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通用6篇)

才智咖 人氣:2.87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通用6篇)

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1

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對《物體位置的確定》已有接觸,三年級時已能在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8個方向上描繪物體所在的位置;五年級時又學習了用數對錶示物體位置,並能利用方格圖確定物體位置。本節內容是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發展和延伸,因此,學生對此並不感到陌生。

通過例1的教學讓學生明白要確定物體的位置,必須要知道物體相對於參照點的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呈現座標圖對兩個問題作直觀詮釋,讓學生藉助這一感性材料,一目瞭然地發現確定物體位置的必備條件。引導學生對座標圖產生興趣,激起認知需要。 例2先以文字形式描述出了小明家、小輝家的具體位置,再要求學生按給定的比例尺畫圖。也就是讓學生將文字確定的位置轉換成圖示位置。這種轉換涉及的環節和步驟比較多,主要有:(1)觀測點的確定。物體間的位置是相對的,不同的參照物確定的物體位置不同。以同一個參照物(即觀測點)來確定不同物體的位置是確定物體位置的常用方法。(2)畫出座標圖。(3)確定物體的方向,教科書給出了北方、東南方兩個方向,這兩個方向在以前的學習中學生已能識別,標出方向難度不大,體現了以舊引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

(4)按比例尺將實際距離換算成圖上距離。(5)量出距離、描點、

標示。這麼多的環節和步驟,涉及理解題意、畫圖、辨別方向、比例尺換算、測量等多種知識和觀察、操作、推理、計算等多項能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呈現出兩個提示性對話方塊,實際上是學生的思維順序,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思考,再通過小組討論,出示討論的問題提示,以突破難點。

例3是將圖示的物體位置轉換成文字表述的物體位置,重在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 “先量圖上距離,再根據比例尺算??”的提示為學生提供了填表的思維順序,在表中又以移民新村為例做了填表的示範,然後放手讓學生自主填表。

例題教學後以課堂活動和相應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本課在教學設計上具有以下特點:

1.寓探究新知於情境中。教學時,藉助找老師家的位置;神舟五號、六號等發射圖片等引入對新知的學習,讓學生髮現現實生活中蘊涵著數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2.教師適時引領,學生自主探索。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十分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表現,隨著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引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觀察、測量、計算、交流等活動,積極主動地探究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親身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思想與方法,提升思維水平,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3.不足之處:在整個課堂活動中,氣氛不夠活躍,學生髮言不夠踴躍;在分組討論中,各小組學生分工不明確,導致個別小組中能力較差的學生沒有參與進去,以至於延長了小組活動的時間,降低了學習效率。

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2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課後我進行了及時的總結與反思,有以下三大方面:

一、好的方面

1、給學生提供生活化的學習材料。

讓學生在感興趣且較熟悉的生活問題中,複習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體會到用統計圖來整理資料、說明問題的優越性。從生活中選擇數學無素,會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服務於生活。

2、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

課上我是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啟用學生思維。如:“從這幅圖中你能獲得哪些資訊?”學生回答五花八門,多是膚淺的問題,但參與面很廣。接著第二次提問:“根據獲取的資訊你還可以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學生的回答轉向一些具體問題。通過這些問題的設計和啟發,學生的發言令我欣慰。因為移民班的教學氛圍是令我頭痛的一件事。

3、在學生已有經驗基礎上進行教學。

課標中指出要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讓他們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基於這樣的理念,我注重讓學生與已學過的條形統計圖進行對比,在對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助於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過對比學生還會進一步理解每種統計圖獨特的作用。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我結合我們組所有教師的好的建議,讓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收集資料來教學,學生自主探究獲得知識。

4、集體備課還給了我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

因為我沒有上過六年級的數學課,很多東西都比較磨凌兩可,所以在集體備課的時候,我就把問題提出來讓大家指點指點。比如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就扇形統計圖的繪製問題要不要在本節課教學進行了探討,最後達成了一定的意見:留到第二課時來教。在實踐中得出,這個交流的建議是正確的。

二、不足之處

1、 從統計圖獲取的資訊中所提出的有些問題難度大,將簡單知識複雜化了,不適於差生的學習。

2、教學方式單一,整個課堂一問一答式的教學佔據了多半,沒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討論交流平臺。課後我深深認識到討論交流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問題展形討論,學生會相互補充,產生各種靈感和火花。學生在討論中可以不斷完整自己的知識。

3、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得不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導致學生所提出的錯誤問題沒有加以教正。如:喜歡籃球運動專案的人比喜歡足球運動專案的人多籃球的百分之幾?

