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發展與規劃

才智咖 人氣:4.68K

前言:曾經的理想,在現實的一次次打擊中,從明確變成迷茫,最後變成了一種消極的態度。大學裡輕鬆、安逸的生活,讓我忘記了曾經的夢想和志向,以前的那股衝勁也慢慢消磨殆盡。然而,職業規劃的課程又重新喚回了我心中對理想職業的渴望,也讓我意識到雖然現實與夢想差距很遠,但只要做好大學四年的規劃,未來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規劃

一、自我分析

1、性格方面:熟悉的人會說我比較開朗、活潑,有時還很搞笑,但在生疏的人面前我比較沉默,以致給人一種冷淡、高傲的感覺,這對於我發展人際關係有所阻礙;做事情認真負責,且追求完美,有“三心”——責任心、耐心,以及細心,但是恆心不足,遇到困難會有想退卻的念頭,也很容易懈怠,但能告誡自己堅持下去,不過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看待事情很樂觀,即使有再困難的事,也會往好的方向看,不會讓低落的情緒困擾自己太久;對許多事都很能看得開,也正因為如此,使得有時做事不會很積極持久地投入,出現事後後悔的現象;好勝心強,有不服輸的精神,會化不服為動力,並且每次這樣取得的效果都很好;對人很坦誠,會將心比心,非常看重友誼,對朋友有絕對的信任。

2、興趣方面:喜歡看電視、上網、聽音樂、逛街等等,一句話,“非常愛玩”;喜歡讀書,尤其是小說類的;喜歡運動,但是是屬於那種平時懶得動,一動上癮的那種;喜歡唱歌和跳舞,都不是很擅長,但想去學習。

3、能力方面:英語較好,掌握計算機基礎技能,邏輯思維、理性思維較強;在校團委藝術指導中心做幹事,因此管理協調能力得到提高,並且在策劃舉辦一場晚會方面,有了一定的經驗。欠缺的地方:文字功底不太強,寫作水平不高;與不熟悉的人相處不夠大方,與人交流方面需加強。

二、專業就業方向及前景分析

我現在所學的是歷史專業,是當初被調劑過來的,因此對歷史不是十分感興趣,並且以後也不想從事歷史專門研究之類的工作。但歷史學是基礎學科,不僅是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並且培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介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複合型高階專門人才。因此學歷史的人,可以在學校、黨政機關、科研單位、新聞出版部門以及各類企業任職。

由於近幾年本科擴招,使得畢業生數量龐大,社會所需供大於求,因此就業壓力很大,競爭激烈,且薪水不高。歷史學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三、理想職業

我為自己定下了三個理想職業:記者、編輯以及藝術管理類人員,下面就分別來分析一下:

(1)記者

記者的條件:1)、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使命感。

2)、要有較強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思想修養和政策水平。

3)、要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

4)、要有廣博的知識。

5)、要有較強的寫作能力。

6)、要有新聞職業道德修養。

如何做一名好記者:

新聞記者的職責與任務,可以說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點:

第一,敏銳地去發現事實。敏銳的眼光背後,是一個勤于思索、善於思考的大腦;敏銳地去發現事實,還應當包括對事實的認識要比別人更善於透過現象見到本質。

第二, 忠實地去報道事實。記者是讀者與事實之間的橋樑,本著對讀者負責的態度,忠實地報道事實尤為重要。忠實地報道事實的含義是雙層的,淺層的含義是,記者應當努力將事實的基本要素、基本資料核實準確;深層的含義是,記者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挖掘事實的本質。

第三,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為人民反映心聲,為國家傳達思想。

記者的職業道德:

有責任感、追求真實準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敬業奉獻、誠實公正、團結協作、遵紀守法、清正廉潔,克己奉公。

自我分析:

內部

環境

因素

優勢因素(S)

弱勢因素(W)

1. 對此職業有興趣、熱愛。

2. 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 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4. 勤于思考。

5. 邏輯分析能力強。

6. 有責任心。

7. 為人誠實正直。

8. 學習歷史,知識較為廣博。

1. 寫作能力一般。

2. 不夠大方。

3. 現所學專業不對口。

外部

環境

因素

機會因素(O)

威脅因素(T)

1. 北京重點高校的就業優勢。

2. 中國與世界接軌,需要很多新聞類人才。

1. 北大、中國傳媒等學校的新聞系很好,

競爭佔優勢。

2. 全國新聞類人才劇增。

3. 本科生、研究生擴招,就業形勢嚴峻。

SWOT總結:所學專業不對口,北京地區一些名校的新聞學更好……與他們相比,我絲毫不佔優勢。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相信只要比別人付出更大的努力,再加上在綜合能力方面,我有自己的優勢,我仍然有實力與之競爭。因此,在抓好專業課的同時,要自己去學習新聞類的專業知識,為以後打好基礎。

(2)編輯

編輯的職業道德守望:

a) 編輯職業道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承傳文化、塑造人的靈魂。編輯給人以職業榮譽感,但同時它也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學性很強的工作,是很艱苦、很細微的工作。編輯還是一種服務性工作,編輯在具有榮譽感的同時必須具有奉獻精神。

b) 編輯應懷揣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選擇對人們的精神世界產生積極健康影響、對人類物質文明建設起推動作用的資源作為工作物件。注重其科學性,其中就包括真實性,即客觀公正地反映事實。

c) 職業道德的首條就是愛崗敬業,編輯的敬業精神表現為對書稿編校質量的負責。對稿件編輯加工,要對其思想內容、語言文字諸方面高度負責。

d) 職業道德要求編輯熱情、真誠地對待作者,尊重作者的人格、著作權,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對其稿件作出客觀的評價。要幫助作者修改、完善稿件。編輯要起到作者與讀者和市場之間的協調和搭橋作用。稿件取捨要出於公心。要具有發現扶持新作者的觀念和善良之心。

e) 編輯要有團隊精神、正確的義利觀以及謙虛謹慎的態度。

自我分析:

內部

環境

因素

優勢因素(S)

弱勢因素(W)

1. 做事認真負責、精益求精。

2. 很細心。

3. 有耐心。

4. 勤于思考。

5. 邏輯分析能力強。

6. 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7. 團隊合作較好。

8. 學習歷史,知識較為廣博。

1. 寫作水平一般。

2. 所學專業不對口。

外部

環境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