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88W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回憶童年時期生活的一篇文字,本身充滿著濃濃的童真童趣,有著淡淡的失落和悵惘。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一

身著長衫,瘦得教人擔心,頭髮一根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濃墨寫的隸體“一”字鬍鬚。這是人們描繪中的魯迅先生。在眾多資料中,他是我國現當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神色凝重、言辭犀利的偉人。於是,魯迅先生給我的最初印象是不苟言笑、正襟危坐、令人敬而遠之的,包括他的文章。即使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樣的散文,自我從教以來,只敢淺談而不敢親近。

最初的轉變來自於2014年許鞍華導演拍攝的電影《黃金時代》。電影反映的是作家蕭紅的一生。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是一位憎惡黑暗猶如魔鬼,站在最前列的頑強戰士,而蕭紅在那個旗幟鮮明、戰火紛飛的時代實在是個另類的作家。她不願為了亂世中國家救亡而寫作,只專注於自己的個人創作。但那樣一個在當時以至很長一段時間不被重視,埋沒在歷史塵埃中的作家,卻是魯迅家中的常客,得到魯迅的青睞。這讓我十分疑惑,這不是我印象中的大義凜然的戰鬥者的形象。再看電影中一個場景:魯迅先生半躺在躺椅上,蕭紅穿一件紅衣服,詢問先生的意見。這個片段安排在魯迅逝世、蕭紅即將啟程去香港、前途未卜之時。明明是悲傷的回憶,明明是孤苦流離的人生,畫面卻偏偏斑斕明媚,魯迅先生話語親切而溫暖,那一刻我突然哽咽,為蕭紅,為魯迅先生。也許真的是我不夠了解,是我無知淺薄了吧。

而開學後的第一課就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面對似乎確實是熟悉的作家、作品,我知道我應該重新再來。

於是重拾課本,重新備課,重新認識。在翻閱資料的過程中,錢理群教授的《如何讀與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我受益匪淺!在此我主要談一談我平時教學中容易忽略的兩點內容。

當頭一棒便是錢理群教授口中的那句“神來之筆”。錢教授所說的“神來之筆”指的是突然而至的情感的噴發,情之所至,就會出現了不合常規的句法或表現手法。那句“神來之筆”出現在文章中間的過渡段:

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在我以前的教學過程中都只是把它做為一個過渡句,從來一筆帶過,卻不知真金在此!真正是“有眼不識金鑲玉”!該打!

我從不知那“我的蟋蟀們”,“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還有那個“Ade”有這麼些奧妙在其中。我認為那句只是個過渡,從百草園轉到三味書屋而已,那個“Ade”只是魯迅先生的一個類似耍酷的一筆,猶如現在年輕人的告別:“我走了,Good-bye”一般。

錢理群教授的分析如醍醐灌頂般令我豁然開朗。童年魯迅對大自然的親密親近,失去樂園的沮喪,對未來的恐懼,以及成年後的魯迅對這一“災變”的憤激與無奈,盡在其中。這樣的“神來之筆”必須抓住!抓住這一句,就抓住了全篇文章的“神”之所在!以這句為突破口,拎住它,就拎起了全篇文章。我們完全可以打破從文章開頭開始分析文章的慣性思維,以這一句作為教學的起點,帶領學生走進魯迅先生童年的“樂園”。

百草園是“我的樂園”,那麼三味書屋呢?文章中顯在與潛在的對照中,三味書屋無疑都處於劣勢,那麼在本課教學中的第二個難點就出現了:我們該如何理解魯迅先生對三味書屋的感情呢?

語言是和人的心靈、人的精神境界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的。在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蕭紅寫出了她對魯迅先生的直觀感受:“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裡的歡喜”。這是蕭紅的直覺把握:對親人,對朋友,他是一個卸下了盔甲,毫無機心,擁有一顆赤子之心的真誠的`人。這樣的魯迅先生又怎會對他的啟蒙老師嚴苛呢?我想任何人對於童年的回憶,無論快樂與否,往往都會成為“親切的懷念”。魯迅先生也不例外。這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是有跡可循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學生們找到這些“蹤跡”。

既然去三味書屋是去讀書,我們就從讀書談起。

“讀書”在“三味書屋”這一板塊中貫穿始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找出這些:“只要讀書”,“我就只讀書”,“放開喉嚨讀一陣書”,“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在這“讀”的過程中,作者的情感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由最初的“就只讀書”時的怨憤、不滿,到“放開喉嚨讀一陣書”,作者的描述中多了些調侃,少了些抱怨;多了些溫馨,少了些不平。乃至到描寫老師讀書入神的時候,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童年魯迅正在用他充滿好奇的眼睛觀察著老師,“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這是童年魯迅記憶中終身難忘的瞬間,也許正是這懵懂間他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老師教書方法也許令孩子厭惡,學習的內容的確枯燥無味,但從魯迅筆下我們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情趣和幽默。

