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才智咖 人氣:1.98W

一、認識自我

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

(一)自我認識的含義

在求職找工作之前,清楚地自我認識能使你瞭解自己的職業價值觀、興趣、愛好、能力特長、人格特徵以及弱點和不足,以便做出明智的選擇,找到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在職業轉換和職業發展中,通過對自己的總結、盤點、找到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從中汲取教訓和經驗,可以促使自己的職業生涯成功。

“人貴有自知之明”,心理學的研究以及日常工作生活的經驗提示我們,準確地認識自己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常常是模稜兩可、含糊不清,有時甚至是完全錯誤的。我們不知道自己希望從工作中獲得什麼,不知道自己真正適合做什麼。有些人在進行職業決策時,常常是為了取悅他人——父母、教授、配偶或老闆。他們讓別人來判斷什麼適合自己。有些人追逐社會上的熱門職業,被所謂的“流行”、“時尚”、“聲望”牽著鼻子走。這些人不是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來選擇自己的工作或職業。如果職業目標不能滿足你的需要,或與你的價值觀不一致,如果你對工作不感興趣,或你不具備這項工作所要求的才能,那麼你所達成的職業目標對你的意義就大打折扣。此外還有許多人處在一種無意識的職業生涯狀態,不願意承擔職業生涯管理的個人職責,讓客觀情況左右自己的行動和選擇,他們常把職業生涯管理當作危機管理,即使有訊號提示他們該做出改變了,他們仍然待在原來的位置上,一直等到必須做改變的時刻到來。人們不會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重複同樣的錯誤,這些也都和不認識自己、不瞭解自己有關。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入手:首先,人們必須認清自己的價值觀、興趣、才能以及自己所偏愛的生活方式:其次,必須意識到個人所從事的職業與個人的個性特徵相協調的重要性。這都要求我們從認識自我開始,進行有意識的職業生涯管理。

我們不妨常常問自己下列一些問題。

你現在是否待在你想待的地方,如果不是,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嗎?

你知道怎樣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嗎?中間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和你的職業生涯相關的真正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你曾有過的最大的成功是什麼?

在你的職業生涯中你願意在哪些方面與眾不同?為什麼?怎樣才能做到?

哪些因素影響著你先前的職業決策?哪些人?哪些機會?

你是怎樣找到原來的工作的?

你是否曾經注意包裝你的技能,或者你是否對自己的興趣、價值觀、個人偏好進行過評估?如果是,你是怎樣確定這些因素的?

如果你能回答這些問題,你可能是採取了一種有意識的方式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否則,你就應該進一步加強自我認知,認真規劃你的職業生涯了。

另外,職業自我認識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人們給自己的準確定位既要靠自己的自我意識,採用自我認知手段進行測量,也與其教育、工作經歷以及他人的評價分不開。例如,有人在中學階段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優等生,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有無限的發展前景,可是上了一個重點大學後,發現周圍的同學個個優秀,比自己強很多的人比比皆是,因此,原來建立的自信、理想可能要重新調整。又例如某人原來在大學階段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躊躇滿志地找到某個工作單位後,由於該單位人際關係複雜,自己的才能總是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就可能開始懷疑從前建立起來的自我:以前的自我可能不是一個客觀的自我,我只是會學習的優秀學生,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還有許多欠缺,離一個優秀的員工還有距離。一般說來,學歷並不能保證一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工作能力來自實踐,而不是隻受益於最初的教育,更不是被最初的教育所決定;自我感覺並不總是準確的,還需要社會的認可。

(二)自我認知的方法

職業生涯管理測評工具是幫助一個人認識自己的有效方法。現在已有成千上萬種評價工具可以用來幫助個人獲得更好的自我認知,但幾乎所有的測評工具都應該在專業諮詢專家的指導和解釋下使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可能天天使用心理測驗,而自我認知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隨著個人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優先考慮的事情可能會發生變化,能力或技能可能會獲得增長,興趣也可能會有所改變。自我認知需要持續進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和職業生涯管理一樣是一個長達一生的過程。實質上,傳記式的自我陳訴、價值觀分類練習、生活經歷分析都有助於個人將自己的能力、願望同別人的希望、社會的期待分開,認清一個獨特的自我。這就是說,除了心理測量工具以外,自我反省、自我總結也是自我認知常用的簡便易行的方法,在自我職業生涯管理過程中我們可以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下面圍繞個人的職業價值觀、職業興趣、性格以及才能等方面介紹一些簡單的方法。

