這 35 歲以下的 502 名教師中,分佈在縣城的有 128 人、農村集鎮 320 人,在農村村小很難找到年輕教師。以我縣大南湖鄉中心學校為例,全鄉 67 名教師,30 歲以下的教師不到 10 人,村小教師基本是 40 歲-50 歲的教師。這部分年齡偏大的教師基本上是以前轉正的民辦教師,他們在轉變思想觀念、創新教學方法等方面顯得很吃力,很難適應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二是部分學科教師緊缺。我縣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物理、化學等科目教師嚴重不足,部分學校甚至沒有一個師範院校畢業的英語等學科教師。每年到外面也很難招聘到這些學科的教師,很多學校不得不採取教師"中途改行"、"趕鴨子上架"等辦法來解決專職教師不專的問題。目前,全縣國中英語教師欠缺 23 人左右、物理教師欠缺 14 人左右,化學教師欠缺 13 人左右;全縣國小英語教師欠缺 25 人左右,音樂教師欠缺 10 人左右,美術教師欠缺 12 人左右。三是師德水平難以適應素質教育發展要求。受市場經濟大潮等因素的影響,極少數教師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出現了不敬業、不愛崗,只講報酬,不講奉獻;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打牌等現象也嚴重影響教師的整體形象。

5、職業教育發展滯後。目前,我縣職業教育與當前市場需求間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一是師資配備上。由於多方面

原因,我縣職業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很難有效對學生進行適應市場需求的技術教育。想改善職業教師隊伍結構,但苦於縣財力有限,無法保證引進高素質的專業教師。二是辦學方向上。目前,我縣職業教育大體方向還基本停留在學歷教育階段,適應不了形勢發展需求,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為"三農"服務的方向"的要求。唯一出路是調整專業設定,辦學方向對準市場。而解決這一問題,根本是師資,關鍵是資金。三是基礎設施上。開展職業技術教育,如果沒有先進的裝置設施,學生就無法接受到與社會和市場銜接的先進技術教育。近幾年,我縣職業技術教育的基礎裝置設施雖有更新,但由於資金投入上有限,遠遠跟不上發展需要。另外社會實踐基地建設也很缺乏,學生如果侷限於關門學習,不多參加社會實踐,也很難掌握到適應市場需要的專業技能。

6、外部環境欠優。儘管我縣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我縣教育事業的若干意見》(漢發[20xx]10 號檔案)中明確規定"未經黨委、政府分管教育的負責人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對學校進行檢查、收費、罰款,否則視為"三亂"行為。"但收效不明顯,還需要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同時學校周邊環境整治也還存在一定問題。

二、加快教育發展的幾點建議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和市"教育 20 條"精神,促進城鄉教育健康發展,特建議:

1、加大對農村教育轉移支付的力度。重點加大對經濟不發達縣(市)教育投入力度,解決農村學校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縮小與發達

地區教育發展的差距。同時繼續落實財政保教師工資、轉移支付保危房改造、雜費保運轉的"三保政策"。

2、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化解教育債務的辦法。農村教育債務不能無限期由學校承載下去,債務剝離不能停留在檔案和口頭上,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是否可以考慮採取"國家投一點、地方拿一點、群眾集一點"的辦法加以解決。

3、加大教育發展的規劃力度。組織專門力量對本地教育發展進行深入調研,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本地教育的近期、中期、長期發展規劃。特別是要學校佈局調整上,要摸清生源情況,巨集觀統籌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農村教育與城鎮教育的協調發展。

4、理順教師隊伍管理機制。建議教師的招聘、職評、檔案管理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負主責。在教師招聘上,要以滿足教育發展的正常需要為根本,及時足額補充的師資充實教師隊伍;在教師培養上,與地方高等院校採取"訂單培養"做法,解決優秀師資招不進來的問題;在教師培訓上,解決教師培訓經費不足,加強教師培訓機構建設,編制部門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編制專門用於教師培訓提高。

5、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堅持把師德教育放在首位,著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教師隊伍。加強教師繼續教育,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鼓勵教師自學,並出臺一定獎勵措施,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為教師成長提供一個堅實平臺。同時,加強農村邊遠學校與薄弱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在職稱評聘、工作待遇上予以適當

