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專業精神與職業發展規劃範文

才智咖 人氣:2.25W

一、從教師的專業性來看,可以概括為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智慧。

教師專業精神與職業發展規劃範文

1、教師的專業精神:首先是教師對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在對教育的思考和追求中確立教育理想和信念。一個缺乏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師,很難講他有良好的專業精神。良好的專業精神,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精神支柱和創造性工作的動力之源。專業精神還包括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道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良好的師德是教師專業素質的靈魂,對教師專業發展起到指向性作用。

2、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師的專業知識分為本體性知識、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三類。本體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教學科專業知識。背景性知識是指教師應有的綜合性文化素養和生活工作經驗。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新課程重視傳統教學中顯得並不重要的背景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更強調三類知識的更新、優化和整合。這就是新課程教學的高層次要求,也是對教師專業知識的新要求。

3、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師的專業能力就是教師的語言能力,教育觀察能力,教育想象能力,教育機智運用能力、教育現代化技術能力,課程開發整合能力,思維的系統性、邏輯性和創造性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就是教師的創造性勞動能力。

4、教師的專業智慧:教師的專業智慧是教師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綜合化的產物來自於教師教學實踐中積累、提煉和結晶。是教師個性化、綜合化、高層次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發展差異主要還是專業智慧的差異。專業智慧只能從教學實踐和學習中自主總結與長期不懈的感悟中得來。積累、感悟、昇華是教師專業智慧發展的過程。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層次性

第一層次是發展教學專業知識,發展教學專業能力,這是成為好教師的基本要求。第二層次是在第一層次的基礎上發展教育專業理想,發展教育專業思想,這是成為名教師的重要內容。第三層次是在第一、第二層次的基礎上發展教育專業品格,發展教育專業智慧,這是成為教育家的必備條件。

三、教師專業化成長規律

成長期:參加工作後2——5年。這階段需要拜師學習,逐漸認同教師的職業責任,實現由師範生向教師轉變。教學基本功,“三字一話一畫一機”;常規基本功:備課、講課、批改、輔導、考查。簡單地說就是要過教育教學關,成為一名合格教師。

成熟期:需要5——10年時間,也就是初步成為一個經驗型教師。教師開始認同教師的職業價值,逐步樹立現代教育觀念,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設計、教法和學法指導等教學方式,建構自身經驗體系。部分教學成果顯著的佼佼者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經驗型或技能型教師。

成名期:需要10——20年時間,成為當地有名的教師。少數越過“高原期”的教師,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逐漸對學科教學有獨特見解,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成為學科領軍人物。

成家期:一般是在參加經驗工作20年以後的日子。在成名教師當中,有些教師不滿足於在學科方面已有的建樹,始終“咬定青山不放鬆”,繼續走專家成長之路,並把觸角延伸到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方方面面,成為教育、教學、管理領域的專家。

讓所有學生獲得知識,相信所有學生都能學習;對學生一視同仁,承認個體差異,並在實踐中充分考慮這些差異;瞭解學生是怎麼成長和學習的;尊重學生因來自不同文化、不同家庭而在課堂內表現出的差異;關注學生的自我概念、動力、學習效果以及同伴關係;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和培養學生公民責任感。

通曉所教學科的知識,透徹瞭解學科的發展歷史、構架及其在現實社會中的運用;具備教授學科知識的技能和經驗,熟知這種技能,瞭解學生學習這門學科在前技能、前概念上的差距;能夠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進行理解性教學。

教師有責任管理和監護學生學習

進行高效能教學,掌握多種教學技術和方法,並能運用得當、遊刃有餘,能始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專心、投入地學習;知曉怎樣確保學生參與和營造秩序井然的學習環境,怎樣組織教學以達到教學目標;知道怎樣去評估個體學生和整個班級的進步;能採用多種方法測量學生的成長進步和理解力,能把學生的表現向家長作出清楚的闡述。

教師能系統地反思,從經驗中學習

成為受過良好教育的楷模——會讀書、質疑、創新、勇於嘗試和接受新事物;熟知有關學習的理論、教學策略,始終關注和了解美國當前的教育問題及焦點;經常批判性地審視自身的'教學實踐,深化知識,拓展所有的專業技能,將新的發現運用到自身的實踐中。

教師是學習型團隊的成員

能與他人合作改善學生的學習;具有領導力,知曉如何積極尋找並建立與社群團體和企業的合作伙伴關係;在制訂教學策略、課程發展和教師發展方面,能與其他專業人士合作;能夠評價學校的發展和對資源的分配,以實現國家和地方的教學目標;深知如何與家長合作,使他們富有成效地參與學習的工作。

四、怎樣才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做一個有高精神境界的教師

職業幸福感只能往自己的內心深處尋求。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缺少生命的學問、生命的修養。我們在將自己的才情和智慧投向外在於生命的專業的同時,更應用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去觀照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心靈乃至自己的整個生命。他說進入生命境界的教師,他們與學生結伴成長、共同發展。他們關注學生的生存狀態、生活質量、生命價值,他們同時關注自己的生存狀態、生活質量、生命價值。他們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喚醒者、指導者、鼓勵者,他們也是自己專業成長和發展的實踐者、研究者和反思者。他說,具有生命學問和生命修養的教師,他是上課,但她同時又是在享受上課。他在課堂上徹底放鬆,全然進入課堂中的每一個當下,和學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他會徹底開啟自己的生命,讓生命中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寸肌膚去感受、去觸控、去體認課堂中的每一個當下;他會時時產生生命的高峰體驗,他會在課堂上率性而為,和學生一起歡笑、一起流淚、一起沉思、一起震撼。於是,他就是課、課就是他,他和學生一起全然進入一種人課合一的境界。這種境界是什麼?這種境界就是深深的職業幸福感。他說,有了生命的境界,我們就能詩意地棲息在教育大地上。