1.職業價值觀——你最想從工作中獲得的是什麼

價值觀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滿足主觀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而職業價值觀反映了人們對獎勵、報酬、晉升、發展或職業中其他方面的不同偏好,它體現了一個人最想從工作中獲得什麼,在工作中最看重什麼。價值觀常常是慾望、動機、需要的混合體。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套獨特的對個人來說很重要的職業價值觀,但有時自己卻意識不到。

舒伯提出了一系列與工作相關的更具體的價值觀:利他主義、愛美、創造力、知識(智力)、激勵、獨立性、成就、威望、管理、經濟回報、安全感、環境、監督關係、協作、變化、生活方式等。人們會從本質上看重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職業和工作會在不同程度上滿足人們某方面的價值觀。一般的,工作越能滿足人們的工作價值觀,他們的工作滿意度水平就越高。那麼如何去探測人們的工作價值觀呢?

一方面,人們可以通過分析自己的生活史,弄清過去曾做過的職業生涯決定,追究其中的原因就可以瞭解到自己的工作價值觀了;另一方面,人們也可以通過更多的結構化價值觀調查來補充這種非正式的分析。

2.職業興趣——你最喜歡歸納什麼

興趣是指一個人是否喜歡從事某項具體的活動,因此,興趣是一個人喜歡做什麼的表現。興趣源於價值觀、家庭生活、社會階層、文化及物理環境等因素。

儘管興趣是價值觀的反映,但它還必須與具體的任務或活動連在一起。舉例來說,同樣是兩個喜歡創造性活動的人,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可能完全不相同,一個喜歡科學性的創造活動,而另一個可能喜歡文學性的創造活動。不難理解,人們所從事的職業活動與其職業興趣越是趨於一致,他們的工作滿意程度就會越高,工作態度就會越積極。

一個人對某職業或專業的興趣如何,在選擇職業或專業時是首要的,因為一個人如果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就有可能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努力將工作做好,而且還可以從工作中取得滿足,感到愉悅。而如果一個人從事了一種他非常不喜歡的工作,她就不可能積極主動去做,甚至有時還不自覺地表現出被動、消極、拖拉的工作態度,因而常常得不到領導和同事的表揚,甚至會與他們在工作中產生矛盾,進而加劇對工作的厭煩和抑鬱的心情,使整個生活失去色彩。

下面是對12種職業興趣及適應工作的描述,看看哪個或哪些描述與你相近?

A。喜歡與工具打交道

這類人喜歡使用工具、器具進行勞動等活動,而不喜歡從事與人或動物打交道的職業。相應的職業如修理工、木匠、建築工或裁縫等。

B。喜歡與人打交道

這類人喜歡與他人接觸的工作,他們喜歡銷售、採訪、傳遞資訊一類的活動。相應的職業如記者、營業員、郵遞員和推銷員等。

C。喜歡從事文字元號類工作

這類人喜歡與文字、數學、表格等打交道的工作。相應的職業如會計、出納、校對員、打字員、檔案管理員和圖書管理員等。

D。喜歡地理地質類職業

這類人喜歡在野外工作,如地理考察、地質勘探人員等。

E。喜歡生物、化學和農業類職業。

這類人喜歡實驗性的工作。相應的職業如農業技術人員、化驗員和飼養員等。

F。喜歡從事社會福利和幫助他人的工作。

這類人樂意幫助別人,他們試圖改善他人的狀況,喜歡獨自與人接觸。相應的職業如醫生、律師和諮詢人員等。

G。喜歡行政和管理的工作。

這類人喜歡管理人員的工作,愛好做別人的思想工作,他們在各行各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相應的職業如輔導員、行政人員等。

H。喜歡研究人的行為。

這類人喜歡談論涉及人的主題,他們樂於研究人的行為舉止和心理狀態。相應的職業如心理工作者、哲學家和人類學研究者等。

I。喜歡從事科學技術事業

這類人喜歡科技工程類活動。相應的職業如建築師、工程技術人員等。

J。喜歡從事富於創造性的工作

這類人喜歡需要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工作,愛創造新的式樣和概念。相應的職業如機床工等。