傾斜,建立城鎮教師定期到農村服務制度,逐步解決教師佈局不均的問題。

6、鼓勵民辦教育發展。認真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實施條例,積極鼓勵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投資辦學,加強對民辦教育指導與交流,逐步建立公民辦師資合理流動機制,做大做強民辦學校。同時,著力規範民辦教育的發展,強化民辦學校內部管理,擴大辦學規模,提升辦學質量,形成公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7、加大對職業教育發展與改革力度。採取"政府送一程"的辦法,突出職業教育,在政策上傾斜,在資金上扶持,在就業上指導。同時,大力調整農村職業教育的科目設定,注重職業教育專業設定的實用性和科學性。

8、加大優化教育外部環境的力度。要高度重視涉及學校檢查收費的問題,制定相關政策制止職能部門對學校的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給教育發展一個良好的空間。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特別是網咖治理問題還要加大力度,文化部門要把好審批關,現有學校周邊的網咖,該取締的要堅決取締。

專題調研報告12

近期,按照學校要求,我院(交通與機械工程學院)黨總支針對“加強專業建設,堅持科學發展”的問題進行了分組研討會,圍繞學院提出的需要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優化專業結構、加強專業建設、優化課程體系和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等問題展開了廣泛而熱烈的討論,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建議。會上同志們各抒己見,對學院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並就當前的就業大環境下的專業建設進行了討論。大家普遍表示,帶著問題去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提高了自己的積極主動性,增強了學習效果。

調研重點:如何發展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的科學體制

一、時代背景

會上,大多數同志都提到了當前的金融危機,現目前全球的經濟正處於自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各項經濟指標嚴重下滑。雖然我國的發展速度仍居於世界前列,但各行各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出現了許多的中小型企業倒閉現象,失業的人數也達到了近年來的一個頂峰,大學生的就業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今年,。在這樣的就業環境下,各個大學就業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怎樣進行自我調整以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成了各個大學的當務之急。

二、學院概況以及學科優勢

我院現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以及物流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被評為建設部重點學科,機械電子工程實驗室先後被評為建設部重點實驗室、XX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被XX市確定為“XX市重點專案研發基地”,成為機械工程和交通工程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地。

作為一所以建築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在建築方面我們擁有無可替代的優勢,我們應該以此為依託,建設有自己特色的專業,樹立自身的競爭優勢,培養出有競爭力的符合市場需要的優秀大學生。現在社會上最需要的是動手能力強、能夠很好的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的實用型人才。

三、實事求是促發展

我校是以培養教學型人才為目的的院校,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動手機會,比如素質拓展、開放實驗、金工實習等,但在這一環節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譬如,素質拓展是一個打基礎、培養想象力的大好機會,但卻沒有引起同學們的足夠重視,在學生的眼中也越來越流於形式;開放實驗是學院為學生提供的一個非常好的鍛鍊機會,但卻沒有學生去做,真的很可惜。在這兩方面學院還應該加大宣傳,讓更多的同學重視並參與進來,以達到真正的鍛鍊能力的目的。金工實習是在校期間大學生最接近真實工作環境的一次鍛鍊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平時的理論知識真正應用起來,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如此寶貴的機會卻不多,一共才四周,希望學校能給學生多一點這樣的實習時間以學到更多的實踐經驗。

四、小結

我們應本著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明確專業方向,打造自身優勢,實事求是,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專題調研報告13

一、取得的成效

我市三屆三次全委擴大會議確定的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四區一線”戰略佈局中,依託海川乳製品加工企業,把xx、xx兩鎮定為奶業片區。

自20xx年2月10日正式啟動以來,通過市財政每公斤牛奶補貼0.2元;鄉鎮每頭奶牛劃撥3畝地飼草飼料地;奶農無償使用小區設施;積極協調信用社貸款幫助奶農購牛,畜牧專業技術人員跟蹤技術服務;就奶農在養殖高產奶牛的飼養管理、疫病防治技術的難點問題,聘請自治區新農大、畜科院培訓中心的專家教授舉辦了一期培訓班;這一系列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奶農的積極性,奶業片區發展勢頭良好。

通過深入片區鄉鎮、村隊、奶農與企業,與鄉鎮幹部、奶戶與企業管理人員交流、座談,大家一致認為:在該片區發展奶牛養殖比種植棉花經濟效益可觀。把xx、xx兩鎮作為“四區一線”奶業片區定位準確,符合實際,目前,通過各項優惠政策的出臺落實,片區奶業發展正在逐步走向高潮,為海川乳業建立了逐步穩定的奶源基地,企業開始由過去的虧損變為盈利,具體表現在:

(一)片區銷售鮮奶量由20xx年1月的6噸/日提高到了20xx年6月的13噸/日,提高了10噸/日,如包括吉爾格勒特和八十四戶鄉日均可收鮮奶16噸。

(二)海川乳業自20xx年6月28日組建以來,因沒有穩定的奶源基地,奶源短缺、到周邊地區搶奶收購,成本增加,且牛奶質量難以保證,企業一直處於虧損經營狀態。到20xx年上半年開始每日收購片區奶和周邊鄉鎮牛奶達16噸,企業由虧損為盈利。20xx年上半年,企業產值1200萬元,利稅20萬元,初步走向良性迴圈。

(三)奶農收益:如xx奶牛小區的奶農梅月祥飼養78頭奶牛,其中產奶牛35頭,後備牛25頭,每日交奶800公斤,養一頭擠奶純收入6000元;奶農張應平養44頭奶牛,產奶牛21頭,飼草飼料全部要買,養一頭奶牛純收入在4000元左右;xx鎮榆樹村的劉振江養18頭奶牛7頭產奶牛,3頭懷孕牛,8頭後備牛,飼草飼料基本自給,養一頭奶牛純收入6000元;xx六隊藏雷養8頭奶牛,擠奶牛4頭,飼草飼料全部自給,養一頭奶牛純收入近8000元。

(四)奶牛品質不斷提高,隨著畜牧技術服務加強,提高奶農科技意識,奶牛品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如xx鎮由年初的1443頭牛下降到目前的901頭牛,但是牛奶產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養奶牛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該片區07年內新增奶量2500噸,養牛戶新增收入新增產值575萬。

實踐證明,我市確定的奶業片區非常正確,通過一年半的運營,實現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帶動力逐步加強,規模日益增大。為我市農村經濟發展,做出一定貢獻。要進一步堅定信心,做大做強。

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1、目前奶牛養殖片區,因奶戶分散、擠奶衛生、清洗不到位,牛奶衛生指數超標。

建議奶牛飼養逐步走“小區集中飼養”發展,以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和牛奶品質,目前僅xx奶牛小區,飼養320頭牛,牛奶產量每天都在5噸以上,而且都達到了衛生指標和牛奶收購標準,部分散戶、養殖奶牛經驗豐富想擴大養殖規模,但存在院落小無場地,急需建設奶牛標準化養殖小區才解決,今年申請國家建設小區資金100萬元,已確定了兩個小區建立,今後逐年解決向規模化發展。

2、牛奶收購價格偏低,平均奶價2.2元/公斤,最高2.35元/公斤,加上0.2元補貼,最高可達2.55元/公斤,但還是比周邊地區持平或略低。飼草飼料價格逐步升高,帶動飼養成本不斷增加,養牛戶反映強烈。

建議企業牛奶收購價格每公斤再提高0.05元/公斤—0.1元/公斤。

3、為了在牛奶收購中體現公正、公平、公開保護奶農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儘快建立牛奶質量第三方檢測監督機制,維護牛奶收購秩序。此專案已列入20xx年自治區奶業發展補貼專案,下半年將建成。

4、部分奶農特別是大戶,急需貸款購牛和壓制青貯飼料如xx鎮奶牛小區的梅月祥,急需壓制青貯500噸,所需要15萬元,還有部分奶農想擴大再生產,購買高產奶牛,急需貸款的問題。

建議政府協調金融部門,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加大扶持力度,實行按揭貸款,每月從奶款中按比例償還,貸款部分由政府貼息或部分貼息。這樣降低了金融部門的風險又減輕了奶農的負擔。實行由銀行貸款,保險公司做保險擔保,政府貼息,企業幫扶,農戶發展的五位聯動的發展模式。

5、建議把吉爾格勒鄉和八十四戶鄉也納入奶價補貼範圍,到年底奶產量可達到20噸/日,到20xx年可達到30噸/日,促進我市奶業又好又快地健康發展。

專題調研報告14

大學生做村官是近年來各地為搭建農村人才“高地”、促進城鄉人才雙向流動、推動新農村建設進行的探索性課題。為了使首批大學生村官能夠真正走進農村,更快適應農村,更好服務農村,邯鄲縣委辦公室結合全縣“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幹部”工程的開展,組織了專題調研。

