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1.38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後一節內容,從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對自然地理知識的總結、歸納和融合。所以在教學中應充分聯絡學生已有的舊知識,做好縱向、橫向聯絡,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1、匯入時,首先展示中國的行政區劃圖,讓學生首先了解中國的地理方位,然後展示圖片,讓學生把圖片放在相應的`位置。並說出這樣放圖片的原因,匯入新課。

2、充分利用課本插圖進行讀圖訓練。教材中圖表豐富,指導學生學會運用資料獲取知識,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本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如:山地垂直帶的情況可參考課本插圖,注意珠穆朗瑪峰隨海拔高度不同所出現的垂直自然帶,啟發學生思考產生變化的原因。

3、密切聯絡生活實際以及國中所學的自然帶知識。在學習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時,引導學生觀察“世界陸地自然帶分佈圖”,掌握由赤道向兩極以及由沿海向內陸的分異規律,分析產生地域分化的主導原因。通過身邊的事例引導學生探究、分析,讓學生體會學習地理就是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4、利用多媒體演示地表景觀和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的規律,從沿海到內陸的變化規律,以及各個地區代表性的動植物。演示山脈從山麓到山頂的自然景觀的變化規律。讓學生能更直觀的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新理念,注重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注重了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並積極地開展了研究性學習。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

1、時間上前鬆後緊,以至於在後面各組舉出地理環境差異的“非帶性”例項時我沒有給出足夠的評價。

2、板書較少,沒有把重點表達出來。

這些我都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及時改進,揚長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學中的困惑:

本課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作基礎,思維層次較高,而實際操作中因一方面受到學生基礎知識不紮實、生活經驗缺乏及思維習慣不良等而影響到實際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該教學方法本身要求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探究、討論時間,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較為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