K。喜歡從事操縱機器的技術工作

這類人喜歡運用一定的技術,操縱各種機器,製造產品或完成其他任務。相應的職業如駕駛員、飛行員、海員和機床工等。

L。喜歡從事具體的工作

這類人喜歡製作能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希望很快看到自己的成果,他們從完成的產品中得到自我滿足。相應的職業如廚師、園林工、農民和理髮師等。

3.性格——你適合幹什麼

英國職業顧問與學者根據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制定出一套衡量個性特點的試題以求科學地解答每個人所能適應的工作。這種測試將現代職業分為四大類——人、程式與系統、交際與藝術、科學與工程。每一類又可進一步分為若干項。

得分(不計算答案C):

A得分________________照料人

B得分________________受人影響

A和B總得分________________

得分(不計算答案C):

A得分__________

言語

B得分__________

財經/資料處理

A和B總得分__________

得分(不計算答案C):

A得分__________

文學、語言、編導

B得分__________

可視藝術與設計

A和B總得分______

得分(不計算答案C):

A得分__________

文學、語言、編導

B得分__________

可視藝術與設計

A和B總得分_____

表中共有4類職業,64個具體問題,每個問題後都有兩個可供選擇的答案,如果這個問題與你本人的情況相符,在“是”欄中的字母上畫圈;如果不符,在“否”欄中的字母上畫圈,每一個問題只選一個答案。最後按畫圈字母的個數多少積分,每一類職業中的字母的個數即為“A得分”或“B得分”,將得分分別填入計分欄內。不要管選定的C,因為它只表示答題者對某一類工作缺乏興趣,故不計入得分。表中A或B的得分表明:0~4分表示對某一類工作興趣不大;5~12分表明居中;13分以上表明興趣很濃。你選出的總分最高的這一類工作最適合你,能滿足你的個性需求。

根據A與B的得分多少,可以進一步確定職業範圍內的具體工作。

A。人

在這一大類中,如果A得分多於B,則說明你應該在醫務工作、福利事業或教育事業中尋找職業。例如醫生、健康顧問、照相師、社會工作人員、教師或演說家。如果B得分多於A,那麼你對治理、商業或者管理方面會得心應手。例如警察、安全警衛、貿易代理、市場管理者、廣告經營或市場研究者。

B。程式與系統

在這一大類中,如果A得分多於B,說明你適合做行政管理、法律等工作。例如辦公室主任、人事專員、公司祕書、律師、職業祕書、檔案員、書籍研究或記錄員。如果B得分多於A,那麼你更適合做金融和資料處理工作,包括會計、保險統計、計算機程式和系統分析等工作。

C。交際與藝術

在這一大類中,如果A得分多於B,表明你適合做編導、文字或語言工作,例如記者、翻譯、電臺或公共事物管理員。如果B得分多於A,表明你更適合做設計和可視藝術工作,例如圖案設計、製圖、建築、內部設計、劇場設計、時裝設計或攝影等工作。

D。科學與工程

這類工作可分為研究和實際應用。A得分多者適用於前者,B得分多者適用於後者,但由於這類工作中的大部分職業既包含研究又包含應用,所以不可能按照A或B得分多少而做出更具體的規定。這類工作包括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機械工程師和土木工程師等。

4.才能——你能幹什麼

個體才能是職業生涯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個人能做什麼或通過適當培訓後能做什麼。能力意味著一個人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技能、經驗和知識。它能夠使一個人的工作顯得出色,因此人們在進行職業生涯決策時,考慮清楚自身的才能是非常關鍵的,這樣才有可能為自己在職場上獲得主動權,進而取得職業生涯的成功。但是不幸的是,很多人在擇業時並沒有選擇那些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才能優勢的職業,甚至經常去選擇自己不能勝任或不能發揮已有優勢的職業或工作,使自己在今後的發展中顯得很被動。

