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學反思2篇

才智咖 人氣:2.12W

下面是科學童話《要下雨了》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

《要下雨了》教學反思2篇

  《要下雨了》教學反思(一)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通過“魚出水面,燕子低飛,螞蟻搬家”這些自然現象說明下雨前動物的特點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這篇文章生動有趣,在生動有趣的語言文字中,有機地滲透身邊的自然科學知識。不僅能引導學生留心身邊事物,注重觀察,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身邊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從而在學生幼小的心靈裡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初步受到熱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點感想:

一、情境的創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剛上課我就放下雨前課件,吸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以情境激趣,為學生興趣盎然地思考、理解奠定基礎。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結合本課教材所描述的物件是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我採用課件出示圖片的形式使可愛的動物形象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整體入手,既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又理清了文中的角色及條理。教學時,抓住關鍵詞語,研究這三種自然現象與下雨的聯絡。如:燕子為什麼會飛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著捉那些飛不高的蟲子來理解。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目的。以一顆童心將自己的教學機智與創設教學情境有機地結合,讓學生輕鬆愉悅地在情境中誦讀、理解、體驗、感悟,營造了開放的、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教學鞏固字詞,活躍課堂

在鞏固識字時,我從易到難運用課件逐步加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充分尊重學生及其獨特體驗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印象。

三、加強朗讀感悟,培養說話能力。

朗讀時,我把小白兔和小魚說的話作為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句與句之間的因果聯絡,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條理性。

本課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為什麼快要下雨的時候燕子飛得低,小魚游出水面,螞蟻搬東西。我在教學中通過“角色體驗,同桌合作,男女生對說”這三個層次的讀文,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同伴的幫助下,自主地讀和感悟,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較好地感受、體驗了課文深刻的現象聯絡,從而較有實效地挖掘了這個教材的重難點;引導學生認識到雨前動物行為的變化與雨前氣候狀況的聯絡,從而培養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

存在不足:

1、教學方法還很傳統,教學設計創新不夠。

2、課堂上給學生創造讀的機會還不夠多。

  《要下雨了》教學反思(二)

《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話形式來說明科學常識的講讀課文。課文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一些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這篇課文,用淺顯的文字,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間的內在因果聯絡,教給學生通過動物行為的變化來觀測天氣的方法。這既是一篇學習語文訓練語言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在教學的一開始,我就採用兒歌的形式呈現,選取兒童知曉的生活常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知水平,既有利於激發興趣,將學生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課課題,同時向學生滲透認識自然現象之間的聯絡,為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在分角色朗讀這一環節中,我參與到孩子們的表演朗讀中,向學生滲透了合作學習、協作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結尾處不失時機地總結和拓展了知識,也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二、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識字教學按初讀課文,讀準了字音;講讀課文,理解字義;總結課文,認清字形三個步驟進行。尤其是注意在講讀課文中幫助學生理解字義。例如:通過觀察圖畫理解“低”的意思;通過活動教具的`演示理解“直”與“彎”的相反意義;通過兩次不同的呼吸體會“悶”的感覺,理解詞義;通過動作演示理解“挎”的意思等。將識字教學融於閱讀教學之中,使發展語言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注意聯絡,訓練思維

教學時,抓住關鍵詞語,研究這三種自然現象與下雨的聯絡。如:燕子為什麼會飛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著捉那些飛不高的蟲子來理解。還可問學生燕子是怎麼知道要下雨的?引導學生進一步發現燕子的思考過程:蟲子飛不高→翅膀上沾了小水珠→空氣很潮溼→所以要下雨。

四、以文悟道,相機滲透

根據課文內容,通過語言文字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習小動物們互相關心的好品德,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如小魚對小白兔說:“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著雨。”要指導學生很好地體會感情。再如通過小白兔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能積極去問別人,教育學生要多觀察周圍的自然現象,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五、加強朗讀訓練,注意形式多樣

對國小生來說,朗讀是體會文章感情,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手段。教學時,對課文中的重點句段,要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反覆朗讀,讓畫面呈現在學生頭腦中,讓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為此,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個別讀,有集體讀,有分段讀,也有全篇讀,有一問一答的對話式讀,還有引讀等等。教師以讀助講,學生以讀助學,不僅使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