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大學生就業呈五趨勢 做六項準備過"寒冬"-職場動態

才智咖 人氣:1.37W
09年大學生就業呈五趨勢 做六項準備過"寒冬"-職場動態
  “我們年級有200多名學生,已經簽約的僅有十幾個,比往年差遠了。”復旦大學大四學生小翁說。從踏進大學校門起,小翁就立下了志願:畢業後一定要進“四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誰也沒有想到自己畢業時竟然趕上了這樣的就業寒冬”。隨著一連串的求職失利,小翁的就業目標變了:只要能跟金融、保險沾邊的行業就行。
   據統計,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約有611萬人。根據上海市教委公佈的資料,2008年上海高校共有畢業生14.9萬人,比2007年增加0.6萬人,2009年畢業生人數將突破15萬人。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帶來的經濟不景氣,更讓近來的人才市場早已“入冬”。往年一場連一場的校園招聘會,今年似乎少了許多,所以,12月4日,由復旦大學、世博集團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主辦的2009屆畢業生“名校名企優才”聯合招聘會,四面八方的學子一下子蜂擁而至,據統計,當天來了近兩萬名應屆本科生和研究生(Q吧) 。
  
  大學生們應該怎樣度過這個就業“寒冬”呢?
  
  大學生就業已成世界性難題
  
   近兩年,大學生就業已逐漸成為世界性難題。
   世界銀行2007年世界發展報告顯示,全世界失業大軍中的'一半是青年,僅以中東和北美地區為例,要穩定該地區的就業局勢,就必須在2020年以前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15億年齡在12至24歲的青年,其中的13億生活在開發中國家,這個數字比世界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要多。對開發中國家來說,這麼多年輕人,既意味著將會擁有人數更多、技術水平更高的勞動力大軍,也意味著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就會有更多的人找不到好工作。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愈演愈烈,不少企業的招聘計劃被凍結或縮水,對原本就面臨巨大就業壓力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國內的情況也是如此。但從學生遞交的求職申請份數來看,據統計,“985高校”和“211高校”畢業生的平均求職申請份數均為20份,一般高校本科畢業生平均求職申請份數為17份,一般專科畢業生平均求職申請份數為12份,這樣,以2009年大學畢業生610萬人,平均每個學生求職申請15份計算,應屆大學畢業生將發出超過9000萬份求職申請。
  
  2009年就業五大趨勢
  
  面對頗為嚴峻的就業形勢,上海市對外服務有限公司的專家對2009年大學生就業做了分析,總結了五大趨勢。
  
  趨勢一:生育高峰帶動教師走俏,教育培訓迎來發展高峰。
   從2000年開始,上海進入了生育高峰,隨之而來的入學高峰,導致幼兒園、國小、中學的師資一路吃緊。以往每年招聘人數較少的幼兒園和名牌國小,都加大了教師招聘的力度。據統計,僅幼教崗位,今年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學前教育所有畢業生的數量,都填補不了招聘的缺口。
   與幼教的火熱一樣,教育培訓業也迎來了發展高峰。金融危機導致很多人下崗,許多人選擇充電、培訓,這也使教育培訓機構不僅沒有受到衝擊,反而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趨勢二:經濟刺激計劃帶動企業發展。
  隨著國家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的出臺,各地也紛紛推出了經濟刺激計劃,一大批國有重點企業在今後幾年都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人才需求上也顯得更為迫切。一些公共安全和社會服務領域的單位,以及機械製造、橋樑設計等行業,也由於發展迅速,對人才需求也正在加大。
  
  趨勢三:快速消費品及零售行業發展依舊。
  快速消費品行業是與居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行業,百姓即使縮減開支也不會減少快速消費品的使用量,所以金融危機對快速消費品行業及相關的零售批發業就業形勢相對較好。
  
  趨勢四:研發人才依然“吃香”。
  雖然金融危機使不少企業減少了人員招聘計劃,但對頂尖的研發人員,企業還是求賢若渴。
  
  趨勢五:京滬渝高職生就業率超過本科生。
   京、滬、渝等城市近幾年的統計資訊顯示,高職生就業率已開始超過本科生。特別是汽車、電子、計算機、維修、工程等技術含量比較高的一線技術崗位,高職生經過短時間的適應就可以上手。
  
   遭遇寒流,等待新一輪發展機遇
  
   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也有相當部分行業受到重創。
   首當其衝的是金融行業。原本風光無比的投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等金融機構,幾乎都大幅削減甚至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而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的外資銀行也放緩了發展步伐。
   同時,地產、汽車、廣告等實體經濟受到波及。石油石化、能源、礦產、出口貿易、物流類也前景不明。
  與此同時,美國由於經濟的惡化而大幅縮減了進口,使中國進出口貿易開始呈下滑態勢,未來的形勢也不明朗,預計明年情況將進一步惡化,貿易物流類企業的招聘需求將有所下降。
   由於市場萎縮,需求下降,不少高科技企業今年也縮減了招聘計劃,尤其是硬體和軟體外包、晶片製造等行業。同樣,通訊和網際網路企業也放緩了擴張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