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包公觀後感標題怎麼寫「如何」

才智咖 人氣:2.72W

千年包公的觀後感怎麼寫,標題應該怎麼定,不用著急,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千年包公觀後感以及標題,歡迎閱讀!

千年包公觀後感標題怎麼寫「如何」

千年包公觀後感標題如何寫?

歷史上真實的包公以孝、剛、廉、明著稱,後來社會上廣為流傳的包公以善斷獄案聞名,被譽為折獄斷案“箭垛式人物”、“東方的福爾摩斯”,並形成獨特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包公司法文化。

以包公為代表的司法文化歷經千年,其重要價值在於它樹立起清正廉潔司法官員的崇高形象,有利於提高司法工作者的素質;它倡導社會正義的價值取向,有利於推動依法治國。

包公司法文化應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但有人認為清官司法突出個人,抹殺制度的重要性。這種觀點從法治理論上來說是正確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們保護正當利益要通過健全法制,而不必祈求清官。但將制度與個人割裂或對立起來也是不現實的。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實行,選好人、用好人才能執好法。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必須用好人。有包公式的.清官才能執好法。我們所說的清官品德與嚴格執法實際是統一的。當今執法中的問題,不少不是制度問題,而是官德失範問題。所以我們既要強調為政之制,也要重視為官之德。

另外,包公的嚴格執法有著更深一層的含義,這就是追求社會正義。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權者可以官官相護或以權枉法,而處於社會底層的小民在經歷了無數次抗爭失敗、問題仍得不到公正的解決時,便把希望寄託在包公一類的清官身上,希望討個“說法”即公理。所以包公身上寄託著人們善良的願望,凝結著社會正義。人們推崇包公就是追求社會正義,這正是包公斷案故事的意蘊所在,也是包公司法文化久傳不衰的根本原因。

千年包公觀後感標題如何寫?

包公,一個震古爍今、世代傳頌的名字。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包公集清官、忠臣、名探、神袛於一體,成為公平與正義的化身,是萬民景仰的“包青天”。在民間傳說、戲曲舞臺和影視劇中,他不僅秉公執法、斷案如神,還能上天入地、服妖降魔,代表著中國民間傳統中的最高人格化期許,千百年來,無人與之比肩。

然而,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包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為什麼他在華人世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對後世的影響為何如此之久之大?今天上午,在合肥包公祠舉行的三集高清紀錄片《千年包公》首映式上,來自北京和安徽兩地的各界人士分享了該片帶來的震撼和啟迪。

第一集《清心直道》,通過包拯青少年時期真實的故事、包拯出仕時明志詩,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後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的清正廉潔的家風與精神至今仍有深刻影響;通過同時代的官員劉筠對他的影響,呈現北宋仁宗時代的社會政治環境。點面結合,有理有據。

第二集《鐵面無私》,敘述包拯任監察御史及開封府尹等官職時,不畏權貴,彈劾貪官汙吏及皇親國戚的故事,其中以“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與“斷冷清案”最為精彩,在真實歷史文獻基礎上,用影視劇手法進行再現,突出包公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可貴精神。

第三集《以民為本》,通過“斷牛舌案”、“匿金案”、“陳州折變”、“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說明包拯以民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為官為政思想。對貪官汙吏鐵面無私,對百姓卻心懷柔情厚意,他把百姓放在心上,所以一千年來,百姓把他也放在心坎裡。通過再現真實的包公故事,尋訪包公精神的當代體現,力求在觀眾心裡樹立一位真實可信的清官而非戲說的包公形象。

千年包公觀後感標題如何寫?

由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電視臺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和安徽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承製的三集高清紀錄片《千年包公》,將於5月25日20時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

和以往包公題材的電視文藝作品不同,紀錄片《千年包公》堅持真實可靠可信的創作原則,創作團隊摒棄戲說,在查閱大量歷史文獻資料後,進行人物再現與現實拍攝,力爭呈現一個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包拯形象。該片於2015年5月策劃調研立項,2015年8月正式開拍。創作團隊先後到新加坡、臺灣地區、河南開封、廣東肇慶、浙江寧波、安徽天長、安徽合肥等地,進行實景拍攝及歷史再現,採訪了幾十位包拯研究學者及宋史專家,積累了大量文獻與素材。 2016年1月,進入後期剪輯階段,創作團隊查漏補缺,數易其稿。

《千年包公》共分三集,每集45分鐘。第一集《清心直道》,從包拯青少年時期的故事、包拯出仕時明志詩、包拯家訓等角度,講述了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第二集《鐵面無私》,講述包拯任監察御史及開封府尹等官職時,不畏權貴,彈劾貪官汙吏及皇親國戚的歷史故事,其中以“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斷冷清案”最為精彩;第三集《以民為本》,通過“斷牛舌案” “匿金案”“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闡釋了包拯以民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為官為政思想。

千年包公觀後感標題怎麼寫?

《千年包公》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後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的深刻影響。

第二集《鐵面無私》,在真實歷史文獻基礎上用影視劇手法再現“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與“斷冷清案”等典型史蹟,突出包拯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可貴精神。

第三集《以民為本》,通過“斷牛舌案”、“匿金案”、“陳州折變”、“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展現包拯以民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為官為政思想。

其中,“不持一硯歸”的故事曾被《檢察日報》於2013年4月9日刊載:“相傳,包拯離開端州,一塊端硯也沒有帶走,連自己在衙門裡用的端硯都上交了。可當他坐的船開到西江羚羊峽時,突然風浪大作,船不能夠行駛。包拯想,這是不是為官不廉所致?於是,命僕人檢查,發現船艙裡有百姓送的一塊端硯。包公把端硯拋到江心後,風浪立刻停止了。”

這樣的故事讓導演感慨:“我們發現,真實的包公故事,比起傳說毫不遜色,而且更加精彩,更加豐滿,更加生動,更加感人。”

《千年包公》的製作過程,得到了來自安徽省紀委、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等的關心和支援。導演手記中稱,安徽省紀委領導不但親臨拍攝現場慰問指導,還多次前往北京,幫助導演組協調解決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他們還親自審看節目文字,數易其稿,力求精確完美表達。

相關新聞:紀錄片《千年包公》將首播

5月23上午,三集高清紀錄片《千年包公》首映式暨新聞釋出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該紀錄片力堅持真實可靠可信的創作原則,查閱大量歷史文獻資料,進行人物再現與現實拍攝,力爭呈現真實而生動的歷史故事、有血有肉的包公形象。

包公事蹟和包公精神流傳千年不絕,一直為百姓津津樂道,體現了中華民族對廉潔公正的孜孜追求。紀錄片由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電視臺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和安徽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承製,歷時一年製作完成。該片將於5月25日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首播,並於5月27日晚9點25分在安徽衛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