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優秀的讀書筆記

才智咖 人氣:8.05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寬容》優秀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寬容》優秀的讀書筆記

《寬容》優秀的讀書筆記1

寬容是一時的忍讓,寬容是一種力量,寬容也是一種美德,更是成長的綠蔭。這就是我今天讀完《寬容》後的感想。

《寬容》主要寫了作者生病住院,一位年輕的護士為作者扎針,可是打了兩下也沒扎中,妻子非常惱火,就叫她請她們的護士長過來,可作者卻沒有責備她,反而鼓勵她,讓她再扎一針,最後護士用力插入血管,終於一針見血。

作者待人如此寬容,而我常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和作者比起來,我真是慚愧不已。記得有一次,小明在交作業的時候,因為跑得太快,不小心撞到了我的鉛筆盒,只聽見“砰”的一聲,我的鉛筆盒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我頓時氣得火冒三丈,一下子站起來,手指著小明的鼻子大聲地說:“你幹嘛跑那麼快呀,你看,我的鉛筆盒都被摔壞了。”“我…我…我不是故意的,對不起。”小明支支吾吾地說。“對不起有什麼用,我的鉛筆盒都壞了,你賠給我。”我氣勢洶洶地說。頓時小明漲紅了臉,低著頭不說話。第二天,在我的桌子上出現了一個新鉛筆盒,比我原來那個更精緻,可我卻怎麼也樂不起來。從那以後,我們再也不說話了,總是覺得有堵牆把我和小明的友誼給擋住了。

讀了《寬容》這篇文章,我豁然開朗,他讓我明白不能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要像文中的作者一樣學會寬容。即使別人犯錯,我也要原諒他們,這樣才會得到更多的朋友。難怪紀伯倫曾經說: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寬容是冬日和煦的陽光,會融化了你心中寒冷的冰塊;寬容是夏日裡的一陣涼風,會帶給你無限的涼爽;寬容是夏日裡的一層綠蔭,會幫你遮住刺目的日光。我決定了,明天就帶著歉意和鉛筆盒,去拾起我和小明丟失的友誼。

《寬容》優秀的讀書筆記2

寬容人類精神上的“不寬容”

著名作家房龍的名著《寬容》,是一部描寫人類思想發展史、暢銷近百年的通俗歷史讀本。作者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從不同宗教派別的衝突中尋找背後的深層根源,為我們展示了一幕幕因為固執己見所帶來的人間悲劇,勾勒了一幅幅人類因為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發展場景。結合原著,寬容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奢侈品;寬容是對文明的唯一考驗,也是對文化的最大考驗。這是一部人類思想的解放史,房龍用手中那支有魔力的筆展示人類尋求自由的漫長過程。

何謂寬容?《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不追究。而我在閱讀了房龍這部用文藝性筆法敘述了自中世紀以來人類反抗無知、偏執和暴虐的歷史作品後,對寬容的理解更簡單明瞭。寬容即寬恕和包容,就是用一顆寬大、包容的心去對待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這絕不是無原則地一味遷就,也不是懦弱無能地委屈忍讓。不是軟弱無能,而是一種智慧,一種風度,一種氣量。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是成熟的一個標誌。能夠寬容別人是尊貴的,是高雅的。寬容是一種美德,能夠理解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理解自己則是一種豁達。寬容是人類至高無尚的美德,放射人性獨有的光芒。因為寬容包含著人的心靈,因為寬容可以超越一切,因為寬容需要一顆博大的心。

然而遺憾的是,一說起寬容,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寬容了別人,會讓對方感到我是軟弱無能的,軟弱的人只會被別人欺負!

其實不然,寬容不是軟弱,不是無能,而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它可以使人際摩擦減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化衝突為祥和,化干戈為玉帛,一個懂得寬容的人,他的天地一定廣闊,精神一定充實,心靈一定純潔,靈魂一定美麗!

