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旅遊攻略

才智咖 人氣:2.8W

臺灣現有9個“國家公園”以及13處“國家風景區,壯麗的海洋、高聳的山嶽、多樣的自然生態與獨特的人文風情,構成了獨一無二的美麗臺灣。以下是中國臺灣旅遊攻略,希望大家喜歡。

中國臺灣旅遊攻略

臺灣日月潭簡介

門票·開放時間:

免門票。坐船遊湖,才要花錢。搭船可於朝霧碼頭、水社碼頭、伊達邵碼頭和玄光寺碼頭購票搭乘船隻遊湖。全票:300元 (一般社會人士)半票:150元 (身高115至140公分之兒童)全天開放

交通概況:

在臺北可以搭豐榮和國光客運到日月潭。豐榮客運在臺北市忠孝東路3段274號搭車,從早上6點到晚上十點,每小時1班,並於整點開車。國光客運在臺北火車站前,每天只有4班車,開車時間:早上9點、十點及下午3點、5點。搭乘臺灣高鐵到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是1項不錯的選擇,但特別提醒若從臺北火車站搭乘臺灣高鐵至高鐵嘉義站時,已經是早上08:56,然後再從高鐵嘉義站搭乘交通工具到嘉義火車站,車程也需費時20分鐘,這樣無法趕上搭乘早上09:00出發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因此建議從你可搭乘早上08:06、08:30、09:06、09:30、10:18,以便搭乘搭乘下午13:30出發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車。臺北~阿里山:每週5、6晚上8:45自臺北火車站旁邊就有國光客運發車,隔一日下午12:30自阿里山發車,行車時間約6小時,來回全票NT$830,詳洽臺汽臺北西站02-311946,或阿里山站05-2679903。

日月潭簡介:

舊稱水沙連,又名水社裡,位於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堪稱明珠之冠。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象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珠子嶼”。抗戰勝利後,為慶祝臺灣光復,把它改名為“光華島”。島的東北面湖水形圓如日,稱日潭,西南面湖水形觚如月,稱月潭,統稱日月潭。

日月潭地理

舊稱水沙連,又名水社裡和龍湖,位於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是臺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堪稱明珠之冠。在清朝時即被選為臺灣八大景之一,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區內依特色規劃有六處主題公園,包括景觀、自然、孔雀及蝴蝶、水鳥、宗教等六個主題公園,還有八個特殊景點,以及水社、德化社兩大服務區。

日月潭由玉山和阿里山漳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環潭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30米,水域面積達900多公頃,比杭州西湖大三分之一左右。日月潭是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是臺灣八景中的絕勝,也是臺灣島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風姿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積7.73平方公里,潭中有一小島名珠仔嶼,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一彎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或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臺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之美在於環湖重巒疊峰,湖面遼闊,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氣溫不高於攝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於攝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為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遊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遊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蕩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又名雙潭,過去稱水社湖或龍湖。潭中有一小島,此島以北湖形如日輪,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稱為日月潭,現因蓄水建造發電廠,湖形變得像一張楓葉。攔河大壩長91 米,高48.5米,蓄水量為1.47 億立方米的水庫,水庫的洩水通過15公里長的隧洞注入日月潭,起到枯水時補充水源的作用。在未建水電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積為4.4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約4 米,湖面海拔726.8 米。電站建成後提高水位30 餘米,潭邊低地盡被水淹,湖水面積擴大了70%,達到7.73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達19.1 米,湖周長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

日月潭文化

日月潭是臺灣的“天池”,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為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國少數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其地環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島浮現,圓若明珠,形成“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的美麗景觀。清人曾作霖說它是“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閒”;陳書遊湖,也說是“但覺水環山以外,居然山在水之中”。300年來,日月潭就憑著這“萬山叢中,突現明潭”的奇景而成為寶島諸勝之冠,馳名於五洲四海。