對於在人的職業發展中,興趣、價值觀、性格和才能孰輕孰重,學者們有不同的見解。美國學者蒂莫西·巴特勒和詹姆斯·沃德盧普圍繞能力、價值觀和終生興趣三個因素進行了長達幾十年的研究,他們認為三者都重要,但終生興趣是最重要的。對於工作來說,只存在八種最本質的終生興趣,它是指那些人們長久以來具有的、受情感驅動的慾望,因此深深地打上了個性的烙印,是人們的天性和從小所受教育等多種不確定因素的綜合體。最本質的終生興趣並不決定人們擅長做什麼,而是決定哪種活動會使人們快樂,他們在個體兒童時代就存在,並在一生中都基本保持穩定。

綜上所述,興趣、價值觀、性格和才能對一個人的職業決策都有影響,他們在某些方面是互相關聯的:興趣根源於更深的價值觀;興趣與能力也是密切相關的,人們喜歡從事自己擅長的活動;而通過實踐,他們可能在喜歡的活動中變得更加熟練。因此,儘管將價值觀、興趣、人格和才能分開也許非常方便,但有些時候,必須將他們視為一個整體。

二、評估環境

一般來說,對環境的認知包括對社會環境的認知和對組織環境的認知兩部分。

(一)對社會環境的認知

對社會大環境的認知與分析內容包括當前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趨勢;社會熱點職業門類分佈與需求狀況;自己所選擇職業在當前與未來社會中的地位情況。

1.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趨勢

國家政治環境的穩定水平、經濟發展狀況、就業政策等對個體的擇業與就業都有重大的影響。人一生的發展與社會環境密切相關,要分析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而且不僅要分析現在,還要預測未來的經濟增長率、經濟景氣度、經濟建設的重點轉移等。當經濟振興時,百業待舉,新的行業不斷出現,新的組織不斷產生,機構增加,編制擴容,為就業及晉升創造了條件;反之,就會帶來不利條件。特別是經濟模式的變化對人的影響更大。例如,我國由過去的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加上知識經濟社會的到來,這無疑給人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對人的就業、人的發展、人的素質也相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國際化經營,經營貿易國界的消失,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經營人才不但要精通專業技術與經營知識,還要精通外語、熟悉國際貿易法以及異國他鄉的風俗習慣等。

2.社會熱點職業門類分佈與需求狀況

社會的變遷與價值觀念對於生活在社會中的個體來說也有重大的影響,人們要重點分析資訊社會對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資訊社會對人才成長的要求與挑戰。還要注意人的價值觀念的變化。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價值觀念都在不同程度地發生變化,人的需求層次也在不斷提高。這些變化均將對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另外,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週期日益縮短。因此,在職業生涯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知識的補充、理論的更新、觀念的轉變和思維的變革等。

3.自己所選擇職業在當前與未來社會中的地位情況

首先,要對自己所面對的勞動力市場有個大致的瞭解,瞭解自己的專業在勞動力市場是屬於什麼樣的地位,是處於“賣方市場”還是“買方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個體在勞動力市場是處於相對主動的地位還是被動的地位。其次,在就業之後考察自己的職業在當前以及未來社會中的地位情況,這對於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成功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對組織環境的認知

對組織環境的認知具體包括對自己所選企業的內部環境和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的分析兩部分。

1.企業內部環境分析

對企業內部環境的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幾點。一是組織特色,包括組織規模、組織結構、組織文化和人員流動等。二是經營戰略,包括組織的發展戰略與措施、競爭勢力和發展態勢等。發展態勢是指該組織處於發展期、穩定期,還是衰退期。組織的發展態勢,對個人人生髮展影響極大,須引起重視。三是人力評估,包括人才的.需求預測、升遷政策、培訓方法和招募方式等。重點了解組織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需要多少,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升遷政策有哪些規定。四是人力資源管理,包括人事管理方案、薪資報酬、福利措施和員工關係等。