4、評價激勵機制不夠。平時教學中不太注意對學生的評價,因此在這節課中對錶現出色的同學沒能給予及時的激勵評價。

三、反思

靜下心來思考,在整節課中存在許多以上不足之處外,還有一個就是自己本身存在的一些不太注意的細節,如:如果教學中語言更精練,提問更有針對性,讓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一些,大膽讓學生根據資訊提出數學問題,練習設計更有坡度一些,我想本節課效果會更好。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親和力與學生溶為一體,讓學生在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利用教師提供的豐富的生活事例,

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分析,與他人的合作、交流、探索中,發現規律、自主構建、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學會求知、學會共處,並初步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為自己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3

首先,給學生創設學習情境,三個圖形的比較,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圓環的特點,(引出圓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現了圓環面積的計算方法。然後通過觀察算式的特點引匯出另一種方法。

在課堂評價時,我想了很多鼓勵學生的話,學生在得到賞心悅目的語言評價中得到自信和興趣。

本節課我感覺有幾個思考的`地方。

1,在試一試做完後,我應該馬上總結出要求圓環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兩個半徑)

2,出現環寬的兩個應用題,是否簡單,是否要出示。可能直接出示“圓形花園周圍鋪上一條石子小路,求出小路的面積。”更簡單一些。也更形象一些。

3,可以利用學生做的圓環來貫穿下面的練習。首先可以讓他們量出他們做的圓環的大小半徑和環寬,這樣就可以形象地讓學生理解環寬的概念。避免了我在練習中涉及環寬的概念而說不清楚的尷尬。然後可以求出圓環的面積,這樣學生就通過實際操作,真正理解了圓環的面積計算。達到理想的效果。

4,3.14×(R2—r2)這個公式還是出現比較好.學生可以更清楚地運用這個簡單的運算方法。

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4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後的最大收穫是:我認識到教會方法比知識更重要。

下面是課堂中的幾個片段。

片斷一:

師:我們已經學習過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你能說說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嗎?

生1:常用的長度單位,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師:我們學習了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我們是通過怎樣的方法來研究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

生2: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同時1米=10分米,正方形的面積也可以用1010=100平方分米來計算。因此我們可以得到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同樣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得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通過這部分內容的鋪墊,為接下來研究體積單位間的進率作好知識的遷移準備。但是有很大部分學生對這一部分學過的知識遺忘得差不多了。

片斷二:

師:稜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稜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這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又是怎樣的呢?你能猜猜看嗎?

生1:可能是100

生2:可能是1000

生3:可能是10000

師:你能聯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研究方法,通過自己的思考、小組的討論,來研究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嗎?

學生小組交流彙報:稜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稜長1米也就是10分米,用體積計算公式可以算出體積也是101010=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

適當的引導學生把學習過的知識、方法有機結合起來,並且通過學生的思考、研究去探索發現新知識。學生對猜測的結果進行驗證,興趣很濃厚,大部分學生能通過自己或合作探究出進率是1000的。通過猜一猜,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習趣味性、吸引他們求知慾的活動。

當得出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結論後,1立方分米里面真有1000個1立方厘米嗎?有那麼多嗎?

我們一起來擺一擺。學生認真地看,10個一排,10排(100個)一層,10層(1000個)一個大正方體。

1000深刻的記在了猜對的和沒猜對的同學們心裡。猜對的同學因為猜對的喜悅記住了,猜錯的同學因為猜錯的遺憾記住了。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理論上學生很容易接受1立方分米等於1000立方厘米,但是在頭腦中卻難以留下清晰的表象,如果不經過後面的觀察及拼擺演示,學生縱然在課堂上知道了1立方分米等於1000立方厘米,但是由於頭腦中不會有很清晰的表象,在以後的學習中就容易與面積單位、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弄混淆。演示可以作為對前面理論結論的驗證,又可以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空間表象,這對於培養他們的空間感知能力是非常有好處的。