環潭一帶地方古稱水沙連,分屬南投縣魚池鄉,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相傳日月潭之發現要歸功於一隻神鹿:300年前嘉義縣有40個山胞集體出獵,發現一隻體型巨大的白鹿竄向西北,於是尾隨追蹤。他們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蹤影。山胞們又在山中搜尋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們越過山林,面前豁然開朗,只見千峰萬嶺、翠綠森林的重重圍擁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靜靜地閃耀著寶藍色的光芒,就像純潔的嬰兒甜蜜地偎依在母親懷中酣睡。山胞們又發現:碧水中有個樹木茂密的圓形小島,把大湖分為兩半,一半圓如太陽,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於是他們把這大湖稱為“日月潭”,那小島叫做“珠仔嶼”。他們發現這裡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於是決定全社遷居此地,帶頭的部落首領就是今日邵族酋長“毛王爺”毛信學的祖先。

往遊日月潭,若自嘉義乘搭專線汽車運往,只需一個多小時旅程。環湖建有遊覽公路,道旁綠樹成蔭,宜行宜憩。但多數遊者仍喜學古人“泛棹出渡”,深入各風景點去充分領略湖山風情。

日月潭晨間景色“出渡”先上珠仔嶼。小舟一盪開槳,人便直入琉璃明鏡。上下天光,碧水粼粼,令人頓有憑虛凌空、飛入仙境之感。舟泊珠嶼,上島遊覽。這小島昔日甚大,後因日本人建水電站而大部分被淹沒,變得很小。不過正因其小,方更增“一嶼孤浮四面空”之曠朗。小小珠嶼,既是點綴碧湖的綠珠,又是觀賞日月潭的極佳地點。

泛棹往北,可泊山麓崖邊。這裡有磴道上山,共365級,俗稱“走一年”而到山上的文武廟。廟內集諸神之大成,濟濟一堂,居中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關公、神農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龍王等等。在山門前遠眺潭景,若披展圖畫,繞岸皆山,雲水四合,“風光不減巫山峽”。

文武廟山後有羊腸小徑,迂迴下抵潭東北角的孔雀園。園中飼養150多隻孔雀,每見豔裝遊人便意相開屏,羽翎五光十色,光彩耀目。

自孔雀園無論迴圈湖公路或返渡頭泛舟,均可到曹族部落德化社(現名忠孝村)。村在潭東南岸,村民數百,均為曹族。村中有山胞文物陳列館,展出高山諸族的生活用具、藝術雕刻,兼售一些山胞手工藝品。村中又有歌舞組織,經常為慕名而來的人表演民族歌舞,其中《杵舞》表現山胞婦女豐年舂米時的歡愉,節奏輕快,歌聲清越,舞姿曼妙,是曹族歌舞中的最佳傳統節目。

從德化社環湖往南濱,即到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師全身,曾是玄奘法師靈骨暫藏之所。寺後有石徑,登1300多級臺階才到山腰的玄奘寺。玄奘寺是為紀念唐三藏法師玄奘而建的寺廟。寺中大殿三層,三樓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師的頭頂靈骨就安藏於塔中。

玄奘寺後的青龍山巔,建了一座九層高塔,名曰“慈恩塔”。塔仿遼宋古塔式樣,為八角寶塔。據說塔基至塔頂高45米,加上青龍山高955米,恰恰為1000米。登塔遠眺,日月潭風光通覽無遺。有人說在塔上可望見西子湖畔六和塔尖,這固然有如神話,卻也頗蘊深情。

環湖而遊,至西北岸山腳,遠遠就可聽見水流怒吼雷鳴,原來不遠就是從濁水溪上游通過18公里長的大隧道引水入湖的入水口。這就是日月潭的水源。入水口噴出的水花,高達四五米至七八米,勢若蛟龍吐水,湍傲排空,較之濟南的趵突泉更加壯觀。

距“水口”不遠有一處探向湖面的小半島,位在潭的西北。當日月潭水位上升而淹沒珠嶼大部分時,嶼上的曹族人即遷來此半島居住,現已拓建成充滿現代色彩的觀光旅遊中心地。專線汽車、環湖公路、遊湖路線等多以此為起點或終站。這裡旅社建築頗多,最巨集大而高階的建築當推“教師會館”和“涵碧樓”。教師會館是臺灣教育界人士休假療養中心,巨集大新穎,裝置完善。涵碧樓則是達到國際水平的`大旅社,三面向潭,四面凌空。在樓上閒眺日月潭的山光嵐影,朝暉夕陽,令人氣爽神怡。