2.企業外部環境分析

對企業外部環境的分析主要是對企業所面對的市場狀況、在本行業中的地位與發展趨勢以及所從事行業的發展狀況及前景進行分析預測。

在進行職業生涯設計時,我們必須對以上談到的組織環境與社會環境的相關資訊進行認真分析。

三、確定大學生涯發展的目標

一個美國小夥子中學畢業後立志做一名優秀的商人。後來他考入麻省理工學院,但沒有直接去讀貿易專業,二是選擇了工科中最普通、最基礎的專業——機械。這招很奇妙,做商貿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大學畢業後,這位小夥子沒有馬上投入商海,而是考入芝加哥大學,開始攻讀為期三年的經濟學碩士學位。幾年下來,他在知識上已完全具備了商人的素質。出人意料的是,獲得碩士學位後,他還是沒有從事商業活動,卻考了公務員,去政府部門工作。他深知,經商必須具有很強的交往能力,何況官場險惡、仕途多變也容易培養自己機敏、老練和臨危不懼的品格。在政府工作了五年後,他辭職下海經商,業績斐然。又過了兩年,他開辦了拉福商貿公司。20年後,拉福公司的資產從最初的20萬美元發展到了2億美元。這位小夥子就是美國知名企業家比爾·拉福。

對待成功,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做法。一種人是永遠活在夢幻裡。另一種人則是一步一個腳印為自己的成功砍著荊棘、劈著石頭、架著橋樑、修著道路。對此,同學們有何感想?

大學生活對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三年將經歷探索期、定向期、衝刺期,再到實現期四個階段,三個年級側重不同,因此,做好大學三年的行動計劃具有重要意義。

四、制定行動方案並實施

1.大學一、二年級為探索期

要初步瞭解職業,特別是自己未來想從事的職業或與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要努力提高人際溝通能力。

具體活動可包括多和師兄師姐交流,尤其是跟大四的畢業生多交流,向他們詢問就業情況,瞭解就業資訊。大學一、二年級時學習任務不重,要多參加學習社團活動,在社團活動中增強自己的交流技巧和人際關係能力。同時,要努力學習計算機知識和網路知識,爭取通過計算機和網路輔助自己學習。有些同學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滿意,這個時候也要為此多利用學生手冊,瞭解相關的規定和資訊。

2.大學三年級為定向期和衝刺期

進入大三年級應考慮清楚未來是就業還是繼續深造,進而瞭解相關的活動並投入全身心的精力。如果選擇就業,這時可以通過參加學生社團組織,鍛鍊和檢驗自己的各種能力,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並要持之以恆,最好能在課餘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重點培養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折的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差是很多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遇到一點失敗或不如意就心灰意冷、垂頭喪氣,因此,著重培養受挫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選擇繼續深造的同學這時不僅應該著手提高自己的英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考取相應的等級證書,還要注意鍛鍊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留意自己心儀的學校,檢視他們的招生簡章,為贏得考研的成功而有的放矢。

3.大學四年級為實現期

大四年級的學生開始分化,想工作的忙找工作,想考研的忙複習,而兩者都想的同學就不能再猶豫了。大部分同學的目標會鎖定在成功就業上。這時,可對前三年的準備作一個總結:首先檢驗自己已確立的職業目標是否明確,前三年的準備是否充分;然後,開始注意學校就業指導中心釋出的各類用人單位資訊,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擬面試等訓練和實戰演練。選擇考研的同學也要排除干擾,抓緊時間準備所需的知識。

大學生活只是人生的一站,未來的旅途還很漫長,要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就必須持之以恆地貫徹自己每一天的計劃,否則,你就是那個永遠活在夢幻裡的人。

五、反饋與修正

(一)反饋與修正的必要性

在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時,由於對自身及外界環境都不是十分了解,最初確定的職業生涯目標往往都是比較模糊和抽象的,有時甚至是錯誤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後,有意識地回顧自己的言行得失,可以檢驗自己的職業定位與職業方向是否合適,從而為自己找到合適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們常常聽到“先就業,再擇業”的說法。許多同學因為不瞭解自己也抱著這種想法,隨便找了單位就工作了。工作一段時間後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也不勝任這項工作。這是因為,抱著“先就業,再擇業”思想的人,很可能導致盲目地為了找一份工作而找工作,缺乏理性的選擇和思考,更談不上長遠的規劃,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人職不匹配,直接後果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頻繁換工作,三五年後仍然業績平平,結果耽誤了職業發展寶貴的時間。因此,對這部分人來說,生涯規劃的反饋與修正就變得更加重要。

