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區人事局上半年工作總結範文

才智咖 人氣:6.01K

(一)抓創新,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最新區人事局上半年工作總結範文

1、探索大部門體制。按照職能有機統一的原則,根據全市的整體部署,優化政府運作方式,完善責任體系,整合政府機構,建立符合龍崗實際的大部門管理體制,實現政府職能、機構與人員的合理配置,形成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運作機制。

2、推進無縫隙政府管理創新。著力理順區、街關係。按照全市行政區劃及管理體制改革的統一部署,結合龍崗實際,穩妥推進精簡行政層級改革工作,建立一級政府三級管理新體制。結合區街財力的變化相應調整區街事權,科學核定街道的職能、人員和機構,實行扁平化管理。

3、優化行政執行機制。強化部門主辦制和牽頭部門負責制,解決部門之間職責交叉和關係不順問題,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

(二)抓優才,深化人才強區戰略

1、完善人才管理體制。會同區委組織部,探索分工明確、統籌管理的人才工作架構。完善人才認定標準,建立統一的人才資料庫,夯實人才工作的管理基礎。探索建立人才的誠信體系,大力發展人才服務的中介機構,適時釋出人才的短缺目錄,建立人才供需交流平臺,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引進途徑。

2、開展;優才;系列招聘活動。以東北亞博覽會和西部博覽會為契機,爭取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支援,舉辦;優才;系列人才招聘活動,策劃百家名校龍崗行活動。組織赴香港人才與經貿推介會、中國國際人才大會的參展工作,吸引海外留學人員選擇龍崗創業建功。

3、建立區域人才合作體系。貫徹落實《深圳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和我區的配套措施,加強與深莞惠人才資源的合作與共享,促進人才區域間的合理流動。

(三)抓規範,健全人事編制業務管理

開展公務員分類管理試點工作,完善跨崗位、跨部門、跨系統的交流任職機制。推行人事審計制度,實施陽光編制,嚴格貫徹機構編制設定和審批原則。開展事業單位崗位設定試點,積極穩妥地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擬定經費自籌事業單位工資津貼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改革績效工資分配方案。

(四)抓落實,全面推進臨聘人員管理制度改革

在對消防員、交通協管員、電子監控員實行派遣管理的基礎上,結合臨聘人員員額核定要求,在全區全面推行臨聘人員人才派遣模式,對臨聘人員集中歸口管理。

(五)抓穩定,大力構建和諧人事

1、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將採取;三個一批;解決大學生就業:機關事業單位考一批。在公開招考公務員、職僱員條件設定方面,向本地戶籍人員適度傾斜。二是重點企業送一批。加強企業用人需求調查,結合技能培訓以及大學生實習基地建設,選送一批大學生到重點企業就業。三是自主創業扶一批。聯合區有關部門對自主創業出臺扶助政策,在場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

2、穩妥解決臨聘教師問題。採取多種招考形式,分批、分階段解決我區臨聘教師轉正問題。

3、妥善安置軍轉幹部和隨軍家屬。探索軍轉幹部安置新方法,為雙擁模範區建設增添亮點。

20**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人事編制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優化發展、加速提升”為基調,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突出人才隊伍建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搭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務平臺,強化人事編制法制保障,開拓創新,奮力作為,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全年36項重點目標,包括3項列入市政府考核重點、5項列入市人才辦考核重點、10項列入市目標辦考核重點的目標任務,均提前或超額完成。

一、更新理念,在科學發展中堅持人才為先

黨的十七大第一次將人才戰略寫入黨代會報告和黨章,賦予了人事人才和編制工作新的任務和使命。全市人事編制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人事廳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緊密聯絡思想和工作實際,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進一步強化“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以人為本、服務發展的理念,適時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人才工作上來,確立“以人才工作引領人事工作,以人事工作服務人才工作”的新思路,工作目標圍繞人才戰略確定,制度措施圍繞人才隊伍建設制定。積極謀劃從 “以事為主”到“以人為主”、從“重人事”到“重人才”、從“重管理”到“重服務”的三個轉向。加快推進創新人事、服務人事、陽光人事、和諧人事建設。強化人才開發服務的組織協調,建立全市人才開發專門機構,形成有效工作網路。建立局領導掛鉤聯絡重點企業制度,面向重點骨幹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宣傳人事人才政策,調研企業人才開發,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幫助企業解決人才和技術難題。XX市開展人才服務進百企活動,形成“人才+專案+引智成果”、“企業+高校+ 專案研發”、“協會+實用人才+基地”三型並舉新格局。XX市打造人事人才公共服務平臺,為基層和企業“送政策、送人才、送服務”。XX區加強街道、社群人事管理,用紮實的人事工作服務人才工作。鎮江新區根據產業發展需求調整增設招商機構,成立高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加大創新創業人才的引進和扶持力度。我們積極推進人事人才資訊化工程建設,實現人事人才網路的整體執行,開設了宣傳人才、聯絡人才、服務人才的嶄新平臺。