日月潭風景

日月潭是臺灣島最著名的風景區。它位於西部的南投縣,是臺灣省最大的天然湖泊,臥伏在玉山和阿里山之間的山頭上。湖岸周長35千米,面積7.7平方千米,水深二三十米。水面比中國另一個著名湖泊——杭州西湖略大,水深卻超過西湖10多倍。

臺灣省天然湖泊很少,最大和最有名的就是日月潭,水域面積9平方公里,平時水深30多米。日月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所以這個小島被叫做“珠子嶼”,現在也叫拉魯島。以這個島為界,湖的北半部分圓圓的像太陽,湖的南半部分彎彎的像月牙,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來源。

日月潭本來是兩個單獨的湖泊,後來因為發電需要,在下游築壩,水位上升,兩湖就連為一體了。潭中有一個小島,遠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故名珠仔島,現在叫光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如日輪,南半狀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舊臺灣八景之一的「雙潭秋月」就是由此而來。

日月潭四周青山環抱,山巒層疊,水映著山,湖面宛似一個巨大的碧玉盤。遠遠望去,潭中的美麗小島——珠仔島,卻像玉盤託著的一顆珠子。珠仔島把湖面分為南北兩半:東北面的形狀好像圓日,故叫日潭;西南邊的如同一彎新月,故稱月潭。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慶祝臺灣光復,珠仔島已改名為光復島。

日月潭美景如畫,春夏秋冬,晨昏晴雨,景色變幻無窮。尤其是秋天夜晚,湖面輕籠著薄霧,明月倒映湖中,景色更為佳麗動人。每年中秋圓月當空時,高山族的青年男女扛著又長又粗的竹竿,帶著綵球,來到潭邊跳起古老的民間舞蹈。他們重演著征服惡龍的民間故事,把太陽和月亮頂上天,讓日月潭永遠享有日月的光輝。

日月潭四周,點綴著許多亭臺樓閣和寺廟古塔。山腰的玄奘寺記憶體放著唐僧玄奘的部分遺骨。當地氣候四季宜人,冬天平均氣溫在15℃以上,夏季7月份只有22℃左右,是避暑勝地。

潭東的水社大山高逾二千公尺,朝霞暮靄,山峰倒影,風光旖旎。潭北山腰有一座文武廟,自廟前遠眺,潭內景色,盡收眼底。南面青龍山,地勢險峻,山麓中有幾座寺廟,其中玄奘寺供奉唐代高僧唐玄奘的靈骨。西畔有一座孔雀園,養有數十對孔雀,能表演開屏、跳舞,使人倍添遊興。東南的邵族居民聚落,有專供旅客觀賞的民族歌舞表演。泛舟遊湖,在輕紗般的薄霧中飄來蕩去,優雅寧靜,別具一番情趣。

日月潭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四周是一座座長滿綠樹的山,而湖水又靜靜的,藍藍的,像一面鏡子,反周圍的山色倒映在湖裡。另外,一年四季,早晨晚上,映在湖裡的景色也不一樣,變來變去,就像傳說中的仙境。

日月潭四周的群山還有幾處名勝古蹟。其中潭北山腰有文武廟,廟中有孔子像,左右有文昌君與關羽像,從廟裡看出去,日月潭左右兩個湖,都看得清清楚楚。

美麗傳說

寶島明珠——日月潭

關於日月潭的名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哩。話說很久以前,這個大潭裡住著兩條惡龍,有一天太陽走過天空,公龍飛躍起來,一口將太陽吞食下肚。晚上月亮走過天空,母龍也飛躍起來,一口將月亮吞下。這對惡龍在潭裡游來游去,把太陽和月亮一吐一吞,一碰一擊的,像玩大珠球。他們只圖自己好玩,卻沒想到人世間沒有了太陽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樹木枯萎了,鳥兒不叫了,稻田裡快成熟的稻穗也乾癟了,家家戶戶的糧食吃光了,牛羊快餓死了,日子過不下去了……