在職業生涯規劃實施和執行的時候,由於每個人的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不一樣,對未來目標的設定也有區別,並且不可能對未來外部情況瞭如指掌,對自己的一些潛在能力也可能瞭解不夠深入,這就需要在實施中不斷根據反饋進行規劃修正,使之更符合當時的客觀環境。並要充分認識與瞭解相關的環境,評估環境因素對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分析環境條件的特點、發展變化情況,把握環境因素的優勢與限制,結合本專業、本行業的地位、形勢以及發展趨勢,對生涯目標與策略等進行取捨與調整。

因此,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的反饋與修正過程,可以自覺地總結經驗和教訓,評估職業生涯規劃,修正對自我的認知。通過反饋與修正,可以糾正最終職業目標與分階段職業目標的偏差,保證職業生涯規劃的行之有效。同時,通過評估與修正還可以極大地增強自信心,從而促進生涯目標的實現。

總之,反饋與修正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環節,也是保障生涯規劃能否實施的關鍵環節,只有通過反饋與修正,才能保證目標的合理性和措施的有效性,也才能最終促使生涯目標的實現。

(二)反饋與修正的方法

在職業生涯規劃實施的過程中,通過反饋與修正評判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否有效,一般可以從三個方面人手:一是PDCA迴圈法;二是檢查落實者是否具有目的意識和問題意識,即對目標及風險的意識和管理;三是目標管理法(MBO)。

迴圈法

PDCA迴圈又叫戴明迴圈,它最初是全面質量管理遵循的科學程式,但目前已經被引入到許多管理活動領域。對職業生涯進行管理,同樣應該遵循PDCA的迴圈體系,即整個過程可以分為規劃、實施、檢討與改善四個步驟。不同的步驟間緊密相連,形成封閉的迴圈鏈條。當一個PDCA迴圈完成時,下一個PDCA迴圈又會開始,從而為職業生涯管理提供一個長期的、持續的支援與反饋活動。

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與評估離不開PDCA的迴圈。PDCA即是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行動(Action)的首字母組合。

P—Plan,計劃,根據生涯目標的要求,制訂科學的計劃。一個人在開始一段新的職業生涯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是否有保障的生活?是否有良好的學習機會?是否有顯赫的名聲?是否有新鮮的感覺?是長期經營一份事業還是積累財富準備日後創業?等等。當你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時,你就要為這個目標定下時間表,告訴自己一年之後應該做得怎樣?兩年以後做得怎樣?並儘可能把目標進一步劃小,把時間分得更精確。這樣可以讓你知道接下來該乾點什麼,沒有目標的人只能是虛度時光,到頭來一事無成。

為提高工作效率,對於某一項具體的工作任務也必須有明確的工作計劃。如:工作需要做到什麼程度,應儘可能用數字表示;工作所需的時間、資金、人員等,也就是成本有哪些;工作期限,即工作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各階段要完成什麼任務;所有參與此項工作的人有哪些,主要負責人是誰,參與者如何分工等等。

D—Do,執行,實施計劃。這一步對於剛剛就業的社會新鮮人來說不是問題,但卻是處於事業、職業徘徊期的人最難邁出的一步。有無數人每天會產生無數的想法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羨慕別人的成功,又不停地對自己說,要是我在他那個位置上也會怎樣怎樣。需要指出的是,只有規劃,沒有行動是永遠達不到彼岸的。不懼風險、排除風險、立即行動才能使你擁有理想中的工作和生活。

C—Check,反饋,檢查計劃實施的結果與目標是否一致。每個有志於掌握自己命運的人,在工作了一個階段過後,都應該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所做到的與自己的理想還有多遠。如果以其他人做參照的話,也可以瞭解一下自己的選擇和努力是否讓自己滿意。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拿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拿自己和別人、拿現狀和理想作個比較,雖然這好像攀比,會有嫉妒、痛苦,也會有得意、自足,但這種“吾日三省吾身”的環節,通過不斷的“自檢”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走向進步不可缺少的反省過程。

A—Action,行動,即糾正錯誤,調整方向,在對以往行動的結果進行檢驗的基礎上,對方案進行修正完善後再執行。當反省之後,你會得出一些結論。結論可能讓你滿意,可能讓你失望,但生活一直在繼續,你不能總期望著志得意滿。但不管怎樣,機會仍然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可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總之要把你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帶到下一個“PDCA”迴圈中去。