質疑“天下無馬”

從北京、河南、瀋陽等地的實踐活動來看,大學生做村官,有成功更有失敗。有一部分人看到嘗試探索階段的幾個失敗案例,就先自消弭了信心,認為大學生村官要不得,不可行,理由是大學生對農村工作不熟悉,到農村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是一種人才資源的浪費,大學生會給農民增加負擔,一村一名大學生的時機還不成熟等。正如韓愈在《馬說》中指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在一些改革實踐中,其諸多矛盾的孕育、顯露、發展、鬥爭、轉化直至最終解決,需要較長時間,過早和輕易地下結論都是不嚴肅的。大學生當村官,無論從年齡、知識結構、專業技能方面來講,還是從新農村建設對社會發展提出的生產生活方式轉變要求來講,都有不可替代的素質優勢,而且極有可能就是拉動新農村建設全盤工作的“千里馬”。對於大學生村官,不作深入細緻的分析,而只是空空地“執策而臨”,大呼“天下無馬”,這種態度將會扼殺眾多千里馬的奔跑能力和希望。

對於大學生村官,我們在對農村發展需要和基層人才訴求的歸納基礎上,鎖定了四大目標,即是否促進了基層班子的團結、激發了基層班子的活力,是否影響和提升了群眾的生活方式和質量,是否形成了生動鮮活和有效實用的實踐經驗,是否使村裡的政治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在四大目標的巨集觀覆罩之下,大學生村幹部工程的推進過程成了一個充滿變數但也決不缺少成功希望的學習和創造工程。對此,我們分析如下:

——大學生村官工程的成敗取決於多種因素。在已有的大學生村幹部實踐活動中,縣鄉政府的重視和支援力度,村幹部與村民的歡迎與配合態度,大學生待遇的落實程度,專業素質、組織協調能力與村子發展實際的對接狀況,村子裡各種力量的此消彼長給大學生村官作用發揮提供的空間,凡此種種,這些從不同側面指出了影響和決定大學生村官取得成功與否的多種因素。

——大學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規律具有一種不平衡的特徵。在某一個現實的實踐場中,常常會由於某一制勝規律的突出作用,引起工作中某個節點或某一環節的變化,山重水複而後柳暗花明,從而鎖定成功的路徑。比如,一個好的人緣和處事態度,一種有益於當地發展的農用技術,一次用努力和韌性把握住了的政策機會,一個適合本地發展的農業專案,一次有理有據、依紀依法排解的鄰間糾紛,都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埋下成功的種子。

——大學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規律為主觀能動性發揮預留了較大空間。自身基礎與各種困難間的比例關係固然重要,但畢竟不是影響事情結果的決定性因素。事物發展的多樣性和不平衡性,使大學生村官的順利推進成為主客觀多種因素互動作用的複雜過程,成功的可能存在於人們將可能變為現實性的自覺努力之中。

市場調研報告 ·安全生產調研報告 ·社會調研報告 ·會計調研報告 ·產品調研報告

解讀“千里馬”

邯鄲縣第一批大學生村幹部報名自20xx年8月1日始,到8月31日截止,報名人數463人,符合報名條件的為344人,專科278人,本科40人,其中有26人為在職人員。經過資格審查、筆試、面試和上崗培訓的層層選拔,100名優秀大學生將於

日走上基層工作崗位。調研組以問卷、走訪、座談和介入選拔程式等方式在全縣展開調查,共組織座談會5次,並針對鄉(鎮)黨委記、村支和應聘大學生三種人群設計了三類問卷,下發問卷165份,收回165份。調查組在進行了細緻的整理後,將問卷中顯示的主要問題歸納為“三個不可低估”、“三個不容樂觀”

、“三種最大擔憂”和“四組黃金比例”。

三個不可低估:

①大學生創業農村的熱情不可低估。在“你為什麼選擇報考大學生村官”的調查中,有95%的問卷對大學生村官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或出身農村,熟悉農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學識和智慧改變農村落後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對新農村建設有興趣、有見地,願意到農村施展才華和發揮本領,大都對農村工作充滿了激情,有為農村做貢獻的強烈願望。大學生經過考慮權衡作出這樣的選擇,雖然不能排除就業壓力的影響,但也從另一角度證明,他們有克服農村苦、條件差的心理準備,並樹立了到農村幹一番事業的雄心。