課堂的應用練習部分是這節課的遺憾之處。由於前面的環節沒有把握好節奏,所以出現了後面應用沒講完,練習沒做完的情況。這就說明了我在駕馭課堂、把握課堂節奏上還很欠火候,以後在這方面還要多加註意。

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5

一、複習舊知,引出研究問題

1.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我們是怎樣得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這個結論的?學生回答後,教師通過課件演示,幫助學生回憶推導過程。

3.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教師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學生獨立思考:1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2.小組交流

3.集體彙報,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演示課件:每排擺10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擺10排,問:這一層一共有多少個1立方厘米大小正方體?擺這樣的10層呢?學生列式:101010=1000個

4.得出結論: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5.類推: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6.鞏固練習(略)

三、實際應用

1.出示教材中的例題

2.學生獨立解答。

3.組織學生交流。

四、總結全課

我們學習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他們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分別是多少呢?學生看書,填表。

反思:

1.目標讓學生提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是每個教師都認同的一個理念,但是怎樣將這樣一個理念轉變為具體的教學行為呢?不妨從目標讓學生提出做起。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有了前兩個知識的學習經驗,在面對體積單位時是有能力提出學習目標的。教師要給學生自己提出學習目標的機會,這樣不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和別人(教師)讓我解決的問題相比,學生自然傾向於前者。

2.方法讓學生探究

我們經常抱怨學生在做單位之間的化聚練習時出錯,埋怨學生不細心。冷靜的思考一下,學生做錯題的原因真的都是不細心嗎?有多少學生在死記硬背單位之間的進率,又有多少學生記混單位之間的進率而鬧出笑話。造成學生會死記硬背單位之間的進率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師忽略了授給學生漁,而只授給學生魚,學生收穫的魚多了,改用的時候就分不清該取哪條魚了。

就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教學設計如下:

1.藉助一條線段是學生明確要表示長短要用長度單位,複習常用的長度單位及其他們之間的進率。

2.有一條線段過渡到一個面,繼續演示課件,形成一個正方形,問學生要表示這個圖形的大小用什麼單位。複習常用的面積單位及其他們之間的進率。此階段的教學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由線過渡到面,藉助課件或教具演示幫助學生回憶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為什麼是100。[應用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3.繼續演示課件,由面過渡到體,問學生常用的體積單位有哪些?教師板書常用的體積單位後問學生:接下來,你們認為我們該研究點什麼內容?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學習主人翁的意識。

4.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5.在學生小組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彙報。此環節教師要放慢教學節奏,結合學生的彙報及時適時地點撥指導,注意對學生的評價,尤其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解決問題策略的評價。教師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通過課件的演示使學生清楚地看到: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之所以是1000,而不是100,是因為正方體的長寬高都是10釐米(分米),在1010的基礎上,又乘了一個10。學生頭腦中一旦有了由一條1分米(10釐米)的線段到一個邊長1分米(10釐米)的正方形,再到一個稜長1分米(10釐米)的正方體的清晰、完整的過程,學生收穫的就不僅僅是知識。

6.演示課件後讓學生閉上眼想一想剛才的過程,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內化的時間。

7.引導學生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8.鞏固練習:體積單位間進率的專項練習。

9.引導學生探究不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之後進行專項練習。

10、綜合練習,可以融入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六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篇6

不久前,在教學分數乘分數時,有一些反思,現整理如下:

}案例一

浙江版教材是這樣安排和處理的:一臺飼料粉碎機,每小時粉碎飼料1/2噸,3/4小時粉碎飼料多少噸?引導學生想:3/4小時粉碎飼料多少噸,就是求1/2噸的3/4是多少,算式是1/23/4。通過數形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1小時粉碎飼料1/2噸,1/4小時粉碎1/2噸的1/4,就是把1/2噸平均分成4份,取中的1份,也就是把1/2噸平均分成(24)份,取其中的1份。3/4小時粉碎1/2噸的3/4,就是取3個1/ (24),結果是 ,最後師生歸納分數乘以分數的計演算法則。

