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工傷保險規定2015

才智咖 人氣:2.53W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鑑定管理辦法》(人社部令第21號)等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廣州市工傷保險規定2015

第二條 本市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統稱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參加工傷保險,併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統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國家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應當為與之建立勞動關係的工勤人員依法參加工傷保險,並繳納工傷保險費。

國家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參加工傷保險,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本市工傷保險工作,指導各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開展工傷保險工作,並對其執行有關政策、法規、標準和服務質量等情況實施監督管理。

各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各自轄區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按屬地管理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辦理工傷認定業務,並負責處理工傷認定的信訪、投訴、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和檔案資料管理等相關工作。

本市跨行政區工傷案件的受理,按照以下規定執行:

(一)受傷害職工已參加本市工傷保險的,由參保地的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受理。

(二)受傷害職工未參加本市工傷保險,用人單位註冊地在本市的,由用人單位註冊地的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受(辦)理;用人單位註冊地不在本市的,由其生產經營地的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受(辦)理。

第四條 工傷保險費根據一、二、三類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分別按上年度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1?5%的比例徵集。各行業的基準繳費費率按《廣州市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表》(附件1)執行。

第五條 實行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和獎勵率制度。根據用人單位安全生產、工傷預防狀況和工傷事故發生率以及用人單位對應行業繳費費率,確定用人單位的浮動費率和獎勵率,並由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下簡稱市社保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情況等因素,每年7月進行一次浮動費率和獎勵率調整。浮動費率和獎勵率按用人單位上年度基金收支率確定檔次。用人單位上年度基金收支率為用人單位上年度領取各項工傷保險待遇費用總額佔該用人單位上年度所繳納工傷保險費總額的比例。具體標準按《廣州市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和獎勵率表》(附件2)執行。原基準繳費費率為0?5%的用人單位,不實行浮動費率。

第六條 工傷保險獎勵費在按規定提取的工傷預防費專案中列支。主要用於獎勵安全生產、工傷預防工作效果好的參保單位,以及按有關規定開展工傷預防的相關專案。獎勵費用在工傷預防費的“安全生產獎勵費”專案中列支,具體標準按《廣州市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和獎勵率表》(附件2)執行。對參保單位的獎勵費不得超過當年可提取的工傷預防費總額的35%。用於開展實施工傷預防相關專案的費用不得超過當年可提取的工傷預防費總額的35%,並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統籌使用。參保單位當年度實際工傷保險獎勵費在200元以下(含200元)的暫不計發,留待跨年度調劑使用。

第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用人單位應當通知所在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並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並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勞動合同或者存在勞動關係的有效證明;

(三)首次病歷及治療期間的全部有效的醫療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有關規定影印或者複製的檢查、檢驗報告等完整病歷材料;

(四)受傷害職工的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影印件;

(五)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第八條 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並在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規定的時限內提交證據,逾期不舉證的,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或者調查取得的證據,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第九條 在區、縣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作出工傷認定後,工傷職工自受傷害之日起1年以內,發現原工傷認定部位(或診斷)之外另有傷情(合併症或後遺症除外)的,按工傷認定的程式辦理。確認新發現傷情為當次工傷導致的,給予作出增補工傷傷情的認定,並按規定進行勞動能力鑑定。

第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醫療(康復)的,應當按以下規定進行工傷醫療(康復)期確認:

(一)工傷職工只需門診醫療的,自受傷害之日起1年以內,不需辦理工傷醫療(康復)期確認,憑《工傷認定決定書》享受相應的門診醫療待遇。

(二)工傷職工需住院醫療(康復)的,在作出工傷認定決定後,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市勞動能力鑑定機構(以下簡稱市勞鑑機構)申請工傷住院醫療(康復)期確認,明確享受工傷住院醫療(康復)待遇的部位和期限等事項。

(三)工傷職工自受傷害之日起滿1年後仍需門診醫療(康復)的,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應當向市勞鑑機構申請辦理工傷門診醫療(康復)期確認;工傷職工住院醫療(康復)期終結後仍需住院醫療(康復)的,應當辦理再次工傷住院醫療(康復)期確認。每次確認後延長的工傷門診醫療(康復)期和工傷住院醫療(康復)期不得超過2個月。

(四)對塵肺、癲癇、慢性骨髓炎等特殊傷(病)種的工傷職工,市勞鑑機構可酌情適當延長工傷住院醫療(康復)期或門診醫療(康復)期,但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

(五)工傷職工經市勞鑑機構確認屬於舊傷復發的,按以上工傷醫療(康復)期規定處理。

(六)工傷職工在享受工傷醫療(康復)待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憑醫療機構的醫療(康復)證明,安排工傷職工住院假日或門診就醫假日(或假時),並給予享受原工資福利待遇。