二、服務發展,在解放思想中推進工作創新

(一)人才引進實現新突破。

全市接收本科以上畢業生5200餘人,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高層次人才538人,超額完成全年人才引進任務。實施“雙百兩會”(即百所高校鎮江行、百家企業高校行、20**中國鎮江發展新興產業專案與人才對接洽談會、2008中國鎮江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與智力洽談會)專項活動。4月 26日,舉辦“2008中國鎮江發展新興產業專案與人才對接洽談會”,面向太陽能光伏、功能纖維、半導體照明等三大新興產業專案,促進產業、人才與專案的互動對接,194名碩士以上研究生(其中博士26名)與我市企業達成人才引進、技術合作意向,46名碩士以上研究生(其中11名博士)正式簽訂引進協議,35所高校在我市設立高層次人才創業創新基地。XX區引進上海交大阮雪榆院士為首的博士創業團隊,建立國家cad模具工程研究中心,高層次人才引進實現新突破。先後拜訪並聘請19名鎮江籍院士擔任市政府高階顧問,搭起我市與鎮江籍院士聯絡溝通的橋樑。中秋節前,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照煌和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魏紅軍帶領組織、人事、科技等部門在北京集中拜望在京鎮江籍院士。7-10月“海外智力服務鎮江月”活動,先後引進32名外國專家執行17個引智專案。10月28日,舉辦百名博士江蘇行鎮江對接活動,68個專案達成意向,3個專案正式簽約,許津榮書記、張慶生副書記、陳照煌副市長、魏紅軍部長會見博士團隊。11月9日,組織鎮江近年來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組團赴外招聘活動--招才引智武漢洽談會,並獲得圓滿成功,我市96家用人單位帶去1600多個崗位需求參加招聘,達成366項人才引進、5項技術專案和成果轉讓意向;15家企業在華中科技大學等3所大學聯動開展產業對接;邀請武漢大學等8所高校參加引進領軍人才政策推介會,魏紅軍部長參會並致辭,市領軍辦、市人事局與有關高校簽訂了《產學研專案合作協議》、《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合作協議》。積極申報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人事部門選送的6個人才專案榜上有名,獲得省政府600萬元資助,該項工作實現零的突破。參與起草《XX市引進培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三年行動計劃》和《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集聚工程實施細則》,釋出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公告,開發並開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集聚工程網上申報系統,申報工作順利開展。XX市實施“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舉辦“海外人才引進與科技合作洽談會”,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在丹陽建立全國第二個創業基地。XX區積極參與全市人才引進活動,引進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光電實驗室網路研究部主任、資訊產業部通訊技術專家組成員朱光喜帶領的博士團隊來鎮江暢聯通訊公司創業。服務發展,人事人才工作的天地更寬,服務的內容更豐富,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關注和支援。

(二)高層次人才載體建設獲得新發展。

新增江蘇恆寶股份、江蘇綠揚電子2家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全市企業博士後工作站達10家。加強企業博士後工作站的管理服務,召開全市首次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建設推進會,企業博士後工作穩步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留學人員創業園集聚吸納功能,吸引11名海外博士、2個海外博士團隊,創辦13家高層次創新創業企業。幫助創業園留美博士史方成功申報“江蘇省留學回國先進個人”,獲得10萬元資助。積極扶持建立引智示範基地,全市新增江蘇巨集達新材料有限公司“省級引智示範基地”和丹陽邁村首家“省級引智示範村”;擴大丹陽稻鴨共作國家級引智示範基地的輻射和影響,舉辦第二期全國稻鴨共作技術引智成果培訓班,七省市 80餘名專家和農業技術人員參加培訓。柔性引進15名清華博士到唐橋微電子等6家企業開展社會實踐。XX市、XX區、XX區分別建立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和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鎮江新區全力打造省級大學科技園。各轄市區大力發揮園區優勢,集聚吸納高層次領軍人才,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三)人事人才公共服務提升新水平。