【反思一】

這樣的安排側重於意義的學習,但由於例題的安排缺乏一定的問題情境和生活情境,比較枯燥和抽象,很難調動學生的求知慾望。因為學生的學習不是簡單地接受知識,而是在體驗和創造中學習。我們的數學教學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結構出發,基於這樣的想法,在實際教學中,我進行這樣的處理:

〖案例二

先創設問題情境地,分數單位乘以分數單位。課件出示一個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面積為1平方米。然後,在正方形一角又出示一個小長方形,請大家估計一下,圖中的陰影部分大約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數表示。(學生猜測、估計)。課件出示背景格子圖,學生很容易就看出來整個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20份,而這個陰影部分恰好是1/20平方米;這個格子圖把正方形的邊長分別平均分成了4份和5份,即:這個長方形陰影的長和寬分別是1/4米和1/5米。學生已經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寬,那麼1/51/4和1/20平方米之間有什麼聯絡?你有什麼想法?指導學生進行交流

【反思二】

教學情境是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是教師為了支援學生的學習,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的教學環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的建構活動,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絡,在實際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新知識,不但便於保持,而且容易掌握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從現代教學論的觀點看,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學生設計學習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關資訊,引導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自己開動腦筋進行學習,掌握數學知識。

孔企平說,我們在課堂裡講的數學學科與數學家研究的數學是有區別的。數學家研究的數學學科是從概念、公理、定理出發的以邏輯體系為基礎的數學,而我們給學生講的數學則更多地建立在學生經驗的基礎上,是這方面生活經驗的昇華。所以,這樣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經驗,

但這樣的設計顯然對算理的學習不足,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體驗也是不足的。另外,所有這一切,包括圖形和資料,都是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學生的所有猜想與活動都是在老師所劃定的圈子裡進行,雖然我精心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探索的情境,但是,學生還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

〖案例三

活動與問題:

1、每人拿出一張長方形紙,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塗上顏色;再把這張紙的1/□看作單位1,表示出它的1/□,也就是1/□的1/□,把折出的1/□塗上然後把這張長方形展開看一看,塗色部分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你能把剛才摺紙的操作活動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3、猜想與驗證:塗兩種顏色的陰影是整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開啟摺紙並驗證。

4、把學生的算式和結果儘可能多的都寫在白板上。

5、小組討論並發現規律。

【反思三】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變為國小生看得見、摸得著、理解得了的數學事實?這是每個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很好考慮的問題。許多成功的案例說明,讓國小生動手操作是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策略之一,因為這樣做既符合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徵,可以吸引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識的教學活動中來;又能使他們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整理,找出有規律的現象,逐步抽象、概括,獲得數學概念和知識,使抽象問題具體化。

基於這樣的認識,在實踐中設計本課時,有以下三個想法:

1、開放式的教學設計。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折成1/□,可千萬不要輕視這個小小的□,它給學生的很大的空間和權利。我們常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個□就是在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2、讓學生經歷猜想與驗證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有了大膽的猜想才會更有繼續研究的慾望。

3、在親身活動中感受數學。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壁上張貼著一句格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知道了;而我做了,就理解了。案例三的設計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把較複雜的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用摺紙這一直觀動作進行反映,有利於學生感受和理解計算方法。

現代教學論認為,每位學生都有潛力,教師的作用僅僅是激發這種潛力。因此,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應力求凸顯學生生命的主體地位,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其內在的發展潛力,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疑難的質問乃至知識結構的建構等一系列的數學活動過程,使短短的一節課,時時充滿生命活力。這是學生課堂生命活動得以充分展現的關鍵。作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儘可能給他們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但數學課的操作畢竟是學習意義上的操作,是一種特殊的動手活動,在組織操作活動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有明確的操作目的,切忌為了操作而操作,使活動本身流於形式。二是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學具操作要注意適時、適量和適度。適時就是要注意最佳時機,當學生想知而不知,似懂而非懂時,用學具擺一擺,就會起到化難為易的效果。適量是指要控制使用的次數,活動的時間,並不是搞得越多越好。適度是指當學生的感性認識已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應引導學生在豐富的表象的基礎上及時抽象概括,掌握火候,使感性認識逐步上升為理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