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56W

教師在教後一定要用心反思自己,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

  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一

《用字母表示數》是學習代數知識的重要內容,是國小生們由具體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數,在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對我們四年級孩子來說,本課內容較為抽象與枯燥,教學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以建構主義為理論依據構建資訊環境下“主體參與”教學模式,立足於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採用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並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抽象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講完這節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 實現情景創設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本課開始,我從學生感興趣的兒歌入手,一隻青蛙一站嘴,兩隻眼睛四條腿……讓學生從兒歌中捕捉資訊,再進行編兒歌的過程,充分調動積極性的同時也自然引出了新的問題,如果有很多隻青蛙該怎麼表示。學生在編兒歌的同時也在經歷著尋找規律的過程,從而自然總結出相應的數量關係,再把數量關係從用文字描述上升到用字母表示,體會用字母表示的優越性。在這一環節中,原本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因為這樣的情境創設變得十分生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被調動。更重要的是,在編寫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複雜,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在玩遊戲的同時,學到了許多數學知識。讓教學情境直接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服務。

2、練習設計的層次性

課堂練習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重複接觸或重複反應,課堂練習能及時反饋不同層次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情況,能反映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又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鞏固、發展、深化知識的作用,同時又起到一種激勵效應,通過課堂練習使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獲,有所悟,並體驗到成功和快樂。在上完編兒歌這一環節之後,沒有急著出示更高層次的問題,而是設定了擺三角形小棒這一環節,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基本練習中鞏固新知,教師更可以叢中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促使知識的內化,以達到第一層次教學目標的落實。接下來的環節:“魔術盒”問題,就將顯形的規律變化隱藏起來,要求學生要完全通過原始資料和結果中去尋找過濾,思維要求更高的`同時也考察了學生對於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第三層次則是通過一些綜合練習,對新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關於用字母表示數的特定和變化的優越性不必深究,如果簡單而過,那麼省下來的時間可以進行大量練習。

2)教師講得多,學生說的少。

3)練習設計中通常對第一、第二層次的練習關注較多,如何把握第三層次的練習——即綜合運用這一部分,以更好的體現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有待於以後教學中不斷提高改進。

  用字母表示數教學反思二

我上了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認識方程中的《字母表示數》這一課,看教材時我覺得這節課內容簡單,但比較抽象,在備課時我就嘗試根據新課標理念和學生實際設計本節課,在本節數學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三大特點:

首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

“用字母表示數”在數學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怎樣讓剛剛接觸這些知識的小孩子理解“為什麼要用字母表示數”、“在什麼情況下用字母表示數”呢?於是,我採用了上課初,我選擇了學生最熟悉的電視臺標記(cctv)、撲克牌(A、J、Q、K)和肯德基(KFC)展示給學生看,讓他們從這裡感知到字母代表的意思,然後從生活中提出有字母的事例;其次我選用了學生喜歡的兒歌《數青蛙》,通過唱兒歌,來體會、認識到用字母表示數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做到了“生活性”和“數學性”相結合。

其次、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數學知識

為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掌握知識,變“學了做”為“做中學”。我把書上的淘氣與媽媽的年齡之間的關係變成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在課堂上我找一名學生與我配合做遊戲,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願意上臺,這一下就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了。在猜老師的年齡時,孩子們的熱情很高,這樣我就很自然地引導到我與該生之間的年齡關係,從而引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兩者的數量關係,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讓學生能夠接受了抽象的知識。

最後、習題設計有趣,生動。

本節課在學生學完新知後,其精神正處於疲憊狀態,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其思維充分活躍起來,我在習題的設計上下了一番功夫,我給每道題都配上了學生喜歡的卡通人物,題目的顏色很鮮豔。我設計了唱兒歌,讓學生放鬆心情,同時在這裡我採用了絢麗的圖片吸引學生。同時,我還引導大家回憶以前學過的運算律,用字母表示出來兒童用品大全。學生興趣很高,從而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

但是,我覺得本節課我還存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講課時,我對學生的資訊反饋不到位。課堂上教師要“耳聽四方,眼觀八路”,將學生中反饋的資訊迅速納入下一程序的教學活動中去;但我只是點了個別學生,尤其是在說一個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思時,沒有認真地傾聽學生的想法。在課堂上多數都是被我點將的,沒有能聽取各類學生的意見;學生練習情況也應既有互評,也有教師根據學生基礎適時抽查;優則按高標準要求與評價,差則按低標準要求與評價,並及時給予個別點撥,在課堂上體現分層教學的思想。本課在反饋與評價上顯得不夠全面,因材施教的思想不夠鮮明。

結合對新《課程標準》教學理念的知識和本次課堂教學的深切體會,讓我感到我們不僅要學習教材、領悟教材、學會超越教材,更要了解學生,會傾聽學生的心聲,這樣我的課堂效益才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