加快有形市場建設,舉辦人才集市281場(其中8場綜合性招聘會和10場專場招聘會),提供崗位23萬個次,組織赴外地專場招聘55場。推進綜合人事外包服務,市人才市場與115家單位簽訂人才派遣合作協議,淨增派遣1200人,為68家單位成功獵頭287人,新增人事代理 4328人。拓展社會化培訓,舉辦各類培訓班140個,培訓3.98萬人次,圍繞鎮江國際服務外包發展戰略,組織近20家服務外包企業的負責人赴歐洲開展國際服務外包培訓。XX市實施企業管理者能力提升培訓工程,先後邀請20餘名國內知名專家,為200多家企業的1500多名管理人員提供了管理能力培訓。積極拓展服務專案,促成遠端對接,開展聯動招聘,網上人才市場獲得長足發展。推進公益性服務,4月1日起實行人才市場免門票服務,舉辦7場純公益性招聘會。進一步健全市場招聘管理制度,營造了良好的招聘環境。啟動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351”工程,圍繞現代農業、現代製造、資訊科技、能源技術、現代管理等領域,3年內重點培訓10萬名中高階專業技術人員。拓展社會化職稱評價服務,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非公經濟組織人才的'評價工作,全年評定初級職稱1200人、中級職稱2200人、高階職稱1100人。選拔40名XX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榮獲“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組織 34個專案申報省第五批“六大人才高峰”專案資助。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人事考試服務不斷拓展,順利實施1.5萬餘人次、3萬餘科次人事考試,為市內外 20家單位提供30餘次人事考試命題服務。加快籌建人才市場新大樓,搭建立足鎮江、面向蘇南、輻射長三角、影響全國的市場平臺,3月底,省廳批覆同意組建 “江蘇省蘇南人力資源市場”,9月5日,“江蘇省蘇南人力資源市場”開工奠基,目前基建工程正有序推進。

三、強化管理,在克服困難中完成重點工作

(一)公務員隊伍建設再上新臺階。

全面實施《公務員法》,加強公務員管理,嚴把“進、管、轉、出”四個環節,按照全省統一部署,招錄普通公務員149名,招錄農村交巡警99名,完成省級以上開發區275名公務員的登記工作;進一步健全公務員招錄、掛職鍛鍊、績效考核和獎勵懲戒等管理制度,強化公務員職位職數管理,規範政府獎勵表彰;大力提升公務員隊伍素質,組織實施了公務員初任培訓、科級公務員任職培訓、公文寫作與處理培訓和預防處置公共事件能力培訓,會同組織部門選派108名年輕公務員到基層掛職鍛鍊,組織開展公務員交流輪崗;完成蘇南蘇北公務員對口培訓任務,為連雲港40多名鄉鎮幹部提供了為期10天專題培訓;成功承辦全國遠端培訓工作研討會,全國人事培訓部門和專業培訓機構100多人來鎮交流研討,市人事局作重點發言,經驗材料被《中國人才》雜誌刊用;依託“兩星一網”培訓品牌(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衛星遠端培訓學院鎮江分院、國家建設部衛星遠端培訓鎮江工作站、北京“環球職業教育線上”網),在全省率先完成“5+x”公共管理核心內容培訓,培訓公務員1.2萬人次;大力弘揚公務員精神,開展了評選“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活動;會同市財政局修定我市機關津貼補貼標準,制定實施細則,精心組織,穩步實施,順利完成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工作;加強退休幹部管理服務,健全工作網路,創辦工作簡訊,開展“重唱經典――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廣場文藝匯演、徵文棋類比賽、書畫攝影展,展示了退休幹部的精神風貌。

