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74W

《漁夫的故事》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

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範文【1】

《漁夫的故事》是一篇課內閱讀課文。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封鎖魔鬼的瓶子。他開啟瓶子,狡猾凶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裡。故事中魔鬼的強大和漁夫的弱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在教學本課時,我用了一課時抓住以下環節展開教學。佈置學生課前預習→出示字詞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抓重點詞句體會漁夫和魔鬼的性格特點。

也許本故事情節受學生喜歡,也許故事內容並不複雜,再也許是學生用心去預習了。課堂上的我不但如此輕鬆(不太費口舌),而且有了更多的發現。發現學生的進步,發現學生的細心(會咬文嚼字了),發現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比如:只在檢查完生字詞掌握情況後還未理解故事情節前就讓全班同學(男的扮魔鬼,女的扮漁夫)分角色朗讀課文,刪去了自由朗讀、指名讀,糾正評析等環節,學生們竟能做到流利、整齊,甚至有感情。這足能說明孩子們真的預習進去了。

又比如:在討論漁夫和魔鬼各是怎樣的人時,小不點伏培陽同學說:“我覺得漁夫是個有勇有謀的人,他在可怕的魔鬼面前不但不害怕,還能想出辦法來制服魔鬼。他就像‘小夜鶯’一樣。”好一個“有勇有謀”,好一句“他就像‘小夜鶯’一樣。”比老師概括得更全面,比老師講得更貼切。

而孫宇健同學說:“魔鬼是個狡猾的人。魔鬼對漁夫說:‘整整過了400年了,始終沒有人來解救我,我非常生氣。從今以後,誰要是來解救我,我一定要殺死他。’可現實是所羅門已經死了1800年了,而照魔鬼說的自己才被所羅門封鎖400年,魔鬼的話分明是殺人的藉口。魔鬼殺人還要給自己找臺階下,簡直是狡猾到家了。”“真是個既細心又聰明的孩子,竟懂得聯絡前後文抓住“1800年”和“400年”來識別魔鬼的謊言。”

正當我的內心為孫宇健同學的進步喝彩時,“機靈鬼”商發兵說:“老師,我不同意孫宇健的意見,課文沒有具體寫出魔鬼到底被關在瓶子幾年了,只是說‘從今以後,誰要來解救我,我一定要殺死他。’從今以後是幾年呀,也許是1900年了。所以我覺得魔鬼的話是有道理的`,不能說他狡猾。”

話未說完,楊朱勇已把雙手舉得高高的,他說:“我同意魔鬼是狡猾的說法,但是不從‘1800年’和‘400年’來分析。課文的第5、6自然段,24、25自然段寫的魔鬼態度的變化就能說明魔鬼是陰險狡詐的人。”……討論還在繼續,而我卻沒了插嘴的機會。

這堂課,我有了另一個身份——學生學習成果的分享者。

這堂課,我發現“教是為了不教!”正向我綻開笑臉。

漁夫的故事教學反思範文【2】

在教學《漁夫的故事》一文時,我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語言的特點,所以在組織課堂教學時進行了分角色表演,我要求扮演者表現出魔鬼的凶惡,漁夫的弱小機智,從語言、動作等方面把魔鬼漁夫的形象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這樣一個凶惡強大的魔和一個手無寸鐵、弱小的漁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全體同學抱以熱烈的掌聲。這些都在我的意料之中的。所以我認為,只要肯大膽放手,學生的潛力會最大限度的發揮。

其次由淺人深,突破難點。本文的教學難點是對“立足於現實而又富有幻想”的這一藝術特色的理解。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從人物和情節角度,考慮、設計了一組由淺人深的問題,組織學生課堂討論,讓學生沿著教師鋪設的臺階,拾級攀登,逐步明確:漁夫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是正義力量的代表;魔鬼是幻想中的人物,但是像魔鬼那樣的壞人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在它身上集中反映了各種反動派的種種本性,它是邪惡勢力的化身。漁夫跟魔鬼的鬥爭情節也是幻想的,但是這種鬥爭正是現實生活中正義與邪惡鬥爭的曲折反映,最後漁夫的勝利則寄寓了“正能壓邪”的道理。

同時我又引導學生開拓想像,訓練思維。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在賞析課文之後,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複述下來,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