寬容是一種人生的修養。我們稱頌為人厚道、寬以待人,我們鄙夷尖酸刻薄、苛求於人;我們欣賞相逢一笑泯恩仇,我們不齒冤冤相報無盡休。作為修養,寬容就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就是國人謙遜真誠,待人禮讓大度;就是能夠寬恕別人無意間對自己的傷害……換言之,它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在寬容的背後,蘊含的是愛心和堅強,是挺直的脊樑,是博大的胸懷。寬容是一種做人的原則。人只要在社會中生活,就必須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寬巨集大度者,能夠允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甚至尊重、悅納與自己志趣不投,抑或格格不入的人或事。面對非議、誤解,過多的爭辯和反脣相譏,只能事與願違,惡性迴圈。相反,如能冷靜、忍耐、諒解,容時間作證,最終可以冰釋前嫌,握手言和。當然,它還必須具備一個前提,那就是不違背憲法和相應的法律。大度者,能夠以德報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寬容教會人們為人處世,教會人們和平共處,也教會人們合作與共同發展。寬容也是一種思維方式。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人向另外一些人爭取自己的'權力,或者批判對方的觀念、堅持自己的學說,他們總是指責對方的專橫為不寬容;而當他們一旦擁有了權力,一旦自己的學說被承認後,便多以不寬容的態度來對待那些批評他們的人。我們說,寬容既不是

一種武器,也不是一面旗幟,更不是一番說辭,而一種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所產生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可以使人們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視野,也可以使人們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如果對於一切新事物都不採取寬容的態度,那麼,社會也就無法進步了,人類也就只能生活在愚昧、黑暗、弱肉強食的野蠻時代。

怎樣做到寬容。

要做到寬容別人,首先要學會寬容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摔上幾跤也在所難免。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人不理解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其次要寬容地善待他人。沒有必要和他人斤斤計較,沒有必要和他人爭強逐利。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冤冤相報何時了,與其去記恨和報復別人,不如去理解和寬容別人。給他人讓一條路,就是給自己留一條路。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如果我們都善於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沿他人思緒斟酌一番,人與人之間也許能相互寬容,諒解。忘記昨日的是非,忘記別人先前對自己的指責和謾罵,時間是最好的止痛劑。學會忘卻,生活才有陽光,才有歡樂。

記得小時候,我一直是一個樂天派份子,不論是考試失利或是與朋友鬧彆扭,我都像一個沒事人一樣,彷彿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能讓我變的不開心的事情。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著學習和工作的壓力,我慢慢地溶入了多愁善感的人群,讓自己憂傷的事情越

來越多,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少,直到後來,彷彿只有沉醉在街舞與音樂的海洋裡的時候才會快樂,只有和朋友交流心事的時候才不會寂寞。真的不知道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現在想想,也許是因為我自己也已迷失了寬容的心境吧!倒不是說自己無法容忍他人的錯處與誤解,而是自己對快樂的定義下的過高了。其實,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當你從不同的角度上去看的時候,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親情、友情、愛情也是如此。也許,樂觀的人看身邊的事物都會是多彩的,而悲觀的人看身邊的一切都是灰色的。

寬容對於自己來說是無比重要的。更何況一個國家。但是,國家講究的是“不寬容”。

在面臨全球化經濟的今天,一個國家要想站穩腳跟,就必須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國家內部的改革、對外的開放必不可少,一個個舊企業面臨停產甚至倒閉,一批新興工業正在迅速崛起,市場經濟來不得一絲一毫的寬容。緊抓實效,落實方針,適時調整,抓準機遇,迎接挑戰。一個國家只有對自己不寬容,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看完這本書,腦海中時常會浮現出奧斯卡電影“撞車”中的種種片段,不同種族之間相互的碰撞、摩擦,誤解、猜疑和不信任讓人們互相傷害、彼此受傷。其實,歸根結底,是人們心中的恐懼感在作祟。因為害怕受傷,所以跌跌撞撞。