②大學生的組織協調、交流溝通能力不可低估。此次參加報名的344名學生,平均每年參加社會實踐活動3次,其中有86名在校期間擔任過班長、團支、學生會幹部以及學校的各種協會負責人。通過交談,我們發現,這些大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都比預想的要強許多。如一名叫張輝的應聘者,在談及對基層工作的認識時,他說,自己在農村長大,從小就感到農民苦,收入低,如果能當上村官,很希望能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這種狀況。筆者問,你覺得與村民交往會有哪些困難,他說,大學期間,我任團支,組織過多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感覺與村民打交道應該不會有太大困難。

③大學生村官活動設計對人才的培養和鍛鍊作用不可低估。座談和答卷中,許多鄉鎮領導幹部對大學生村官持樂觀態度,認為大學生村官衝破傳統身份、城鄉、地域等人才壁壘,通過農村廣闊的就業機會和建設新農村的政策機遇及一系列優惠舉措吸引大學畢業生從基層起步、到農村創業,較於以前的直接分配進機關的選人方式,是以“實績用人”的理念在選才用才環節上的生動體現。

三個不容樂觀:

①大學生掌握農業政策的能力不容樂觀。在40份問卷中,有近30位的支部記盼望大學生村官有一定的政策運用能力。而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多數大學生對農業政策一無所知,雖然有一部分也談到農村稅費改革、新農村建設,但與農村工作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②大學生對創業困難的認識狀況不容樂觀。在“您認為大學生到村裡任職會遇到哪些困難”這一問題的回答上,村支多數認為,大學生人生地不熟,容易與其他村幹部產生隔閡,村裡的宗族血緣和鄰里關係錯綜複雜,部分群眾對大學生當村官持不信任態度,加上大學生自身缺乏基層工作經驗,與農村工作要求不相適應等問題,都會影響大學生作用的發揮。而大學生在對“你到農村任職的最大擔憂是什麼”的回答中,多數對到村裡任職的困難估計不足,這樣就很可能造成大學生在任職後的幾次碰壁中,產生消極厭倦情緒。

③大學生專業狀況和村民期望差距不容樂觀。問卷中,村幹部大都希望縣裡能把專業對口(提到較多的有農業種植、養殖,法律,財會,電子資訊,企業管理)、綜合素質較高、為人正直、作風踏實、性格外向、能帶領大家致富創業的優秀大學生派到村裡。而從報名登記情況來看,與村民期盼的對口專業僅佔26%,大學生初出校門,對農村的環境、現狀瞭解不深,對市場經濟瞭解不夠,與經濟發展能聯絡起來的不多。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重視,大學生當村官就極有可能成為“作秀”工程。

三種最大擔憂:

①鄉鎮幹部的擔憂——大學生村官能否長久。大學生剛剛踏上社會,無論家庭還是事業,都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加上每年國家、省市的公務員考試,在2-3年的時間裡,可能都會去考取某一個職位。剛剛對村裡有些感情,工作摸到了頭緒、上路了,又要走人了。從個人情感上來講,應該祝賀他們,但從農村工作的延續性來說,村官的更換頻繁是不利的,所以鄉鎮領導對他們三年後能不能留在農村心存疑慮。

②村裡幹部和群眾的擔憂——大學生的知識能否用得上。問卷中,45%的村民對大學生帶領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疑問,認為大學生只曉得理論知識,缺乏社會實踐,隨便一個鄰里糾紛就可能使其完全亂了陣腳,很難成為群眾發家致富的主心骨。

③大學生的擔憂——三年後能否有個好出路。在待遇上,有80%的大學生明確表示,自己參加考試,並不是看重縣財政每月撥付的固定工資,而主要期盼三年後縣裡的有關承諾能否予以兌現,即表現優秀的,可按照程式優先選用為村支部記,優先推薦錄用為國家工作人員,國家公務員時重點推薦加分,縣直一般事業單位缺編時優先考慮補編;表現特別突出的,經組織考察,可提拔擔任鄉鎮領導幹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優先考慮提拔重用,特別優秀的可以破格提拔。

