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測評是什麼?

才智咖 人氣:2.14W

       什麼是職業測評  
       職業測評是心理測驗的一個分支,在學術上被廣泛認可的心理測驗的定義是“行為樣組的客觀的標準的測量”。如果你真的想借助職業測評達到了解自我的目的,應該選擇科學的職業測評。科學的職業測評以特定的理論為基礎,經過設計問卷、抽樣、統計分析、建立常模等程式編制,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大學生職業測評是什麼?

效度:測驗結果的準確性。
  信度:測驗結果的穩定性。
  常模:每一位被試的心理測驗都有一個原始分數,通常情況下這個分數沒有實際意義,除非這個分數能與別人比較。與此相關的標準便是常模。常模是指有代表性的樣本在測驗上的分數分佈情形。
  科學的職業測評是客觀化、標準化的問卷,它的科學性、客觀性、可比較的功能是其它自我瞭解的方法不具有的。
  職業測評已經得了越來越廣泛的運用,甚至不少雜誌、網站、電視上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職業測評。但是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在傳媒上看到的大多數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職業測評,只能將它們當作娛樂。

       職業測評的起源及發展  
        職業測評興起於20世紀初,在美國軍事和工業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職業招聘和培訓部門的經濟效益。1926年美國飛行學校的學員中,有87%因飛行不佳而被淘汰,其原因是空中飛行心理適合性不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以後,客觀的要求促使心理選拔技術不斷髮展和普及,因飛行不佳而被淘汰的人數才開始下降:美國空軍中淘汰率由70%降至36%,在法國,則由61%降至36%,大大減輕了培訓資源的浪費,也有利於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

心理測量經過近百年的穩步發展,現已成為最有效、最客觀的職業測評手段。全球約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大公司在人員甄選、安置和培訓方面使用職業測評,而且越來越多的中小公司也正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起用評價中心技術,採納許多心理測量的方法用於考查自己的管理者,並取得了相當的成功;摩托羅拉公司也很早接受和採納了心理測量,在員工招聘中採用各種有關的心理測驗。

西方許多已開發國家從國小開始就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以幫助學生認識工作、熱愛工作並及早進行職業規劃。美國的中學生至少要接受一次這樣的職業測驗。在中學和大學還設立了專業的職業輔導諮詢中心,由職業心理學家依據專業的職業心理測評技術和規範化的諮詢流程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

在我國,隨著近年來就業形勢的變化,職業測評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有關職業測評的資訊紛紛見諸媒體,人才中介機構相續開展了職業測評的服務,各企事業機構也開始將職業測評運用於招聘過程之中。聯想集團是國內較早在招聘中運用職業測評的企業,以前聯想集團單純通過面試招人的準確率是40%,而實施職業測評之後面試的準確率提高到了60%。但總體上講,目前我國有關機構開展的.職業測評活動仍然有很大的盲目性,即使在大學課堂上,也很少能夠聽到職業規劃輔導類的學習內容,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和專業化的諮詢流程提供職業輔導在我國依然是亟待加強的工作。

        職業測評的作用  
       職業測評的目的是實現人適其職,職得其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它在研究、諮詢、輔導和組織對員工的職業/生涯開發中都佔據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具體來說,它的功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預測功能:預測個體在教育訓練、職業訓練以及未來工作中的表現。

2. 診斷功能:評估個體的長處和短處,優勢和劣勢,並診斷個體在興趣、價值觀和職業/生涯決策等方面的特質。

3. 區別功能:區別出個體的某些特質最類似於哪一類的職業群體。

4. 比較功能:依據測量學指標,將個體素質 (能力傾向、興趣、價值觀等)與某些效標團體相比較,從而觀察兩者之間的匹配程度。

5. 探測功能:瞭解個體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連續過程中,其職業決策、職業適應性的行為、態度,以及能力方面的一般狀況,以便提供必要的職業輔導。

6. 評估功能:對職業/生涯諮詢或輔導的進展情況和效果進行評估。

職業測評包括許多功能,企業需要它,各種組織需要它,個人也需要它。它能服務於人力資源規劃,為招聘、安置、考核、晉升提供依據,同時也是個人擇業的參考,是職業/生涯規劃與開發的基礎。通過職業測評,無疑可以實現組織和個人“雙贏”的目的。

       
     對職業測評的建議
  ●心理測驗只是瞭解自我的眾多方法中的一種,如果你確信對自我有全面深入的瞭解,可以不用心理測驗。

●不確定是否要用心理測驗時,應尋求專業職業諮詢人員及心理學工作者的幫助,不要任意濫用。

●選擇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和合適的常模的心理測驗。如果測驗本身不具有良好的效度、信度,或者選擇的常模不正確,測驗的實施與解釋都是浪費時間。

●如果沒有辦法判斷效度、信度和常模,就選用在世界或國內知名的心理測驗。

●測試的實施與解釋應尋求專業職業諮詢人員及心理學工作者的協助,儘量避免人為的誤差。

●一次測驗不要超過三個,過多的話會造成體力與心理的負擔。

●測驗以個人測驗為佳,這樣才能針對個人需要。

●測驗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憑第一印象完成。

●測驗結果只是一個參考,測驗結果與自己的特質有明顯不同時,有必要持懷疑態度。

●如果是通過專業諮詢機構進行測試,測試結果是要保密的,任何人無權散佈你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