作者結尾寫道:但是它會到來的,它將緊隨著人類第一個真正的勝利——對人類自身的恐懼的征服——而到來,歷史將記下這一切。的確,寬容兩個字,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和做人一樣。無論是大

學還是將來工作,我們都要慢慢懂得去欣賞,去接受。身邊總是美好的,活著就是美好的事。或者我們也可以從房龍的《寬容》裡提取點東西來,“他相信對於世界的拯救要靠每個人的共同努力,要想改造好世界,首先得改造好每一個人。”這句話是否也可以這樣改寫:“要想拯救別人,首先得拯救好自己。”

學會寬容,做一個聰明人。

《寬容》優秀的讀書筆記3

房龍的《寬容》,初讀起來以為是講述歷史的小說,再讀一遍,又覺得像是哲學理論書籍,可是它的封面上卻赫然寫著文學名著的標籤。不管如何,他是一本人文社科類圖書。讀人文社科類圖書的特點是可以很隨意,發散思維強,一本書的閱讀會引發相關若干書籍的閱讀慾望,但也有一個限制條件,如果沒有比較豐富的人文學科知識背景,許多書根本讀不懂。

《寬容》中的大多數章節談論宗教的影響,著眼點放在了西方主流歷史上,對於中國歷史,似乎不是那麼回事,中世紀歐洲有宗教統治,由此產生了許多悲慘的事,人類總是相互折磨對抗難以寬容,看到房龍的.客觀冷靜描述,才明瞭歷史上發生的許多事實是多麼殘酷冷血,而今日的文明進步則比往日有了多麼大的質的提升。

書中描繪了宗教在歷史上的許多罪惡,反諷的是宗教創立之初,其實正宣揚為了人們的救贖,為了底層人民的幸福,誰知最終自己卻成為了專制的代名詞,宗教所宣揚的自由、創立宗教王國的幻想成了工具,成了統治人的藉口,閱讀這本書,讓我能從更深入的本質中反思許多社會現象,用更加長遠的目光去看待歷史,看待當下發生的許多事,以史為鑑,今日的各種紛擾是如此的瑣屑。

書名《寬容》描述的卻是種種的不寬容,作者還是比較堅定的樂觀主義,他堅信未來,寬容一定會實現,也許是千年,也許是10萬年之後。

反思一下,寬容的態度何嘗不是我們所缺乏的?處於變化中的孩子往往通過各種錯誤來成長,可是我們大人卻往往對他們一丁點的缺點也不能寬容。

寬容看似容易簡單,實則太難!

二十世紀人類的兩次世界大戰,近代各種種族仇恨屠殺,想起看過的一部電影《野獸良民》也叫《美國檔案》,人類真正成為寬容的那一天,真的離我們很遙遠。

作為教育者,讀了此書當有所反省,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同事以及身邊的社會。

寬容的背後是自信、無私和勤奮,我們追尋的目標應該是這三者,我們只有做到這些要求,方能真正擁有寬容之心!

《寬容》優秀的讀書筆記4

是荷蘭裔美國人,作家、歷史地理學家。著有《寬容》《人類的故事》《文明的開端》和《聖經的故事》等作品。當時作為通俗歷史學家的房龍在美國已是家喻戶曉。他用手中那只有魔力的筆,生動地描繪了在西方文化最顯著的脈絡——在___文化的發展中,人類是怎樣一直與“不寬容”做鬥爭的。

在這本書裡,大多是關於“不寬容”的描述。人類因為固執、無知和利益而無法克服自身的恐懼,沒辦法進入一個真正多元、健康、完善的世界。這個書名恰好是對人類文明程序中一切“不寬容”的絕佳反諷,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對“寬容”最有力的呼喚。