從他詢問“怪哉”開始,從他觀察老師讀書的一刻,從他漸漸溫厚親切地描繪中,我們領悟到了魯迅先生對知識的追求,對私塾先生的最終認可,對童年生活的懷想。至此,對於魯迅先生的童年以及他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應有了一個較準確的理解和認識。

一篇我們讀“熟”了,教“熟”了的文章,其中仍有許多我們思考和探究的地方。對於自己的淺薄無知我實在汗顏。拜讀了錢理群教授研究魯迅先生的系列文章之後,我恍若覺得自己是花果山中的一隻猴子,自覺在此山中生活多年,一山一水早已瞭然於胸,一草一木都不過是熟悉的風景。誰知這一天,來了位美猴王,帶領群猴,“呯”一聲,穿過了那道水簾,石破天驚,才發現那“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才是真正的美景啊!

看來,作為語文老師,我任重而道遠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二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者用實在的筆調詳盡生動的回憶了自己童年時代的生活,那是一個孩子眼裡的世界,有百草園裡與自然的親密接觸,有神奇驚險的傳說,有雪天裡捕鳥的樂趣,也有離開百草園的失落和疑惑,三味書屋裡新奇的追問,單調的學習和課餘時偷樂的興奮。一切都是那樣的天真,那樣的美好,而這些才是此文的終極目的,那就是一個年已不惑的男人對自己童年最甜蜜,最溫暖的回憶。

當然,做為一箇中年男人,尤其是一個有著深刻思想和犀利筆觸的作家,他的作品中不可能不帶有自己的思想和風格。那些不加修飾而自然天成的描寫,沉穩凝重的敘述,深刻詼諧的議論,張弛自如的抒情無不顯示著一代文學大師老道的功力。或許這些就是被許多人認為的“檄文,戰鬥”的特徵吧!

在新教參中再看不到“扣帽子”“喊號子”“貼條子”式的課文簡析了,魯迅先生也終於可以從那個淒冷的聖壇上回到溫暖的“故鄉”,美麗的“百草園”裡了,相信這種以人為本的分析不僅讓先生含笑九泉,也讓一代代的讀者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有血有肉的文學大師。而這些不正是我們多年來所苦苦尋求的語文的真諦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反思三

在教授此文時,我也是把這樣的理解傳達給學生的,喚起學生的樂趣,呈現出魯迅另一個溫情的形象。本文主要是兩個部分,“百草園”有樂,“三味書屋”有味。我的設計是讓學生找出自己覺得最有意思是的語句進行賞析,然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薰陶,喚起學生的已有經驗,體會童真童趣以他們獨有的眼光去體會魯迅筆下的孩童世界,而不是一一羅列總共寫了哪些景物、事情,把優美的文字用枯燥的講解去分析支解,而忽略了文字裡蘊含的最美好的情。通過品讀學生感興趣的語句,就可以兩者兼顧,既可以把寫得好的妙處落實,又可以喚起學生的興趣。特別是私塾中老師和學生讀書這一段,學生一品一讀,搖頭晃腦的就特別的有意思,學生也讀得很有趣味。

教完此課後,我佈置學生寫週記就是寫有關學了這一課的體會,並且寫出自己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要模仿課文的樣式來寫。從學生的週記中,發現很多學生都從魯迅的文章中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樂趣,並用文字流暢的表達出了自己的童真童趣。

但是此課也有很多遺憾之處。比如沒有能兼顧到對學習不怎麼積極的同學,一味的強調舉手搶答,對那此沒有舉手的學生很少去關注他們。即使有問到,學生沒有心來聽課,往往也只是以“不知道”或者“不懂”、“沒有” 來回答,面對這樣的情景,心裡往往覺得趕時間自己也沒有很好的去引導他們深入的來解讀課文。在做筆記上,往往也很兼顧得到了。有時候覺得自己說的還是太多了,沒有能夠完全放手去讓學生說,沒有讓學生髮揮到淋漓盡致,沒有讓學生髮儘量說出他們自己想說的話!

做為一名沒有什麼經驗的老師,在備課中還會經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很難抓到重難點,看到教參裡面有什麼就什麼都想講,生怕考試會考到,所以備課的時候備得很全,導致上課講得也很多,學生說的就特別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