日月潭捕魚郎這時,當地一對青年男女,聰明勇敢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決心為人世間找回太陽和月亮。可是怎樣才能殺死惡龍呢?大尖哥和水社姐悄悄地鑽進惡龍居住的巖洞裡,從惡龍的談話中偷聽到他們最怕埋在阿里山底下的金斧頭和金剪刀。大尖哥和水社姐歷盡艱險,頂風冒雨,跋山涉水,終於來到阿里山下,從山底下挖出了金斧頭和金剪刀。然後他們又回到大潭邊,恰好兩條惡龍正在潭裡玩耍太陽和月亮,大尖哥跳下潭去,揮起金斧頭,把惡龍砍得滿頭是血,遍體鱗傷,水社姐看準時機,用金剪刀剪斷了惡龍的肚子。兩條惡龍死了,可是太陽和月亮還是沉在潭裡。大尖哥摘下公龍的眼珠,一口吞下肚;水社姐摘下母龍的眼珠,也一口吞下肚。他們變成了巨人,站在潭裡像兩座高山,大尖哥用勁把太陽拋起來,水社姐就拔起潭邊的棕櫚樹向上託著太陽,把太陽頂上天空。接著水社姐用勁把月亮拋上了天空,大尖哥也用棕櫚樹把月亮頂上天空。太陽和月亮又高掛在天上,光耀大地,萬物復甦。草木活了,樹上的鳥兒又歌唱了,田野裡稻穀又結穗了,人們歡呼雀躍。而大尖哥和水社姐從此變成了兩座雄偉的大山,永遠矗立在潭邊。

後來,人們就把這個大潭叫做日月潭,把這兩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直到現在,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們穿著美麗的服裝,拿起竹竿和綵球來到日月潭邊玩託球舞,學著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樣子,把綵球拋向天空,然後用竹竿頂著不讓它落下來,以此來紀念大尖哥和水社姐這對青少年英雄。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立故宮博物院)簡介

門票·開放時間:

故宮展覽館:1、普通票新臺幣250元; 2、團體參觀票(10人以上)新臺幣230元; 3、臺灣身份證件,持國際學生證者,持青年旅遊卡者新臺幣150元

至善園:新臺幣20元。

至德園:免費參觀

兒童學藝中心:免票參觀故宮展覽館:9:00——17:00,週六夜間開放17:00——20:30。全年無休。 圖書文獻館:9

交通概況:

捷運: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士林站下,於中正路轉乘255、255(區間車)、304承德線、304重慶線、小18、小19、紅30至故宮正門口或大門廣場。

公車:213、255、304、小18、小19、紅30至故宮博物院站。

自駕:1、高速公路北上路段,由臺北濱江交流道下,左轉大直橋,過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右轉即可抵達。 2、高速公路由基隆方向南下,由內湖交流道下,左轉快速道路,至內湖路一段,過自強隧道,於故宮路與至善路口轉即可抵達。 3、臺北市東區(基隆路),經正氣橋,堤頂大道,過自強隧道即可到達。 4、臺北市南港,經環東,堤頂大道,過自強隧道即可到達。 5、臺北市北區(士林、北投等)經中山北路或文林路,至中正路往外雙溪(中影文化城)方向即可抵達。

臺北故宮簡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步步進逼,北平故宮等地存藏的珍寶南遷。在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主持下,經過挑選、造冊、編號、裝箱,遷走故宮博物院古物約20萬件,《溪山行旅圖》亦包括在內。

南遷古物暫存上海,抗戰前夕運到四川,抗戰勝利後又遷回南京,1948年又從南京遷往臺灣。幸運的是當時雖然兵荒馬亂,烽火連天,文物的遷運過程時日綿長、道路艱險,卻無損毀丟失,確實是奇蹟。