“四組黃金比例”:

①大學生身份型別比例。相比較而言,豫劇《朝陽溝》中的“栓保”形象代表的是一種走出農村又回到農村的青年知識分子,而“銀環”則是城市青年第一次走進農村。相比較而言,“栓保”所代表的大學生人群更具抗艱苦力,信念更堅定,加之出生農村,在感情上容易融入農村,到農村幹事創業要比“銀環”們容易和可行的多。在這一問題的回答上,大多數村支認為在前幾批的選拔過程中,可以先以走出農村的大學生為主體,大概比例應確定在80:20,並建議在今後的三年中要注意對以此為標準分出的兩種人群進行跟蹤考查,做出資料分析,再行調整。

②筆試與面視分值比例。

如何“執策而臨”

列寧在《偉大的創舉》中指出:“我們應當縝密的研究新的幼芽,極仔細地對待它們,盡力幫助他們成長,並‘照管’這些嫩弱的幼芽。”要使大學生到農村就業成為一種職業性常態,使之成為優化和變革基層管理模式的一支重要力量,就必須找準大學生作用發揮的自身規律,抓住各方面擔憂問題的交織點和結合點,建立成長機制,激發創業熱情。

一、以食之盡其材。就是在生活上、事業上、待遇上讓大學生村官有盼頭、感覺有前途。秦朝的商鞅深知變法一個國家對民眾的信用的重要性,當他分文不差的將五十金獎給那個將長木移至北城的農夫的時候,就已經奠定了變法成功的基礎。大學生村官涉及面很廣,影響也很大,較為敏感地觸動著社會的各種神經,也是打造誠信政府的重要機遇。作為第一次嘗試,首批大學生村官存在一個“信則立”的問題,開好了頭,各種承諾兌現了,各種待遇落實了,大學生到村裡任職的人才流動才可能成為一種常態。“以食之盡其才”,一是要切實解決好村官的生活問題,特別是對到村裡任職的外鄉(村)學生食宿問題有一個統一的辦法;二是為優秀學生村官提供向上晉升的渠道,對能力強的、成績突出的,要按照試行意見中的承諾,該提拔的提拔,該重用的重用,該加分的加分,該留任的留任;三是參照邯鄲縣村支“評星定級”管理辦法,建立一種有利於大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長期創業基層的待遇激勵機制,使管理更趨科學、規範、合理,讓大學生村官有幹勁、有激情、有盼頭。同時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在前幾批的選拔過程中,可以先以走出農村的大學生為主體,因為相比較而言,豫劇《朝陽溝》中的“栓保”形象代表的是一種走出農村又回到農村的青年知識分子,而“銀環”則是城市青年第一次走進農村,相比而言,“栓保”所代表的大學生人群更具抗艱苦力,信念更堅定,加之出生農村,在感情上容易融入農村,到農村幹事創業要比“銀環”們容易和可行的多。

二、以鳴之通其意:就是要建設起大學生村官與三種人群(村民、縣鄉村領導幹部、大學生村官群體其他成員)的和諧交流平臺。“銀環”的形象告訴我們,大學生到農村創業一定會有一段備受煎熬和考驗的心理嬗變歷程,在一開始時,不太可能與村民建立平等和諧的溝通和傾訴關係。所以,政府在推進大學生村官工程的同時,要積極建立各種形式的平臺。一要暢通大學生村官向上級反映問題的渠道。各級領導和組織、人事部門要定期組織大學生村官民主生活會,聽取工作彙報,掌握工作情況,瞭解工作狀態,解決工作難題,在思想和工作上給予他們良好的建議,給他們提供更大的價值實現空間。二要建立一個大學生村官交流平臺。讓他們在平等交流的對話氛圍中,把成長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講出來,把工作中的體會和經驗講出來,不僅可以滿足大學生村官的傾訴需求,而且可以推動和促進工作。如有可能,可以創刊《大學生村幹部交流》,互相交流、互相溝通、互相傾訴的平臺,幫助他們從事物的實際情況入手,幫助他們把握農村工作的實際規律,鼓勵他們結合實際,結合自己理論學識,提出有利於村莊發展的新思路、新看法。三是以“村支部+協會”的黨組織設定方式為基礎,鼓勵大學生村官到新興的農產品協會中學習、任職,並努力成長為協會的骨幹力量,通過共同的工作主題,克服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和與村民溝通交流困難帶來的各種問題。

