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送考》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3.92K

在我教豐子愷的散文《送考》時,我用“生活化”作指導思想,做到了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效果挺好。我的設計如下:

高中語文《送考》教學反思

首先,我讓學生回憶自己的考試經歷,何人送考?當時情景給你留下最深的一點是什麼?思考三分鐘,口語表達。上了高中的學生當然參加過多次考試,這樣他們有生活基礎,大部分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於是,很多學生細緻入微、情真意切地再現了當時情景,可謂來了個開門紅。

然後,我話題一轉提出了新的問題,咱們看看豐子愷《送考》中所寫與我們的經歷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學生們用心閱讀,畫出他們認為關鍵的句子。小組交流,共同探究,推選代表陳述,得出了大家認可的答案:作者是以家長的身份寫的,而咱們是以當事人的身份寫的,作者的內容更詳實,寫了考前的情況,考試結束時的情況,錄取案發表時的情況。這樣,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感知。

接著,我們重點研讀考試結束時一段和錄取案發表時的一段。先看考試結束時:

“到了傍晚,許多孩子活潑地回來了。一進房間就湊作一堆講話:哪個題目難,哪個題目易;你的答案不錯,我的答案錯。議論紛紛,沸反盈天。講了半天,結果有的臉上表示滿足,有的臉上表示失望。然而嘴上大家準備不取。男的'孩子高聲地叫:‘我橫豎不取的!’女的孩子恨恨地說:‘我取了要死!’”

我先讓學生範讀,讓其他學生標出重點詞句,反覆研讀。“活潑”告訴我們什麼?寫他們的議論時用了什麼手法?很快學生們達成共識:“活潑”告訴我們孩子們的天性是活潑的,考試的壓力讓他們壓抑,考後恢復天性。“你的”、“我的”、“有的”、“有的”,這些是從整體方面寫的;“男的高聲”、“女的恨恨”,是從個體方面寫的。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手法,並且能抓住人物特徵。分析完後,讓學生回憶自己每次考後的情形,利用點面結合的手法,寫一段文字。讓學生朗讀交流。而錄取案發表一段,則抒發了作者對孩子們的同情,對教育制度的不滿。對此,我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你對現今的考試製度有何看法?有什麼建議?學生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課堂上掀起一波一波的高潮。

綜觀以上,這一課對學生來說,有生活體驗,迸發出很大的熱情。參與過程中,訓練了讀、說、寫三方面的能力。

我希望教材多選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課文,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從而教學過程生活化,激發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