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代表大會換屆工作報告

才智咖 人氣:1.27W

各位代表,同志們:

區代表大會換屆工作報告

現在,我代表中共xx市xx區第五屆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區第五次黨代表大會以來的工作回顧

區第五次黨代表大會四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區委團結帶領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幹部群眾,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堅持“工業強區、民營富區、科教興區、開放活區”的發展思路,牢牢抓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始終將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順利實現了區第五次黨代表大會確定的各專案標任務。20xx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預計達到26億元,年均增長8.7;大口徑財政收入預計達到59928萬元,年均增長13.6;地方財政收入預計達到7867萬元,年均增長12.6;四年來,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61.3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達到9.54億元。

——專案建設成效顯著。認真貫徹落實“發展抓專案、改革抓企業、保證抓黨建”的指導方針,堅持用重點專案推動全域性工作,嚴格落實專案責任制,以撬動民資為突破口,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千方百計找專案、爭專案、引專案、抓專案,拉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完成了投資1300萬元的人民廣場、2700萬元的集中供熱工程、1100萬元的沁川水庫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專案和一批工業專案。目前,區委五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確定的用2-3年時間抓好的十大專案已基本完成,專案總投資近8000萬元,帶動的投資每年在2.5億元以上。2003-20xx年,全區50萬元以上建設專案174項,累計完成投資9.99億元。實踐證明,區委的決策是完全符合xx實際的。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不斷深化對區情的認識,立足發揮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堅持一手抓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一手抓接續替代產業的培育發展,增強經濟發展後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強地企協作,努力為駐平企業搞好服務,積極支援靖煤公司、靖電公司技術改造及靖電三期工程等重大專案的建設,延伸產業鏈條。依託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不斷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做大做強煤炭、電力、陶瓷等支柱產業,著力培育發展新型建材、農副產品深加工、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等產業。建成了以新樂雅、華順、隴燁為骨幹的一批陶瓷企業和以賽諾生物、特澳特蕃茄製品、海納川生物製品為主的高新技術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多元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資源型城市替代產業有了良好開端。20xx年,全區工業企業達到147家,工業總產值預計達到64520萬元,區級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20900萬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113.5、78.6。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在堅持不懈改善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堅持打“科技牌”、走“特色路”,科學謀劃農業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程序,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強化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全區玉米制種面積達到1.2萬畝,西甜瓜種植1.28萬畝,集中連片的日光溫室1400座。建成了廣源溝、陡城兩個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和13個特色養殖小區,舍飼養牛、養羊、養豬、養雞規模逐年擴大,農民在畜牧養殖業方面的收入年均增長9.07。積極發展洋芋、中藥材、胡蘿蔔、棗樹等特色產業和高效農業。培育壯大了種子、養殖、澱粉、酒類等一批龍頭企業,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初步形成了以玉米制種、西甜瓜、日光溫室和畜牧養殖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格局。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戰略性措施來抓,全區平均每年輸轉勞務人員1.2萬人,勞務創收年均達6000萬元。

——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一是區屬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對26家區屬企業進行改制和重組,累計盤活資產近4804萬元,償還法定債務1.0325億元,企業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二是稅費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取消了農業稅,落實了“兩免一補”、糧食直接補貼及農機具專項補貼政策,減輕了農民負擔,增加了農民收入,調動了農民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三是區鄉黨政機構改革紮實推進。順利完成了鄉鎮和行政村合併工作,精簡了機構,理順了職能,提高了效率。四是大力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一大批優秀幹部脫穎而出。糧食、金融、財稅體制改革以及教育、衛生、土地流轉、社會保障等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深入經濟發展前沿,拓展對外開放領域,促進聯營聯合,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對外開放呈現出良好勢頭。四年來,發展非公有制企業110家,非公有制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份額逐年上升,比重由2002年末的15.1提高到20xx年的15.4。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6298元和2303元,年均分別增長7和4.4,城鎮和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為36和44,居民消費結構優化,教育、文化、旅遊等支出比重逐年提高。住房條件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從2002年的17平方米提高到20xx年的20平方米,農村群眾居住條件大為改觀。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覆蓋面擴大,實施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好轉。就業培訓和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紮實推進。交通狀況得到根本改善,“村村通”工程穩步實施,城鄉面貌變化明顯。

——民主法制建設有序推進。支援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加強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貫徹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支援人民政協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統戰工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重視黨管武裝工作,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成效顯著。較好地發揮了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老幹部、老齡和關心下一代工作進一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四五”普法工作成效顯著,“五五”普法開局良好,“依法治區”程序不斷加快,全社會法制意識明顯增強。紮實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順利完成了鄉鎮和村級換屆工作,全面推行了政務、村務、廠務公開,黨務公開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擴大了基層民主。紮實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決查禁“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嚴厲打擊邪教組織和非法宗教活動,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高度重視信訪工作,狠抓安全生產,妥善處理突發性事件,切實維護了社會政治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