三、以策之安其道:就是要尊重大學生村官的特有規律使“大學生村官”村官在新農村建設中盡其用,盡其才。結合調查問卷結果,我們認為,“以策之安其道”,主要是做到讓他們“有備”、“有為”、“有權”。“有備”,就是讓大學生村官進村前做到兩個“基本有數”,一是對所到村莊的實際情況做到心理有數,即便是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剛從校園裡出來直接到農村一線工作,由於對農村實際情況瞭解太少,常會感到無從下手。所以在大學生進入村莊前,最好由鄉鎮牽頭,對村裡的基本情況、村族姓氏、主要產業、薄弱環節、發展方向以及對大學生的工作角色期待等做一詳實的整理與建議,使大學生對村裡狀況有一個較為細緻的瞭解。另外還要做到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政策做到心裡有數。建議在大學生進入村莊之前由組織部集中開展一次農村政策培訓,以農村工作為主題,注重以新農村建設、文明生態村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等課題為重點,並緊密聯絡我縣發展農村的思路和經驗,務求實效。“有為”,就是讓“大學生村官”有事幹、有作為。“大學生村官”既不是單純為了安排就業,也不是為了“作秀”,靠捧著、哄著、保著不行,必須把他們放到工作第一線,交任務,壓擔子,應適時給他們下一些“硬任務”,安排些“頭疼事”,讓他們在實踐的磨練中不斷增長才幹,使他們通過辦實事的過程受到鍛鍊,經受考驗,增長才幹,樹立威望。比如,文明生態村建設、農村治安穩定、農田科技指導推廣、致富資訊傳遞、法律知識推廣等,大學生村官都可以有很大的作用空間。“有權”,就是要充分尊重“大學生村官”的意見,讓他們“說了算”。很多大學生村官在具體工作中常會提出一些新的見解、新的思路,這時,村幹部、村民應積極對待,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只要是看準了,認為可行,就要積極放權,積極支援,積極配合,為之創造有利條件,放手讓他們去幹。

專題調研報告15

一是政府各部門缺乏有效的農村扶貧開發資源整合機制。政府各相關主管部門安排到貧困地區的各種扶貧資源沒有真正形成合力,資金分散、專案重複、多頭申報、分頭實施、各行其是的問題普遍存在,“整體推進”效果不明顯,扶貧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由於資金短缺,致使專案後續管理工作滯後,影響了扶貧貧專案綜合效益的發揮。如農村道路維護問題、安全飲水工程後續管理和水價高的問題十分突出。三是貧困戶貸款難的問題依然存在。由於銀行貸款門檻較高,貧困戶缺乏金融機構認可的有效抵押物,普遍存在到戶貼息貸款落實難的問題。

監督問責不嚴。問卷調查顯示,40%的認為對幹部責任追究失之於寬、失之於軟是造成“庸懶散軟”的重要原因;20%的認為對職能部門的監管仍然不力。比如,控違拆違等一些綜合性工作,由於各部門之間職責界定不清晰、不明確,導致問題出現後,上下級之間、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無法追責到人、到崗。在追責過程中,對一般幹部追責多,對領導幹部追責少;對不作為、亂作為等“大問題”追責多,對慢作為、偽作為等“小問題”追責少;重行政問責,輕經濟處罰;重經濟領域,輕社會領域,對一些“人情第一,感情至上”的幹部缺乏問責。

“十三五”時期的發展設想

(一)總體思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深化改革和有關商務經濟發展的精神,緊扣加快發展這一主題,突出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和專案建設兩大重點,拓展外經、外貿和消費三大領域,依託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宜昌特大城市建設和枝江中等城市建設四大新增長點,全面推進全市商務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到“十三五”期末的20xx年,全市完成外貿出口總額4.62億美元,年均增長12%;利用外資總額7461萬美元,年均增長1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億元,年均增長13%;限上企業年新增15家以上,總數達到281家。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力爭在“十三五”期末接近50%的水平。

(三)重點工作

1.抓好商貿專案建設工作。抓住國家推進“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的重大機遇和宜昌市建設特大城市戰略,大力招引商貿專案,建設商貿物流大市,到“十三五”期末總投資600億元的14個重大商貿專案爭取全面開工建設。