故宮博物院,位於外雙溪,佔地20甲,啟建於1962年,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形式,採中國宮廷式設計,外觀雄偉壯麗,揹負青山,是中國收藏文物藝術菁華所在。

進入故宮廣場前,即見六根石柱所組成的牌坊,坊上題有孫中山手跡“天下為公”,拾級而上,可見刻有“博愛”二字的銅鼎。

臺灣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琅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按照展品每三個月五千件、每年兩萬件計算,這裡的藏品70萬件,要一次不落,35年才能看全。這是一般博物館的收藏都不能比的。

開放時間:

展覽館一區(正館):8:30——18:30,週五、週六夜間開放18:30——21:00。全年無休。

圖書文獻館:9:00——17:00,週日、假日休館。

臺灣阿里山簡介

門票·開放時間:

假日-全票200元、半票100元,滿20人以上之團體可購買團體優待票150元。(門票內含旅遊平安保險,請妥善儲存)。非假日-全票150元,半票-100元(門票內含旅遊平安保險,請妥善儲存)。全年午休,24小時開放

交通概況:

到阿里山旅行,公路方面,除了私人轎車、遊覽車和少數國光班次外,遊客還能以租車、招攬計程車上山,此外,還能靠嘉義縣公交車,來回行駛於嘉義市至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奮起湖、達邦和瑞裡等地。 鐵路方面,可以搭乘阿里山森林小火車上山。

阿里山簡介: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位於臺灣嘉義縣東部,是由交通部觀光局規劃與管理的一座風景特定區,設立於2001年。其範圍涵蓋了位於阿里山鄉、仍由林務局經營管理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並且擴大至附近的梅山鄉、竹崎鄉和番路鄉一帶的知名風景區。

阿里山實際上並不是一座山的名稱,只是特定範圍的統稱,正確說法應是“阿里山區”,地理上屬於阿里山山脈主山脈的一部分,東鄰玉山山脈,北接雪山山脈(注:許多資料指稱阿里山又名塔山,標高2,484米,實則不然。)。

林相

阿里山區的林相豐富,從亞熱帶的闊葉林到寒帶的針葉林都有。800米以下丘陵為熱帶林相,主要由相思樹、構樹構成。800~1,000米是以樟樹、楓樹、楠樹和殼鬥科植物為主的暖帶林相。1,800~3,000米左右的林相為溫帶林,紅檜、臺灣扁柏、臺灣肖楠、鐵杉及華山鬆稱為阿里山五木在此大量生長,阿里山的千年檜木群是目前臺灣最密集的巨木群。3,000~3,500米主要是臺灣冷杉,呈現寒帶林的林相。

動物

多樣的林相造就了多種動物棲息的生態,在鳥類方面,有慄背林鴝、酒紅朱雀、鱗胸鷦鷯等中高海拔鳥群。還有臺灣獼猴、赤腹松鼠、山羌、山豬等動物。

原住民

居住在阿里山山區的鄒族(Tsou)原住民,目前有達邦(Tapango)與特富野(T'fuya)兩個大社,兩社各有自己的頭目與長老、發展領域與文化傳統。

歷史

1937年 -日治時期,新高山(玉山的舊稱)、阿里山被指定為日本國立公園。

1982年 - 玉山被指定成中華民國的國家公園。

2001年 - 阿里山一帶,被指定成中華民國的國家風景區。

區內主要景點與景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內主要景點包括位於阿里山鄉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豐山、來吉、特富野、達邦、樂野、裡佳、山美、新美及茶山;位於梅山鄉的太和、瑞裡、瑞峰、太興、碧湖、龍眼及太平;位於竹崎鄉的奮起湖、石棹、光華、仁壽、金獅及文峰;以及位於番路鄉的半天巖、觸口、隙頂及巃頭等。另外,阿里山森林鐵路貫穿阿里山鄉、梅山鄉、竹崎鄉及嘉義市,與阿里山公路(18號省道)共同構成區內的交通大動脈,而周邊地區則尚有嘉義市、梅山、中埔等地景點可供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