第十一條 工傷職工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康復)的,由市勞鑑機構進行停工留薪期確認。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市勞鑑機構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

第十二條 勞動能力鑑定實行現場鑑定。

(一)市勞鑑機構應當提前通知工傷職工進行鑑定的時間、地點及需要攜帶的材料。

(二)工傷職工應當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參加現場鑑定。對行動不便的工傷職工,市勞鑑機構可以組織專家上門進行勞動能力鑑定。

工傷職工因故不能按時參加鑑定的,經市勞鑑機構同意,可以調整現場鑑定的時間,作出勞動能力鑑定結論的期限相應順延。

(三)市勞鑑機構應當核對被鑑定人身份,收集、整理、初審有關資料。

(四)市勞鑑機構從勞動能力鑑定醫療衛生專家庫中隨機抽取3名或者5名相關專科的專家組成鑑定專家組,對被鑑定人進行全面檢查,結合原始病史和相關資料以及現場檢查情況,依據鑑定標準進行集體討論,提出診斷意見並形成鑑定意見。

需要進一步醫學檢查的,現場出具補充檢查通知書,由工作人員引導被鑑定人進行檢查,並將檢查結果提交鑑定專家組。

(五)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根據專家組的鑑定意見,結合市勞鑑機構的初審情況,作出勞動能力鑑定結論。

第十三條 參保單位的工傷職工應當在與社保經辦機構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協議醫療機構)就醫,緊急情況下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傷情相對穩定後應即轉協議醫療機構繼續治療。對傷情相對穩定仍不轉送協議醫療機構的,工傷保險基金不予支付工傷職工之後發生的醫療費用。

第十四條 參保職工住院治療工傷、康復的伙食補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支付。經社保經辦機構批准轉統籌地區以外門診治療、康復及住院治療、康復的,其在城市間往返一次的交通費用及在轉入地所需的市內交通、食宿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因公出差交通、食宿費用補助標準支付。

第十五條 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康復)期內,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不符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給予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康復)待遇至工傷醫療(康復)期終結,經勞動能力鑑定未達到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終止工傷保險關係,並可按規定領取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及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第十六條 2004年1月1日前(即《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前,不含當日,下同),具有本市城鎮戶籍的國有(集體)企業單位已認定為工傷(或職業病)的人員,原工傷傷情或者職業病病情發生變化的,經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確認屬“舊傷(病)復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舊傷(病)復發期間發生的、符合工傷保險規定的醫療費。

第十七條 2004年1月1日前,參保單位已認定為工傷(或職業病)的人員,尚未領取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原工傷傷情或者職業病病情發生變化,經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確認屬“舊傷(病)復發”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康復)待遇,並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舊傷(病)復發期間發生的、符合工傷保險規定的醫療(康復)費。

第十八條 2004年1月1日前,已認定為工傷(或職業病)且被評定為五級至十級傷殘的,用人單位按《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三十四條與其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並終止工傷保險關係。計發基數為工傷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

第十九條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與原單位保留勞動關係,退出工作崗位後,其所在單位依法關閉、破產時,應當辦理退休手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核定基本養老金時,工傷職工基本養老金低於傷殘津貼的差額部分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

第二十條 具有本市城鎮戶籍、原參加工傷保險的失業人員或職工退休後首次被確診為職業病並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為工傷的人員,按下列辦法處理:

(一)被評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的,按照《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待遇。

(二)被評定為一級至十級傷殘的,經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鑑定屬“舊傷(病)復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舊傷(病)復發期間發生的、符合工傷保險規定的醫療費。

(三)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辦理工傷殘疾退休手續,按照《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享受工傷傷殘津貼待遇。

(四)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後死亡的,其供養親屬按照《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一)、(二)項的規定享受待遇。

第二十一條 具有本市城鎮戶籍的職工因工傷殘退休而異地安置後,應當每年向社保經辦機構提供由用人單位或者居住地戶籍管理部門出具的生存證明,作為繼續發給工傷傷殘津貼的依據。

第二十二條 申請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撫卹金待遇的,應當向社保經辦機構提交被供養人戶口簿、居民身份證以及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養人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證明。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還應當分別提交相應材料:

(一)被供養人屬於孤寡老人、孤兒的,提交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出具的證明;

(二)被供養人屬於養父母、養子女的,提交公證書;

(三)被供養人屬於因工死亡職工配偶的,提交婚姻狀況證明。

被供養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同時提交本市或者被供養人戶籍所在地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的勞動能力鑑定結論。