這是一本時間跨度相當長的歷史類書籍。作者從蠻荒時代一直寫到了20世紀20年代,從尼羅河流域跨到了冰島,與其說這是一部西方宗教方面的簡史,我覺得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人性與發展的思想史。在文明的程序中,寬容與不寬容始終在鬥爭,從未停止過。也許,恐怖是導致不寬容行為出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任何一個時代,統治者出於一種害怕不安的心理,便會將這種心理轉化成行動,頒佈各種不寬容的政策法規,來壓制他的臣民。其實政策也好,宗教也罷,我認為這都是一種手段。一種統治者希望達到自己目的所採取的行動。這種行動一旦開始,也就是“不寬容”的開始。本書的書名雖然是“寬容”,但作者的筆墨幾乎都在描述“不寬容”,已寬容為題,以不寬容為主體,這大概也是本書的精彩之一吧。這個題目也極盡諷刺意味。很顯然,我們需要寬容,寬容才能讓文明發展,讓社會進步,但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卻充滿了不寬容。

我們期待美好,期待寬容。為了那一天,我們可能要等一萬年,也可能要等十萬年。但是,只要人類戰勝自己的恐懼,這一天就不會遙遠。

《寬容》優秀的讀書筆記5

這本書語言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思想深刻且內容涵蓋甚廣,娓娓道來之時整部西方歷史躍然紙上。這是一本人類學指南,書中提到寬容的定義是: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或公認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

作者認為現代的不寬容可以分為三種:懶惰的不寬容,無知的不寬容以及自私自利的不寬容。

第一種不寬容可能是最普遍的現象。書中舉了一匹老馬的故事,這匹老馬這個鎮子生活了25年,它的生活道路已經完全定型,這個鎮子的一切禮儀、風俗、習慣,在它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其他鎮子的禮儀、風俗和習慣在它看來顯然是大錯特錯的,直到它老死都會如此固執己見。就是因為有這類先入為主的種種不寬容,父母才會常常對自己孩子們不明智的舉止大搖其頭,他通常還會使所有滿懷新思想的人變成人類共同的敵人。

第二種不寬容則有變本加厲之勢。無知的人,就因為他的無知,便可能成為一個危險的人。但是,如果她還竭盡全力地為自己的智力匱乏找藉口的話,那他就無藥可救了。因為他已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建立了堅不可摧的花崗岩堡壘,他深信自己絕對正確,並從高高在上、令人敬畏的要塞頂端公然向他所有的敵人開戰,質問他們有何理由的活在世上。

第三種不寬容是由人們的自私自利引發的。耶穌來到耶路撒冷傳教損害了所有靠神廟祭祀謀生的人,聖保羅來到以弗所傳教損害了當地珠寶商的利益,因此,耶穌和聖保羅都被處死了。

當我們試圖研究不寬容時,必須牢牢記住,我們要處理的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難題。只有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我們才可能發現自己面臨的僅僅是三種不寬容的一種,更多的情形下我們會發現,三種不寬容是糾纏混雜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

西方的歷史與宗教密不可分,書中講的寬容多是宗教寬容。書中較為詳細地敘述了西方歷史上的一系列名人的思想和生平,如伊拉斯謨、馬丁路德、斯賓諾莎等,讀此書可以深入瞭解西方歷史的變遷和思想的演進。

作者指出,人類不寬容的根源在於恐懼,人因為無知而恐懼,因為恐懼而不寬容。中世紀的宗教極不寬容,只相信自己是唯一真理,對所謂異端進行殘酷鎮壓,甚至發動戰爭。人類總是恐懼不同,害怕改變,如同序言中的故事一樣,人類期望的是在寧靜的無知之谷幸福地著,一旦有人跳出來說另外的世界或不同的思想,莫名的恐懼就會湧上心頭。

當今社會依然充滿了不寬容,雖然宗教的不寬容弱化了,但又產生了民族的不寬容、意識形態的不寬容。但整個人類在寬容這條道路上是不斷前進的,歷史上不寬容產生的慘痛的教訓讓人們知道了寬容,教會了人類求同存異。作者也指出整個人類的歷史還很短,雖然寬容這條路任重而道遠,但作者充滿信心,雖然那是在遙遠的未來。

TAGS: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