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兒童鬼節?

才智咖 人氣:3.17W

萬聖節受熱捧是崇洋媚外?跟風低齡化 成兒童鬼節

什麼是兒童鬼節?

與聖誕節、情人節一樣,起源於西方的萬聖節如今也逐漸為中國年輕人所接受。但記者採訪後發現,萬聖節目前出現了低齡化跟風現象,各種萬聖節作業讓學生苦不堪言,有家長們直呼:“這分明就是兒童鬼節”。據家長爆料,幼兒園周邊的南瓜都賣斷貨,全是用來做燈的。

除了購買這類帶有恐怖色彩的道具之外,越來越多學校將萬聖節作為一項重要活動,這也讓不少家長苦不堪言。昨天,顧女士就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張自己連夜製作南瓜燈的照片。她告訴記者,最近接到幼兒園的通知,說要給孩子過萬聖節,讓家長們幫著準備一個南瓜燈。“幼兒園附近的菜攤上,南瓜都賣斷貨了。”顧女士搖著頭說,“為了參評,質量不好都不行。”

和顧女士一樣為此煩惱的家長不在少數。面具、服裝,甚至是各種帽子、魔杖等配件,全套買齊花費也不小,一套幾乎都要200元左右。不少家長很是糾結,私下議論著:“幼兒園裡過萬聖節真的合適嗎?”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為“萬聖節”,前一夜,孩子們穿上服飾、戴上面具,去挨家挨戶敲門,索要糖果或者搗蛋,非常有趣。然而,萬聖節到了中國卻逐漸演化成“兒童鬼節”,而且在商家大肆宣傳下,有越來越變味的感覺。

有心理學家也提醒,如今萬聖節的服飾和情節都和恐怖相關,對於成年人或許影響不大,但對於幻想和現實尚不清晰的幼兒來說,不利於其性格形成。

引發討論:“洋節”熱鬧有商家炒作因素?

這幾天,不少大賣場裡紛紛增加櫃面,主推銷售各類萬聖節商品。理貨員不時為銷售一空的櫃檯補貨,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骷髏、鬼怪面具。昨天,記者在仙霞路上的一家商場裡看見,類似殭屍鬼怪等頗為嚇人的面具被放在一樓文具用品等較醒目的位置。營業員說,最近不少小孩子都來買面具。“這個賣得最好,二十幾元。”營業員指著一個類似恐怖片《驚聲尖叫》表情的鬼怪面具介紹。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有些面具不僅造型誇張,甚至已經到了驚悚的地步。在浦江鎮的一家大賣場裡,萬聖節裝飾物被集中堆放在一起。走近一看,全是一個個淌著血的恐怖塑膠頭套,面目猙獰,看著讓人頗為不舒服。營業員私下告訴記者,不少孩子會結伴來購買,戴在頭上後相互追逐。而類似模擬大蜘蛛、“血漿”飲料等用來嚇唬人的配套商品也賣得很火熱。

值得注意的是,在記者的隨機採訪中,對於萬聖節,幾位受訪者均不同程度提到了“商家”。對此,專家表示,有些節日基本是被商家操縱了,自己曾經在國外經歷過萬聖節,基本都是各家自發地過,街頭氣氛遠沒有想象中那般濃烈,商家也沒有太多刻意渲染,“如果能多瞭解一些西方節日的背景,這種被動過節的情況可能會避免”。

學者點評:或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

從情人節、萬聖節,到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洋節”在國內總能受到年輕人的關注。而在某種程度上,一些性質相同的“國產”節日卻似乎沒能享受同等待遇。胡野秋分析稱,首先,這可算作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當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傳承不暢,異域文化就會輕易地俘虜人們”。

“再有,文化本身就是在互相滲透和融合中發展的`。”胡野秋進一步指出,但由於缺乏文化引導的市場經濟,使得商家以獲取商業利益的最大化為唯一目標,“過度營銷洋節,導致消費時代的年輕人被動捲入”。

不過,並不能簡單地認定“熱衷於過萬聖節”便是崇洋媚外的表現:在文化大融合的時代,文化多元是必然的,再加上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內容、形式均失傳多年,年輕人選擇熱鬧喜慶的萬聖節無可厚非。

但要引起重視的是,我們該怎麼恢復我們民族的節慶文化?要讓民眾尤其是年輕人懂得如何過自己的節日。不然長期缺乏了文化的主體性,將來的國人恐怕都只會過洋節了。

TAGS:兒童 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