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英語課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才智咖 人氣:1.08W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英語課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英語課的教學反思(通用5篇)

國小英語課的教學反思1

我覺得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必須做到“三化”是搞好課堂教學的保證:

一是課堂英語化,

二是教學情景化,

三是步驟規範化。

課堂英語化是因為語言是一種環境的產物,應儘量的給學生營造一個英語的語言氣氛,所以在英語的課堂教學教學組織中儘量使用英語,做到課堂英語化,以排除學生對母語的依賴和母語的干擾。我覺得國小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期之一,儘管他們剛涉及英語,掌握的英語句子和單詞還很少,但我覺得應該從第一節課起,堅持用英語進行教學,因為國小階段所學的單詞和句子很簡單,我們可以藉助於物體直接來教,幫助學生儘快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另外,還可以充分運用眼神、手勢、動作、表情等形式來幫助教學。

教學情景化是指課堂教學必須最大限度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交流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英語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後產生一種自豪感,心裡產生愉悅感。我所教的班有幾個小男生,每次在課堂上的表演都十分投入,表演得很好,特別是得到老師的表揚或得到小獎品時,這些學生的心情非常激動,下課時還問你許多東西用英語怎麼說,他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所以英語教學的課堂必須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如歌謠、遊戲、猜謎、講故事等。要讓國小生能夠在四十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

步驟規範化是指教學的內容和程式的規範化,因為國小英語教學是為以後的中學英語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形成音和義的聯絡,其次形成音、義、形的聯絡,最後讓音、形、義形成整體,這是我對國小英語教學步驟規範化的認識。

國小英語課的教學反思2

俗話說得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國小英語課程改革給廣大英語教師開闢了一片廣闊的新天地,不同的方法嘗試,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只是一種策略而不是單純的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代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英語課程在不斷改革,而英語教學又是我國義務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到底如何針對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呢?綜合英語學科教學的實際有開展教學,大面積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下面談談筆者的看法:

一、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用英語交流能力

教師在組織英語課堂教學中,科學設定特定的英語教學環境,讓其相互影響,相互拉動。因此,教師首先應儘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聽的機會,這是創造語言環境的一種較好的方法。用英語交流,可避免教師在課堂上大量使用母語而沖淡英語教學的氛圍,使學生始終沉浸在英語語言環境中。教師在上課前,可將課堂用語分解在每次教學之中,並藉助圖片、實物、表情、手勢、多媒體網路等輔助手段,讓學生能聽懂教師語言表達的意義。例如:“Open your book!” “Whats this in English?” “Who can try?” “Put up your hands.”等。課餘時間,儘量和他們用英語交談,長期積累,耳濡目染,學生自然會聽懂很多日常用語,並會用英語表述,用英語交談,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多種方式,鍛鍊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1.討論法:在上新課前,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分成多人一組或兩人一組式圍繞某一話題說出各自的見解,激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幫助他們構想與所學的內容有關的背景知識,多數情況下學生們是在各自小組中進行課堂活動的,他們會感到很輕鬆、自由。因此,他們會更積極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也會對別人的觀點作出積極的反應,這種方法不但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鍛鍊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2.角色扮演法:教師設定情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體驗和記憶,還會使課堂氣氛活潑而有生氣,輕鬆而愉快,使學生們協調配合起來,在虛擬的“真實”語言環境中將所學的語言知識學以致用,並使語言交際能力在實踐中得到體驗和提高。

三、尊重差異,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布魯姆認為,每位學生都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其差別就在於“學習者的學習速度的不同”。面對一個60人以上的班級,無論其老師的教學水平有多高,工作多認真,都難免出現學生學習成績差異的現象,有成績優異的,有中等的,有掉隊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個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的速度不一樣,另外,六、七十人甚至八十幾人一個班的教學,確實是制約教學的一個難題——老師上課,不可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部分學生進步慢或掉隊是很正常的。因此,我們必須採用正確的.評價方式,那就是尊重差異,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既尊重學生個別差異,把一些掉隊的學生分成二人一組,再派一至二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參與,與他們共同探討學習上的難點,並相互督促,形成一對一的輔導方式。對掉隊的學生必須以鼓勵為主,不作消極評論,只要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就要給予肯定和加以讚揚。

另外,對掉隊的學生,必須堅持起點低,坡度小的原則,讓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進步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內容上分層,對成績優異的學生,要求所學內容更深;對成績一般的學生,所教內容適中;對掉隊的學生,只要求他們掌握一些簡單的、基礎的知識,並且分類給他們作指導。

國小英語課的教學反思3

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使每個學生學好英語。我們農村學校缺少英語學習環境,我就把我的英語自修與英語教學結合起來,與學生共同學習;人與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是客觀的,要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和發展,一步一個腳印,最終都有所學。英語語言有三個方面,即語音、語法以及詞彙。語音是根本的。語法和詞彙都是通過語音得到體現的。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好發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學好發音,才能聽懂別人說的話,也才能讓別人聽懂你說的話。能聽能說,英語就算學活了。只有學好發音,才能把所學的語言材料以正確的形式在腦子裡儲存下來,以正確的形式使它重現,從而加強對語言的感受,最有效地掌握語法和詞彙,提高實際使用的能力。