非本市戶籍的,應同時提交戶籍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享受待遇情況的證明。

續領供養親屬撫卹金的,應當每年6月份向社保經辦機構提供由被供養人居住地戶籍管理部門出具的生存證明。

第二十三條 職工因工緻傷且傷情危重的,用人單位負責危重職工的1名近親屬的交通費、食宿費和歇工工資。

因工死亡善後處理期間,用人單位負責因工死亡職工父母、配偶、1名子女和1至2名兄弟姐妹的交通費、食宿費和歇工工資。

交通費、食宿費,按本市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標準、憑收費發票支付;歇工工資以該職工本人日平均工資為基數計發。支付時間從職工傷(亡)之日起不超過10天。其他親屬各項費用自理。

第二十四條 已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發生依法關閉、破產或者停業等情形的,其一級至四級傷殘的工傷職工、已退休的工傷人員,可以納入戶籍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管理,並由社會化管理服務機構負責辦理有關工傷保險待遇手續。

第二十五條 2004年1月1日前,發生的工傷事故已由單位辦理了長期支付待遇的工傷人員,仍按原辦法管理;但由已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負責的供養親屬撫卹金,改由社保經辦機構按《工傷保險條例》和《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和支付渠道發放。

第二十六條 已按規定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費待遇的老工傷人員,不再進行認定和鑑定。未進行勞動能力鑑定的,不再進行勞動能力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鑑定。繼續按原渠道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或退休費,不辦理享受傷殘津貼,其新發生的其他工傷保險待遇納入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稽核確認符合享受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申領條件的老工傷人員,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退休費待遇的,可以由用人單位或主管機構向市勞鑑機構提出申請,按照現行標準進行勞動能力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鑑定,並按現行工傷保險規定申辦相關待遇。

已選擇由工傷保險基金依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以及一次性支付補償金等辦法終結工傷保險待遇關係的工傷職工、工亡職工供養親屬等人員,不列入老工傷人員範圍。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未依法參加工傷保險或未按時足額繳費的,職工發生工傷或者職工在用人單位欠繳工傷保險費期間發生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和《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及本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專案、標準向工傷職工支付相關的待遇。

用人單位未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發生工傷後,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併為全部職工從建立勞動關係之日起,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及相關法規規定補繳工傷保險費和滯納金後,新發生的工傷醫療費、傷殘津貼和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卹金等費用(不含完成補繳前已經死亡職工的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卹金),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和《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及本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專案、標準向工傷職工支付。

第二十八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相關法律依據或情況變化,根據施行情況予以修訂。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廣州市工傷保險若干規定的通知》(穗府〔2008〕6號)同時廢止。

附件:1.廣州市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表

2.廣州市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和獎勵率表

附件1

廣州市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表

行業類別

行業名稱

基準費率

一類

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其他金融活動業,居民服務業,其他服務業,租賃業,商務服務業,住宿業,餐飲業,批發業,零售業,倉儲業,郵政業,電信和其他傳輸服務業,計算機服務業,軟體業,衛生,社會保障業,社會福利業,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文化藝術業,教育,研究與試驗發展,專業技術業,科技交流和推廣服務業,城市公共交通業

0.5%

二類

房地產業,體育,娛樂業,水利管理業,環境管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菸草製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林業,農業,畜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草製品業,傢俱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複製,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醫藥製造業,通用機械製造業,專用機械製造業,交通運輸裝置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金屬製品業,橡膠製品業,塑料製品業,通訊裝置,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築業,建築安裝業,建築裝飾業,其他建築業,地質勘查業,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管道運輸業,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

1.0%

三類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心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黑色金屬礦採選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非金屬礦採選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其他採礦業

1.5%

說明:參加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

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的工傷保險繳費費率,統一按照一類行業基準費率執行。

附件2

廣州市工傷保險浮動費率和獎勵率表

用人單位上年度基金收支率(a

用人單位繳費費率增減率

獎勵率

a10%

30%

10%

10%a20%

25%

9%

20%a30%

20%

8%

30%a40%

15%

7%

40%a50%

10%

6%

50%a60%

5%

5%

60%a70%

不變


70%a80%

5%


80%a90%

10%


90%a100%

15%


100%a110%

20%


110%a120%

25%


120%a130%

30%


a130%

35%


說明:1.用人單位上年度基金收支率=用人單位上年度領取各項工傷保險待遇費用總額÷該用人單位上年度所繳納工傷保險費總額;

2.用人單位繳費費率增減率:在行業基準繳費費率基礎上增減比率;

3.獎勵率:以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為計算基數;

4.對參保單位的獎勵費=上年度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總額×獎勵率×調整係數;

5.調整係數=當年工傷保險基金實際徵收費總額×提取工傷預防費比例(5%)×全部參保單位獎勵費佔工傷預防費總額比例(35%)÷(所有參保單位上年度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獎勵率所得值的合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