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學反思2篇

才智咖 人氣:1.09W

《草原》是蘇教版教材國小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十六課。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草原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草原教學反思2篇

草原教學反思範文一

《草原》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見到草原的真情實感告訴讀者。向我們介紹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熱情好客,歌頌了民族大團結。學習課文,就是讓學生理解這些美,從中受到美的教育。

一、 創設情景,薰陶感染

上課伊始,便播放草原的課件,讓學生看到優美的畫面,聽到動聽的音樂,把他們帶入遼闊美麗的大草原。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欣賞著藍天白雲,碧草盈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結束,以一曲《美麗的草原我的歌》來結束今天的學習,讓學生在回過頭來美美的聆聽那草原的讚歌,再次受到美的薰陶。

二、 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景美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以自主發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營造一個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全體學生在積極的參與和協作中主動讀書、自覺感悟,主動發展。

這篇文章結構清晰,著重記敘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在研讀草原景色部分時,教師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遼闊。例如:各種形式的讀,個人讀、自由讀、默讀、教師引讀、集體誦讀、配樂朗讀等,通過讀加強學生讀的能力的培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落實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出草原的遼闊壯美以及自己的喜愛之情。此時,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點撥。尤其是寫作方法的點撥: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草原的天的可愛,美麗;把寫景物和感受緊密結合起來;用比喻句,把羊群比大花具體恰當地把羊群在草原上的美表現出來。

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聯絡語言環境和實際生活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第一段寫景語言優美,又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敢不敢向老舍先生挑戰,用自己的語言和感受把“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美景重新進行描述,把學生的思維推向一個新的臺階。學生想象,草原上都有什麼呢?用有( ),有( ),有( )的句式進行描述,真正理解到為什麼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而後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在讚揚聲中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在理解作者的感受:這種境界,即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這句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驚歎的是什麼?為什麼會覺得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詩為什麼?分層次去理解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體會作者驚歎的是那從未見過的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視野開闊,心胸豁達,令人心曠神怡;願久立是因為草原景色迷人,想坐下是因為眼底美景沁潤著心田,引發起激情,要抒發,要表達。然後拓展學生的思維,如果你就在老舍身邊,你將怎樣抒發你此時的心情?使學生深層次體會到草原的美。

三、 選精彩段落感悟人美

讀懂課文,使學生從中受到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應在課文第二部分重點體現。主要通過學生自學,小組交流概括出主人熱情好客表現在:迎客、相見、款待、話別幾個方面,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以突破教學重點。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在本節課教學中,這一點體現得不夠明顯。

主要問題:

1、 學生放手不夠,有遷的跡象。

2、 教學目標落實的不實。如;背誦第一自然段,流於形式。

3、 第二部分處理的較倉促。

4、 教師的點撥語,過渡語,總結語缺乏感染力。

5、 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有待研究。

草原教學反思範文二

一、從感悟詞句入手,切入朗讀,凸現語文特點

《草原》一文,以“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呢?怎麼感受到的?”“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了草原人熱情好客呢?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個方面?多讀讀,想想自己為什麼感受深?”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抓重點詞句去感悟,在作者生動優美的語言中體會情感,以朗讀為手段,凸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

二、從想像入手,切入朗讀,凸現語文特點

想像在語文教學中是學生把文字變成形象的再創造過程。

教學中通過各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走進語言文字,展開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生動形象的畫面,再及時切入朗讀,引導學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畫面通過朗讀再現出來。學生從想像到朗讀的過程,其實就是從文字到畫面,再到文字的一個創造、昇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根據語言文字進行想像,走進了作者的心靈深處,更深地體會了感情,得到了薰陶,受到了感染,又通過朗讀,進一步品味了語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現了語文特點。

【點評】

《草原》一課的設計,充分把握了教材的這些特點。始終扣住課文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走進文字,積澱語言,受到情感的薰陶。

一、沿作者思路,使景美、人美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沿作者思路,緊緊抓住課文景美、人美兩大部分,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和作者產生共鳴,體會感情,是設計最突出的特點,也是最簡潔有效的理解課文的方法,正如葉聖陶所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然而教者並沒有僅停留在兩個部分的分別理解上,而是把景美、人美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首先感受到景美,為後面體會人美做鋪墊,讓美麗寬廣、富饒生機的草原養育了這裡勤勞淳樸、好客熱情的人民的美滋潤學生的心田。更深地體會蒙漢情深、親如一家的感情。

二、抓語言文字,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性質。《草原》一課設計者以語言文字為憑藉,通過學生對重點詞句的朗讀、感受,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在聽、說、讀、寫的訓練中,既體會了草原的景色美、人美,又習得了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表達的,潛移默化地學習作者語言表達的生動優美,揣摩語言所傳遞的美好情感,受到感染、薰陶,真正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