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脾胃養生常識

才智咖 人氣:2.44W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到達黃經330°。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雨水脾胃養生常識,歡迎閱讀!

雨水脾胃養生常識

雨水脾胃養生常識

“鬥指壬為雨水,東鳳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天一生水,春屬木,木生於水,故立春之後繼之雨水。”這時,黃河流域一帶的降雪已不多見,雪開始變成雨水降落。雨水節氣,江淮地區盛行的天氣過程也發生顯著的變化,冷空氣影響前後,氣溫變化幅度加大,冷暖氣團交匯時,會出現連陰雨雪天氣。但此時北方處於春旱季節,“春雨貴如油”是其真實的寫照。

根據雨水節氣對自然界的影響,聯絡到養生我們應著重強調“調養脾胃”的重要性。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決定著人之壽夭。

明代醫家張景嶽說過:“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明代醫學家王文祿指出:“養脾者,養氣也。養氣者,養生之要也”。可見,脾胃健旺是人健康長壽的基礎。

按照傳統醫學與五行的`關係,春之於肝木,怎麼會與脾土有關係呢?

五臟在生理上相互聯絡,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脾(胃)屬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運送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為氣血生化之源。在春季,肝旺而脾弱,脾弱又會使脾胃的運轉、消化功能受影響,這就勢必會引發精神抑鬱、腹脹腹痛等。

脾胃虛弱是滋生百病的主要原因。中醫學稱脾胃為“水穀之海”,益氣化生營血是其基本功能。人體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如營衛(營養物質)、氣血、津液、精髓等,又都化生於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臟腑功能才能強盛。脾胃是氣機上下調達的通路,脾胃協調,可促進和調節機體新陳代謝,保證生命活動的協調平衡。元氣是人身健康之本,脾胃貝!J是元氣之本。元代著名醫學家李東垣說過:“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他在《脾胃論》中指出:“真氣又名元氣,乃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內傷脾胃,百病叢生”。

可見,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正因為此,歷代醫家、養生家都很重視脾胃的護養。現代醫學實驗證明,調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防老抗衰。

調養脾胃的具體方法可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地進行。值得注意的是,養脾也要靜心。養生專家認為,養脾應以精神調攝為主。

首先,要保證心平氣和,使肝氣不橫逆,使脾胃安寧,讓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以達到健脾的目的。其次,靜心養氣,既不會擾亂心血,也不會損耗心氣,使心氣充和,進而滋養脾臟,養脾得以健胃。

“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春天的天氣多變,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只有情志相適,加上飲食或藥物的調養,再堅持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健脾的功效才會更明顯。

【延伸閱讀】

草木蔭動雨水到

每年2月19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雨水,表示兩層意思,其一是大氣降水的形態由冬季的固態水—降雪為主,轉為以液態水—降雨為主;其二是自“雨水”節氣以後,天氣回暖,南方暖溼氣流勢力漸強,降水量也逐漸增多了。

“雨水”和“穀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自然降水現象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意思是說,“雨水”節氣後,萬物開始萌動,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書》中就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載。

草木的萌動是有條件的,即要有“水”作為基礎。按古代“五行”的“木火土金水”的水土“相生”之說,春屬於木,木生之於水。即要有後來萬木蔥鬱的春天,必須有水作為先.導。所以,在二十四節氣的“立春”之後,“春分”之前,就一定會有一節氣冠名“雨水”。這是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具體表現,現在看來也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如現代氣象科學觀測研究表明,“雨水”

過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已達到0℃以上,黃淮平原日平均氣溫已在3℃左右,江南平均氣溫在5℃上下,華南地區氣溫已超過10℃,但華北平原平均氣溫仍在O℃以下。所以說,在這樣的氣候背景下,黃淮平原及其以南地區自然降水多呈液態形式,而華北平原有時仍會雪花紛飛,但都預示著春天就要到了。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其《詠梅》詞中就寫道:“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作為以耕作為主的農民朋友來說,他們所關心的是如何抓住“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關鍵季節,進行春耕、春種、春管,實現“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的願望。

就大田來看,“雨水”前後,油菜、冬麥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較多。而華北、西北以及黃淮地區,這時降水量一般較少,常不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後應及時春灌,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即常說的“春雨(水)貴如油”。同時,在雨水期間,還要對那些沒有進行秋翻的土地,特別是谷茬、糜茬等硬茬子地,要趁著有凍未化的時機,抓緊用拉子把茬子拖一遍,或用碾子壓一壓,然後把茬子拖倒壓碎,這樣,既能保證播種質量,又可達到抗旱保墒的效果。淮河以南地區,此時一般雨水較多,應做好農田清溝瀝水,中耕除草,預防溼害爛根。華南雙季早稻育秧工作已經開始,為防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天氣對秧苗的危害,應注意抓住“冷尾暖頭”天氣,搶晴播種,力爭一播全苗。

另外,在南方,天氣雖很暖和了,但在早春也是多變的,雨水前後一定要管理好番茄苗、茄子苗和辣椒苗。主要管理措施有:

①天氣寒冷,要加強防凍保暖,但也要注意通風換氣,防止悶壞秧苗。

②適當控制肥、水,防止秧苗徒長,但不能控制過分,否則會影響秧苗生長,出現瘦、小、黃的秧苗。

③苗床和營養缽用的垃圾泥、欄肥、人糞等都要經過充分腐熟,不然會感染病害或引來蟲害或發熱燒苗根。苗床施肥不要施生肥、濃肥,使用化肥要特別注意濃度,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