要仰望天空,又要腳踏大地。美國心理學家陸哥赫胥勒說:“如果讓我來總結人類20世紀的歷史,我將這樣寫到:‘人類在20世紀的最大悲哀,不是地震、不是水災,甚至不是原子彈在日本廣島、長崎上空的爆炸,而是芸芸眾生生活著然後死去,卻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潛能,人們只知道卡通片的感官慾望的刺激,不知道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缺乏理想和信念。我們在理想上已經衰老,但在心理上卻沒有滿月,他們的軀體已經接近墳墓,但在人格上卻沒有健全。’”

2、做一個有學習力的教師

關於知識社會;知識社會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社會,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成為人類活動各方面的組織規則。在知識社會中,知識的生產、傳播、吸收和創新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併成了最為主要的活動,決定人類社會的表現形態;國家、事業、行業領域的發展都要以知識為核心進行,知識的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從知識的傳播方面講,知識社會是資訊社會;從知識的獲取方面來講,知識社會是學習社會;從知識價值方面來講,知識社會是精神社會、理性社會。

3、做一個有思考力的教師

如果對他人的經驗不假思索地完全照搬,一種情況是沒有領悟他人思想的精髓,只是簡單地模仿;另一種情況是經驗往往具有時效性。對於他人的經驗,只有批判性地接受,才能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發展,同時教師也會隨之養成批判性思考的習慣。借鑑的目的是發展自己,理解他人經驗中的核心為己所用。批判他人的經驗要有追問的意識,在理解他人的基礎上想得更深。

4、做一個有教學力的教師

教學力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上,體現在學科教學上。每位老師都擔任自己所教的學科,對學科知識掌握的好與不好,關係到每一位老師的教學質量。比如數學學科知識主要包括:知識的內涵及多重表示,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知識之間的聯絡、知識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思維方式。因此,要提高學科知識,教師必須系統地整理自己的學科知識,構建自我學科知識發展計劃,要按照課程的內容,尋找盲點和薄弱點,然後設計彌補盲點和薄弱點的計劃。

要重視教學基本功,教學基本功檢驗教師執教能力。教學基本功是教學之基,教學之本,抓好教學基本功,就是抓好教學的根本。“傳統”教學基本功是基礎,從傳統狹義上講,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主要包括教師課堂上的講、寫、態、畫、讀等幾個方面,側重課堂教學技能的展現。教學基本功要與時懼進,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任教學科必須具備的熟練技能。教學基本功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科教學基本功;另一個則是學科能力基本功,即搞好教學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學科能力技能,或叫學科專業能力技能。

5、做一個有研究力的教師

今天的新課程改革,已越來越強調理念向實踐轉化,課程向教學轉化,教材向教師轉化。教師不只是教學者、學習者,同時還應該成為一個研究者。教師只有拿起研究的武器,實現由實踐者向研究者的轉化,才能切實形成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找到解決矛盾的新辦法。要做到學習與教學並駕齊驅,教學與研究雙向互動,學習與研究相互促進,成為教師職業存在的新形式。怎麼樣才能提高研究力?要把問題作為研究的起點,把反思作為常用的方法,把重建作為改進的途徑。

一個缺乏研究力的教師,充其量只是一個普通的教書匠,是成不了大器的。一個教師要想成為名師,必須要對教育教學進行研究,首先要用教育教學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要對教育現象進行仔細觀察和分析,要不斷積累素材,勤於筆耕,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

教師不是“被塑造”而是“自我塑造”。要苦煉內功,自主學習,自主研究、自主反思,自主發展。

五、如何制訂個人發展規劃?

倡導教師在深入進行自我反思、自我診斷的基礎上,制訂個人發展規劃。教師的個人發展規劃主要包括:

(1)自我分析。對自身已有的專業素養、優勢機問題進行分析。

(2)自我定位。確立發展目標和專業發展的重點,明確專業發展的理由,預測專業發展重點的結果。

(3)行動計劃。外了實現發展目標而採取的措施機時間安排。

(4)實施要求。實現發展目標所需的條件與需要提供的幫助。

教師的發展規劃在年齡和專業發展方向方面存在著差異,有的希望能夠在班主任的管理上有所發展,有的希望能夠擅長學科課堂教學,有的希望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藝術,有的希望在教科研能力上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專業發展要因人而異,有所側重。一般來說教師專業發展基本上是沿著“學習教育理論——選擇教學策略——轉化教學行為”的路徑從經驗型向研究型發展。

學校要建立評價機制。比如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手冊與專業成長檔案袋。教師專業成長手冊主要是三個方面:學習、研究、教學。教師專業成長檔案袋以2——3年為一個週期,成長檔案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材料:過程性材料,反映教師個人成長曆程,如閱讀計劃,教學日記,論壇上的發言,外出學習心得,研討的一些材料。結果性材料,某一時期達到目標的結果,如教學個案研究,教學錄象,讀書筆記,課題研究的材料以及觀察調查的記錄。展示性材料,如最佳的教學設計,一些比賽的證書,充分體現教學策略與教學效果的備課、課件、學生作業、教學錄象、照片、教學論文學生獲獎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