因此,學好發音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步。發音沒有認真學好,不僅英語說不好,連朗讀都有困難;這樣,就很難學得活和學得牢,也很難較快地嚐到學習英語的甜頭。一開頭學好語音,學英語的方法對,路子寬,以後收效會越來越大的。從學習英語的另一塊基石就是詞彙,不管是聽說還是讀寫,都離不開詞彙,所以,一定要重視詞彙教學。

一是讓學生自己通過課本插圖、我去引導明確單詞中文意義;

二是學生自己看清單詞字母組成、利用音圖拼讀出來;

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自己藉助字典學習,我給予指正。在鞏固記憶方面,採取定期聽寫、隨機複習的方式.教學中的遊戲對鞏固教學有很大作用,可以讓學生在快樂的遊戲中自然地學英語。學生產生學習興趣,我的教學也比較順利了。

此外,每課結束後,我都要帶領學生進行系統複習,學生先練習,然後在我跟前“一一過關”,查漏補缺。我把這些情況以表格形式記錄,對學生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教學、課後複習時,我對自制力強、學有餘力的學生“放手”讓其“自學”,並要他們幫助其他同學;對有一定自制力、有一定知識和能力的學生給予輔導,組織他們一起學習;對自制力較差、知識和能力水平低的學生重點輔導,並組織其他學生幫助他們。

我鼓勵學生之間一起學習、交流,以促進他們的學習。雖然我在教學方法、形式上有所變化,但還是較單一、死板,主要還是老師單純講解、學生聽,練習仍是老師單純叫、學生答,那些“優秀生”聽得進去、讀得下來,而有的學生對你的課就置若罔聞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學的覆蓋面小,上面所說的教學方案並沒有完全實施。由於我的時間、精力的原因和學生的個體情況不同,我與學習好一點兒的學生接觸、交流的機會相對於學習差一點兒的學生多。比如,課堂提問並沒有特別注意中等生和後進生。再如課後“優秀生”“隨時隨地”找我練習,不對或不熟練的地方在我指導後再反覆練習;中等生、特別是後進生,我得“主動”和他們“預約”,而他們往往“失約”;學習小組也沒有完全搞起來;英語教學中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和英語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完善我的教學方案。

國小英語課的教學反思4

六年過後我又重回一年級,感覺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學生,新的教材,我也以一種全新的姿態來面對我的新學生。六年的教學經驗使我深深得明白一年級是學生開始真正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剛開始我就讓學生在輕鬆又莊嚴和諧的環境中進行語言的學習,通過表演,競爭和相互評價,讓他們真正的體會到他們是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簡單的背誦和模仿,使他們一開始學習英語就有極大的興趣和動力,這樣可以達到更好地持久地學習英文的目的。

以前教高段時總覺得所學的英語知識與實際生活似乎總有那麼一段距離,好像很難做到“言行一致”!其實在慢慢的磨練中我發現,只要用一些心思,想一些點子,找到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相似的切入點,完全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真實用處。

在教學Chapter 1 Starting School這一課時中,我讓學生準備了一張自己好朋友的圖片,並把全班學生分為三人小組。每組一個學生扮演一個外賓。並給學生說外賓想認識你的好朋友你該怎麼介紹呢?並告訴他們用Hello!This is……等句型讓他們分組練習和表演。然後叫上一組一組的同學到講臺上表演給大家看。當然,此時,我要求其餘學生認真聽,聽這一組學生的對話中是否有誤。這樣學生確實瞭解到怎麼介紹自己的朋友。由於在課堂上我創設了情景,因此學生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好幾個小組的學生都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演,我根據各小組表演的情況分別給予表揚“Welldone”“Very good”等等,學生最喜歡的還是“Super”,讓參與的學生都有了一種成功感和被認可的感覺。

我想英語課堂教學應更加需要情趣、體驗。同時要會欣賞學生,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學會知識,並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國小英語課的教學反思5

在國小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經常利用遊戲,課堂上唱唱跳跳,說說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熱鬧,使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時間一久,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原有的最初的學習高溫急劇下降,原始的興趣正逐漸的不復存在。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是:課前教師不遺餘力的精心設計組織來吸引學生興趣;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流於形式: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一學期下來,學生則普遍捧著課本迷惑的望著你.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安排不和理,學習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教學的畸形。

為此,我認為遊戲作為幫助學生學好英語的一種有效教學形式,要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功能,達到寓教與樂,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遊戲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如何對待優中差生.我設計遊戲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根據個人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成三組,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在激發他們主動參與親身實踐中,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無形中調動學生的語言資料庫.在實踐中學會自我評價,由此產生的成就感又轉化為無窮盡的學習後繼力。

二、組織得法,嚴謹有序

做好遊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國小生天性愛遊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容易忘乎所以,甚至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因此,在開始遊戲之前講清規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在遊戲過程中即使還出現一些混亂,要理解學生的心理,不要一味批評,而是積極講清楚。

三、適時適度

我認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遊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內容的講解和訓練,喧賓奪主,上游戲娛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