(二)人事機構編制改革有了新推進。

進一步優化行政管理體制,完成XX區鄉鎮機構改革試點,做好全市鄉鎮機構改革準備工作;理順鎮江新區管理體制,制定加強開發區人事編制管理的意見,推進開發區執行機制和用人機制的改革創新;調整城管執法體制,完成鄉鎮紀檢資源重組試點工作;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起草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關於市屬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意見》,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基礎工作;全面推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制度,出臺規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實施辦法,市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407人;收回47家單位1015個事業編制,事業編制壓縮5.5%;開展事業單位法人代表培訓工作,分四期培訓市直400多家事業單位法人代表;實行機構編制和人員實名制管理,鎮江經驗在全省推廣並作為全省唯一省轄市上報中央編辦;清理政府部門職能,促進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嚴格控制機構編制增長,從緊控制行政機構設立,基本凍結全額撥款編制審批,加強用編管理和清理“吃空餉”等專項督查。

(三)軍轉安置工作取得新成績。

全市接收安置軍轉幹部178名,其中副師職1名,團職35名,營職以下(含技術幹部)138名,自主擇業4名。接收安置隨調隨遷和隨軍家屬46名。堅持雙指令(指令性計劃、指令性安排)、三結合(結合部隊表現、結合軍轉幹部個人專長、結合用人單位需要)的安置辦法,繼續做到“兩個率先”,即在全省率先發出報到通知、率先完成安置任務,基本實現軍轉幹部、接收單位和部隊“三滿意”。

四、關注民生,在維護大局中促進社會和諧

(一)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有新理念。

積極開展就業創業指導,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啟動運作我市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154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入南自通華等三家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上崗見習。開展第二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百日行動”,推出高層次和緊缺專業人才引進、人事代理進校園等促進畢業生就業系列舉措。優化高校畢業生就業環境,舉辦XX市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巡迴報告會,繼續開展免費提供就業資訊、進場求職、人事代理、崗位技能培訓、推薦就業等“五免”服務,市直零就業家庭畢業生保底就業36人。在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和鎮江高等專科學校設立人才市場分市場,促進人才市場與高校畢業生市場的貫通。組織實施農村村級組織選聘優秀大學生工作,100名大學生赴村任職。

(二)部分企業軍轉幹部解困維穩有新舉措。

堅持講政治、講大局、講責任,認真“抓苗頭、抓基層、抓基礎”,及時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新政策,加強對部分企業軍轉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實做好“重點工作物件”的教育轉化和穩定控制,嚴格落實 “五包”責任制(包掌握情況、包解決困難、包教育轉化、包穩控管理、包依法處置),加強對落實安置解困政策的督促檢查,完善應急預案,保持政令和資訊暢通,建立健全維穩的長效機制,上下聯動,積極作為,維護了社會的安定和諧,保證了全市在重大節日和政治敏感時期無人赴省進京上訪。

(三)人事信訪和糾偏工作有新作為。

全年接待群眾來訪960餘人次,處理答覆群眾來信42件,辦理網上信訪16件。健全和完善信訪接待、“書記信箱”和“市長信箱”督辦、重大節假日專人值班、首問責任、服務限時、辦理反饋等制度,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督查,實現了初信、初訪反映的一般問題在一個月內辦結,辦結率達到 100%,上級交辦的人事信訪案件辦結率達100%,符合按期辦結、優質辦結要求的達100%。

五、爭創一流,在強化自身建設中提升隊伍素質

積極建立“誠信待人、公正辦事”的人事服務品牌,深入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和引導人事編制幹部加強理論武裝,強化黨性鍛鍊,提高道德修養,著力提升人事幹部的政治堅定性、品德純潔性、行為先進性、工作創新性、作風務實性和廉潔自律性,相繼開展了人事工作與改善民生徵文活動、七一黨課教育、歌詠比賽、新知識講堂、主題演講、讀書心得交流會以及“四個解放”等系列活動,開展“鎮江人事改革開放30年最具影響力的30件大事”評選和“鎮江人事人才與改革開放同行”徵文活動。教育活動緊貼幹部職工的思想實際,緊貼人事編制中心工作,形式多樣、針對性強,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二)強化內部管理,人事編制工作營造新環境。

以爭創“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形象”為目標,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修訂新訂25項內部管理制度,促進了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權。推行重點目標專案化管理,適時抓好目標的督促檢查和推進落實,確保了全市人事編制事業上下聯動、整體協調、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