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在面試中與用人單位談"薪酬問題"[1]

才智咖 人氣:3.2W

“薪酬問題”不是簡單的“收入”問題,是構成職業人對自己薪酬滿意與否的因素,除了個人收入,還有許多的“軟性”指標。薪酬的構成主體是基本工資、補貼、福利、浮動薪資、期權/股份、年薪。其中補貼包括了房補、交通、餐補、通訊、職務補貼、交際應酬、加班補貼等方面。福利部分包含了社會保險、醫療保險、培訓進修等。浮動薪資則包含了績效獎金、年終獎、季度獎、年底分紅等。

大學生如何在面試中與用人單位談"薪酬問題"[1]

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在面試的時候都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期望的薪金是多少?”當然這個問題也可能被用其它直接或者暗喻式的方式提出。無論是初涉職場的莘莘學子還是被戲稱為“麵霸”、“巨無霸”的職場新人都會對這個問題無所適從。而在大部分公司薪水問題都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好多企業的員工薪水是互相保密的.,公司不允許互相打探對方的薪水。在求職面試時,薪水問題也是一個不好談的問題,但這也是每個求職者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

案例場景:

“請問是人力資源部李主管嗎?”

“是的,我就是,您是劉娜同學吧?收到了我們的offer了是嗎?”

“收到了,正想有點事跟您說。offer上面寫的薪酬是1600,試用期80%,我算了一下,太少了。”

“那我們在應聘表格上註明了請您填寫的期望薪酬就是正式薪酬的,我們是在我們公司這個職位允許範圍內根據您的需求來給您的這個工資啊。”

“我想的是我寫一個期望水平然後你們按照公司的統一規定來定的呢。”

“這個很抱歉了,我們這裡每個職位只是有一個薪酬指導範圍,因為這個職位每個人的學歷、能力和資歷有所不同,所以薪酬也有所不同。”

“那實在是太少了,我想的是試用期1600,轉正之後大概2000。要不你們還是找別人吧。”

自我總結:

“我們經常在一些面試指導中被告知,不要主動地向招聘企業提薪水,而事實上在實際求職的時候,尤其是畢業生,面試的時候對薪酬諱莫如深。常見的理解就是自己提薪水不太好,正規的公司對每一個崗位都會有自己確定的薪酬,只要說根據公司規定就可以了。實際上這只是一部分公司的做法,而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了對相同職位不同人員的薪酬不一定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有一個大概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