市政府召開“十三五”規劃綱要徵求意見座談會,聽取社會各界人士代表對《常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的意見建議。市長費高雲出席會議並講話。

“十三五”期間我市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的總體定位是:依託優越的區位和交通優勢,立足枝江,服務荊荊宜,輻射鄂西和渝蓉,建成集現代商貿物流和現代服務業為一體的區域性市場中心。

規劃建設的總體思路是構建“一核,兩心,七節點”的大商貿流通體系:“一核”即一個核心商業圈,以民主大道為主軸,向兩廂拓展,打造充滿現代活力和具有較強輻射力的核心商業聚集圈;“兩心”即在城西新區和城北新區建設中形成城西商務金融中心和城北倉儲物流服務中心;“七節點”即安福寺、白洋、顧店、百里洲、七星臺、問安、仙女七個鎮建設“一鎮一品”的特色商貿物流節點。具體措施如下:

棚戶區改造專案。完成坤泰龍城、久鼎家園、糧食局飼料公司、馨園居北側平房、中華新村、石油公司東側原物資局、石油公司家屬院、原縣醫院東側平房等危舊平房改造專案;完成佔地67.6畝的老管廠搬遷及周邊拆遷工程,適時啟動商住開發工程;按照拆遷改造政策程式有序實施縣委東側、職教中心東側、百度小區西側、福源小區南側、原新興路國小周邊、火車站廣場北側、原電力局辦公樓南側、人行北側、第二幼兒園周邊等區域舊平房拆遷改造專案。

一是建設一箇中心商務區,即城西新區中心商務區(CBD)。在城西新區規劃建設中,集中規劃引進金融、商業、貿易、資訊等服務機構,完善商務辦公、酒店、公寓、會展、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形成枝江中心商務區。

狠抓安全工作,確保師生平安。多年來,學校始終把學校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對安全工作也沒有絲毫放鬆,始終把安全工作當作首要任務來抓。一是結合村情校情,進一步制定完善各種安全制度和應急預案,成立各項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校長為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明確有專人負責安全工作,並不定期開展各項安全演練;二是擬“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發至每一位家長手中,讓每一位學生家長自覺參與到管理學生安全工作之中;三是層層簽訂責任狀,即校長跟各班主任簽訂,班主任跟學生家長簽訂,做到責任到人,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四是每一位教師充當學生家長,對每一位學生關心備至,尤其惡劣天氣,實行教師分片護送學生制度,深受社會和家長的高度評價。

二是建設兩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即禮化路商業綜合體和民主大道濱江商業綜合體。利用禮化路原枝江賓館及周邊區域,民主大道江邊東西兩廂老城區,建設兩個大型商業綜合體,每個佔地在100畝以上,體量在10萬O以上,集超市、百貨、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成為民主大道核心商圈的重要支撐。

三是建設三條特色街,即董市老街明清文化街、馬店水庫生態風情街、團結路IT數碼街。利用董市老街及周邊區域,修復明清古建築,形成以明清文化、餐飲、旅遊紀念品、影像、書畫等為特色的明清文化街。依託馬店水庫,在水庫周邊生態圈內,開發以農家樂、綠色採摘、特色餐飲等為主題,集觀光、休閒、餐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風情街。以團結路衛生巷至公園橋頭街段為主體,設定IT數碼產品大型專業店和專賣店,適當佈局婚紗攝影、中西簡餐、咖啡茶座等,形成現代氛圍濃厚的IT數碼街。

四是規劃建設四大商貿物流園,即姚港化工物流園、城東農產品物流園、東湖大道商貿物流園、城北工業物流園。姚港化工物流園選址於姚港化工園新老318國道之間,佔地1100畝,以化工產品倉儲、物流運輸為主。城東農產品物流園選址於金山大道近長江路段以東,佔地1000畝,以農產品倉儲物流運輸為主,配以農產品批發專業大市場。東湖大道商貿物流園選址於東湖大道兩邊,佔地2500畝,集五金機電大市場、家居建材大市場、農資大市場、汽車商貿城、醫藥配送中心、商貿配送中心等專業市場和物流配送為一體,形成區域性市場物流中心。城北工業物流園選址於枝江北站以北,佔地1500畝,以工業產品倉儲物流運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