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幫扶活動工作總結範文

才智咖 人氣:1.37W

篇一:社群幫扶困難家庭工作總結

社群幫扶活動工作總結範文

社群關愛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總結

按照街道的統一部署,社群充分發揮社群的優勢,在社群內以不同的形式全面開展了關愛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活動,幫助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子女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促進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長。

一.全面範圍動員,廣泛發動組織

社群及時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志願者積極參與到關愛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活動中來,依據實際情況,制定關愛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活動方案,進一步推動工作的發展。組織志願者與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進行“1+1”結對服務。通過 “感受城市、愛心捐贈、親情陪伴、學業輔導、自護教育”等方式為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切實有效的志願服務。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通過大力的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愛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志願服務行動的良好氛圍,引導全社會都來關心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成長。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關愛活動在社群內開展健康講座等志願服務活動。對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給於充分關注,對他們的生活給予關心,在看似簡單的“問一問”、“拉一拉”中營造了愛的氛圍,尊重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的人格,滋潤了他們渴望愛的心靈。

四.以寒暑假、節假日為契機,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

關愛幫扶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社群居委會充分利用寒暑假、節假日活動為契機,到轄區學校開展內容豐富的.服務活動和捐書籍、利用開展社群暑期大課堂,免費為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學業輔導、學習書法等,切實為困難家庭、廣大流動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提供幫助。

篇二:湖濱社群幹部幫扶困難群眾工作小結

湖濱社群幹部幫扶困難群眾工作小結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不斷創新扶貧幫困形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為困難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結合街道辦事處黨委提出的’一戶一策一干部”活動,並在此基礎上下形成了扶貧濟困、關愛人生、互助互愛、人人行動的良好風氣。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幫扶機制。

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是黨員先進性建設“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求的具體表現,有利於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影響和帶動社會各方面力量,送溫暖,獻愛心,建立文明和諧的人際關係,促進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湖濱社群把這項工作當作一項“民心工作”來實施,切實擺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併成立了活動領導小組,還結合實際對結對幫扶活動進行了全面地佈置和安排。還專題召開工作會議,社群書記梅淑華、副書記張磊作了動員講話,有針對性地提出要求,保證了結對幫扶活動有序開展、有力推進、有效落實。同時街道辦事處還建立健全了競爭激勵機制,把結對幫扶工作成效列入黨建工作考核、評先的重要依據。

二、詳細調查摸底,簽定結對協議。

為了使真正的困難黨員、困難群眾家庭得到實實在在的援助,我們對各方面報來的困難家庭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瞭解,一一核實。在此基礎上,要求各黨員志願者與1戶或1戶以上的困難家庭結為幫扶對子,並與黨員志願者簽定了《結對幫扶協定書》,明確幫扶援助的內容、形式和時間,務求實效。因為切實加強了領導,明確了目標,落實了責任,所以抓出了一定的實效。我們與困難黨員、困難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為困難家庭捐款,捐物件,資助貧困生,為許多貧困家庭辦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好事實事:社群幹部張磊,扶貧幫困一戶:汪月桂扶貧,經常上門看望,發動社群有能力居民進行幫助,聯絡勞動市場,幫助小孩在德新汽車修理店當學徒;社群幹部周江紅幫扶結對二人:曹細雲,計劃生育手術遠期併發症 ,家庭收入微薄,申請救助資金;張治娟,夫婦雙下崗,身體多病,家庭甚或困難,推薦就業崗位,為其子女申辦助學貸款。

三、突出工作重點,豐富扶助內涵。

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既要使廣大黨員志願者通過他們的幫扶行為體現黨組織的溫暖,又要推進各學校、單位“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效,提高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我們把結對幫扶活動與“創先進行業、建滿意視窗”活動結合起來,力求建立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規範、措施完善、服務高效的高質量文明學校、文明單位,努力塑造一大批服務能力強、自身素質高、奉獻意識濃的黨員志願者。根據實際情況,在結對幫扶活動中,我們主要在三個方面予以重點幫扶。一是扶持弱勢群體,幫助困難戶解決生活貧困、孩子輟學等問題。如社群居民王林,離異,三個小孩上學,家庭生活困難,提供就業崗位,資助小孩上學費用;王娜,父親失蹤,母親去世,本人身患尿毒症,家庭生活困難,資助其學習費用,聯絡醫院診治。二是改善發展基礎,完善社群健全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